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从而导致“文明病”也在不断上升,因而对膳食纤维的研究和利用也成为功能性食品研究的一大热点。目前,有许多关于大豆膳食纤维作为一种食品添加剂的报道,用它制成了含膳食纤维的面包、面条、饼干和饮料等食品。但其制作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对工艺条件不易控制,难以大规模生产,故价格昂贵,无法满足大多数人的需求。因此,开发工艺简单、效率高、投资少、收效快的膳食纤维功能性的食品生产途径是广大食品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豆渣是生产高膳食纤维膨化食品的最佳原料,不仅价格低廉,来源广泛,而且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对保护环境、充分利用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膳食纤维抗氧化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具有抗癌、降血糖、降血压、防止冠心病、抑制肥胖等多种功效。文章就膳食纤维在抗氧化方面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概述,并且指出膳食纤维作为重要的功能性食品的基本原料必将成为21世纪食品工业的主要添加配料。  相似文献   

3.
膳食纤维的分类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日趋精细,从而导致糖尿病、心血管病、肠道癌和便秘等越来越普遍。加之进入老龄化社会,人们对食品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对食品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感官和口感上,而是越来越讲究功能性。因此可以相信,21世纪的食品将逐渐以功能性食品为主,膳食纤维正是因其突出的保健功能而被人们逐渐认识。[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现代食品工业既要满足人们的食欲,又要兼顾人们的健康,而功能性食品的开发正好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作为健康因子,水溶性膳食纤维聚葡萄糖逐渐成为食品开发者的新宠。  相似文献   

5.
脐橙皮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可作为制作膳食纤维食品的优质原料。充分利用废弃的脐橙皮,能够避免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提升这类资源的附加值。阐述膳食纤维的分类及化学组成、膳食纤维的提取与改性方法、膳食纤维的作用及应用,为制备高质量脐橙皮膳食纤维和功能性的挖掘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纤维低聚糖是一种功能性低聚糖,因其原料来源广,具有多种益生功能、理化性质稳定等特点,作为新型食品配料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纤维低聚糖的分子结构特征、理化性质、制备纯化技术、分析测定方法以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介绍了纤维低聚糖的应用现状,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燕麦自古就有食疗兼备的功效,特别是其中所含有的膳食纤维以其独特的调节血糖和血脂、软化血管,预防高献压和增强肌体免疫力等生理功能而引起世人极大关注。自20世纪80年代起,西方一些国家已陆续将膳食纤维作为一种功能性食品原料用于食品工业,多种添加膳食纤维的高纤维产品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8.
麦麸麦胚副产物综合开发技术小麦麸皮是人类所需膳食纤维的最好来源,已知戊聚糖是其中主要的功能性多糖。以小麦麸皮为原料可开发可溶性戊聚糖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前者具有显著的抗氧化、降脂功能,后者有良好的改善肠道环境、通便的功能,均可作为特殊保健功能食品的原料。小麦胚芽则因富含微量矿物元素、维生素、生物酶等功能性成分而被称为"天然营养宝库",是生产高档保健食品的宝贵资源,最好的利用方式是全利用,但首先要解决小麦胚的稳定化和  相似文献   

9.
食品饮料新宠——谷物饮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品为主,其中谷类食品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最经济的能量食物,同时谷物还能提供人体蛋白质和半纤维素、纤维素、无机盐、维生素等聚合物及种皮、胚芽中的油脂和其他功能性成分,如高级醇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相似文献   

10.
当前,人们对食物的消费量持续攀升,传统能源也日趋紧缺,探寻与发展海洋新能源、开发海洋功能性产品已迫在眉睫。功能性食品是指具有营养功能和调节生理功能的食品,主要包括:增强人体体质(增强免疫能力,激活淋巴系统等)的食品;防止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便秘和肿瘤等)的食品;恢复健康(控制胆固醇、防止血小板凝集、调节造血功能等)的食品;调节身体节律(神经中枢、神经末稍、摄取与吸收功能等)的食品和延缓衰老的食品,具有上述特点的食品,都属于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11.
膳食纤维不能被人体小肠消化吸收,可在大肠中完全或部分发酵,是肠道微生物的主要能量来源。膳食纤维具有不同的结构特征,其降解受一系列碳水化合物活性酶(CAZymes)的控制。肠道微生物则是通过编码的碳水化合物活性酶利用膳食纤维,而其表达该酶的基因数量和基因类型具有差异,膳食纤维的选择性消耗决定了肠道中哪个细菌类群受到青睐并可以影响结肠中菌种和菌株的平衡。因此,膳食纤维的类型会影响菌群的种类和数量。介绍了膳食纤维和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定义和分类,并总结了特定的膳食纤维类型(抗性淀粉、果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菊粉)对肠道微生物组成的影响,旨在为膳食纤维对肠道菌群和健康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高效纤维素分解菌在香蕉茎秆堆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提高香蕉废弃茎秆资源的利用效率,以香蕉茎秆为堆肥原料,接种纤维素分解菌,模拟工厂化生产条件,研究其对堆肥的温度变化、有机质分解、微生物数量和粗纤维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纤维素分解菌能提高堆肥体温度,延长高温时间;能促进堆体中有机物质的分解,有机质含量下降了33.71%;在堆肥初期可以迅速增加堆肥中微生物总数,提高堆肥中微生物种群质量,从而加速堆肥进程;接种纤维素分解菌处理中粗纤维素的总降解率达33.69%,比对照增加了15.58%。  相似文献   

13.
适用于棉花荧光原位杂交的DNA纤维高效制备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棉花富含酚类和多糖等高分子次生化合物,细胞质浓厚,且染色体形态小、数目多、制片困难,至今还未见棉花DNA纤维制备方面的报道。本研究用“刀切引流法”,在含有Triton X-100和PVP40的冰冷细胞核提取缓冲液中,用锋利的刀片切割发育一周的棉花黄化子叶以释放棉花细胞核,所得细胞核干净完整杂质少,不需要研磨和巯基乙醇等处理,方便快捷无毒害,成功率达到100%。细胞核在室温下经温和碱裂解去除染色质上的蛋白质后,以前端导引裂解液铺展载玻片,即“引流法”拉伸制备DNA纤维,避免了液体表面张力的影响,消除了因载玻片推抹用力不均而导致的DNA纤维堆积和断裂,所制备的DNA纤维平直完整、伸展程度均匀、背景清晰。用基因组和45S rDNA 分别标记探针进行杂交,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棉花DNA纤维适用于荧光原位杂交。本研究探索出一套简单、高效、快捷、无毒害的适宜于棉花荧光原位杂交的DNA纤维制备技术,必将为棉花基因组研究和全基因组序列的最终完成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棉花纤维RNA提取方法的比较及酵母双杂交文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从棉花纤维中提取高质量的RNA用于构建酵母双杂交文库,采用4种不同的方法提取9天和19天棉花纤维的R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表明:热硼酸法适用于初生幼嫩纤维和次生加厚纤维的RNA提取,CTAB-PVP法仅适用于初生幼嫩纤维的RNA提取,异硫氰酸胍法和高盐高pH值法提取的RNA由于杂质含量较多而影响反转录效果。采用热硼酸法大量提取总RNA,纯化后的mRNA反转录为cDNA,通过重组将扩增的cDNA片段定向插入到pGADT7-Rec AD克隆载体中,得到棉纤维9天和19天的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2个文库的滴度分别是1.01×107 cfu /mL和8×106 cfu /mL,cDNA插入片段长度集中分布在250~2500 bp之间。由此可以看出,构建的2个棉纤维文库质量较高,可用于棉花纤维素合成和调控途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棉花种植和收获过程中,农药大规模的使用给棉纺织品的安全造成了极大隐患。本研究就棉花纤维中农药残留的现状及危害做了概述,并对前处理技术、检测分析技术等方面做了分析,提出了应加快建立棉花纤维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及制定标准的建议,以期为提高中国棉花纤维品质安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转基因食品在世界范围内发展迅速,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也日益关注。文章介绍了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研究的内容、评价原则。  相似文献   

17.
物性测试仪研究休闲食品的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大多数休闲食品的品质评价仍以感官评价为主,缺乏科学性。以物性测试仪来评定休闲食品的特性,将它们的品质特性进行量化。试验证明物性测试仪不仅能够较准确、全面地反映休闲食品的多项品质特性,而且与感官评价具有高度的相关性。物性测试仪可以更加科学地对它们的品质特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果蔬鲜切加工及保鲜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作节奏的加快,方便快捷食品需求的增强,鲜切加工产品越来越受到关注。阐述了鲜切产品的加工过程、原料来源及选择,清洗、去皮、切分、护色、包装和贮藏等各项技术,论述和比较了鲜切产品的保鲜技术包括冷藏保鲜、保鲜剂保鲜、MAP保鲜及冷杀菌保鲜等,分析了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对鲜切加工技术的发展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食品中亚硝胺类化合物的危害及控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亚硝胺是对人类健康危害性极高的化合物之一。本文阐述N-亚硝基化合物的危害及在食品中的分布状况,综述应用辐照和天然植物提取物等阻断剂消除和控制食品中N-亚硝基化合物技术措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0.
微胶囊技术及其在功能性食品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胶囊技术是21世纪的重点高新技术之一,应用非常广泛,尤其在功能性食品方面备受青睐。阐述了微胶囊壁材、微胶囊制备方法以及微胶囊技术在功能性食品方面的应用,并展望了微胶囊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