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东北主要粳稻品种品质的若干性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东北地区55个水稻品种为试材,对稻米的碾磨品质、外观品质、蒸煮食味品质和营养品质进行测定与分析,并做出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整精米率偏低、垩白率偏高是制约东北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龙稻3的优质米达标率最高,6项重要指标达到了国家部颁优质米1级指标;长白9的碾磨品质最好;莎莎妮的垩白率和垩白度最小;龙稻3的蛋白质含量最低,成分分析仪显示的食味值高;沈稻1的品尝食味值最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整精米率与垩白率、胶稠度及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食味仪测定的食味值极显著正相关.垩白率与直链淀粉含量及蛋白质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食味仪测定的食味值极显著负相关.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辽宁省的水稻品种的品尝综合食味值较高,但垩白率偏高,整精米率偏低.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稻米品质性状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吉林省种植的58份不同熟期品种为试材,根据农业部优质米标准,对不同熟期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比较,采用相关分析方法,探讨稻米品质性状及与食味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碾米品质性状中,整精米率与精米率呈显著正相关;外观品质性状中,垩白率和垩白度呈显著正相关,与精米率呈极显著负相关;食味品质性状中,胶稠度与食味呈显著正相关;直链淀粉含量与食味呈微弱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食味呈极显著负相关,今后优质米育种中应注意改善稻米品质的垩白和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3.
两系杂交水稻稻米品质性状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选用8个两用核不育系作母本,30个恢复系作父本,共配制两系杂交组合147个,分析了所有杂种一代植株上的F2种子10个品质性状的表现和相关性.结果表明:两系杂交水稻优质率低,10项指标同时达到三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有16个,占10.2%,同时达到二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有1个,占0.68%,没有1个组合10项指标同时达到一等优质稻米标准.各品质性状中,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两项指标达到优质标准比例最低,达到三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分别占21.09%和18.37%,达二等优质稻米标准组合比例仅为12.24%和12.24%,达一等优质稻米标准的组合仅为4.08%和4.76%.两系杂交水稻品质性状之问存在相关性,出糙率与精米率、垩白粒率、垩自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317,0.3414,0.3060;精米率与胶稠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048;垩白粒率与直链淀粉含量、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705和0.3267;垩白度与长宽比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081;直链淀粉含量糊化温度和千粒重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3217和0.3216.  相似文献   

4.
对宁夏6个县(市、区)大面积种植的15个水稻品种进行稻米品质性状检测分析,研究不同地区稻米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优质米达标率的地区排序依次是青铜峡市利通区灵武市、贺兰县、中宁县平罗县,各县(市、区)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影响优质米达标率的主要品质性状为整精米率、垩白度、垩白粒率等;不同种植地点对水稻品种生产稻谷的垩白度、垩白粒率和整精米率影响较大,对食味品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并且品种在地点间的稳定性表现不一致。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通化市农科院1990年以来育成的在生产与种植面积较大的10个品种(系)的稻米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化稻米品质中直链淀粉含量平均为20.4%,变幅为19.4-21%,没有一个品种达到国家一级米标准,垩白率和垩白度较高,除通粳801、通粳809两个品系的垩白率和垩度达到国际一级米标准外,其它品种(系)均没有达到国家一级米标准,而其它品种性状均表现较好,达标率在50%-100%之间,同时明确提出通化优质米育种品质改良的主攻目标。  相似文献   

6.
以32个云南高原粳稻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聚类及表型主成分分析法,对11个品质性状和淀粉RVA (Rapid Visco Analyser)谱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9.4%的云南高原粳稻主栽品种稻米品质达2级标准,12.5%的品种稻米品质达3级标准,其余品种品质均在3级以下.②糙米率、透明度、碱消值、直链淀粉含量和蛋白质含量的平均值达2级标准,精米率和垩白度达3级标准.③差异最大的稻米品质性状和淀粉RV A谱特征值分别是垩白度和消减值,变异系数分别为99.77%和34.32%.④32个品种聚为6类,其中第Ⅲ类包含的品种最多,占40.6%.⑤在选出的8个影响云南稻米品质和淀粉RV A谱特性的主成分因子中,第1主成分因子(整精米率和垩白粒率)和第2主成分因子(直链淀粉含量)对稻米品质的累积贡献率为44.6%.高原粳稻品质改良的重点是提高整精米率,降低垩白粒率和选择适宜的直链淀粉含量,同时拓宽亲本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7.
吉林优质稻米品质改良目标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通过吉林省“八五”期间以来育成的水稻和优质变品种(系)品质分析的结果表明:吉林省优质稻米品质中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率、直链淀粉含量等项主要指标均达到不同到国家一级优质米标准,同时,明确提出了优质米育种中的重点发言奶目标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中晚熟期粳稻稻米品质性状相关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7份辽宁省中晚熟期粳稻品种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碾米品质的国标优质一级标准达标率很高,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的国标优质标准达标率也比较高;垩白粒率、垩白度的国标一级达标率均较低,分别是15.4%、11.5%。在选出的5个影响稻米品质的主成分因子中,碾米品质与外观品质的联合因子、外观因子与营养因子的联合因子的贡献率占到63.0%.为主要因子。我省中晚熟品种的品质育种,应注重整精米率、粒型的选择,可降低垩白性状,增强适口性,从而达到提高稻米品质的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9.
不同环境下早籼品种稻米品质的鉴定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早、晚季不同环境条件下,测定了48个早籼品种的9个稻米品质性状,包括外观品质、加工品质和蒸煮品质。结果表明,糙米长宽比、糙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垩白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一级达标率分别为早季58.33%、4.17%、87.50%、2.08%、0和10.42%,晚季58.33%、68.75%、97.92%、14.58%、12.50%和22.92%。依据国际(1999)优质稻谷的评价标准筛选出可供早季种植的品种有源珍397,其稻米品质性状达三级标准;可供晚季种植的达一级标准的品种有新黄占,达二级标准的品种有明恢63、穗丰占、绿黄占和美国茉莉香稻。此外,还讨论了不同环境下品质性状变化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不同播期早籼稻米品质性状的变异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播期调节方法对华南稻区11个主栽早籼稻品种的9个品质性状进行变异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播期对早籼稻米不同品质性状的影响不一样;综合6播期稻米品质性状达优质稻谷国标的概率,胶稠度的达标率最高,垩白度表现最差,三级达标率为0;不同品质性状对播期变化所表现的变异程度不一致,垩白度、垩白粒率和垩白面积的变异最大,其次是胶稠度和整精米率,长宽比的变异度最小;主成分分析中,包含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和垩白度的第一主成分因子对稻米品质的贡献最大,贡献率达43.81%,其次是胶稠度和碱消值,与前者的累计贡献率达61.74%。  相似文献   

11.
江苏稻米加工品质的地域性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2000年度参加江苏省各区试点的中熟中粳、迟熟中粳和杂交中灿水稻品种(系)为材料,分析其稻米加工品质性状的地域差异性及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品种,其稻米加工品质因地域的变化而变化,且对地域差异的敏感性有强弱之分;中熟中粳稻和迟熟中粳稻的加工品质在苏中地区(盐都)均表现为优,而杂交中籼稻加工品质呈现南低北高的趋势,以苏北邳州为最好。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香稻种质资源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对东北地区搜集来的香稻和非香稻材料的品质性状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并对20份香稻品种的主要品质性状进行表型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这20个香稻的蛋白质含量平均值明显高于非香稻,蒸煮食味品质好于非香稻,有16个香稻品种在胶稠度性状上达到了国家优质一级标准,且多项品质指标的变异系数都高于非香稻品种。主成分分析中粒型因子、碾米品质因子和蒸煮食味品质因子对稻米品质累计贡献率达到65.5%。20个香稻品种被归为3类,这3类都各自具有优良的品质特点。在进行香稻品质育种时,应当注意外观品质(粒形和垩白性状)和碾米品质(整精米率)的选择,提高整精米率、降低垩白度,同时要选择遗传背景较远的亲本,以期提高东北地区香稻资源品质,达到优质育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7个营养香稻新品系的外观加工品质、食味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分析,认为营养香稻品系较普通水稻品种,产量和外观加工品质均优。其稻米食味总评分、适口性、米饭外观、冷饭质地以早香糯、特凡3等较优,米饭香气则以香粳青、特凡3和特3028较强。其稻米营养品质(包括蛋白质、脂肪、微量元素等),以紫香糯、香粳青和特3028较高,利用紫香糯与普通大米掺合(以紫香糯6%掺合普通大米94%为最优化组合),与其对照比较,其直链淀粉含量较低,香味较浓。  相似文献   

14.
籼粳交重组自交系群体主要稻米品质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由 191个家系组成的籼粳交组合 (密阳 2 3 /秋光 )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的稻米品质性状在 2个年度中的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碾磨品质、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等 13个性状在重组自交系群体中都呈连续变异 ,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表型相关分析显示 :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粒长、粒宽、长宽比、垩白率、垩白大小、垩白度和透明度等 7个稻米外观品质的成对性状间相关水平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直链淀粉含量与碱消值呈极显著正相关 ,直链淀粉含量和碱消值与胶稠度的相关均不显著。同时 ,对碾磨品质与外观和蒸煮品质、外观品质与蒸煮品质性状之间的简单相关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基因型水稻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的生态型差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7个粳稻品种和4个籼稻品种为材料,分析了稻米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在江苏省不同生态地区间的差异及其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不同的水稻品种对不同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存在着差异,并有强弱之分;粳稻的加工品质根据其品种类型的不同,在不同稻区有不同的表现,籼稻的加工品质在江苏中北部地区表现较好;粳稻品种的外观品质在江苏中部里下河稻区较优,籼稻品种的外观品质则以纬度较高的地区较优。  相似文献   

16.
上农香糯已于1987年10月通过市级技术鉴定,是当前上海地区高产、优质的糯稻新品种之一。本文对上农香糯的米粒外观、碾米品质、蒸煮和食用品质以及营养品质进行分析,取得了定量数值,为今后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Milling and appearance quality are important contributors to rice grain quality. Abundant genetic diversity and a suitable environment are crucial for rice improvement.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milling and appearance quality-related traits in a panel of 200 japonica rice cultivars selected from Liaoning, Jilin and Heilongjiang provinces in Northeast China. Pedigree assessment and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cultivars from Jilin harbored the highest genetic diversity among the three geographic regions. An evaluation of grain quality indicated that cultivars from Liaoning showed superior milling quality, whereas cultivars from Heilongjiang tended to exhibit superior appearance quality. Single- and multi-locus 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GWAS) were conducted to identify loci associated with milling and appearance quality-related traits. Ninety-nine significant 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 were detected. Three common SNPs were detected using the mixed linear model (MLM), mrMLM, and FASTmrMLM methods. Linkage disequilibrium decay was estimated and indicated three candidate regions (qBRR-1, qBRR-9 and qDEC-3) for further candidate gene analysis. More than 300 genes were located in these candidate regions. Gene Ontology (GO) analysis was performed to discover the potential candidate genes. Genetic diversity analysis of the candidate regions revealed that qBRR-9 may have been subject to strong selection during breeding. These results provide information that will be valuable for the improvement of grain quality in rice breeding.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国近代育成糯稻品种的品质状况和改良重点,为中国糯稻品质育种提供参考。【方法】依据农业部NY/T83-1988《米质测定方法》,分析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育成的570份糯稻品种的米质及其优质达标率。【结果】分析结果表明,检测的570份糯稻品种7项米质性状的平均值均达到或超过国家优质米Ⅲ级标准,优质达标率为64.4%—97.9%,平均81.9%。7项米质性状全优的糯稻品种占供试品种的45.1%。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和2001-2007年3个不同时期的育成糯稻品种其7项米质性状的平均优质达标率分别为81.5%、81.0%和84.3%;与20世纪80年代比较,2001-2007年的育成糯稻品种,其糙米率、糊化温度和直链淀粉含量的优质达标率显著提高,分别提高了6.0%、11.8%和13.4%,表明2001-2007年育成的糯稻品种的品质优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育成的品种。分析同时指出,整精米率在3个时期的优质达标率分别为71.0%、58.3%和62.9%,均低于其它6项米质的优质达标率;品种类型上,籼糯稻品种的品质一般逊于粳糯稻,应引起重视;就稻区而言,华中和北方稻区糯稻品种的品质优于西南和华南稻区。【结论】本研究认为,近25年来中国糯稻育成品种的品质总体优良,但其品质改良仍需加强,进一步提高整精米率,是糯稻品质遗传改良的重要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水稻植株农艺性状与稻米碾磨品质的遗传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45个籼稻组合为材料,研究了一些属于不同遗传类型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控制植株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与影响稻米碾磨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其中以加性效应间的相关性尤为明显.有效穗数、剑叶长宽比和谷粒宽等性状与稻米碾磨品质性状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而株高、剑叶长、穗长、每穗粒数、谷粒长和谷粒长宽比等性状与稻米碾磨品质性状间,则表现为负相关.有效穗数与糙米率等成对性状间的显性效应相关性,有助于同时改良杂交稻组合的这些性状  相似文献   

20.
水稻植株农艺性状与水稻品质的遗传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振海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8):4539-4541
以35个水稻杂交组合为材料,研究了一些属于不同遗传类型性状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控制植株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与影响水稻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其中,以加性效应间的相关性最为明显;有效穗数、剑叶长宽比和谷粒宽等性状与品质性状间存在正相关,而株高、剑叶长、穗长、每穗粒数、谷粒长和谷粒长宽比等性状与水稻品质性状间存在负相关;有效穗数与糙米率等成对性状间的显性效应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