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上海市屠宰场屠宰生猪丹毒丝菌、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情况,采取传统方法进行细菌分离,利用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系统、全自动快速微生物质谱检测系统、普通PCR方法进行细菌鉴定。结果发现猪丹毒丝菌分离率为61%,猪链球菌分离率为7%,副猪嗜血杆菌分离率1%;猪丹毒丝菌从肺脏、扁桃体中均分离到,分离率高,猪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从扁桃体中分离到,分离率低。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副猪嗜血杆菌病在贵州对猪群的危害和流行规律、进一步开展副猪嗜血杆菌病的防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特进行副猪嗜血杆菌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研究。根据副猪嗜血杆菌(HPS)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通过优化组合试验,对贵州省分离的HPS进行PCR扩增,扩增出长为650bp的目的基因片段,而大肠埃希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扩增结果为阴性。采用该方法对贵州发病猪群中350头疑似病例进行PCR检测,检出率为8%~49%。该方法检测副猪嗜血杆菌敏感性高、特异性好,可用于副猪嗜血杆菌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3.
猪群中7种高发传染病多重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猪瘟、蓝耳病(又称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和猪支原体感染7种猪病的多重PCR诊断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发表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分别针对猪瘟、蓝耳病、圆环病毒2型感染、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猪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和猪支原体感染的2套多重PCR特异性引物,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后进行敏感性与特异性评价.[结果]建立的2套多重PCR诊断方法对其他常见猪病痛原的基因组无特异性扩增,检测病原基因组最低浓度可达到pg级.[结论]该研究建立的2套多重PCR诊断方法可以用于猪群中上述7种猪病痛原的单一感染或混合感染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用于防制猪链球菌病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新型二联基因工程疫苗,并对其免疫效应进行评价.选择猪链球菌2型蛋白溶血素SLY、HP0197和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D15和HPS06257 4种蛋白,重组表达并纯化,添加一定比例的佐剂制成含有不同组分的亚单位疫苗.研究表明该二联亚单位疫苗及各单苗能够引起小鼠良好的体液免疫,并能保护机体分别抵抗致死剂量猪链球菌2型(SS2)和副猪嗜血杆菌(HPS)强毒株的攻击.此外,调理吞噬试验表明疫苗高免血清能够有效杀死细菌,并赋予机体被动抵抗SS2和HPS感染的能力.研究证实制备的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二联亚单位疫苗在小鼠具备良好的免疫保护效力.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16个猪场中关节肿胀的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其中2型猪链球菌的分离率最高,为56.3%,其次为7型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的致病率为25%,但关节液中的分离率仅为6.25%,未分离到HPS的关节液PCR也为阴性,但在关节相对应的猪肺脏中分离到的副猪嗜血杆菌,经小鼠攻毒试验证明其致病性。表明2型链球菌造成的关节肿胀发病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比较副猪嗜血杆菌(HPS)外膜蛋白P5(omp5)基因的同源性及抗原性,试验设计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方法从广东省和四川省发病猪的30株分离菌中扩增出HPS omp5基因,然后将PCR产物克隆至pMDTM18-T载体上,转化大肠杆菌DH5α,并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30株HPS omp5基因的完整序...  相似文献   

7.
《中国兽医学报》2016,(3):431-436
从疑似副猪嗜血杆菌和猪丹毒丝菌混合感染病猪无菌采集心脏、肝脏、脾脏、肺及心包积液,采用常规分离培养法分离病原菌,通过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卫星试验和核酸测序同源性比对,确诊为副猪嗜血杆菌与猪丹毒丝菌混合感染。为进一步了解2株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了2株菌以及混合菌液的半数致死量(LD50)以及对常用抗生素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1)将2株菌的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发表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副猪嗜血杆菌与猪丹毒丝菌的同源性各达到96%和99%;(2)致病性试验中,SPF鼠均在接种后24h左右开始死亡,从其心脏、肝脏、脾脏及肺均回收到攻毒菌,表明2株菌均为此次疫病的主要致病菌;(3)通过测定副猪嗜血杆菌和猪丹毒丝菌的LD50分别为5.28×109、3.58×104 CFU/mL,进一步证明二者具有较强毒性。根据2株菌的LD50等体积混合2种菌液注射SPF鼠,副猪嗜血杆菌与猪丹毒丝菌LD50均出现下调,分别为3.70×109、2.51×104 CFU/mL,表明混合感染增强了二者的致病力;(4)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副猪嗜血杆菌与猪丹毒丝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与临床耐药谱相一致,未出现新的耐受药物;同时筛选出了2种菌的共敏感药物氧氟沙星和氟苯尼考,有利于对疾病的快速治疗与防控。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表面展示二联亚单位疫苗对小鼠的保护效果,本研究在应用融合PCR构建副猪嗜血杆菌(HPS)保护性抗原AfuA-OppA2和CdtB-OppA基因的串联序列基础上,将其分别插入pMD-28a-INP-His表面展示质粒,并将猪链球菌(SS)保护性抗原MRP、SLY基因也分别克隆至该表面展示质粒,构建pMD-INP-CdtB-OppA、pMD-INP-AfuA-OppA2、pMD-INP-MRP、pMD-INP-SLY 4种重组质粒,分别转入E.coli BL21(DE3)中诱导表达,使重组蛋白AfuA-OppA2、CdtB-OppA、MRP、SLY分别展示于E.coli BL21(DE3)的菌体表面。将灭活后的4种重组大肠杆菌按等质量比混合并添加ISA 201佐剂乳化制成表面展示二联亚单位疫苗,间隔14 d两次免疫KM小鼠,另设含rAfuA、rOppA2、rCdtB、rOppA、rMRP、rSLY的纯化蛋白亚单位疫苗免疫组、副猪嗜血杆菌-猪链球菌(HPS-SS)灭活疫苗免疫组和PBS对照组,二次免疫后的小鼠血清通过ELISA检测相应抗体和细胞因子水平。随后用HPS血清5型HN10株、血清13型ZD12株和SS血清2型M126株和血清9型GZ2株进行攻毒。结果显示:表面展示二联亚单位疫苗刺激小鼠产生的抗体和细胞因子水平与纯化蛋白亚单位疫苗组相当。用副猪嗜血杆菌5型和13型菌株分别攻毒后,表面展示二联亚单位疫苗对小鼠的保护率均为80%,其对HPS 5型菌株攻毒的小鼠保护率低于纯化蛋白亚单位疫苗(90%),但对HPS 13型菌株攻毒小鼠的保护率高于纯化蛋白亚单位疫苗(60%),且均优于HPS-SS灭活苗(80%和60%)。用SS 2型和9型菌株分别攻毒后,表面展示二联亚单位疫苗对小鼠的保护率为50%和80%,低于纯化蛋白亚单位疫苗的保护效果(100%和80%),优于HPS-SS灭活苗(50%和60%)。以上结果表明,基于表面展示技术的猪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二联亚单位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其对HPS血清5型、13型和SS血清2型、9型菌株的攻击均能提供良好的交叉保护,保护效果优于HPS-SS灭活苗。本研究首次为基于表面展示技术的亚单位疫苗的研制提供实验依据,为细菌疫苗的研发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鉴定致猪水肿病大肠埃希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分别针对大肠埃希菌16S rDNA、志贺毒素Stx2e A亚基和菌毛F18ab A亚基保守序列设计合成3对特异性引物,优化多重PCR反应条件,并进行特异性和敏感性检测.结果显示,阳性对照菌株扩增产物大小分别为1 062、733和313 bp.特异性和灵敏性检测结果表明,与肠炎沙门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副猪嗜血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和猪链球菌等猪常见致病菌均无交叉反应;菌体直接扩增法最低检出量为1 875 CFU.利用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对分离收集的128株大肠埃希菌进行鉴定,得到36株致猪水肿病大肠埃希菌,其中30株既有菌毛F18ab又产志贺毒素Stx2e,另外6株仅产志贺毒素Stx2e.结果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对致猪水肿病大肠埃希菌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应用PCR方法及PCR-RFLP技术对aroA基因在副猪嗜血杆菌病原检测及基因分型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针对aroA基因的PCR引物成功检测出18株来自广西各地区猪场的副猪嗜血杆菌,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该PCR方法可检测的最低菌数为102个。对该18株副猪嗜血杆菌进行aroA基因的序列测定,并进行aroA基因的酶切位点分析,筛选出Hind Ⅲ和Fok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利用PCR-RFLP技术对1株血清5型参考菌株与本研究中18株广西菌株aroA基因的完整编码序列进行Hind Ⅲ和FokⅠ限制酶谱分析,结果显示可分为与毒力相关的3种谱型。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PCR方法及PCR-RFLP技术对副猪嗜血杆菌进行检测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研究副猪嗜血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aroA基因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在已建立的副猪嗜血杆菌(HPS)、多杀性巴氏杆菌(Pm)、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的单重PCR检测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扩增条件的优化,利用一次PCR反应可同时扩增出APP的256 bp、Pm的457 bp、HPS的822 bp的特异性片段,建立了HPS、Pm、APP的多重PCR实验室诊断方法。该复合PCR可检测60 pg的HPS、120 pg的Pm、50 pg的APP。利用该方法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阳性猪体内分离到的39株细菌,结果显示HPS、Pm、APP分别为12、16、2株,对39份病料的检测与常规细菌分离鉴定结果一致,可见该方法适用于HPS、APP、Pm的临床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2.
<正>猪的"关节病"通常指致猪运动障碍的四肢活动性关节疾病,发病部位主要包括肘关节、腕关节、指关节、膝关节、跗关节、趾关节。猪的关节病通常由营养因素,粗燥坚硬地面或限位栏反复磨损,细菌感染等原因引起。引起猪关节炎的病原菌包括猪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丹毒丝菌等~([2-5])。为了解浦东地区规模猪场猪关节病发病原因和流行情况,对全区38个规模猪场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可以同时检测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快速而可靠的PCR检测方法。方法和结果根据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Apx-VIA基因序列、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16SrRNA基因序列设计5条引物。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模板的PCR扩增产物大小分别为342bp,485bp和1258bp。复合PCR对1~12型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标准株,6株多杀性巴氏杆菌标准株,1~15型副猪嗜血杆菌以及25株经生化鉴定确认为上述三种细菌的分离株的基因组DNA作为模板进行检测,均获得预期大小的扩增产物。以猪放线杆菌、吲哚放线杆菌等14种常见细菌作为阴性对照进行PCR检测,结果仅有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产生了可以和上述三个特异性条带明显区分的PCR产物。复合PCR针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敏感性分别为14pg、34pg和37pg。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复合PCR特异性好,敏感性高,可以用于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和副猪嗜血杆菌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4.
从福建省龙岩市l例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患病猪的关节液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染色阴性可疑菌株,经卫星现象、生化鉴定等实验室诊断,进一步以副猪嗜血杆菌的16S rRN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鉴定,确定该分离菌为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分离株对环丙沙星、卡那霉素、强力霉素、氨苄西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药物敏感;对泰妙菌素、诺氟沙星有抵抗力。  相似文献   

15.
副猪嗜血杆菌PCR快速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副猪嗜血杆菌营养要求比较苛刻,常规生化试验检测方法比较烦琐,本研究针对副猪嗜血杆菌16SrRNA基因特异性PCR引物序列,合成一对PCR引物,建立相应的PCR检测方法,同时对该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等实验。结果显示可检测出浓度为2.8×10^3CFU/mL的副猪嗜血杆菌表明该方法灵敏度高;对大肠杆菌、链球菌、巴氏杆菌、沙门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PCR扩增均不获得任何条带,表明该方法特异性较强。所以该方法对于临床快速检测副猪嗜血杆菌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双重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16S rRNA序列各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分别能扩增出822 bp和294 bp的DNA片段,并据此建立了快速准确鉴别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的双重PCR方法,临床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敏感性,能对临床病料进行鉴别诊断.对161份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副猪嗜血杆菌的检出率为23.75%,猪链球菌的检出率为43.48%,二者混合感染率为9.94%.  相似文献   

17.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与副猪嗜血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某猪场出现的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及荧光定量PCR诊断,确诊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与副猪嗜血杆菌(HPS)混合感染。现场采集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典型病料,用TSA培养基分离细菌,经菌落形态观察、镜检、卫星现象及PCR检测,确定分离菌为副猪嗜血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分离株对先锋Ⅵ、阿莫西林、壮观霉素、庆大霉素均敏感。采用PRRSV核酸检测试剂盒对病料进行检测结果为阳性。综合判定该场为PRRSV和HPS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猪源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的快速检测,根据GenBank公布的猪源Kp Khe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了一种Kp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及重复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为10 copies/μL;特异性强,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猪2型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猪坏死杆菌、猪细胞内劳森菌和猪丹毒杆菌等病原均无交叉反应;重复性好,批内及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采用本方法检测140份临床送检样品,本方法的阳性检出率高于细菌分离鉴定方法。以上结果表明,本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为猪源肺炎克雷伯菌病的诊断及防治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猪链球菌2型的PCR快速检测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根据猪链球菌 2型的荚膜多糖抗原基因 cps2 J,合成 1对可扩增长度为 6 75 bp目的片段的引物 ,建立了检测猪链球菌 2型的 PCR法。应用 PCR对 9株经玻片凝集试验检测为猪链球菌 2型的菌株进行了检测 ,均呈阳性 ;而对马链球菌兽疫亚种 (C群 )、猪葡萄球菌、猪丹毒杆菌、猪肺疫巴氏杆菌、猪肺炎霉形体等检测结果均呈阴性 ,表明了本方法的特异性。用此法对 88份正常猪的扁桃体样品的细菌分离物进行了检测 ,36份呈阳性 ,同时用玻片凝集试验进行对照检测 ,也全部呈阳性。而此法不需进行细菌的纯分离培养 ,即可用于猪链球菌 2型的快速诊断以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建立基于SYBR Green Ⅰ的快速检测副猪嗜血杆菌(HPS)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参照GenBank公布的HPS的infB基因序列(DQ:781933.1),设计特异性引物;提取HPS基因组,进行PCR扩增,回收目的片段;构建阳性标准模板,建立标准曲线;验证其敏感性、重复性和特异性。结果显示,本试验得到了阳性标准质粒,并建立了标准曲线,线性关系在102copies/μL~108copies/μL检测范围内良好;该方法敏感性达到10copies/μL,比常规PCR高100倍,重复性试验变异系数均小于2.5%,同时对HPS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副猪嗜血杆菌SYBR GreenⅠ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可用于临床对HPS的快速诊断和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