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通过设计特异引物,克隆到全长为5774bp的蜜蜂(Apis mellifera)腺苷酸转移载体基因(ant)基因组序列(GenBank登录号为AY568009)。利用GeneFinder软件分析发现,蜜蜂ant基因组序列内有3个内含子,分别位于第1717-3078位、第3341-3442位和第3678-3760位,且剪切位置均符合“GT—AG法则”。大小分别为1362bp、102bp和83bp;4个外显子分别位于第1525-1716位、第3079-3340位、第3443~3677位和第3761-4322位,大小分别为192bp、261bp、235bp和562bp,其ORF横跨全部4个外显子。分析蜜蜂ant基因ORF上游1553bp基因组DNA序列的启动子区域,结果发现存在2个启动子,分别位于第1076~1126位和第1242~1292位。  相似文献   

2.
试验参考鲤鱼γ-2β干扰素(interferon γ-2β,IFNγ-2β)全长cDNA序列,在其两侧非翻译区和外显子设计2对引物,以提取的鲤鱼脾脏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了IFNγ-2β的全长基因DNA序列。结果表明,获得的基因组DNA全长2084 bp,GenBank登录号为JX181981,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基因进化较保守,和其他物种一样都含有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各外显子碱基数与哺乳动物中相对应的外显子碱基数基本相同,且外显子、内含子剪接位点均遵守GT-AG规则。  相似文献   

3.
根据GenBank中公布的鸭GH基因序列,设计4对引物,以黑番鸭血液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PCR方法,扩增出GH基因4650bp的DNA序列,该序列包含了完整的内含子和外显子序列,由5个外显子和4个内含子组成。进一步将克隆的黑番鸭GH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GenBank中其他物种的该基因氨基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和聚类...  相似文献   

4.
驯鹿生长素Ghrelin cDNA的克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驯鹿皱胃组织中提取总RNA,根据已发表的驯鹿生长素Ghrelin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cDNA扩增,获得了300 bp的片段,重组到pBlueselect T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和DNA序列测定分析,确认PCR产物为Ghrelin cDNA,为进一步研究Chrelin在驯鹿体内的分布及营养因素等对其基因表达的影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刘建利  李彦忠 《草业科学》2015,32(5):719-724
沙打旺埃里砖格孢(Embellisia astragali)引起的黄矮根腐病是造成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草地退化最严重的病害之一。钙调素是Ca2+介导的信号通路中重要的分子。本研究旨在从沙打旺埃里砖格孢中克隆钙调素编码基因序列。以基因组DNA为模板,采用简并引物CAL-228F和CAL-737R扩增得539bp的同源片段;采用Hi-TAIL PCR分别获得344bp的5′侧翼序列和729bp的3′侧翼序列,拼接获得基因的1 290bp的全长DNA序列;利用全长引物CaMF和CaMR,得到840bp的DNA全长序列和450bp的cDNA全长序列,DNA全长序列中有4个内含子,均具有典型的AT-AG特征,cDNA全长序列翻译出149氨基酸多肽。  相似文献   

6.
以突变体黑羽鹌鹑为试验动物,用优化煮沸法提取鹌鹑基因组DNA。根据日本鹌鹑MHC classⅠ的mRNA设计1对引物,采用PCR技术扩增突变体黑羽鹌鹑MHC classⅠ基因片段,运用DNAStar6.0软件对该序列进行分析,显示该片段大小为991bp,G+C含量较高为62.46%,A+T为37.44%,并检测到5个突变位点。利用Blast程序与日本鹌鹑mRNA比对,该片段上含有第4~8外显子和第4~7内含子,其中第4外显子上含有4个T/C突变位点。结果表明,突变体黑羽鹌鹑MHC classⅠ第4外显子具有多态性,这些多态性与其免疫功能的关系如何,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贵州竹乡乌骨鸡Ghrelin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特异性引物自贵州黑羽乌骨鸡胃部组织克隆了Ghrelin的基因,基因全长2330bp,含有4个外显子,3个内含子.采用RT-PCR技术,获得了Ghrelin cDNA片段(563 bp),序列分析推测,通过可变剪切可产生两段mKNA,cDNA编码区与基因组中的编码区完全一致.黑羽乌骨鸡Ghrelin基因与已知鸡种比较有13~18个碱基不同,相似性为99.1%~99.3%,但其氨基酸序列完全一样,表明禽类的Ghrelin多肽高度保守.将其中Ghrelin编码区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TYB11中,经序列测定碱基序列正确,获得重组质粒pTYB11/G.在IPTG的诱导下,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ER2566中获得表达.当OD600=0.5,IPTG为浓度1 mmol/L,诱导5小时的表达量最高,融合蛋白占细胞总蛋白的40%.采用几丁质结合的预装柱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产率约为5 mg/L培养液.  相似文献   

8.
鲁西黄牛calpain基因PCR-RFLP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鲁西黄牛m-calpain的30kD大小的调节亚基的DNA序列通过PCR扩增得到1800bp大小的产物,这个产物序列包括从外显子4到外显子8的5’末端的全部序列(包括它们之间的内含子序列)。利用限制性内切酶Hhn I对PCR产物进行酶切,在31头鲁西黄牛群体中检测到2个等位基因A和B,2个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39和0.61,检测N3种基因型AA、BB和AB,3个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1、0.4和0.5。  相似文献   

9.
为了扩增梅花鹿Ghrelin基因的cDNA序列,根据已发表的驯鹿生长素Ghrelin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以梅花鹿皱胃组织中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通过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进行cDNA扩增,获得了300 bp片段,重组到pBlueselect T载体,经限制性内切酶谱分析和DNA序列分析,确认PCR产物为Ghrelin cDNA。  相似文献   

10.
依据鸡白细胞介素2(chIL-2)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引物探针,以简易基因组抽提法获得的鸭外周血单核细胞基因组DNA为模板,用长距离聚合酶链式反应(LD-PCR)扩增出鸭白细胞介素2(duIL-2)全基因片段。经序列测定,得到的duIL-2基因组DNA序列全长为3528bp。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duIL-2的基因、启动子结构和cDNA序列编码的成熟蛋白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duIL-2基因具有典型的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结构,和已知禽类及哺乳类同系物基因总体结构具有明显的相似性。鸭和鸡及其他哺乳动物IL-2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具有显著的保守性,都具有AP-1、NF-AT、CD28RE、OCT、TATAbox转录起始因子结合位点和预测的转录起始位点。duIL-2cDNA序列编码的成熟蛋白进化分析表明,鸭和鹅的亲缘关系最近,和哺乳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远,显示出明显的种属差异。  相似文献   

11.
采用PCR技术扩增出济宁青山羊催乳素受体基因长892 bp的片段,该片段含有97 bp的部分外显子8序列(外显子8全长为100 bp)、683 bp的内含子8、70 bp的外显子9及42 bp的部分内含子9。将该片段克隆到pGEM-T Easy质粒中,重组质粒用PCR进行阳性克隆鉴定,然后测定核苷酸序列,并推导其氨基酸序列。该序列与绵羊、母牛、人、大鼠、小鼠的催乳素受体基因mRNA的对应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4 %、97.01%、89.22%、89.22%、88.02%,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100%、94.55%、81.88%、81.82%、83.64%。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Hairless基因在山羊毛发生长中的特异性功能,选用已经报道的Hairless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对内蒙古绒山羊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将扩增的目的片段克隆后测序,得到一段长1985bp的DNA序列,共涉及3段外显子和2段内含子,分别与已公布的牛和绵羊Hairless基因的cDNA序列比对,确定该绒山羊Hairless基因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驯鹿生长素(ghrelin)全长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兽医学报》2014,(10):1647-1652
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RACE),在本课题组已获得的驯鹿ghrelin cDNA的部分片段的基础上进行3′和5′RACE。结果成功克隆出驯鹿ghrelin cDNA的3′和5′末端序列,从而得到604bp的驯鹿ghrelin cDNA全序列,其中包含57bp 5′非翻译区(UTR)、405bp的开放读码框(ORF)、128bp的3′UTR和poly(A)14。405bp的ORF编码134个氨基酸残基的前原ghrelin(preproghrelin),其中包含41个氨基酸残基的N末端信号肽,27个氨基酸残基的成熟肽及66个氨基酸残基的C末端肽。序列同源性比较显示驯鹿ghrelin cDNA与山羊、绵羊和牛的同源性分别是92.0%、90.8%和89.5%;与猪和人的同源性分别是69.5%和65.2%;与鸡的同源性仅为33.8%。表明ghrelin的结构具有明显的种属特异性。驯鹿Ghrelin cDNA全序列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理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动物生长发育等生命过程中的重要调节因子,目前关于家兔IGF1基因序列扩增和多态性的研究还很少。该研究以安徽皖南黄兔为试验动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其IGF1基因编码区全序列,利用混合DNA池测序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了IGF1基因扩增区域的遗传变异特性。结果获得皖南黄兔IGF1基因包含第1~5外显子的基因组序列5条,长度分别为316、657、691、757和403 bp,与种子序列一致性分别为100%、99.5%、99.9%、99.7%和99.8%;5个外显子组成432 bp的CDS序列,编码14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则表明,在皖南黄兔IGF1基因内含子1中存在3个多态位点(3056GA、3107TC和3164 GA),3个位点并不位于剪接位点,但分别位于MZF1、ATF4、CEBPA、HLF和NKX2-8顺式作用元件位置,因而可能影响基因表达。该研究成功扩增获得皖南黄兔IGF1基因全部5个外显子序列,拼接获得基因编码区全序列,并利用混合DNA池测序法发现了内含子3个新的SNP位点,研究结果为揭示肉兔IGF1基因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Cstb基因在人类中已经得到全序列,共5873bp,含有3个外显子、2个内含子,3个外显子的长度分别为66,102,129bp。在猪上的研究还不是很全面,只测得了第2内含子和第3外显子,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在猪Cstb基因第3外显子区内第19个碱基处,检测TapⅠ多态性位点,突变为G→A,是一个错意突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取Tob1基因完整的基因组信息,试验通过生物信息学检索比较分析,设计引物,克隆获得猪Tob1基因的内含子序列。结果表明:猪Tob1基因包含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外显子和内含子的剪接符合GT-AG规则,其中两个外显子的碱基序列长度分别为260 bp、1 182 bp,内含子序列长度为1 912 bp,其中A、C、G、T四种碱基分别占23.9%、21.3%、26.7%、28.1%,A+T(52.0%)的含量高于G+C(48.0%)的含量。  相似文献   

17.
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是调控动物生长、发育、繁殖、免疫以及癌症、衰老等的重要调节因子。研究根据公开发表的鸡、鸭、鹅等IGF-Ⅰ基因序列设计5对引物,用PCR方法从鹅基因组DNA中分别扩增出IGF-Ⅰ基因的5′调控区部分序列及外显子1、内含子1和外显子4序列。扩增产物在电泳后的琼脂糖凝胶上分别为预期的309、203、549、4413bp和1442bp特异性条带。将扩增产物或扩增产物克隆入pMD19-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比对后发现与鸡、鸭的同源性均大于80%,与鼠、人的同源性也在68%以上。其中内含子1和外显子4的序列已上传至GenBank,基因登录号分别为EU111743和EU072031。  相似文献   

18.
11个猪品种生长激素(pGH)基因多态性及其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利用PCR和测序技术,检测了11个猪品种共65个个体的生长激素(pGH)基因全序列多态性,发现43个SNPs和1个位于内含子3的7 bp缺失片段。分析结果表明,pGH基因DNA序列不同功能区变异程度各不相同,外显子区、内含子区、5′和3′端非编码区SNPs位点各占SNPs位点总数的18.60%、74.42%、6.98%;外显子区8个SNPs位点导致4个氨基酸位点变异,外显子2是编码区的高变域;各SNPs的变异属典型的中性突变;不同品种有其独特的单倍型。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pGH基因DNA序列品种内的变异(方差比率73.45%)大于品种间的变异(方差比率26.55%),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存在较明显的遗传分化;pGH基因自身进化及品种进化主要体现在内含子区,品种间的遗传分化与地理分布和基因交流有关。  相似文献   

19.
以半番鸭血液基因组为模板进行PCR扩增,获得了半番鸭Agouti基因部分序列,该序列长为1178bp。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由部分第1外显子(92bp)、第1内含子(105bp)、完整的第2外显子(95bp)、完整的第2内含子(851bp)和部分第3外显子(35bp)组成;应用PCR-SSCP技术对扩增序列进一步研究发现位...  相似文献   

20.
Cstb基因在人类中已经得到全序列,共5873bp,含有3个外显子、2个内含子,3个外显子的长度分别为66,102,129bp。在猪上的研究还不是很全面,只测得了第2内含子和第3外显子,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在猪Cstb基因第3外显子区内第19个碱基处,检测TapI多态性位点,突变为G→A,是一个错意突变,导致天冬氨酸→天冬酰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