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将禽流感病毒H5N1亚型具有免疫原性的血凝素(HA)基因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克隆于表达质粒Tmd-CMV-IRES-EGFP中,使其位于含细胞巨化病毒(CMV)早期启动子的调控下,并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串联,将上述串联基因插入到火鸡疱疹病毒(HVT)基因的非必需区(US10)中,从而构建了带标记的重组转移质粒。将该转移载体质粒感染HVT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利用脂质体共同转染CEF,待病毒蚀斑出现后,利用蚀斑筛选带有绿色荧光的重组病毒蚀斑,数轮蚀斑纯化,经荧光和PCR初步鉴定获得了重组火鸡疱疹病毒。  相似文献   

2.
将新城疫病毒(NDV)F48E9株融合蛋白(F)基因1700bp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构建成表达F基因的载体pc3F。然后将包含F基因及其上游的细胞巨化病毒启动子和增强子的3800bp DNA片段再克隆入包含火鸡疱疹病毒(HVT)非必须片段载体pTK2B中,构建成功含有F基因表达盒的HVT转移质粒体pTK3F。经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F基因表达盒的插入方向与pTK2B中TK基因转录方向一致。该研究为进一步在细胞中转染并获得表达F基因的HVT重组病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利用PCR技术扩增出鸭瘟病毒(DPV)生长非必需区的TK基因(约2.5kb),将其克隆入pUC19载体获得载体puDTK。根据已知载体pcDNA-LacZ的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PCR扩增出pcDNA-LacZ上含CMV启动子、多克隆位点、SV40及LacZ的完整的基因表达盒插入puDTK的TK上,获得质粒puDTCL。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血凝素(H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从T-HA质粒上扩增出HA基因,克隆到puDTCL的表达盒的多克隆位点NheI与ApaI之间,成功构建含LacZ及HA基因的转移载体质粒puDTCL-HA。将这载体质粒与DPV34F2疫苗毒共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经蓝斑克隆筛选和纯化,获得了遗传性状稳定的表达HA基因的重组鸭瘟病毒。  相似文献   

4.
扩增鸭瘟病毒(DPV)生长非必需区的TK基因,并在其中间引入Bgl II酶切位点,再之克隆到pUC19载体,获得载体pTK。用限制性内切酶从已有质粒pcDNA-LacZ上切下CMV启动子、多克隆位点、SV40及LacZ的完整的基因表达盒,插入到pTK的TK基因中,获得质粒pTCL。用质粒T-VP1做模板,扩增出I型鸭甲肝病毒(以前称为血清I型鸭肝炎病毒)VP1基因,克隆到质粒pTCL表达盒的多克隆位点KpnI与XbaI之间,构建含LacZ及VP1基因的转移载体质粒pT-CL-VP1。将此转移载体与鸭瘟病毒C-KCE毒株共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经蓝斑克隆筛选和纯化,获得了遗传性状稳定的表达I型鸭甲肝病毒VP1基因的重组鸭瘟病毒。  相似文献   

5.
扩增鸭瘟病毒(DPV)生长非必需区的TK基因,并在其中间引入Bgl II酶切位点,再之克隆到pUC19载体,获得载体pTK。用限制性内切酶从已有质粒pcDNA-LacZ上切下CMV启动子、多克隆位点、SV40及LacZ的完整的基因表达盒,插入到pTK的TK基因中,获得质粒pTCL。用质粒T-VP1做模板,扩增出I型鸭甲肝病毒(以前称为血清I型鸭肝炎病毒)VP1基因,克隆到质粒pTCL表达盒的多克隆位点KpnI与XbaI之间,构建含LacZ及VP1基因的转移载体质粒pT-CL-VP1。将此转移载体与鸭瘟病毒C-KCE毒株共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经蓝斑克隆筛选和纯化,获得了遗传性状稳定的表达I型鸭甲肝病毒VP1基因的重组鸭瘟病毒。  相似文献   

6.
鹅细小病毒VP3基因重组禽痘病毒的构建和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实验采用质脂体转染方法将禽痘病毒转移载体质粒PSY681VP3LacZ转染被禽痘病毒FPV-017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通过蓝白筛选和6轮蚀斑克隆纯化,获得了稳定的重组病毒。PCR鉴定,重组病毒基因组中含有VP3基因。Dot-ELISA实验证明,重组病毒表达了VP3,并具有抗原性。  相似文献   

7.
用磷酸钙沉淀法将MD Ⅰ型病毒gB基因插入到HVT病毒载体中制成MD重组病毒DNA,再将重组DNA转染于鸡胚成纤维细胞上,形成的病毒蚀斑与HVT病毒蚀斑形态相似,经复制2~3代后,提纯病毒DNA,PCR扩增后电泳分析,凝胶上形成一条2.9kb左右的条带。将重组病毒负染后电镜观察,病毒粒子形态与HVT病毒相似,再将重组病毒的DNA进行测序,结果表明,gB基因已经重组在二价病毒中,并能够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8.
伪狂犬病病毒Fa株gp63(gⅠ)基因转移载体质粒的构建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Sall酶切已缺失gⅠ(gE)和部分gp63(gⅠ)的重组质粒PPB7-1DNA后。回收大小约6.0kb片段,经T4DNA连接酶接后转化入大肠杆菌DH5α株,得到含gp63片段的转移载体质粒PP63,再以SV40早期启动子控制的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LacZ)基因作为报告基因,将其手稿P63中gp63基因起始密码子ATG下游的StuⅠ位点,在选择培养基中筛选出表达β-半乳糖苷酶的转化子,构建了以gp63为同源序列含LacZ报告基因的转移载体质粒,命名为PP63LacZ。在该转移载体质粒中,LacZ基因的两端分别与0.3kb和0.5kb的PRV gp63同源序列相连,经酶切、核酸分子杂交技术鉴定,结果表明该转移载体质粒的构建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9.
伪狂犬病病毒TK-/gI-株基因组经AscⅠ酶切获得含PK基因的8.7 kb片段,将此片段克隆入pPolyⅡ载体的AscⅠ位点,获得中间载体P8-AA,将LacZ表达盒插入其SphⅠ/NdeⅠ位点,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8AA-lacZ,将其与伪狂犬病病毒TK-/gI-株基因组共转染PK-15细胞,细胞出现病变后通过覆盖含有X-gal的营养琼脂进行蓝白斑筛选,通过蚀斑克隆方法分离到重组体PRV(rPRV),且经过连续传代的rPRV仍能稳定的表达β-半乳糖苷酶活性.通过对重组病毒PRV-LacZ和亲本株TK-/gI-株TCID50的试验表明,PK基因的缺失对病毒增殖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经RT-PCR扩增了禽流感病毒A/PFV/Restock/1/34(H7N1)1.7kbHA基因的cDNA克隆到pMD18-T中并测序。在去除编码HA信号肽的核苷酸序列后,亚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lueBacHis4.5,筛选到重组质粒命名为rpBacHisH7HA。测序正确后,在脂质体介导下,与线性化的杆状病毒DNA(Bac-N-BlueTMDNA)共转染Sf9昆虫细胞,挑取蓝色蚀斑,经三轮蚀斑纯化,获得数株重组杆状病毒rBacHisH7HA。提取重组病毒DNA经PCR证明目的基因片段已插入杆状病毒基因组。  相似文献   

11.
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TK—/LacZ+突变株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地高辛标记的含TK基因的BamHI/KpnI片段为探针,通过Southern杂交确定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基因组中一大小约5.9kb的KpnI片段中含有TK基因,回收该片段并克隆于PUC18铁KpnI位点,然后进一步克隆其中含TK基因的PstI/KpnI片段,并将LacZ表达盒插入到该片段中的BamHi位点,构建转移质粒pUEKPZ,该将质粒与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基因组共转染PK-15细胞,待完全病变后在X-gal存在下筛选蓝斑,蓝斑纯化3次后,经PCR扩增,Southern杂交证实获得的病毒为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TK-/LacZ 突变株。  相似文献   

12.
伪狂犬病病毒TKˉ/gIˉ株基因组经AscⅠ酶切获得含PK基因的8.7kb片段,将此片段克隆入pPolyⅡ载体的AscⅠ位点,获得中间载体P8-AA,将LacZ表达盒插入其SphⅠ/NdeⅠ位点,构建重组转移载体P8AA-lacZ,将其与伪狂犬病病毒TKˉ/gIˉ株基因组共转染PK-15细胞,细胞出现病变后通过覆盖含有X-gal的营养琼脂进行蓝白斑筛选,通过蚀斑克隆方法分离到重组体PRV(rPRV),且经过连续传代的rPRV仍能稳定的表达β-半乳糖苷酶活性。通过对重组病毒PRV-LacZ和亲本株TKˉ/gIˉ株TCID50的试验表明,PK基因的缺失对病毒增殖无影响。  相似文献   

13.
伪狂犬病病毒gE/TK基因缺失突变株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伪狂犬病病毒转移载体pBdTK-Uni的多克隆位点中插入由SV40启动子控制下的IacZ基因表达盒,同时在右侧同源臂下游插入一个1.7kb的KpnI片段,构建成一个新的转移载体pUhi-LacZ.用该载体与Bartha-K61株基因组通过脂质体法共转染Vero细胞,经过10代蓝斑筛选纯化和PCR鉴定获得了一株稳定表达LacZ基因的伪狂犬病病毒gE/TK基因缺失突变株,命名为rPrV-LacZ.在不同的细胞(PK-15、IBRS-2、Vero和CEF)上,对该重组病毒与亲本病毒的增殖滴度和细胞病变进行比较,未见显著差异.结果表明转移载体pBdTK-Uni具有实用性,可用于构建伪狂犬病病毒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  相似文献   

14.
将含痘病毒启动子LP2EP2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S1糖蛋白基因和鸡IL-18(ChIL-18)基因同时插入到禽痘病毒转移载体pSY681中,获得重组禽痘病毒转移载体pSYS1/ChIL-18。用脂质体将其转染已感染禽痘病毒S-FPV-017株的鸡胚成纤维细胞,使其在鸡胚成纤维细胞内与禽痘病毒基因组发生同源重组,产生表达S1和鸡IL-18的重组禽痘病毒(rFPV-S1-ChIL-18)。在含有X-gal的营养琼脂培养基上进行蓝斑筛选,对重组病毒rFPV-S1-ChIL-18进行多次蚀斑克隆。以重组禽痘病毒DNA为模板,利用S1基因和鸡IL-18基因特异引物进行PCR,分别扩增出1条约1.7 kb和1条约0.6 kb的带。经间接免疫荧光法和T细胞转化试验证实感染rFPV-S1-ChIL-18的CEF中存在表达的S1和鸡IL-18。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构建了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禽痘病毒转移载体,经转染、蓝斑克隆、筛选和纯化,获得了遗传性状稳定的HA基因重组禽痘病毒。提取感染重组病毒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的DNA进行PCR扩增,获得1.7kb的携带有外源目的基因片段。收集纯化的重组病毒CEF细胞,用H9亚型禽流感病毒多克隆血清作一抗,碱性磷酸酶标记的鸡IgG为二抗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重组痘病毒能在体外的CEF细胞表达HA糖蛋白。  相似文献   

16.
在山羊痘病毒(Goat pox virus,GPV)疫苗株AV41胸苷激酶(Thymidine kinase,TK)基因克隆、鉴定的基础上,构建转移载体质粒。将痘苗病毒(Vaccinia virus,VV)晚期启动子P11和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LacZ)报告基因片段插入含有TK片段同源臂的载体pTK的KpnⅠ酶切位点,经酶切、PCR鉴定筛选出阳性重组子,命名为pTK-LacZ。质粒经纯化后用脂质体法转染感染了GPVAV41株的犊牛睾丸(Bovine testis,BT)细胞,待出现80%以上的细胞病变时收获病毒,经过连续9代蓝色蚀斑筛选、纯化和PCR鉴定,获得纯化的表达LacZ基因、TK功能缺失的重组病毒,命名为rGPV-LacZ。生物学特性研究显示,LacZ基因的插入不影响重组病毒的增殖特性,其毒力、生长特性与亲本株相似,保持原有疫苗株的生长特性,且在BT细胞和羔羊睾丸(Lamb testis,LT)细胞连续传20代遗传性状仍很稳定。本研究筛选、纯化的rGPV-LacZ为进一步研制表达外源基因的重组GPV活载体多价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将克隆到pUC119中的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糖蛋白gB基因,通过EcoRI位点克隆至杆状态病毒转移载体pVL1393中,构建成重组杆状病毒转移载体rpVLgB,将rpVLgB转移载体质粒与杆状态病毒DNA(Bac-N-Blue DNA)共转染Sf9昆虫细胞,经3轮蚀斑纯化,获得重组病毒并命名为rpVL-ILTVgB。PCR方法鉴定证明gB基因正确插入到杆状病毒基因组中,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Dot-ELISA结果均表明gB基因在重组杆状病毒感染的Sf9昆虫细胞保获得表达,表达的gB蛋白将作为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亚单位疫苗和诊断抗原。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兽医学报》2015,(4):530-535
为了构建共表达猪圆环病毒2型(PCV2)CAP蛋白和猪IL-18的重组禽痘病毒,本研究将CAP基因和猪IL-18基因分别置于pSY538的痘病毒启动子LP2EP2下,然后插入到含有痘苗病毒启动子P11启动的LacZ基因的禽痘病毒转移载体pSY681/lacZ中,获得重组转移质粒pSY681/CAP/IL18。将重组质粒pSY681/CAP/IL18转染入鸡胚成纤维细胞内,使CAP基因、猪IL-18基因和LacZ基因同源重组到禽痘病毒S-FPV-017中,产生重组禽痘病毒,经多次蓝斑克隆筛选纯化后,最终得到共表达CAP蛋白和猪IL-18的重组禽痘病毒(rFPV-CAP/IL18)。以rFPVCAP/IL18感染CEF,通过RT-PCR检测,CEF细胞中含CAP基因和猪IL-18基因的mRNA,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实感染rFPV-CAP/IL18的CEF能表达CAP蛋白。重组禽痘病毒能表达具有生物学活性的CAP和猪IL-18,为进一步的免疫效力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 TK/LacZ突变株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以地高辛标记的含TK基因的BamHI/KpnI片段为探针,通过Southern杂交确定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基因组中一大小约5.9kb的KpnI片段中含有TK基因,回收该片段并克隆于pUC18的KpnI位点。然后进一步克隆其中含TK基因的PstI/KpnI片段,并将LacZ表达盒插入到该片段中的BamHI位点,构建转移质粒pUEKPZ。将该质粒与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基因组共转染PK-15细胞,待完全病变后在X-gal存在下筛选蓝斑,蓝斑纯化3次后,经PCR扩增、Southern杂交证实获得的病毒为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TK  相似文献   

20.
含LacZ表达盒的鸭瘟病毒TK基因缺失转移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鸭瘟病毒活疫苗C-KCE株基因组序列设计一对引物,扩增出含TK基因完整ORF的2.7 kb的片段,克隆至pMD18T simple载体。利用该片段内的两个酶切位点Xho I和EcoR V,切除TK基因内的244 bp,用T4 DNA聚合酶补平末端;pVAX1-LacZ用Nru I和Nar I双酶切,回收含LacZ表达盒的4.1 kb片段,通过平末端连接将LacZ表达盒插入到TK基因中,从而获得了转移载体pTK-LacZ,为构建重组鸭瘟病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