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建立奶牛附红细胞体和伊氏锥虫两种病原诊断方法并探索二者之间在奶牛感染中的关系,本研究针对两病原分别设计两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奶牛附红细胞体和伊氏锥虫感染的二重PCR诊断方法,其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415bp和237bp。敏感性试验和特异性试验表明,附红细胞体和伊氏锥虫的DNA的最低检测量为0.154pg和0.105pg;与猪肺炎支原体、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鸡艾美耳球虫、牛双芽巴贝斯虫无交叉反应。35份临床血样检测结果为:奶牛附红细胞体阳性率22.89%,伊氏锥虫阳性率8.89%,其中共感染率为2.89%。临床试验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奶牛附红细胞体和伊氏锥虫的诊断,特别适用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奶牛附红细胞体的分类鉴定及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从分子水平上确定奶牛附红细胞体(E.wenyoni)的分类学地位及建立奶牛附红细胞体感染诊断方法。本研究通过利用原核生物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对分离得到的奶牛附红细胞体(广西株,E.wenyoni-GX)进行16SrRNA基因的克隆及测序。并建立系统发育进化树;同时根据测序结果设计诊断引物,建立奶牛附红细胞体感染的PCR诊断方法。结果扩增出长约1.5kbp的奶牛附红细胞体的16SrRNA基因片段;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表明。所建立的PCR方法与常见支原体、细菌及原虫元交叉反应,能检测奶牛附红细胞体最低DNA量为0.145fg。通过试验结果分析,建议将奶牛附红细胞体这类血营养菌划归入支原体科、支原体属;同时,所建立的PCR诊断方法是特异、敏感、快速的,可应用于临床检测。  相似文献   

3.
猪附红细胞体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基于猪附红细胞体广东株16S rRNA基因的序列特点,设计合成种特异性引物,建立了猪附红细胞体PCR检测方法。该方法能特异性扩增523bp的猪附红细胞体16SrRNA基因片段,而对猪丹毒杆菌G4T10株、猪链球菌STl71株、多杀性巴氏杆菌E0630株、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肺炎支原体、鸡毒支原体和猫血巴尔通氏体CA株的基因组DNA没有扩增带出现。对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的最小检测量为160pg。通过对38份临床样品的检测,8份为猪附红细胞体感染阳性,其余为阴性。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急性猪附红细胞体病和临床健康带菌猪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根据已报道的牛附红细胞体16S rRNA的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将PCR产物克隆并测序,结果显示所得基因片段为667 bp,与GenBank上Mycoplasma weyonii序列同源性达到98.83%.试验建立的PCR诊断方法特异性强,与健康牛血液、牛无乳链球菌、金黄葡萄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大肠杆菌的DNA无交叉反应,能检测的牛附红细胞体最低DNA质量浓度是13.6 ng/L.应用该方法对130个奶牛血样进行牛附红细胞体病检测,结果表明总阳性感染率为24.62%.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敏感等特点,为牛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分子流行病学的调查提供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羊附红细胞体病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羊附红细胞体的16S rRNA基因参考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检测羊附红细胞体的PCR技术。用本方法从感染血样中特异扩增出1条预期大小为1169bp的片段。该方法灵敏、快速、特异性高.可用于羊附红细胞体病的早期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6.
根据GenBank上最新发布的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组序列(NC-015155)设计一对引物,并以吉林省延边地区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为模板,建立猪附红细胞体50 S核糖体基因PCR诊断方法,通过特异性、敏感性及临床应用试验验证,快速准确的检测出猪附红细胞体.试验结果显示,建立的猪附红细胞体PCR诊断方法扩增片段大小为10...  相似文献   

7.
抗附红细胞体有效药物的筛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PCR检测附红细胞体呈现阳性,且镜检染虫率达909/5以上的猪血样为研究对象,选择几种附红细胞体敏感的药物(血虫净,附红净,庆大霉素,博士914,土霉素,三毒清,红弓链914,附红120,红弓链克,乌金土霉素)和对支原体敏感的恩诺沙星,对立克次氏体敏感的红霉素,采用两种方法进行体外药效试验。附红净对附红细胞体的作用效果最明显,而庆大霉素对附红细胞体基本无效,其他药物对附红细胞体也有一定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8.
犬附红细胞体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步建立犬附红细胞体PCR检测方法。方法 据已发表的附红细胞体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以犬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和附红细胞体可疑病犬样品DNA为模板,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扩增产物经克隆测序分析。结果 CR扩增产物大小为541bp,序列分析表明与GenBank数据中发表的序列一致,表明这套引物成功扩增出目的基因序列,但正常犬血样品DNA和弓形虫、伊氏锥虫、吉氏巴贝斯虫、犬细小病毒、犬瘟热的DNA样品都不能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结论 研究建立的PCR方法可以用于犬附红细胞体的检测,为犬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及分子流行病学的调查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犬附红细胞体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已经发表的犬附红细胞体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出一条与目的片段大小一致,约630bp的基因片段,建立了犬附红细胞体PCR快速检测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只能从犬附红细胞体中扩增出约630bp的基因片段。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最低可检测到10pg的DNA。利用该方法对临床上12例疑似犬附红细胞体血样进行检测,检出率75%,而直接镜检的阳性检出率仅为66.7%。  相似文献   

10.
奶牛附红体病的PCR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9月成都市某奶牛场初产荷斯坦奶牛出现体温升高、贫血、黄疸等症状,无菌采取6头病牛的血液,镜检均发现红细胞周围有附着物,初步鉴定为附红细胞体感染,再根据本实验室已建立的附红细胞体16S rRNA-PCR反应,检测出2份血样为阳性,其余4份为阴性,由此诊断该牛场奶牛感染了附红细胞体.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一种特异、敏感、准确的猪附红细胞体诊断技术,本试验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猪附红细胞体全基因组(NC-015153.1)中的DnaJ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猪附红细胞体DnaJ基因PCR诊断方法,进行了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并与姬姆萨染色镜检方法进行了临床应用比较.结果,猪附红细胞体DnaJ基因PCR诊断方法扩增片段大小为868 bp(GenBank登录号为;JN247670),与GenBank中(NC_015153.1)同源性为99%,该方法扩增不出犬新孢子虫、牛附红细胞体、犬附红细胞体等基因片段,最低检测猪附红细胞体DNA量为124 fg/μL,通过对53份猪血液样本的检测,并与血液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比较,说明建立的PCR诊断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准确等优点,完全适用于猪附红细胞体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为快速准确诊断和检测羊附红细胞体病,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建立了检测羊附红细胞体抗原的双抗夹心ELISA诊断方法。选取规模化养殖场羊,镜检附红细胞体红细胞感染率> 90%,无菌采取血液,分离羊附红细胞体抗原,制备纯化兔抗羊附红细胞体抗体,应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抗体,进行双抗体夹心ELISA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的最佳工作条件为:抗体最佳包被量为82.91 μg/mL,酶标抗体最适工作浓度为1∶400,抗原最低检出量为7.81 μg/mL;而且与支原体、大肠杆菌、葡萄球菌以及牛、猪、兔附红细胞体均不出现交叉反应,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可用于羊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和群体检测。  相似文献   

13.
温氏附红细胞体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研究旨在建立1种快速准确检测温氏附红细胞体感染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根据温氏附红细胞体的16S rRNA基因参考序列的保守区,利用软件Primer Premier 5.0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对温氏附红细胞体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扩增出1段985bp的DNA序列,EcoRⅠ酶切鉴定得到2条500bp左右的条带,与预期结果一致,说明该方法扩增出了温氏附红细胞体的特异性条带。通过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临床样品检测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特异、灵敏、快速的优点。结果提示,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灵敏性,可用于牛附红细胞体病诊断和流行情况监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将GenBank上报道的犬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序列与其他物种同源序列进行比对,取其种间特异性和种内保守性较高区域设计1对引物,以吉林省延边地区犬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试验验证,建立犬附红细胞体PCR诊断方法,应用于临床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成功扩增出大小为529 bp的犬附红细胞体片段,与GenBank中German no.1(AY150973.1)序列同源性为98.5%。其最低DNA检测量为25 fg/μL,不与犬巴贝斯虫、犬弓形虫及猪附红细胞体等病原体基因组产生交叉反应。同时通过对57份犬血液样本的检测结果说明,该方法检出率明显高于姬姆萨染色镜检法,且避免了假阳性。本试验所建立的PCR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准确等优点,为犬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猪附红细胞体特异性基因的克隆和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2003年Hoelzle发表的猪附红细胞体的基因组序列(AJ504999)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对病料样品进行PCR扩增并将其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后测序,结果表明扩增出的片段为603bp,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序列与参考基因组序列同源性为100%,反映出我国分离株与国外株其基因无差异,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表明,所建立的PCR诊断方法与常见的支原体、细菌及原虫无交叉反应,能检测到猪附红细胞体血液基因组DNA最低量为0.65ng/mL,该方法具有快速、特异、敏感等特点,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快速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6.
用过碘酸钠改良法制备酶标抗体,建立了从血液中检测奶牛温氏附红细胞体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试验结果表明:抗体最适包被量为156μg/mL;酶标抗体最适工作浓度为1∶400;抗原及酶标抗体的作用温度和时间分别为37℃、1 h;封闭液为5%犊牛血清;底物显色时间为15 min;对温氏附红细胞体抗原的最低检出量为6.64μg/mL;全血及带有附红细胞体的红细胞与纯化抗体反应的最大稀释倍数分别为1∶160和1∶40,可按照此浓度检测血液中的附红细胞体抗原。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阻断试验、交叉性试验和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此法是一种特异、灵敏、快速的诊断方法,并适合作群体检测。  相似文献   

17.
为建立利用单克隆抗体检测猪附红细胞体病的间接免疫荧光(IFA)方法,用抗猪附红细胞体的单克隆抗体,对48份疑似猪附红细胞体感染的病猪猪血进行免疫荧光检测,并与血涂片镜检及PCR检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IFA检测的阳性率为68.75%,与PCR检测阳性率为77.08%符合率较高,比血涂片的瑞氏和姬姆萨染色镜检阳性率高出近30个百分点;而用猪肺炎支原体、猪链球菌和猪巴氏杆菌作对照,结果均呈阴性。建立的用抗猪附红细胞体的单克隆抗体检测猪附红细胞体病的IFA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检测临床样品的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奶牛无浆体病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边缘无浆体(Anaplasma marginale)高度保守的msp5基因,建立了奶牛无浆体病PCR诊断方法。特异性试验表明与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温氏附红细胞体、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牛白细胞DNA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表明可检测到约200个感染红细胞。利用该方法对黑龙江省西部多个养牛场送检的140份血样进行检测,其中曾出现过高热、气喘、流涎和贫血等临床症状的"无名高热"奶牛血样95份、无临床症状奶牛血样45份,结果有上述临床症状奶牛PCR血样阳性率为44.2%,无症状奶牛血样PCR阳性率为13.3%。从而证实无浆体是引起奶牛"无名高热"的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19.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猪附红细胞体16S rRNA基因序列(登录号U88565)设计合成2对引物,建立了猪附红细胞体单管巢式PCR诊断方法,经酶切分析、单管巢式PCR进一步鉴定后进行序列测定,并与血涂片染色镜检、常规PCR进行了比较。结果:扩增的猪附红细胞体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发表的猪附红细胞体基因序列(U88565)同源性为96%;特异性试验表明,设计的引物不能扩增弓形虫、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及羊附红细胞体等病原体;敏感性试验表明,单管巢式PCR诊断方法最低能够检测出0.116 fg的标准模板DNA。通过对75份血液样本的检测表明,建立的单管巢式PCR方法明显优于血涂片染色镜检法及常规PCR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实用性。本试验建立的单管巢式PCR诊断方法具有特异、敏感、实用等优点,为猪附红细胞体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新型、可靠的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一种更加准确、敏感的猪附红细胞体检测方法,本试验根据猪附红细胞体特异的DNA序列(AJ504999)设计2对巢式PCR引物,建立了巢式PCR检测方法。筛选该检测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并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及临床样本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巢式PCR对猪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能扩增出特异性片段,而对弓形虫、链球菌、牛瑟氏泰勒虫、牛附红细胞体基因组DNA扩增反应结果均为阴性;DNA最低检测量为0.124 fg/μL;通过对55份临床样本的检测,该巢式PCR较常规PCR的阳性检出率高23.7%。本试验为猪附红细胞体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更为特异、敏感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