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海洋来源的海带、水产动物、海水、底泥等分离源分离筛选出产中性蛋白酶、淀粉酶及产抗菌活性物质性能较高的菌种,其中产蛋白酶菌株61株,产淀粉酶菌株31株。20株高酶活产量的菌株均对一种或多种病原菌有抑菌作用,其中LC2、HD5、HD6、WX8、WX11这5株菌产酶和抑菌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7,(12):93-96
从健康猪、鸡、兔新鲜粪便及鸡肠道内容物等78份样品中分离乳酸菌,以大肠杆菌、李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指示菌筛选有明显抑菌活性的菌株,同时进行产细菌素的乳酸菌筛选,并测定抑菌谱;进一步通过生化试验,并结合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确定菌株的种类,采用溶血试验和动物试验确定分离菌株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在分离得到的30株乳酸菌中,共有8株对指示菌有抑制作用,其中1株为产窄谱细菌素的短乳杆菌。本研究为下一步探讨产细菌素短乳杆菌作为天然防腐剂和抗菌剂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离鉴定产乳酸菌细菌素,采用双层琼脂扩散法,对从健康鸡肠道内容物分离到的68株乳酸菌进行筛选,获得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鸡白痢沙门菌均有抑制作用的17株乳酸菌,在排除酸、过氧化氢等因素作用后仍具有较强抑菌活性,表明发酵液中还有其他抑菌活性物质的存在,用蛋白酶处理上清液后有6株菌的抑菌效果消失,表明抑菌物质具有蛋白质性质,是一种细菌素类物质。筛选出的菌株所产抑菌物质是一种广谱细菌素,它们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均具有较强抑制效果。结合形态鉴定、生理生化特性试验以及16S 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菌株LABJN02、LABJN05、LABJN06和LABJN14分离菌为唾液乳杆菌,LABJN16为约氏乳杆菌,LABJN31为卷曲乳杆菌。细菌素作为潜在的抑菌物质,与其产生菌一起在平衡肠道菌群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株桑树内生拮抗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经过严格表面消毒的桑树根、茎、叶中分离获得内生细菌76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作为指示菌进行拮抗菌的筛选,其中5个分离株具有抑菌活性,复筛选出抑菌活性及热稳定性最强的G21菌株。进一步研究表明G21菌株对家蚕病原真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绿僵菌(Metarhizium)均具有较强的拮抗作用。该菌株的形态及部分生理生化特征为:革兰阳性,杆状,产芽孢,接触酶阳性,好氧。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芽孢杆菌(Bacillus)的同源性达到99.8%。综合以上鉴定结果确定G21菌株为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5.
研究旨在从肉鸡肠道中筛选具有良好抑菌效果的产细菌素乳酸菌,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抑菌特性进行初步研究。试验采用牛津杯法,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从饲喂菌丝霉素的肉鸡肠道分离筛选具有抑菌功能的乳酸菌。利用形态学、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进行菌种鉴定,通过热处理、过氧化氢酶、蛋白酶K处理确定抑菌活性物质,并绘制乳酸菌生长曲线及抑菌活性曲线。分离筛选到两株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较强抑菌活性的乳酸菌LAB12和LAB19,经鉴定菌株LAB12为乳酸片球菌,菌株LAB19为植物乳杆菌。过氧化氢酶处理不影响LAB12和LAB19抑菌活性,加热处理和蛋白酶K处理后抑菌活性减小。乳酸片球菌LAB12接种后2 h进入对数生长期,18 h左右进入稳定期,随着菌体数量增加发酵液上清抑菌作用增强,22 h抑菌活性达到最大且趋于稳定;植物乳杆菌LAB19在发酵2 h进入对数生长期,经约10 h快速生长后,生长速度趋于稳定,抑菌活性也基本保持不变。研究从饲喂菌丝霉素的肉鸡肠道中分离筛选到两株具有良好抑菌功能的乳酸菌,分别为乳酸片球菌LAB12和植物乳杆菌LAB19,初步鉴定这两株菌抑菌活性物质为细菌素。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具有优良生物活性的猪肠源型枯草芽孢杆菌,差异化开发出功能性微生态制剂,试验以高温孵育的健康猪肠道内容物为分离基质,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通过胆盐耐受性分离、指示菌的对峙培养和产酶试验进行菌株筛选,并综合菌株形态特征及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鉴定。另外,采用琼脂扩散法对菌株发酵上清液进行抑菌谱及温度、胆盐、pH值、人工胃液和肠液的耐受性及溶血性的考察。结果表明:肠道内容物中有多株可以抑制指示菌和产酶的细菌,其中有2株不仅具有较好的抑菌性能,而且同时具有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活性,其中N65菌株的抑菌性能和产酶活性最好。N65菌株与枯草芽孢杆菌的亲缘关系最近,综合其形态特征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N65菌株发酵上清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无乳链球菌、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抑菌谱广,而且具有良好的温度、胆盐、pH值及人工胃液和肠液的耐受性,并且溶血率低,无溶血风险。说明猪肠源型枯草芽孢杆菌N65具有较好的抗逆、抑菌、产酶等益生特性,具有开发为饲用抗生素替代类功能性微生态制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旨在从健康母猪阴道内分离筛选益生乳酸菌,为防治猪产后子宫内膜炎提供益生菌株。测定乳酸菌的抗菌活性、产酸、过氧化氢能力及抗生素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8株菌株可抑制3种病原菌生长,并具有良好的产酸性能,LTL1和LTL2不能够产生过氧化氢,所有菌株均对庆大霉素具有抗性。LTL1和LTL10抑菌物质为有机酸类和蛋白类。8株乳酸菌可作为潜在的益生菌用于防治母猪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荒漠植物牛心朴子(Cynanchum komarovii)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通过组织块法分离其内生真菌,并选择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4种人体病原细菌作为指示菌测定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分离的25株内生真菌以茎部最多,根部次之,叶部最少,经形态学初步鉴定归于2目3科11属,曲霉属(Aspergillus)为优势菌属;84%的分离菌株对2种以上病原真菌,以及60%的分离菌株对1种以上病原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2株高活性菌株CKEFL003和CKEFS001对多种病原菌拮抗作用明显,均为曲霉属。牛心朴子内生真菌在根茎叶组织器官中数量分布存在差异,种群构成具有多样性特征,对植物和人体病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抑菌资源较为丰富,高活性菌株为曲霉属,抗菌谱较宽。  相似文献   

9.
中国主要疯草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探明中国西部草地主要疯草内生真菌的种类及其分布,并通过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抑菌活性筛选,为疯草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将采自青海和内蒙古草地的小花棘豆、黄花棘豆、甘肃棘豆、急弯棘豆、兰花棘豆和变异黄芪,运用表面消毒法进行内生真菌分离纯化;采用形态学和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技术种属鉴定,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并分析其亲缘关系;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为测试菌株,用纸片法进行抑菌活性筛选。结果从中国6种主要疯草中分离获得265株内生真菌,合并得到38株,30株分属12科19属,8株未确定科。其中镰刀菌属、链格孢属和拟青霉属是优势种群,分别占总菌株的16.98%、11.32%和9.81%;系统发育分析显示,38株内生真菌绝大部分具有较高亲缘关系,仅少数亲缘关系偏低,其亲缘关系的远近受疯草种类、部位及生态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抑菌试验结果表明,38株内生真菌有29株次生代谢产物至少对1种测试病原菌有抑菌活性,占总分离菌株的76.32%,其中有2株次生代谢产物对4种测试病原菌均有较强抑菌作用。中国西部草地疯草含有丰富的内生真菌,不同生态地域的疯草内生真菌分布存在空间差异性,其次生代谢产物中存在丰富的天然抑菌活性物质,可作为筛选抑菌活性物质的新资源。  相似文献   

10.
甘草内生真菌分离及其抑菌活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药用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内生真菌资源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并选择小麦全蚀病菌(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tritici)、枸杞黑果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ium f.sp.cucumeris)、黄瓜立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4种细菌作为供试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抑菌活性。试验结果显示,从甘草根、茎、叶中分离出20株内生真菌,其中根部最多,占分离菌株总数的65.0%,其次为茎部,叶部最少;经形态学初步分类鉴定归于2目2科5属,梭孢霉属为优势菌属,占分离菌株总数的70.0%;在分离的内生真菌中有15株菌对1种或1种以上供试植物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为分离内生真菌总数的75.0%,19株菌对1种或1种以上供试细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为分离内生真菌总数的95.0%;有7株内生真菌对枯草芽孢杆菌拮抗活性差异显著(P<0.05),有 8株内生真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拮抗活性差异显著,有3株内生真菌对大肠杆菌拮抗活性差异显著,有1株内生真菌对革兰氏阴性铜绿假单胞菌拮抗活性差异显著,其中菌株RLEFR015对番茄灰霉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拮抗活性差异显著,菌株RLEFR010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拮抗活性差异显著,菌株RLEFR002对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供试细菌拮抗活性差异显著;菌株RLEFR015、RLEFR002、RLEFR010均为梭孢霉属,为高活性菌株。甘草内生真菌具有多样性和抑菌活性,多数菌株对供试病原真菌和病原细菌具有拮抗活性,对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阳性枯草芽孢杆菌拮抗活性较强,预示着甘草内生真菌具有重要的资源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从健康奶牛生殖道分离筛选益生乳酸菌,为未来防治奶牛子宫内膜炎提供益生菌菌株并为开发防治此病的微生态制剂奠定基础。【方法】 采集10份健康奶牛的生殖道分泌物样品,用MRS培养基进行分离培养,通过形态学观察和16S rDNA序列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鉴定,将所得序列结果与NCBI核酸数据库参考菌株进行相似性比对,确定各分离菌株的种属。利用牛津杯法分离筛选出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菌株,研究这些筛选出的菌株的生长曲线、产酸能力及抗菌药敏感性,并对其主要抗菌物质进行检测。【结果】 从10个样品中共分离出13株乳酸菌,经染色镜检和16S rDNA测序分析鉴定出13株乳酸菌,分别为植物乳杆菌11株、殊异肠球菌和鼠肠球菌各1株。单株抑菌试验得到5株对大肠杆菌抑菌能力较好的乳酸菌,5株乳酸菌生长特性及产酸能力均良好,对氨苄西林、四环素、红霉素、利福平、甲氧苄啶、氯霉素和青霉素7种抗菌药物敏感性较强。其中21和35号菌株的抗菌物质为过氧化氢和细菌素,而25、33和34号菌株的抗菌物质除过氧化氢和细菌素外还包括有机酸。【结论】 从奶牛生殖道中分离得到的3株乳酸菌有望作为微生态制剂用于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临床防治,其具体防治效果有待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2.
芽孢杆菌B13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发掘有效的抗性菌以替代部分抗生素,并研究其抑菌作用,以大肠杆菌K88、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采用凝胶打孔法从猪肠道内容物中筛选出一株对3种病原菌均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利用形态特征观察、革兰氏染色、16S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鉴定菌株,并对其抑菌条件和生长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试验筛选到1株对大肠杆菌K88、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菌株,经鉴定确定其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并命名为芽孢杆菌B13。此分离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单生或成对生长。生长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在pH为6.0,温度为34℃,以蔗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时,生长速度最快;在pH为7.0,温度为35℃,以麦芽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时,抗鼠伤寒沙门氏菌、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K88活性最高。本试验通过对芽孢杆菌B13的特性进行研究发现,此菌株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在抑菌方面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产生细菌素的细菌,本研究以粪纤维单孢菌NCTC7547株作为指示菌,从韶关市某市场环境和动物体表样本筛选对指示菌具有抑制活性的细菌菌株,结果共筛选到48株菌,其中有2株菌对指示菌的抑菌圈直径为40 mm,并且均对红斑丹毒丝菌具有抑制作用,其中1株菌对猪链球菌血清型9型菌株和实验中偶然污染的变形杆菌也具有抑制作用。通过对活性物质产生菌的形态观察、革兰氏染色镜检、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DNA序列鉴定确定2株菌均为鸡葡萄球菌。2株菌产生的活性物质对链霉蛋白酶敏感的特性表明了它们的蛋白质属性,并且活性物质初提物能够抵抗65℃、80℃及100℃15 min处理,121℃处理仍未使初提物活性完全丧失;pH3.0、pH9.0和pH11.0作用后该初提物活性无明显变化。细菌素特异性结构基因的PCR检测表明2株菌产生的活性物质极有可能为鸡皮素。本研究对进一步筛选高效和可能具有临床意义的细菌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发掘有效的抗性菌以替代部分抗生素,并研究其抑菌作用,以大肠杆菌K88、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采用凝胶打孔法从猪肠道内容物中筛选出一株对3种病原菌均具有抑菌活性的菌株,利用形态特征观察、革兰氏染色、16SrDNA序列同源性比对鉴定菌株,并对其抑菌条件和生长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试验筛选到1株对大肠杆菌K88、鼠伤寒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较强抑制作用的菌株,经鉴定确定其为芽孢杆菌(Bacillus sp.),并命名为芽孢杆菌B13。此分离菌为革兰氏阳性菌,单生或成对生长。生长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菌在pH为6.0,温度为34℃,以蔗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时,生长速度最快;在pH为7.0,温度为35℃,以麦芽糖为碳源、蛋白胨为氮源时,抗鼠伤寒沙门氏菌、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K88活性最高。本试验通过对芽孢杆菌B13的特性进行研究发现,此菌株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在抑菌方面具有良好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药用植物柽柳内生真菌资源的多样性及其抑菌活性特征,通过组织块法对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并选择小麦全蚀病菌、枸杞黑果病菌、番茄灰霉病菌、黄瓜枯萎病菌、黄瓜立枯病菌5种植物病原真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4种细菌作为指示菌,采用对峙法和改进的菌块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显示,从柽柳不同组织器官中分离出18株内生真菌,茎部最多,根部次之,叶部最少;经形态学初步分类鉴定归于2个目,3个科,7个属;有11株菌对2种或多种植物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菌株总数的61.1%,有8株内生真菌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株总数的44.4%;活性内生真菌菌株TCEFL001分别对枸杞黑果病菌、小麦全蚀病菌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属于组丝核菌属。药用植物柽柳具有较为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其开发和利用值得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6.
试验应用传统纯培养技术从蔬菜废弃物中分离出62株乳酸菌,并通过牛津杯双层平板法筛选得到4株,对革兰阳性指示菌和阴性指示菌,均具有高效抑菌活性的乳酸菌;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发酵上清液中的有机酸成分。经过生理生化试验及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这4株高抗菌活性的乳酸菌菌株其中2株被鉴定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另外2株为Leuconostoc lactis。试验结果表明,这4株乳酸菌在青贮添加剂,生物防腐剂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筛选鸡源高抗菌活性乳酸菌,并评价中药太子参须和黄芪对该菌的生物量及其抑菌效果的影响。从健康散养鸡盲肠食糜中分离得到一株优选抗菌乳酸菌,编号BD-09,经16 S rDNA遗传分析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指示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沙门菌和藤黄微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1.42、11.56、11.62、6.73、11.36 mm。体外中药益生效果可知:1.0%太子参须和0.5%黄芪较对照组均能极显著提升菌株BD-09发酵的总生物量(P0.01),促进菌体生长,且1.0%太子参须组优于0.5%黄芪组(P0.01);体外抑菌结果表明:中药优化后乳酸菌BD-09的抑菌能力极显著提升(P0.01),其抑制五株指示菌的效果是对照组的1.02~1.71倍,且1.0%太子参须组抑制大肠杆菌和沙门菌效果最强。结果表明:鸡同源乳酸菌BD-09具有体外抑菌的功能,且中药太子参须和黄芪均具有优良的益生效果,为未来新型家禽保健类微生态制剂的研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蒲公英内生真菌PG2分子鉴定及抑菌物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是新型抗菌药物的微生物来源。试验以清热解毒类中草药蒲公英中分离的高抑菌活性的内生真菌PG2为研究对象,通过ITS序列分析确定其种属地位;对其发酵液中高效抑菌活性物质的类别、热稳定性及抑菌物质的极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高抑菌活性的物质通过柱层析分离,以红外光谱分析其结构。结果表明:PG2经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半知菌门、丛梗孢科、尾孢霉属;活性物质为多糖类物质,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抑菌活性物质主要分布于乙酸乙酯和正丁醇的萃取相中。通过对正丁醇萃取相的抑菌活性物质硅胶柱层析,分离出活性成分SP1,经红外光谱法测定其含有羰基、羟基等官能团结构。结论:PG2为产高效抑菌物质的内生真菌,分离出的活性物质SP1为含有羰基、羟基等官能团的多糖类物质。  相似文献   

19.
苦豆子碱对产β-内酰胺酶动物源性菌株的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40株动物源性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在此基础上探讨苦豆子总碱对产β-内酰胺酶动物源性阴性菌株的抗菌活性,目的筛选出能够逆转耐药菌株的中药。方法:以肉汤稀释法和纸片扩散法筛选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耐药菌株。以琼脂稀释培养法、试管稀释法、活菌计数法检测苦豆子总碱对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40株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共有16株为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菌株,苦豆子总碱在体外对抗生素敏感株、产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菌株和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耐药菌株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J-4菌株胞外产抑菌物质的性质,试验采用琼脂打孔扩散法,以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为指示菌,考察硫酸铵盐析、透析处理、水浴处理、缓冲液pH值、蛋白酶、变性剂、离子种类等对该抑菌物质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J-4菌株胞外产生的抑菌物质可被80%饱和度的硫酸铵盐析;该抑菌物质的分子质量在8.0 ku以上;100℃水浴60 min,该抑菌物质仍有较高抑菌活性;在pH值为2.0~8.0范围内均有较高活性;抑菌物质分子结构中含有可被胃蛋白酶或胰蛋白酶酶解的肽键;抑菌物质的活性可被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高浓度的CaCl_2增强。说明枯草芽孢杆菌J-4菌株胞外产生的抑菌物质为抗菌蛋白类物质,具有较高的抗菌活性,热稳定性好,耐受鸡消化道pH值为4.0~7.0环境和消化酶,在养鸡业极具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