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菌肽LL-37的抑菌作用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微量2倍稀释法测定抗菌肽LL-37对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并进一步研究温度、pH和保存时间对LL-37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LL-37对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12、1.56和0.78μg/mL。热稳定性试验显示:重组抗菌肽121℃加热21 min、100℃加热3 h仍有较好的活性。酸碱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LL-37在pH 2.0~12.0时均具有一定的活性,pH 5.0~6.0时活性最好。此外,-20℃为此抗菌肽长期保存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2.
周钢  申红  王俊刚  马俊兴  饶刚  于瑞萍 《黑龙江畜牧兽医》2012,(13):124-125,128,183
为了探究灭活沙门菌诱导黄粉虫的效果,试验采用灭活沙门菌液针刺和饲喂黄粉虫幼虫,然后粗提抗菌肽,测定其浓度及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饲喂、针刺组诱导的抗菌肽浓度分别为6.644,6.832 mg/mL,两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都极显著高于对照组(浓度为1.746 mg/mL,P<0.01);黄粉虫菌饲和菌刺组的平均抑菌直径分别为14,16 mm,对照组的平均抑菌直径为11 mm。说明灭活沙门菌处理黄粉虫幼虫能产生大量的抗菌肽,并且对沙门菌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检测桃金娘不同部位水提物及醇提物对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采用琼脂扩散药敏法测定抑菌圈直径,微量倍比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桃金娘叶、果的醇提液和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并且醇提液效果优于水提液,其中桃金娘叶醇提液的抑菌效果最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菌的MIC分别为0.125 g/mL、0.25 g/mL。桃金娘叶、果的醇提液和水提液对大肠杆菌均无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猪血液白细胞抗菌肽对大肠杆菌、鸡源沙门杆菌等的体外抑菌活性,试验采用乙酸萃取、Superdex 30 PG凝胶层析纯化,收集组分并检测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猪血液中抗菌肽对大肠杆菌、鸡源沙门杆菌均有良好的抑菌活性。说明该方法可用于猪血白细胞抗菌肽的提取并可抑制上述致病菌。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灭活沙门氏菌对蝇蛆抗菌肽的诱导效果,试验用灭活沙门氏菌和沙门氏菌培养蝇蛆,粗提蝇蛆抗菌肽,分时间点测定其浓度及抗菌性能,同时对蝇蛆体内细菌含量进行计数。结果显示,诱导组抗菌肽浓度均高于未诱导组(P<0.05),且在24 h时浓度最高;诱导组对沙门氏菌的抑菌圈直径显著大于未诱导组(P<0.05),显著小于抗生素组(P<0.05),最低抑菌浓度(MIC)值为0.5 mg/mL;蝇蛆体内细菌含量为1.6×105 CFU/g,低于国家规定标准饲料中细菌总数最低值2×106 CFU/g。提示,用灭活沙门氏菌诱导蝇蛆能提高抗菌肽的表达量,且具有较强的抗菌性能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为设计研发新型猪源抗菌肽PMAP-23,本研究参照PMAP-23的作用机理和氨基酸组成,人工设计并合成新型抗菌肽PMAP-23LR,通过药敏试验检测其体外抗菌活性,同时以感染鼠伤寒沙门菌的小鼠作为实验动物感染模型,研究抗菌肽PMAP-23LR对致病菌的体内抗菌活性。体外抑菌试验结果显示,PMAP-23LR相较于PMAP-23对猪霍乱沙门菌C78-1的最小抑菌浓度未发生变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25923、鼠伤寒沙门菌1344、禽巴氏杆菌C48-3、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7915的抑菌活性增强;酸碱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PMAP-23LR在pH2~pH12时具有100%的抗菌活性;热稳定性试验显示,PMAP-23LR在沸水中2 h后仍具有抑菌活性,溶血试验结果显示PMAP-23和PMAP-23LR在2μg/mL~1 mg/mL的浓度下均不能使鸡红细胞发生溶血。在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的体内治疗试验中,PMAP-23LR能够减少小鼠肝脏和肺脏的病理损伤,增加了小鼠的存活率。本研究为抗菌肽PMAP-23的改造及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观察草药白接骨不同提取方法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试验对白接骨分别进行水提和醇提,联用管碟法、微量稀释法和琼脂平板计数法,通过测量抑菌圈直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观察了水提液和醇提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显示,白接骨醇提液对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2.92±0.74、35.10±1.27、42.93±0.81和31.95±0.49 mm;MIC分别为3.12、1.56、0.78和1.56 mg/mL;MBC分别为6.25、3.12、1.56和1.56 mg/mL。但水提液对这4种细菌的平均抑菌圈直径均小于6 mm,MIC和MBC均大于200 mg/L。由此可见,草药白接骨醇提液的体外抑菌效果明显优于水提液,推测其主要抑菌成分可能是醇溶性的。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东亚飞蝗成虫抗菌活性物质的萃取参数与抑菌效应。采用针刺蘸大肠杆菌菌悬液方法,以抗菌活性为指标,用杯碟法测定临床多重耐药菌的抑菌活性,确定最佳诱导时间,初步研究抗菌谱。结果表明,东亚飞蝗抗菌活性物质粗提液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或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水稻白叶枯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抗菌谱为:金黄色葡萄球>水稻白叶枯病原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其中以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明显。抗菌活性物质浓度为11.782mg/mL,蝗虫抗菌活性物质收率为8.623%。经纯化后的抗菌活性物质增强对革兰氏阳性菌或革兰氏阴性菌的抑制作用。采用针刺蘸大肠杆菌方式可成功诱导东亚飞蝗抗菌物质的表达,尤其以针刺蘸大肠杆菌诱导后饲养24h得到的抗菌活性物质抑菌活性最强。结果表明东亚飞蝗虫体内含有抗菌活性物质可被诱导表达,其抗菌作用机理有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试验以杨树花黄酮类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抑菌作用为依据,设计以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料液比和浸提液浓度为四因素的三水平L9(34)正交试验,采用超声波萃取技术优化杨树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通过2倍稀释法测定其最小抑菌浓度(MIC)。试验结果表明,杨树花提取液对大肠杆菌的MIC为16~64 mg/m L,对沙门菌的MIC为64~128 mg/m L,故其对2种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优于沙门菌。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中华蜜蜂幼虫粗提取液的抗菌活性,试验通过诱导2日龄蜜蜂幼虫,分离、纯化出中华蜜蜂幼虫中的抗菌肽,研究其性质和抑菌特性。结果表明:中华蜜蜂幼虫提取液中含有抑菌活性物质,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藤黄八叠球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酵母和霉菌的生长没有明显抑制作用;此外,中华蜜蜂幼虫粗提取液分别经过高温、高盐、酸碱处理后仍保持较高的抑菌活性。说明蜜蜂幼虫的抑菌活性物质含有抗菌肽。  相似文献   

11.
BSN-37是从牛脾脏分离鉴定的含有37个氨基酸的新抗菌肽。为了阐明该抗菌肽的生物活性,本试验检测了其对大肠杆菌(ATCC25922)、鸡白痢沙门菌(BNCC124693)、金黄葡萄球菌(ATCC25923)、白色念珠菌(ATCC90029)及5株临床大肠杆菌和7株临床鼠伤寒沙门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s);同时,测定其对兔血红细胞悬液的溶血性和对Vero细胞、小鼠腹腔巨噬细胞(RAW264.7)和鸡成纤维细胞(CEF)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BSN-37对大肠杆菌ATCC25922、鸡白痢沙门菌(BNCC124693)MICs值分别为33.33和25.00mg/L;对所检测的临床耐药大肠杆菌(卡那霉素MICs≥320.00mg/L)和鼠伤寒沙门菌的MICs值均低于50.00mg/L;对金黄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MICs值均大于100.00mg/L。400mg/L的BSN-37与兔血红细胞体外37℃恒温孵育1h后,红细胞溶血率仅为1.34%;50mg/L的BSN-37与RAW264.7细胞作用后,细胞存活率为96.3%,当BSN-37质量浓度为100,200和400mg/L时,ERO、RAW264.7和CEF 3种细胞的存活率均大于100.00%。以上结果证实,BSN-37对革兰阴性肠道菌有较强抑菌活性,溶血性很低且无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临床药物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为评估肉鸡日粮中添加抗菌肽替代抗生素的饲用效果,本试验先对1种天蚕素抗菌肽进行了体外抑菌试验,然后进行了肉鸡饲喂试验。用微量稀释法测定了天蚕素抗菌肽对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表明,天蚕素抗菌肽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分别是20μg/mL、20μg/mL和40μg/mL。在肉鸡饲喂试验中,饲料中添加150mg/kg的天蚕素抗菌肽可以促进肉鸡生长,降低发病率。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分离纯化多黏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polymyxa)BLCC1-0402代谢产物中的抗菌肽,为抗菌肽制备及其制品检测提供参考。采用离心、不同分子质量卷式膜超滤浓缩、Superdex peptide 10/300GL凝胶过滤层析对多黏类芽孢杆菌发酵上清液进行逐级分离纯化,对不同时段的收集液做抑菌试验,以大肠杆菌O78标准菌株为指示菌,采用打孔法进行抑菌活性检测,比较评价分步层析效果,以Tricine-SDS-PAGE进行分子质量检测。结果显示,通过5和3 ku卷式膜超滤获得的3~5 ku组分蛋白质样品抗菌活性较强;对于3~5 ku组分经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纯化后的抗菌肽A3抑菌活性最强,经Tricine-SDS-PAGE小分子多肽电泳检测,已达到电泳纯,分子质量为4 ku;抑菌活性检测结果显示,该抗菌肽A3对大肠杆菌O78标准菌株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同时,抗菌肽A3表现出较好的耐热性,90~100 ℃处理15 min,抑菌活性可保持在96%左右;具有较好的酸碱稳定性,在pH 2.0~9.0下,抑菌活性保持在90%以上;经胃蛋白酶作用后抗菌肽A3抑菌活性降低20%,胰蛋白酶作用后抗菌肽A3抑菌活性降低18%,蛋白酶K对抗菌肽A3的抑菌活性几乎无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抗菌肽A3是一种对大肠杆菌O78具有抑菌活性的新型抗菌肽,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可为下一步抗菌肽的结构分析、理化特性分析等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抗菌肽JH-3的抑菌活性及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牛血红蛋白源抗菌肽P3进行氨基酸改造,并了解改造后抗菌肽JH-3的抑菌活性和稳定性。通过微量稀释法检测了抗菌肽JH-3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细菌和真菌形态的变化,测定了抗菌肽JH-3的溶血性、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盐稳定性。结果表明:抗菌肽JH-3对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猪链球菌2型)的MIC为6.25~25μg·mL-1,对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猪霍乱沙门菌、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MIC为3.125~50μg·mL-1,对真菌(白色念珠菌)的MIC为12.5μg·mL-1,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经抗菌肽JH-3处理后,大肠杆菌细胞表面出现皱缩、孔洞;金黄色葡萄球菌出现菌体皱缩,细胞的完整性受到破坏;白色念珠菌细胞表面出现凹陷、突出、裂痕。在6~100倍MIC时312.5μg·mL-1抗菌肽JH-3的溶血率仅12.84%;75~100℃的高温、80~100mmol·L-1的高浓度NaCl和pH 4.0及pH 10.0的高酸碱性对抗菌肽JH-3的抑菌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研究结果为抗菌肽JH-3的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且抗菌肽JH-3有替代抗生素成为新抗菌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抗菌肽P3的生物学功能,试验通过在线软件分析了抗菌肽P3的理化特性、与其他抗菌肽的相似性、二级结构、剪切位点、疏水性、表面极性和抗原性,用琼脂糖扩散法测定了抗菌肽P3的抑菌活性,用倍比稀释法测定了抗菌肽P3的最小抑菌浓度和溶血性。结果表明,抗菌肽P3为疏水性的α螺旋型阳离子多肽,与APD3数据库中抗菌肽Alyteserin-2Ma有最高的相似度,可被9种酶剪切,不具有抗原性,对大肠杆菌、沙门菌、枯草芽孢杆菌、屎肠球菌和白色念珠菌有抑菌活性,对鸡红细胞有较低的溶血性。研究结果说明,抗菌肽P3有抑菌活性,可作用于细胞膜,从而导致菌体死亡。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抗菌肽RL-8的抑菌活性及抗大肠杆菌的作用机制,应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分析了抗菌肽RL-8的理化特征和二级结构,通过微量稀释法测定抗菌肽RL-8对部分细菌和真菌的抑菌活性,采用菌落计数法测定抗菌肽RL-8对大肠杆菌CVCC1568的杀菌动力学,利用分光光度法分析抗菌肽RL-8对大肠杆菌CVCC1568细胞壁和细胞膜的破坏作用。结果表明:抗菌肽RL-8为阳离子型α螺旋形两亲性多肽,对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沙门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绿脓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6.25~200.00 mg/L,对革兰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屎肠球菌、短小芽孢杆菌)的MIC为3.12~400.00 mg/L,对白色念珠菌的MIC为200.00 mg/L。抗菌肽RL-8能在60 min内杀灭99.99%的大肠杆菌CVCC1568,可破坏大肠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造成胞内紫外吸收物质泄露。文章研究结果为抗菌肽RL-8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肉汤稀释法和牛津杯法观察了蛇莓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菌标准菌和临床菌株体外抗菌活性;影印培养法观察亚抑菌浓度作用下,水提物对以上3种临床菌株质粒的消除作用;用微量滴定板法检测不同浓度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临床菌株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蛇莓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等不同临床菌株均有抑菌作用,当质量浓度≥125g/L时对菌株累计抑菌率达100%;蛇莓亚抑菌浓度作用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4h后,质粒消除率分别为1.4%,5.1%,2.2%;不同浓度蛇莓水提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膜形成量均有影响,且存在浓度依赖关系。由此可见,蛇莓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等兽医临床常见病原菌有抗菌作用,对质粒有消除作用,能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  相似文献   

18.
采用肉汤稀释法和牛津杯法观察了蛇莓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菌标准菌和临床菌株体外抗菌活性;影印培养法观察亚抑菌浓度作用下,水提物对以上3种临床菌株质粒的消除作用;用微量滴定板法检测不同浓度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临床菌株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显示,蛇莓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等不同临床菌株均有抑菌作用,当质量浓度≥125g/l。时对菌株累计抑菌率达100%;蛇莓亚抑菌浓度作用大肠杆菌、沙门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24h后,质粒消除率分别为1.4%,5.1%,2.2%;不同浓度蛇莓水提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膜形成量均有影响,且存在浓度依赖关系。由此可见,蛇莓水提物对大肠杆菌等兽医临床常见病原菌有抗菌作用,对质粒有消除作用,能抑制细菌生物膜形成。  相似文献   

19.
研究蒲公英不同成分的抑菌效果,通过水提、醇提、超声波提取法等提取蒲公英多糖、蒲公英黄酮、蒲公英酚酸,并利用平板打孔法研究各提取物对沙门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蒲公英多糖对这5种菌均未见抑制效果。蒲公英黄酮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沙门菌未见抑菌性。蒲公英酚酸对以上5种菌均显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中国鲎血细胞RT-PCR扩增抗菌肽tachyplesins基因,经改造构建原核和真核表达载体pET-KRN、pPIC9-KRY,并分别在大肠杆菌DE3和毕赤酵母GSll5中诱导表达.用Tris-Tricine SDS-PAGE检测并进一步电洗脱纯化表达产物,经体外生物活性测定表明,表达产物KRN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伤寒沙门菌的抑菌环为25、22、25、16mm;MIC值为3.57、7.14、3.57、14.28mg/L.表达产物KRY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伤寒沙门菌和李氏杆菌的抑菌环为26、22、25、18、16mm;MIC值为1.57、3.14、1.57、6.28、6.28mg/L,对水霉的抑菌效果尤其显著,抑菌环达35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