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鸵鸟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死鸵鸟的内脏分离到多株细菌,经生化试验确定3株分自输卵管和腹水的细菌为大肠杆菌,动物实验揭示这3株大肠杆菌对鸡有一定的致病性,对小鼠有不同的致死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3株大肠杆菌对常用抗菌素有不同的耐药性,但对丁胺卡那霉素和痢特灵均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2.
一株强毒大肠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剖检见典型大肠杆菌病症状的鸡肝中分离出的细菌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及镜检、生化试验、动物接种试验、药敏试验进行鉴定,确诊该菌为大肠杆菌。将其进行动物接种,结果证明,3.0×107个细菌能使3日龄的雏鸡在8天内全部死亡,并从病死鸡肝脏中分离出纯大肠杆菌而不见其它杂菌。该菌是一株强毒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病例发病动物的发病原因,并对不同病例病料分离出的细菌进行16S rDNA同源性分析,本试验对10种不同病例发病动物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获得的细菌进行微生物学鉴定,设计1对16S rDNA基因引物,对分离出的10株细菌进行PCR扩增、测序及16S rDNA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获得的10株细菌经微生物学鉴定均为大肠杆菌,10株大肠杆菌中哺乳类动物病例犬乳房炎、犬子宫蓄脓、犬肺炎、犬皮肤化脓疮、奶牛乳房炎、犊牛腹泻6株大肠杆菌之间16S rDNA同源性为100.0%,家禽类动物病例肉鸽腹泻、肉鸡腹泻、野鸡腹泻和白孔雀腹泻4株大肠杆菌之间16S rDNA同源性也为100.0%,10株不同病例动物来源大肠杆菌之间16S rDNA同源性为97.5%~100.0%。本试验探明了10种不同病例发病动物的发病原因均为大肠杆菌感染引起,且10株大肠杆菌16S rDNA之间具有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不同病例发病动物的发病原因,并对不同病例病料分离出的细菌进行16S rDNA同源性分析,本试验对10种不同病例发病动物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获得的细菌进行微生物学鉴定,设计1对16S rDNA基因引物,对分离出的10株细菌进行PCR扩增、测序及16S rDNA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获得的10株细菌经微生物学鉴定均为大肠杆菌,10株大肠杆菌中哺乳类动物病例犬乳房炎、犬子宫蓄脓、犬肺炎、犬皮肤化脓疮、奶牛乳房炎、犊牛腹泻6株大肠杆菌之间16S rDNA同源性为100.0%,家禽类动物病例肉鸽腹泻、肉鸡腹泻、野鸡腹泻和白孔雀腹泻4株大肠杆菌之间16S rDNA同源性也为100.0%,10株不同病例动物来源大肠杆菌之间16S rDNA同源性为97.5%~100.0%。本试验探明了10种不同病例发病动物的发病原因均为大肠杆菌感染引起,且10株大肠杆菌16S rDNA之间具有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来自本地区不同鸡场的病鸡,通过肝脏进行分离得到18株细菌,通过纯培养、革兰氏染色镜检和三糖铁试验,鉴定为大肠杆菌。对所分离的18株大肠杆菌进行血清学鉴定,其中8株为078,5株为01,2株为02,3株为035。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这18株大肠杆菌对卡那霉素和头孢哌酮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6.
六安市鸡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六安市几个鸡场的病死鸡分离到的6株细菌进行了培养特性、生化试验及血清型试验,确定为大肠杆菌.6株细菌用O抗原单因子血清鉴定出一种血清型O111,大部分未定型,这说明六安地区大肠杆菌的复杂性,有待进一步鉴定.用临床上常用的14种抗菌素纸片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试验证明所分离的大肠杆菌对呋喃妥因高度敏感,对利福平、庆大霉素中度敏感,对先锋霉素、氨苄青霉素等不敏感,不同菌株均有不同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7.
从河南省不同地区采集腹泻死亡仔猪进行病原分离鉴定,通过对细菌形态观察、PCR检测、生化试验以及小鼠毒力试验鉴定出了8株具有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WHO推荐的Kirby-Bauer(K-B)法测定8株大肠杆菌对21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进一步对分离的8株大肠杆菌进行运动性以及生物被膜形成特性进行比较。生化特性结果表明8株大肠杆菌对各种糖的分解能力无明显差异;耐药性结果表明8株大肠杆菌均是多重耐药菌株,并且8株大肠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上均具有运动性,形成较明显的运动圈;生物被膜表型检测结果表明:有4株大肠杆菌具有较强的生物膜形成能力。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河南地区大肠杆菌的流行病学和探讨生物被膜和致病性、毒力之间的相关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猪小肠抗菌肽的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采用琼脂糖弥散试验和活菌计数试验检测猪小肠抗菌肽对儿株细菌(鸡大肠杆菌(O1)C83845株、鸡白痢沙门氏菌C79-13株、大肠杆菌(O2)、大肠杆菌(O78)、猪致病性大肠杆菌自然分离株、鸡致病性大肠杆菌自然分离株、白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株、猪致病性沙门氏菌自然分离株、绿脓杆菌ATCC27853株、鱼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作用。结果表明,猪小肠抗菌肽对以上各株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杀菌率由59.5%~98.5%不等。扫描电镜下观察猪小肠抗菌肽分别与鸡大肠杆菌(O1)C83845株、鸡白痢沙门氏菌C79-13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株在37.0℃条件下共培养15min后细菌形态学的改变,结果发现,有的细菌表面出现囊泡样或不规则突起样结构;有的细菌严重变形、扭曲,一端呈火柴头状;有的细菌表面变得粗糙、皱缩、胞膜破裂、内容物外流而死亡。  相似文献   

9.
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与其致病性、抗药性有密切关系,而中药在抗生物膜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试验对来自新疆阿克苏地区某奶牛场6份犊牛腹泻粪便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获得24株大肠杆菌,5株沙门菌。经96孔微量板法对已分离的24株大肠杆菌进行生物膜阳性菌筛选试验,获得生物膜阳性菌3株,其中1株为强阳性(XN-3-6株)。采用不同浓度甘草提取物对XN-3-6分离株生物膜形成抑制试验,结果表明:甘草提取物抑制大肠杆菌生物膜形成的最小浓度为5%。该试验结果为临床上防治大肠杆菌引起犊牛腹泻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通过采集患犬表层脓液进行细菌分离和纯化培养,之后在麦康凯、伊红美蓝、8.5%NaCl高盐培养基和血琼脂培养基上做鉴别培养;结果23个样本中有葡萄球菌9株、链球菌8株、大肠杆菌5株、其它杂菌1株;对分离得到的细菌做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对头孢孟多、庆大霉素、氟哌酸敏感,大肠杆菌对恩诺沙星、头孢孟多、庆大霉素敏感。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采集了患子宫蓄脓病犬子宫的内容物,并对所有细菌进行血分离和纯化培养,部分细菌做麦康凯、伊红美蓝、和CAMP试验,然后对纯化的菌株做必要的生化鉴定,共分离到36个菌株,其中有24株大肠杆菌,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和3株疑似疑似棒状杆菌菌等。药敏试验表明,大肠杆菌的敏感药物为恩诺沙星等,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敏感药物为头孢孟多、诺氟沙星等。  相似文献   

12.
从40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子宫阴道分泌物中,经细菌的分离鉴定,共分离出52株细菌,其中链球菌18株、大肠杆菌13株、葡萄球菌10株、变形杆菌和克雷伯氏菌各3株、棒状杆菌2株、绿脓杆菌1株及其他细菌2株。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山东、河北和河南等省部分地区养殖场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耐药性,试验采用细菌分离和生化鉴定方法对鸡大肠杆菌进行分离和鉴定,通过动物试验确定分离大肠杆菌的致病性,应用血清学方法和药敏试验对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及耐药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离鉴定的119株大肠杆菌中致病性菌株有110株,其中92株致病性菌株能够定型,分别属于15个血清型,有5株出现交叉凝集,O14、O35、O1、O2、O78、O88为优势血清型;分离鉴定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头孢哌酮等最敏感,对林可霉素、头孢克肟、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的耐药率达60%以上。说明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存在复杂性,对大部分临床常用药物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  相似文献   

14.
广州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病原菌检验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从40头患子宫内膜炎奶牛的子宫阴道分泌物中,经细菌的分离鉴定,共分离出52株细菌,其中链球菌18株,大肠杆菌13株,葡萄球菌10株,变形杆菌和克雷伯氏菌各3株、棒状杆菌2株,绿脓杆菌1株及其它细菌2株。  相似文献   

15.
为了分析南京地区奶牛场犊牛腹泻的原因,对犊牛腹泻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获得了27株细菌。本试验对这些细菌进行了培养特性、染色特性、生化特性、血清型鉴定、药敏试验和TEM、SHV、CTX-M-1、CTX-M-9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27株细菌均为大肠杆菌,只有1株细菌对头孢噻吩、头孢唑啉和头孢呋辛耐药,且此菌株检测出CTX-M-1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基因。试验结果表明犊牛腹泻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犊牛腹泻大肠杆菌能产生CTX-M-1型超广谱β-内酰胺酶,导致对头孢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在许昌地区10个鸡群中,无菌采集临床上疑似大肠杆菌病的18只病死鸡的心、肝。经接种培养、细菌镜检、生化试验、动物试验,共分离出大肠杆菌15株,其中有13株能使雏鸡发病死亡,但各菌株之间毒力存在明显差异;药敏试验表明:多数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氯霉素、壮观霉素、庆大霉素敏感;经O因子血清试验发现,其中有10株为O78,1株为O54,1株为O5,1株暂未定型。  相似文献   

17.
从生长牛黄的牛体胆囊中分离出二株细菌.经过细菌形态学,特殊培养基培养、生化试验及动物毒性试验检查判断为两株无致病性大肠杆菌。经过耐胆汁培养驯化,该菌株能在牛体内外胆汁中长期存活,并在胆囊中产生β-葡萄糖醛酸苷酶。经血清学鉴定为两株不同血清型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8.
为了弄清某猪场猪腹泻的病原,试验采用染色与形态观察、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序列比对等方法进行细菌鉴定,构建16S rRNA系统发育树,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细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从腹泻猪的十二指肠中分离到1株细菌,分离细菌的染色与形态特征、菌落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征与大肠杆菌基本符合,16S rRNA基因序列与猪肉源(CP025318株)、犬源(CP023359株、CP010134株)、人源(CP022407株、CP018948株、CP023349株)的同源性均高达99.8%,确定该分离菌株为大肠杆菌。该株大肠杆菌与猪大肠杆菌CP025753株的亲缘关系最近,对所测试的21种抗生素均耐药。说明临床中猪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愈发严重。  相似文献   

19.
从黑龙江省鸡西地区部分奶牛场选取25头临床诊断为子宫内膜炎的患牛,并从这25头患牛体内分离得到39株细菌,其中大肠杆菌17株、葡萄球菌13株、链球菌5株、其他菌4株。耐药性试验表明,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和链球菌都对头孢曲松钠和头孢噻呋钠敏感,对庆大霉素比较敏感,对其他几种常用抗生素存在不同程度耐药性。  相似文献   

20.
为确定发病鸭场鸭的死亡病因并为其制定合理的控制措施,本研究对疑似鸭大肠杆菌感染鸭场的18份病料进行了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经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致病性试验等分离鉴定出16株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6株鸭大肠杆菌对17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较为敏感的抗生素是头孢曲松、阿米卡星、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四种药物。本研究为了解掌握发病鸭场大肠杆菌病的发生与流行情况奠定了基础,为发病鸭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