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玉米、鲜牛乳为原料,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为发酵菌剂,研制玉米牛奶乳酸菌发酵饮料。通过正交试验获得其最佳工艺参数为鲜乳70%、玉米浆22%、白砂糖8%,选用0.15%黄原胶乳化、0.15%果胶和0.15%CMC作为稳定剂,选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以1:1的比例,4%的接种量,在42℃~44℃条件下发酵5h,即得到口感丰富特殊的玉米牛奶乳酸菌发酵饮料。  相似文献   

2.
以玉米粉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玉米波杂饮料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玉米波杂饮料自然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制剂添加量3.0%,煮制时间50 min,第2次发酵时间12 h,发酵温度35℃。此条件下制得的玉米波杂饮料总糖含量6.43 g/L,总酸含量2.73%,酒精含量2.60%(V/V),感官品质得分95分,饮料呈米黄色,泡沫洁白细腻,酒香味浓郁,有愉快的偏酸味和较强的杀口感。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番茄饮料是未发酵饮料,为了提高营养成分和口感,适应不同的消费层次,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食用嗜好,研发出一系列番茄发酵饮料,即以番茄汁为发酵基质,配以其他辅料,专以微生物发酵的新型番茄饮料。  相似文献   

4.
番茄汁发酵低醇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番茄为原料,通过酵母菌发酵番茄汁制成低醇饮料。并对不同的原料处理和不同酵母菌种等因素对发酵产品质量的影响作了初步探讨,得到了发酵番茄汁饮料的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5.
海带发酵饮料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带为主要原料,经乳酸发酵,再经调配、杀菌、灌装等工艺得到海带发酵饮料。试验表明,海带发酵的最佳条件为:乳酸菌接种量为6%,发酵温度为39℃,发酵时间为12h;海带发酵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海带发酵原汁50%、柠檬酸0.08%、白砂糖2%。  相似文献   

6.
以蜂蜜为原料,经双重发酵,再与芦荟等调配,制成芦荟发酵蜜饮料。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感官评定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确定产品的最佳配方为100 mL饮料中,添加芦荟汁20 mL,蜂蜜汁30 mL,蔗糖3 g,苹果酸0.1 g,所制饮料风味独特、口感细腻、有较明显的蜂蜜香气及淡淡的芦荟气息。为充分利用芦荟资源,丰富蜂蜜发酵饮料产品种类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用正交试验对五味子发酵工艺条件进行筛选,得出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为4d,酵母菌接种量为0.2%,葡萄糖加入量为8%,发酵原液酒精度(体积分数)达到5.33%。同时探讨了发酵产品风味调配的优化。结果表明,原汁加入量为15%,加糖量为6%,柠檬酸添加量为0.04%,调配后的五味子发酵饮料的酒精度为0.41%。  相似文献   

8.
绿豆乳发酵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绿豆为原料制成绿豆乳,并添加乳酸菌发酵制作绿豆乳发酵饮料。对绿豆乳的浓度、发酵条件及产品稳定性等涉及产品质量的因素进了研究,找到了最佳工艺条件,研制出营养丰富,口感良好,具有绿豆和乳酸菌双重保健功能的饮料。  相似文献   

9.
以小球藻、红枣为原料,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具有海藻特殊芳香及兼具红枣营养价值的小球藻红枣乳酸发酵饮料。结果表明,球藻液与红枣液最佳配比为3∶7(V/V),小球藻红枣发酵液最佳发酵条件为:小球藻红枣原液添加量30%,脱脂乳70%,发酵时间9 h,发酵温度42℃,接种量0.10%;最佳调配配方为:小球藻红枣发酵液50 m L,水50 mL,白砂糖5 g,柠檬酸0.2%,稳定剂(CMC)0.2%。研制出的饮料为均匀的淡乳黄色,清新的红枣味和发酵乳香味,无藻腥味,具有独特的口感。  相似文献   

10.
<正>生料发酵酒精技术具有工艺简单、节约能量、发酵浓度高等优点,在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正在重新成为研究的热点。传统的生料发酵酒精技术存在着生产成本过高、原料利用率过低等问题。随着酶工业和酵母工业的产业化,为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试验以低温淀粉酶和活性干酵母为发酵动力,通过研究搅拌方式、发酵温度、低温淀粉酶添加量和初始p H值等条件为玉米生料发酵酒精的影响,为玉米生料发酵酒精提供理论依据,对于推动生料  相似文献   

11.
复合发酵果醋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复合果醋饮料的加工工艺。以草莓汁、番茄汁和胡萝卜汁为原料,通过正交试验方法筛选出最佳配比.再经过酒精发酵及醋酸发酵后并加以调配,所得到的天然果醋保健饮料营养丰富、口感独特。  相似文献   

12.
李魁  王梅玉 《粮食储藏》1993,22(5):23-28
本研究选用金针菇进行深层发酵生产健身饮料。对金针菇深层发酵培养基的营养配比、有机锗强化剂量、菌丝体对锗的富集、发酵生长曲线、总糖消耗曲线进行了研究,同时对饮料中氨基酸和矿物质含量进行了分析。获得了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富锗金针菇健身饮料,确定了富锗金针菇健身饮料的生产工艺。在对该饮料进行1~6个月保质期试验申发现,该饮料的安全保质期为3个月,随着存放期的延长而逐步变质。  相似文献   

13.
以石榴和奶粉为主要原料研究石榴乳酸饮料的加工工艺,分别以料液比、蜂蜜添加量、石榴汁与奶粉的配比及发酵时间为单因素进行试验,采用正交试验对各单因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石榴汁乳酸饮料的最佳发酵工艺为石榴与水的料液比2∶1 (g∶m L),蜂蜜添加量6%,石榴汁与奶粉的质量比2∶3,发酵时间8 h。在此条件下研制出的石榴乳酸饮料具有乳酸菌发酵特有风味和石榴的香甜味道,具有较广阔市场前景,对丰富饮品市场和提升经济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以红薯、鲜牛乳为主要原料,选用驯化的1:1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菌剂为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通过正交试验得出发酵乳饮料的最适工艺:将红薯浆(红薯:水:1:2)与鲜牛奶以6:4(V/V)混合,0.1MPa压力条件下灭菌15min,冷却,接种4%(V/V)发酵剂,41℃温度条件下培养6h,快速破乳同时将发酵乳与水以2:3的体积比混合,并添加9%(缈/形)的蔗糖、0.2%(W/W)的复合酸味剂(柠檬酸:酒石酸=2:1)、0.4%(W/W)的复合型稳定剂(琼脂:果胶:单甘酯=4:1:1),混合均匀。  相似文献   

15.
以沙棘为原料,采用液体酒精发酵和表面静置醋酸发酵法制成的风味独特的沙棘果醋饮料。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醋酸发酵最佳条件为:初始pH值3.5,接种量6%,发酵温度32℃。果醋饮料最佳配方为:原醋3%,白砂糖11%,沙棘汁3%,总酸0.36%。  相似文献   

16.
以糜米为原料,利用从内蒙古自治区传统自然发酵食品酸粥中筛选得到的具有潜在益生特性的2株乳酸菌作为菌株,研究糜米乳酸菌发酵饮料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最佳的预处理条件为料水比1:20,蔗糖添加量为3.5%,复合稳定剂为黄原胶0.08%,海藻酸钠0.06%,CMC-Na0.15%,均质压力为30MPa。将发酵菌株接种到料液,接菌量为3.5%,37℃发酵8h后,制得的饮料酸甜适口,有浓郁的米香味,活菌数大于6×10~7cfu/mL。可在4℃保存28d,保质期内活菌数14d以后下降为5×10~7cfu/mL。  相似文献   

17.
以新疆和田玉枣为原料,研究和田玉枣乳酸发酵饮料加工工艺,结果表明和田玉枣乳酸发酵饮料复合稳定剂最优组合为黄原胶0.08%、CMC-Na0.08%、PGA0.08%;复合甜味剂(蛋白糖与改良甜菊糖的比例为6∶4)添加量为0.2%;最佳均质条件为温度60℃、压力20MPa、均质2次;杀菌条件以85℃、10min为最佳。  相似文献   

18.
以桑葚果为原料,采用L9(33)正交试验法确定制取桑葚原汁的工艺方案,以蜂蜜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制取蜂蜜液;将桑葚原汁与蜂蜜液混合,采用L9(33)正交试验法确定混合比例、发酵时间等最佳条件后进行酒精发酵,再用低聚木糖、桑葚原汁、柠檬酸等进行科学调配,最终得到具有桑葚蜂蜜双重营养和风味的低糖低酒精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19.
以糯米、糜米、小米、玉米碴为原料,利用从内蒙古地区传统自然发酵酸粥中分离鉴定、筛选出的性状优良的乳酸菌,人工接种发酵生产酸粥。通过对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的研究,确定发酵酸粥生产工艺的最佳参数。结果表明,以糯米、糜米、小米、玉米碴的混合谷物作为原料(混合比例1∶1∶1∶1),以干酪乳杆菌NSZL-1和鼠李糖乳杆菌NSZL-2为发酵剂(NSZL-1与NSZL-2的混合比例为2∶1),接种量为5×106cfu/g,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30h,制得的酸粥酸度适口,谷香味突出,具有独特的风味。  相似文献   

20.
以发芽黑米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对乳酸菌发酵黑米饮料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响应面法优化的乳酸菌发酵黑米饮料最佳工艺条件为∶水和米的比例为10∶1(m L/g),乳酸菌接种量(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菌为2∶3)3%,发酵时间11 h,蔗糖添加量8%,按此工艺条件制得的乳酸菌发酵黑米饮料呈均匀一致的红色,澄清透明,流动性好,无分层和沉淀现象,酸甜适中,柔和爽口,有黑米特有香味,无异味,感官品质评分达86.68分,说明该工艺适合乳酸菌发酵黑米饮料的制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