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8 毫秒
1.
近年来,由于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动物和人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导致各种细菌对抗生素的抗性急剧增加,尤其是大肠杆菌的多重耐药性。为了解山东省肉鸡养殖场大肠杆菌的抗药性情况,本研究于2018—2019年从山东省3个规模化养鸡场采集123份新鲜粪便样品,对其进行大肠杆菌的分离和鉴定,并利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大肠杆菌分离株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从123份新鲜粪便样品中共分离到123株大肠杆菌;全部分离株对多西环素耐药,对美罗培南敏感。大肠杆菌多重耐药率为99.2%,对9种抗生素耐药的菌株多达34株。本研究结果可为养鸡场中抗生素的规范使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摸清本地区规模化养殖场猪源大肠杆菌的发病情况及耐药性,从四个规模化养殖场采集85份检样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共分离到79(92.9%)株大肠杆菌,其中55(69.6%)株对小白鼠有致病性。对55株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型鉴定,确认本地区养殖场流行的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为O8、O139、O54、O141、O138,其中O8、O139、O54为主要的血清型占总量的89.1%。对55株大肠杆菌进行药敏实验结果表明,细菌耐药率由高到低,差异明显。其中刚开始在兽医临床中使用的头孢噻圬也呈现耐药的趋势。为了降低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在临床使用中应该交替使用高敏的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从湖南省常德地区的3个不同鸡场采集105份病料,通过细菌分离和生化鉴定共分离得到75株鸡源性大肠杆菌,其中60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分离得到的75株鸡大肠杆菌进行3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30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且多重耐药现象普遍;在30种受试药物中,高敏的药物分别为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唑啉、头孢噻肟、丁胺卡那霉素等6种。  相似文献   

4.
三峡库区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三峡库区10个区的猪场采集仔猪腹泻粪便等病料112份,经过细菌分离和生化鉴定分离到82株猪源性大肠杆菌,其中75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对82株猪大肠杆菌进行了15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发现,分离菌株对15种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豫西地区禽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从豫西地区养鸡场采集130份疑似大肠杆菌病料样品,按常规方法分离细菌,对分离菌株进行生化试验、PCR鉴定、血清型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共分离鉴定出98株鸡源大肠杆菌,确定86株细菌分属14个血清型,其中以O14、O141、O78、O88血清型为主,分别占分离菌株的20.93%、16.28%、13.95%、9.30%。利用K-B法药敏试验检测大肠杆菌对2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表明,分离菌对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最高(95.92%),其次为四环素(83.67%)、氨苄西林(81.63%)、萘啶酸(77.55%)、恩诺沙星(69.39%),对亚胺培南和多黏菌素B敏感。大部分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耐药种类最多的菌株对18种抗生素耐药,9~14重耐药菌株有76株,占77.55%。可见,豫西地区禽源大肠杆菌耐药现象十分严重,严重影响了禽类大肠杆菌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山西地区仔兔腹泻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方法]从山西地区不同兔养殖场采集110份因腹泻死亡的仔兔肠道内容物,进行病原分离,并通过菌落形态观察和生化试验对其进行鉴定。开展动物致病性试验,最后采用K-B纸片法用14种抗生素对分离菌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共分离出60株细菌,通过菌落形态观察和生化试验均鉴定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的60株大肠杆菌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为0,而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多粘菌素B、卡那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痢特灵、头孢克罗、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氯霉素、磷霉素13种常见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对头孢曲松、磷霉素、多粘菌素B、阿莫西林、痢特灵、氯霉素、头孢哌酮的耐药率均在80%以上;分离菌株对卡那霉素的耐药率最低,为3.3%。[结论]山西地区仔兔腹泻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对13种抗生素产生了普遍的耐药性,建议进一步扩大药物的筛选范围,为大肠杆菌病的防制和临床用药的风险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我国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国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从奶牛场采集的临床型乳房炎病乳中分离鉴定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每种菌20株,采用药敏纸片法进行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大部分抗生素对奶牛乳房炎的4种主要菌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耐药率达10%~100%,未发现1种对4种菌均高度敏感的药物.对4种菌均有抑制作用的药物有氟苯尼考、左氟沙星、洛美沙星、氟哌酸和头孢类药物,其敏感度达60%~100%;对4种菌产生较强耐药性的药物主要有青霉素G、链霉素和复方新诺明,其耐药率达30%~100%.试验结果对进一步监测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耐药变迁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陕西关中地区猪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陕西关中地区猪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无菌采集养猪场疑似大肠杆菌病病料样品178份,经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和致病性试验,共分离鉴定出7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将分离鉴定的大肠杆菌对16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耐药性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美罗培南和头孢他啶较为敏感,分别占分离菌株的83. 3%和66. 7%;对氨苄西林、四环素、磺胺异恶唑、复方新诺明、氟苯尼考、大观霉素和氧氟沙星等药物的耐药性较强,且耐药菌株数量均达65%以上。表明关中地区猪大肠杆菌耐药性强,耐药谱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东省不同地区禽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不同养禽场分离的229株大肠杆菌进行2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试验。[结果]229株大肠杆菌对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噁唑、阿莫西林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89.1%、80.0%、76.9%和75.5%,其次是多西环素和链霉素(74.7%和68.6%),但阿米卡星耐药率最低(8.3%)。229株大肠杆菌存在多重耐药性,其中6株大肠杆菌可耐26种药物。[结论]广东省禽源大肠杆菌分离株耐药情况严重,存在多重耐药现象。养殖场应合理使用药物,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研究结果为养殖场选用合适药物、控制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和扩散提供了有效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宠物犬肠道微生物携带抗生素耐药性的流行病学及阐释饲养动物中微生物抗性与人病原微生物抗性基因的关系。采用细菌分离培养鉴定以及影印平板技术对宠物犬肠道可培养肠杆菌携带的耐药性及其种类、多样性和生态分布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宠物犬肠道可培养细菌具有较高的耐药性比例和多重耐药性。其中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磺胺类药物、氯霉素、链霉素和四环素等较早使用的药物耐药率较高,反而对进入临床时间较短的头孢菌素类药物相对较敏感。在调查的细菌中几乎所有的细菌至少有1种抗生素抗性,可分离的肠道细菌中一半以上具有5种以上的抗生素抗性。综上所述,肠道微生物抗性的产生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紧密相关,并且宠物犬肠道可培养细菌的抗性广泛分布,表明宠物很可能成为耐药性基因在环境和人类病原细菌间传播的潜在途径。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不同地区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四川省不同地区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方法]采用CLSI推荐的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自四川各地不同养猪场的232株大肠杆菌对32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进行调查。[结果]232株大肠杆菌除对头孢噻呋、头孢唑啉、头孢曲松和阿米卡星较敏感(耐药率≤15.52%)外,对其余28种药物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耐药率范围42%~97%);98.7%的菌株表现出多重耐药性;对部分药物,分离自规模化养殖场菌株的耐药性比分离自散养户的菌株严重。[结论]分离菌株对大部分抗菌药物均表现出耐药性。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家庭农场养殖粪污耐药基因赋存特征及风险评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解家庭农场养殖粪污中抗生素耐药基因(ARGs)的赋存特征及潜在风险,本研究选取天津市蓟州区22家典型的家庭农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考察了不同种类畜禽粪污中ARGs的污染特征及其对周边农田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磺胺类、四环素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在家庭农场畜禽粪污中普遍存在,且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O、tetQ、tetW和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含量最为丰富,同时检出了blaOXA-1、blaTEM-1和blaampC等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基因(bla基因)。此外,还发现如下规律:相比于猪场和牛场,鸡场粪污中的ARGs污染程度更为严重;在不同生育阶段的猪群中,母猪粪污中的多数耐药基因相对丰度要显著高于仔猪和育肥猪(P<0.05);畜禽粪肥施用可显著增加土壤环境中ARGs的丰度(约8~18倍)(P<0.05)。本研究表明,家庭农场畜禽养殖粪污中耐药基因污染严重且普遍,同时随着粪污还田进入土壤环境增大环境风险,最终可能会通过污染农作物危害人类健康,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Hepatitis E is caused by hepatitis E virus (HEV), which has been classified into four genotypes. Genotypes 3 and 4 are regarded as zoonotic pathogens. Accumulating researches indicate that genotype 4 is the main HEV strain circulating in China, and there are high levels of seropositive pigs and human in some provinces of China. In this study, serum samples from pigs and from human occupationally exposed to pigs were obtained from pig farms in Guangdong Province, in subtropical southern China,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for the first time the prevalence of anti-HEV immunoglobulin G (IgG) in the region. Antibodies against HEV were detect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using a commercially marketed ki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igh numbers of pigs (74/94; 78.7%) and human (50/94; 53.2%) from three pig farms in Guangdong Province were positive for anti-HEV IgG.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elating the prevalence in pigs and human on different farms was 0.920. The seropositive rate in males (human) was 48.8% (20/41) and that in females was 47.7% (9/19), which showed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hese data indicated that there was a high prevalence of anti-HEV antibodies in pigs and in human with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pigs. The risk of infection with HEV in both human and pigs in Guangdong Province appeared to be age-dependent, 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study provided basic data for further researches on HEV and was a reminder that more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HEV infection both in pigs and workers on pig farms in the study region.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新乡地区8家养猪场和11家养鸡场饲喂抗生素情况的调研,发现头孢氨苄、阿莫西林、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4种抗生素是该地区被普遍使用的兽药抗生素。通过多点取样法和微生物培养技术对3家养鸡场和3家养猪场不同养殖时期的粪便进行单一抗生素和多重抗生素抗性细菌的检测,结果表明养鸡场堆置1周的粪便中抗头孢氨苄的细菌比例最高,达到65.90%,对所研究的3种和4种抗生素同时抗性的比例高达8.60%-12.51%和9.73%,明显高于饲喂中药的对照养鸡场样本检测结果(0.02%-2.73%和0.12%)。养猪场堆置1周的粪便中检测到抗头孢氨苄的细菌比例也是最高,达到49.12%上,但养猪场粪便中多重抗生素抗性细菌的比例明显低于养鸡场。同时研究发现,在两种养殖场中,幼龄期粪便中检测到的多重抗性细菌比例明显高于成熟期粪便,这可能与养殖过程中鸡、猪在幼龄期由于防病和促生长等因素而同时大剂量使用多种抗生素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了调查金华地区仔猪大肠杆菌的耐药性及流行血清型,从金华地区21个猪场采集96份仔猪大肠杆菌病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生化鉴定, 结果分离到大肠杆菌79株,其中致病性大肠杆菌68 株,对68 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了8 种抗生素敏感性试验, 发现对丁胺卡那霉素、氟苯尼考、头孢噻呋最敏感, 庆大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等抗菌药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大多是低敏感或中度敏感,而对氨苄青霉素 、诺氟沙星则基本耐药。对分离的68 株致病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表明,共有O13,O48,O54,O98,O146,O149,O161等7 种血清型, 其中O13,O54,O98为优势血清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临床上选用仔猪白痢疫苗与防治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20个规模化猪场采集40份仔猪白痢病料,对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分离和生化鉴定,分析其血清型并检测其耐药性。[结果]从40份病料中分离出36株大肠杆菌,其中32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菌对16种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最高为100%,最低为6%。所有分离菌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性,其中22株分离菌为4耐以上的菌株。32株致病菌分布在9个血清型中。[结论]张家口地区规模化猪场仔猪白痢病原菌的优势血清型为O8、O149、O141和O54,占已定型菌株的59.3%。对仔猪白痢病原菌敏感率较高的药物为头孢噻肟钠、诺氟沙星、丁胺卡那和新霉素。  相似文献   

17.
规模化猪场仔猪断奶腹泻大肠杆菌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WHO推荐的Kirby-Bauer法,以分离自浙江省10个规模化猪场的60株病原性大肠杆菌为材料,开展了对兽医临床上常用的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结果表明,60株病原性大肠杆菌对抗菌药物已发生普遍的耐药性,其中对复方新诺明(88.3%)、氯霉素(81.0%)、链霉素(78.3%)、痢菌净(77.3%)、痢特灵(75.0%)、喹乙醇(75.0%)等的耐药性最强.对单诺沙星、环丙沙星及诺氟沙星的耐药率也很高,其耐药率分别高达78.8%、59.3%和56.7%.60株大肠杆菌共有57种耐药谱型,绝大多数为多重耐药,其中有4株可同时耐受14种抗菌药物.受检菌株中除1株外,59株均对2种或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1~3种,4~6种,7~9种,10~12种及13~15种抗菌药物耐药的分别有6株(10.0%)、11株(18.3%)、17株(28.3%)、17株(28.3%)和9株(15.0%);对8种抗菌药物耐药的菌株占比例最大(16.7%),其次是对10种抗菌药物耐药(15.0%)和对6种抗菌药物耐药(11.7%)的菌株;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化猪场的大肠杆菌菌株的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临床上应用时间不长的氟苯尼考耐药率已达60.9%,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南省部分中小型猪场公猪精液中猪瘟野毒的感染状况。[方法]应用RT-PCR方法对河南省10个中小型猪场的58份种公猪精液进行了猪瘟野毒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7个猪场的猪瘟野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占总检测场数的70%;10份精液的猪瘟野毒检测结果呈阳性,样品阳性率为17.24%。[结论]河南省大部分中小型猪场存在种公猪猪瘟野毒感染的现象,且感染状况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广西地区猪大肠杆菌血清型调查及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广西地区猪大肠杆菌近年流行的血清型及耐药情况,对从广西10个市(县)50多个猪场采集的发病仔猪直肠拭子、肠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等样品进行菌株分离、血清型鉴定及耐药性检测。结果表明,从样品中分离出103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属29个血清型,其中主要流行血清型为O138、O21、O101、O18、O9、O85;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大肠杆菌致病菌株对头孢三嗪、氟苯尼考、头孢西丁、先锋霉素V、丁胺卡那等5种抗生素高度敏感,而对青霉素、利福平、阿莫西林、强力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痢特灵等药物的耐药性菌株比例均大于60.0%,说明广西地区猪大肠杆菌致病菌株耐药性强、耐药谱广。  相似文献   

20.
为掌握养猪场(户)的纵向协作水平及影响因素,利用北京市6区217个养猪场(户)调研数据,采用多元Logistic离散选择模型,分析影响养猪场(户)纵向协作形式选择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养猪场(户)与生猪购销商之间纵向协作水平比较松散,养殖规模、户主身份及风险偏好、对疾病防控的难易程度、是否拥有固定关系客户、市场价格波动程度及户主对市场信息掌握程度等因素显著影响养猪场(户)纵向协作形式选择。为提升猪肉质量安全水平,建议政府提出有助于提高生猪产业链主体间纵向协作水平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