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解抗菌肽JH-3的抗菌谱、溶血性和生物信息,试验利用琼脂糖扩散法测定抗菌肽JH-3对不同细菌和真菌的抗菌活性,利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抗菌肽JH-3对红细胞的溶解活性,用生物软件对抗菌肽JH-3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抗菌肽JH-3对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猪链球菌2型、白色念珠菌、青霉有抗菌活性,浓度小于4μg/m L时没有溶血性;二级结构为α螺旋,有3个磷酸化位点,没有糖基化和泛素化位点,有10种酶的酶切位点,为阳离子性疏水多肽。说明抗菌肽JH-3为无溶血性的螺旋型阳离子抗菌肽,抗菌谱广。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鸡抗菌肽NK-lysin的B细胞表位、剪切位点、疏水性、同源性及进化等内容,试验选择鸡抗菌肽NK-lysin的氨基酸序列通过网络在线软件IEDB Analysis Resource、PeptideCutter、ProtScale、BLAST、DNAStar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鸡抗菌肽NK-lysin存在5个B细胞表位,可被20种酶和化学物质剪切,亲水性大于疏水性,与鸡颗粒溶素的同源性为100%,在进化上与珍珠鸡类皂化蛋白C最为接近。说明鸡抗菌肽NK-lysin为亲水性蛋白,具有抗原性,有很多剪切位点,与珍珠鸡类皂化蛋白C有较高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富含亮氨酸和精氨酸的抗菌肽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构建亮氨酸疏水面和精氨酸亲水面来设计全新的抗菌肽,并评估利用这种螺旋轮投影模型设计出的抗菌肽的生物学活性.检测了设计得到的新型抗菌肽LGR16的最小抑菌浓度(MICs)、对于红细胞和哺乳动物细胞的细胞毒性以及杀菌动力学.结果表明,新型抗菌肽LGR16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其对于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8和4 μg·mL-1.LGR16杀菌速度快,在10 min内能杀死细菌.在最小抑菌浓度该抗菌肽只表现出很弱的溶血活性和对哺乳动物细胞的细胞毒性.综上可见,抗菌肽能够通过在螺旋轮中聚集疏水性或者碱性氨基酸残基来设计,而且本研究得到的抗菌肽LGR16具有替代抗生素的潜质.  相似文献   

4.
抗菌肽JH-3的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牛血红蛋白源抗菌肽P3进行氨基酸改造,并了解改造后抗菌肽JH-3的抑菌活性和稳定性。通过微量稀释法检测了抗菌肽JH-3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细菌和真菌形态的变化,测定了抗菌肽JH-3的溶血性、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盐稳定性。结果表明:抗菌肽JH-3对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猪链球菌2型)的MIC为6.25~25μg·mL-1,对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猪霍乱沙门菌、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MIC为3.125~50μg·mL-1,对真菌(白色念珠菌)的MIC为12.5μg·mL-1,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经抗菌肽JH-3处理后,大肠杆菌细胞表面出现皱缩、孔洞;金黄色葡萄球菌出现菌体皱缩,细胞的完整性受到破坏;白色念珠菌细胞表面出现凹陷、突出、裂痕。在6~100倍MIC时312.5μg·mL-1抗菌肽JH-3的溶血率仅12.84%;75~100℃的高温、80~100mmol·L-1的高浓度NaCl和pH 4.0及pH 10.0的高酸碱性对抗菌肽JH-3的抑菌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抗菌肽JH-3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且抗菌肽JH-3有替代抗生素成为新抗菌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获得了猪源乳铁蛋白肽LFP-20及其改良肽,旨在通过研究该抗菌肽一级结构与抗菌活性的关系,获得抗菌活性更高的改良肽.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溶血性分析结果表明,猪乳铁蛋白肽LFP-20及其改良肽LF2A、LF-1和LF-3对大肠杆菌、猪霍乱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  相似文献   

6.
天然抗菌肽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但其较高的细胞毒性会使肽的细胞选择性降低。为了提高抗菌肽的选择特异性,本研究拟探讨不同疏水性氨基酸对α-螺旋抗菌肽生物学活性的影响及其抑菌机制。笔者采用α-螺旋肽GRX_2RX_3RX_2RG作为模板,分别以疏水性氨基酸色氨酸(Try,W)、苯丙氨酸(Phe,F)、缬氨酸(Val,V)、丙氨酸(Ala,A)、亮氨酸(Leu,L)和异亮氨酸(Ile,I)来替换X位置,得到了一系列富含疏水氨基酸的肽GW、GF、GV、GI、GA和GL。本研究检测了抗菌肽的二级结构、溶血活性、抑菌活性、盐离子活性,并对其抑菌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CD光谱试验检测出GF、GI、GA和GL在细胞膜模拟环境中均表现出典型的α螺旋结构,而GV只在TFE中呈现α螺旋结构;溶血试验结果表明,GV和GA在浓度为128μmol·L-1未表现出溶血活性,而其他肽均表现出较高的溶血活性;抑菌试验发现GV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几何平均值为3.7μmol·L-1,并具有最高的治疗指数(TI);盐离子稳定性试验表明,在NH_4^+、Zn2+和Fe3+中GV对大肠杆菌25922(E.coli ATCC 25922)的抑菌能力较稳定。进一步通过扫描电镜和内膜通透性试验对抗菌肽GV的抑菌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观察到GV能够通过穿透E.coli ATCC 25922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9213(S.aureus ATCC 29213)促使细胞内容物流出而导致细菌死亡,以及通过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穿透细菌内膜。综合以上结果,富含Val的GV具有较高的细胞选择性和成为高效抗菌药物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7.
为了鉴定抗菌肽Gal-4的体外抑菌活性,试验采用打孔法和细菌生长曲线法鉴定抗菌肽Gal-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抗菌肽Gal-4对两种受试菌均表现出良好抑菌活性,两种受试菌的对照孔均未出现抑菌圈,而试验孔出现了较大的抑菌圈,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要强于多杀性巴氏杆菌,随着抗菌肽Gal-4浓度的增大其抑菌活性也逐渐增强。说明抗菌肽(Gal-4)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有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分离纯化多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BLCC1-0402代谢产物中的抗菌肽,为抗菌肽制备及其制品检测提供参考。采用离心、不同分子质量卷式膜超滤浓缩、Superdex peptide 10/300GL凝胶过滤层析对多黏类芽孢杆菌发酵上清液进行逐级分离纯化,对不同时段的收集液做抑菌试验,以大肠杆菌O78标准菌株为指示菌,采用打孔法进行抑菌活性检测,比较评价分步层析效果,以Tricine-SDS-PAGE进行分子质量检测。结果显示,通过5和3 ku卷式膜超滤获得的3~5 ku组分蛋白质样品抗菌活性较强;对于3~5 ku组分经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纯化后的抗菌肽A3抑菌活性最强,经Tricine-SDS-PAGE小分子多肽电泳检测,已达到电泳纯,分子质量为4 ku;抑菌活性检测结果显示,该抗菌肽A3对大肠杆菌O78标准菌株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同时,抗菌肽A3表现出较好的耐热性,90~100 ℃处理15 min,抑菌活性可保持在96%左右;具有较好的酸碱稳定性,在pH 2.0~9.0下,抑菌活性保持在90%以上;经胃蛋白酶作用后抗菌肽A3抑菌活性降低20%,胰蛋白酶作用后抗菌肽A3抑菌活性降低18%,蛋白酶K对抗菌肽A3的抑菌活性几乎无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抗菌肽A3是一种对大肠杆菌O78具有抑菌活性的新型抗菌肽,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可为下一步抗菌肽的结构分析、理化特性分析等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抗菌肽Tachyplesin Ⅰ(TP Ⅰ)的结构活性基础上,重新设计一种全新的抗菌肽TP Ⅰ-Y4。保持母肽链长与电荷数不变,将序列中形成TP Ⅰ两个二硫键的4个半胱氨酸用酪氨酸进行替换后得到TP Ⅰ-Y4。经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与TP Ⅰ相比,TP Ⅰ-Y4的热稳定性更好,亲水性更强,同时具有与母肽相似的结构与抗菌活性。化学合成后经圆二色谱检测发现,TP Ⅰ-Y4在水相及在模拟细胞膜疏水环境的50%三氟乙醇中都表现出β-折叠结构,疏水环境中TP Ⅰ-Y4的β-折叠含量高于水相,也高于不同环境中的TP Ⅰ。抑菌试验表明,TP Ⅰ-Y4对细菌和真菌都有较强抑菌活性,且对细菌的抑菌活性强于TP Ⅰ。TP Ⅰ-Y4对小鼠红细胞溶血性降低,并保留了很强的内毒素中和能力,浓度为40 μg·mL-1时中和率可达50%以上。TP Ⅰ-Y4抗菌活性的提高以及溶血活性的降低,可能与β-折叠强形成者酪氨酸的替代有关,进而导致抗菌肽分子中β-折叠结构增强。  相似文献   

10.
为了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抗菌肽并制备活性重组抗菌肽,试验将线性抗菌肽分子串联,根据大肠杆菌的密码子偏嗜性合成其编码序列,并克隆到p GEX-4T-1表达载体中,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以IPTG诱导表达,用蛋白酶K水解表达产物,并测试水解液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串联多肽以包含体形式表达,重组多肽包含体可被蛋白酶K水解,水解液对大肠杆菌K88具有良好的抑菌活性。说明采用蛋白酶K水解重组串联线性多肽可获得活性抗菌肽。  相似文献   

11.
为了构建高效低毒的新型抗菌肽,将抗菌肽Eumenitin及其序列修饰后获得4条新型短肽的毕赤酵母真核表达载体,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Eumenitin及其衍生肽的理化参数进行预测,基因序列经毕赤酵母密码子优化后,克隆至pMD19T-simple载体上,鉴定后连接至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GAPZαA上,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经Avr Ⅱ线性化后,电转化至毕赤酵母GS115感受态细胞中,涂布于YPDSZ平板上,进行表型筛选和高拷子筛选,并对5条短肽的溶血率进行测定。结果显示:Eumenitin及其衍生肽均为较稳定的疏水性多肽,空间结构以α螺旋为主,且序列中不含有信号肽。经PCR、双酶切鉴定和核苷酸序列测定,成功构建了5条短肽的毕赤酵母重组表达载体,经设计改造后的抗菌肽溶血性均较低。本研究结果为后续进行重组蛋白的表达以及抑菌活性研究奠定了基础,以期获得抗菌活性强、溶血性低、高表达的新型抗菌肽。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猪血液白细胞抗菌肽对大肠杆菌、鸡源沙门杆菌等的体外抑菌活性,试验采用乙酸萃取、Superdex 30 PG凝胶层析纯化,收集组分并检测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猪血液中抗菌肽对大肠杆菌、鸡源沙门杆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活性。说明该方法可用于猪血白细胞抗菌肽的提取并可抑制上述致病菌。  相似文献   

13.
抗菌肽LL-37的抑菌作用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量2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肽LL-37对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进一步研究温度、pH和保存时间对LL-37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LL-37对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12、1.56和0.78μg/mL。热稳定性试验显示:重组抗菌肽121℃加热21 min、100℃加热3 h仍有较好的活性。酸碱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LL-37在pH 2.0~12.0时均具有一定的活性,pH 5.0~6.0时活性最好。此外,-20℃为此抗菌肽长期保存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抗菌肽BSN-37的抑菌活性和稳定性。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抗菌肽BSN-37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菌落计数法分析抗菌肽BSN-37对大肠杆菌CVCC1568的杀菌动力学特征,扩散法测定抗菌肽BSN-37的盐离子稳定性、酸碱稳定性、血清稳定性、胰酶稳定性、热稳定性、反复冻融稳定性、室温保持稳定性、药效保持时间稳定性。结果显示,抗菌肽BSN-37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为1.5625~25μg/mL,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的MIC为1.5625~12.5μg/mL,对真菌(白色念珠菌)没有活性;抗菌肽BSN-37可在90min内完全杀灭大肠杆菌CVCC1568;除了Fe2+和胰酶会影响抗菌肽BSN-37的抑菌活性外,在75~100℃的高温、150~250mmol/L高浓度盐离子(Na+、K+、Ca2+和Mg2+)、20%~25%饱和浓度的Cu2+、pH 4~10、20%~25%的血清、10~12次的反复冻融、10~12d室温保存等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好的抑菌活性,药效保持时间可达7.5d。本试验结果表明,抗菌肽BSN-37具有替代抗生素成为新抗菌药物的潜力,为抗菌肽BSN-37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抗菌肽BSN-37的抑菌活性和稳定性。采用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抗菌肽BSN-37的最小抑菌浓度(MIC),菌落计数法分析抗菌肽BSN-37对大肠杆菌CVCC1568的杀菌动力学特征,扩散法测定抗菌肽BSN-37的盐离子稳定性、酸碱稳定性、血清稳定性、胰酶稳定性、热稳定性、反复冻融稳定性、室温保持稳定性、药效保持时间稳定性。结果显示,抗菌肽BSN-37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MIC为1.5625~25μg/mL,对革兰氏阳性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短小芽孢杆菌)的MIC为1.5625~12.5μg/mL,对真菌(白色念珠菌)没有活性;抗菌肽BSN-37可在90min内完全杀灭大肠杆菌CVCC1568;除了Fe2+和胰酶会影响抗菌肽BSN-37的抑菌活性外,在75~100℃的高温、150~250mmol/L高浓度盐离子(Na+、K+、Ca2+和Mg2+)、20%~25%饱和浓度的Cu2+、pH 4~10、20%~25%的血清、10~12次的反复冻融、10~12d室温保存等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好的抑菌活性,药效保持时间可达7.5d。本试验结果表明,抗菌肽BSN-37具有替代抗生素成为新抗菌药物的潜力,为抗菌肽BSN-37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表达高活性的抗菌肽Hadrurin提供开发应用的依据,进一步为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抗菌肽Hadrurin蛋白提供研究基础,本研究表达获得重组抗菌肽Hadrurin(rHadrurin)蛋白的基础上,将纯化的rHadrurin蛋白进行肠激酶酶切,恢复其天然活性结构。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方法检测抗菌肽Hadrurin在不同剂量、不同pH值、不同保存温度下对鸡致病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及杀菌活性。并以小鼠为动物模型,进行抗菌肽rHadrurind对小鼠的体内保护实验。结果表明抗菌肽rHadrurin对上述细菌的最小抑菌范围为1.32μg/mL~4.32μg/mL,最小杀菌范围为1.77μg/mL~8.54μg/mL,而且-70℃~100℃及在pH3~pH10条件下仍具有高效抗菌活性。240μg/只剂量的抗菌肽蛋白可有效预防保护小鼠免受致死剂量鸡致病性大肠杆菌攻击,320μg/只剂量可达到保护率85%以上。  相似文献   

17.
人工设计天蚕素抗菌肽AMP-D及其活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通过对抗菌肽结构改造优化,得到了一条新设计的抗菌肽AMP-D,并利用固相合成技术人工合成后对其活性和溶血性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AMP-D对革兰氏阴性菌及真菌没有生物活性,对革兰氏阳性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其没有溶血活性;AMP-D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0.5 μg/mL,较原设计肽活性有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为获得猪蛔虫抗菌肽Cecropin P2基因并研究其抗菌功能,根据CecropinP2成熟肽的编码基因,人工合成3条寡聚核苷酸片段,经PCR获取Cecropin P2基因序列,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PIC9 K-Cecropin P2-His6并转化毕赤酵母GS115感受态细胞。转化子经MD、MM以及G418筛选,1%甲醇诱导表达,利用Tris tricine-SDS-PAGE对表达产物进行检测。体外抑菌试验表明,获得的重组蛋白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活性。本试验为抗菌肽的应用和新抗菌肽类药物的开发提供了必要的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9.
应用氯化铵裂解、超声波破碎和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从鹿白细胞中提取出阳离子抗菌肽混合物。经平板抑菌试验初步检测其抗菌活性后,采用微量反应板法测定了鹿抗菌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9个标准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该混合抗菌肽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和真菌均具有抑制活性。体外杀菌曲线试验表明,鹿抗菌肽的杀菌作用是非浓度依赖性的,杀菌效果迅速,可在2min内杀灭63.8%的受试细菌。  相似文献   

20.
抗菌肽与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效果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应用由 Hancock实验室改进的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了 cecropin P1、cecropin A、magainin 2、defensin 1、bactenecin、lactoferricin和 indolicidin等 7种抗菌肽和盐酸金霉素、去甲万古霉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等 4种抗生素的体外抗菌活性 ,并且使用薄层琼脂糖孔穴扩散法比较了抗菌肽中 cecropin P1和 cecropin A与土霉素和呋喃唑酮对大肠杆菌 K88的抑菌效果。结果发现 ,抗菌肽与抗生素一样对几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效果。其中 cecropin A、cecropin P1和 defensin1对大肠杆菌的 2个菌株 ATCC2 5 92 2和 K88的抗菌活性高于抗生素 ,defensin1是各种抗菌肽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效果最好的。抗生素对试验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活性总体上要好于抗菌肽。与抗生素相比 ,cecropin A、cecropin P1和 indolicidin对猪霍乱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具有更好的抗菌效果。另外 ,抗菌肽的抑菌圈边缘十分清晰 ,而抗生素的整个抑菌圈都比较模糊且界线不明。因此 ,从抗菌效果方面考虑 ,抗菌肽可以代替抗生素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