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瘤胃内环境发酵指标(瘤胃液pH值、氨氮浓度(NH3-N)以及挥发性脂肪酸浓度(VFA))的影响。选用不同泌乳阶段且胎次相近的荷斯坦奶牛18头,按照同一泌乳阶段奶牛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原则,平均分为3组,泌乳前期组、中期组和后期组,根据实测试验期牛舍温湿指数(THI)的变化,进行热应激与非热应激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奶牛热应激时,各泌乳阶段奶牛瘤胃液pH值均较非热应激期有所升高(P>0.05),但都在正常范围之内;热应激显著降低了瘤胃液NH3-N和总VFA浓度(P<0.01),而乙酸与丙酸的比例显著提高(P<0.01)。总之,奶牛热应激严重影响了奶牛瘤胃内环境健康,最终可能影响奶牛正常生产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2.
该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瘤胃内环境发酵指标,即瘤胃液pH值、氨氮浓度(NH3-N)以及挥发性脂肪酸浓度(VFA)的影响.选用不同泌乳阶段且胎次相近的荷斯坦奶牛18头,按照同一泌乳阶段奶牛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原则,平均分为3组,泌乳前期组、中期组和后期组,根据实测试验期牛舍温湿指数(THI)的变化,进行热应激与非热应激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奶牛热应激时,各泌乳阶段奶牛瘤胃液pH值均较非热应激期有所升高(P>0.05),但都在正常范围之内;热应激显著降低了瘤胃液NH3-N和总VFA浓度(P<0.01),而乙酸与丙酸的比例显著提高(P<0.01).总之,奶牛热应激严重影响了奶牛瘤胃内环境健康,最终可能影响奶牛正常生产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3.
该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瘤胃内环境发酵指标,即瘤胃液pH值、氨氮浓度(NH3-N)以及挥发性脂肪酸浓度(VFA)的影响。选用不同泌乳阶段且胎次相近的荷斯坦奶牛18头,按照同一泌乳阶段奶牛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原则,平均分为3组,泌乳前期组、中期组和后期组,根据实测试验期牛舍温湿指数(THI)的变化,进行热应激与非热应激的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奶牛热应激时,各泌乳阶段奶牛瘤胃液pH值均较非热应激期有所升高(P〉0.05),但都在正常范围之内;热应激显著降低了瘤胃液NH3-N和总VFA浓度(P〈0.01),而乙酸与丙酸的比例显著提高(P〈0.01)。总之,奶牛热应激严重影响了奶牛瘤胃内环境健康,最终可能影响奶牛正常生产性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奶山羊瘤胃内pH、氨态氮(NH3-N)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的影响,以及添加吡啶羧酸铬对其的调控作用。选用体重相近[(20.75±1.88)kg]的波尔山羊4只,采用自身对照,分3期试验,分别为对照组、热应激组和加铬组:对照组山羊在空调房中饲喂,温湿指数(THI)在70以下,处于非热应激状态;热应激组和加铬组山羊在室温动物房中饲喂,2组THI无显著差异(P>0.05),达79以上,处在相似的热应激状态。加铬组饲粮为基础饲粮中添加吡啶羧酸铬(铬含量为0.2 mg/kg饲粮)。每期试验14 d,在试验的第13天采集瘤胃液,测定pH、NH3-N和VFA浓度。结果表明:热应激可以显著降低奶山羊瘤胃内pH(P<0.05),显著提高瘤胃内NH3-N、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丙酸浓度(P<0.05),显著降低乙酸/丙酸(P<0.05)。饲粮中添加吡啶羧酸铬后可以显著提高热应激奶山羊瘤胃乙酸、丁酸浓度和乙酸/丙酸(P<0.05),显著降低瘤胃丙酸浓度(P<0.05),对瘤胃pH、NH3-N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热应激使瘤胃pH显著降低,显著增加了VFA浓度,改变了瘤胃发酵模式;饲粮添加吡啶羧酸铬可调节瘤胃VFA浓度,对热应激造成的影响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热应激条件下添加二氢吡啶对奶牛瘤胃发酵功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取6头三胎次泌乳中期中国荷斯坦奶牛,采用自身前后对照,分为4个时期:无应激且不添加二氢吡啶(NS-ND)、无应激添加二氢吡啶(NS-D)、应激但不添加二氢吡啶(S-ND)、应激且添加二氢吡啶(S-D),二氢吡啶添加量为每头牛3.0g/d(即0.6mg/kg体重)。[结果]S-ND时期与NS-ND时期相比,瘤胃液中pH值降低,NH3-N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瘤胃液内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浓度显著下降(P0.01),其中乙酸的百分比含量下降,丙酸和丁酸的百分比含量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乙丙比呈稍下降趋势,差异不显著(P=0.13);应激和无应激时期添加二氢吡啶后,有使瘤胃液pH降低的趋势,NH3-N浓度均显著降低(P0.01),VFA的浓度显著提高(P0.01),乙丙比显著增高(P0.01)。[结论]添加二氢吡啶对提高热应激时期奶牛瘤胃的发酵功能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瘤胃液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采用2×3交叉试验设计,根据胎次、平均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选择18头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分为泌乳前期(产后15~100 d)组、泌乳中期(产后112~175 d)组、泌乳后期(产后200~230 d)组,每组6个重复,根据实测的牛场温湿指数(THI)变化,采用热应激与非热应激的自身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与非热应激期相比,热应激极显著提高了泌乳前期组奶牛瘤胃液各类微生物数量(P<0.01),极显著提高了泌乳后期组奶牛瘤胃液黄化瘤胃球菌数量和泌乳中期组的产琥珀酸拟杆菌数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泌乳中、后期组的总细菌数量、白色瘤胃球菌数量和泌乳后期组的产琥珀酸拟杆菌数量(P<0.01)。整个热应激期THI与泌乳前期组奶牛瘤胃液总细菌数量(P<0.01)、厌氧真菌数量(P<0.05)、白色瘤胃球菌数量(P<0.01)和黄化瘤胃球菌数量(P<0.05)有较强的相关性,而THI与泌乳中、后期组奶牛的这些指标相关性较差。综上所述:1)泌乳前期组奶牛热应激期的瘤胃液各类微生物数量均极显著高于非热应激期,但对泌乳中、后期组的各类微生物数量影响无规律性。2)泌乳前期组奶牛瘤胃液微生物数量对热应激的反应更敏感。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粗蛋白(CP)及瘤胃非降解蛋白(RUP)的日粮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3头.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CP设7.5%(低)、9.0%(中)、10.5%(高)3个水平,RUP设45%CP(低)、55%CP(高)2个水平,共6个处理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精粗比为3∶7,预饲期10d,饲喂后2、4、8、12、24h从食道采集瘤胃液2d,测定瘤胃液pH值,NH3-N、微生物蛋白质(BCP)、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对瘤胃液NH3-N浓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BCP及VFA的含量影响较小,总体而言,9.0% CP水平组对奶牛的瘤胃发酵略好于其他两组;日粮中高RUP(55%CP)可以显著降低瘤胃pH值且有降低NH3-N浓度的趋势,同时,对瘤胃BCP及VFA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试验条件下,日粮中CP(9.0%)和RUP(55%CP)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瘤胃代谢.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粗蛋白(CP)及瘤胃非降解蛋白(RUP)的日粮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3头。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CP设7.5%(低)、9.0%(中)、10.5%(高)3个水平,RUP设45%CP(低)、55%CP(高)2个水平,共6个处理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精粗比为3∶7,预饲期10d,饲喂后2、4、8、12、24h从食道采集瘤胃液2d,测定瘤胃液pH值,NH3-N、微生物蛋白质(BCP)、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对瘤胃液NH3-N浓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BCP及VFA的含量影响较小,总体而言,9.0%CP水平组对奶牛的瘤胃发酵略好于其他两组;日粮中高RUP(55%CP)可以显著降低瘤胃pH值且有降低NH3-N浓度的趋势,同时,对瘤胃BCP及VFA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试验条件下,日粮中CP(9.0%)和RUP(55%CP)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瘤胃代谢。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粗蛋白(CP)及瘤胃非降解蛋白(RUP)的日粮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3头。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CP设7.5%(低)、9.0%(中)、10.5%(高)3个水平,RUP设45%CP(低)、55%CP(高)2个水平,共6个处理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精粗比为3∶7,预饲期10d,饲喂后2、4、8、12、24h从食道采集瘤胃液2d,测定瘤胃液pH值,NH3-N、微生物蛋白质(BCP)、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对瘤胃液NH3-N浓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BCP及VFA的含量影响较小,总体而言,9.0%CP水平组对奶牛的瘤胃发酵略好于其他两组;日粮中高RUP(55%CP)可以显著降低瘤胃pH值且有降低NH3-N浓度的趋势,同时,对瘤胃BCP及VFA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该试验条件下,日粮中CP(9.0%)和RUP(55%CP)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瘤胃代谢。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养殖方式及品种对绒山羊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自然放牧和放牧补饲2种养殖方式,以阿尔巴斯型绒山羊和大青山型绒山羊为试验动物,测定了瘤胃液pH、氨态氮(NH3-N)浓度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的变化。结果显示,不同养殖方式下,补饲组(II组)瘤胃液pH低于自然放牧组(I组),差异不显著(P0.05);同在放牧条件下,大青山型(I组)瘤胃液pH高于阿尔巴斯型(III组)。补饲组(II组)瘤胃液中的NH3-N和VFA浓度均高于放牧组(I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但2组间的乙酸/丙酸差异不显著(P0.05);I组和III组间的NH3-N和VFA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由于精料的添加,补饲组绒山羊瘤胃发酵特性受到影响,瘤胃微生物促进了对日粮中氮源的利用,而且不同品种类型间的瘤胃发酵特性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进行3期瘘管奶牛体外发酵试验,分别饲喂(基础日粮)Ⅰ组、(基础日粮+200 mg大豆黄酮/d)Ⅱ组、(基础日粮+200 mg染料木素/d)Ⅲ组,于采食后0、2、4、6、8 h采集瘤胃液进行pH、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分析,旨在探讨大豆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对奶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为其在奶牛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及新型饲料添加剂产品的开发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二者对瘤胃各时间点pH无显著影响(P>0.05);各组瘤胃液NH3-N浓度的时间动态变化趋势相似,饲喂后0、2、6、8 h NH3-N浓度均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饲喂后4 h,染料木素组瘤胃液NH3-N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瘤胃液中丙酸浓度各处理组间在相同的时间点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乙酸浓度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在发酵后4~6 h染料木素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大豆黄酮对奶牛瘤胃发酵未产生影响,染料木素对瘤胃NH3-N、乙酸和TVFA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粗蛋白(CP)及瘤胃非降解蛋白(RUP)的日粮对奶牛瘤胃代谢的影响。试验选择18头健康、体重相近的荷斯坦奶牛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3头。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其中CP设7.5%(低)、9%(中)1、0.5%(高)三个水平,RUP设45%CP(低)、55%CP(高)两个水平,共6个处理组,饲喂相同基础日粮,精粗比为3:7,预饲期10 d,饲喂后2、4、8、12、24 h从食道采集瘤胃液2 d,测定瘤胃液pH值,NH3-N、微生物蛋白质(BCP)、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结果表明:日粮CP水平对瘤胃液氨氮浓度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BCP及VFA的含量影响较小,总体而言,9%CP水平组对奶牛的瘤胃发酵略好于其他两组;日粮中高RUP(55%CP)可以显著降低瘤胃pH值且有降低NH3-N浓度的趋势,同时,对瘤胃BCP及VFA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试验条件下,日粮中CP(9%)和RUP(55%CP)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瘤胃代谢。  相似文献   

13.
试验以3头年龄相同、平均体重为(650±20)kg、处于同一泌乳期且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3×3拉丁方设计,探讨日粮中添加不同的植物油(日粮脂肪含量均为6.5%)对奶牛瘤胃内纤毛虫数量、pH值、NH3-N浓度、菌体蛋白浓度及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动态变化的影响。3种植物油分别为葵花油、胡麻油、菜籽油。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不同的植物油,瘤胃液纤毛虫数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其平均值依次为(7.70,9.26,9.22)×105个/mL;对瘤胃液pH值动态变化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其平均值依次为6.16,6.21,6.15,均在瘤胃发酵的正常范围之内;瘤胃液NH3-N浓度动态变化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其平均值依次为14.98,16.45,16.48 mg/100 mL;对菌体蛋白浓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依次为85.17,89.83,78.87 mg/100mL。对VFA浓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饲料中添加大豆糖蜜对肉羊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选用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德国美利奴与东北细毛羊杂交羯羊12只,按体重相近的原则将其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占风干饲料重0、2%、5%和8%的大豆糖蜜进行饲喂,研究其对肉羊瘤胃发酵的影响。在饲喂后0、2、4、6h和8h采集瘤胃液样本,测定瘤胃液pH值、NH3-N、菌体蛋白和VFA浓度。结果表明:饲喂2h后5%组NH3-N浓度分别比0、2%和8%提高26.91%、24.67%、23.11%(P<0.05);在2h时间点5%组和8%组瘤胃菌体蛋白浓度显著高于0组(P<0.05);随着大豆糖蜜添加量的增加瘤胃菌体蛋白浓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5%组瘤胃菌体蛋白浓度最高;大豆糖蜜可提高瘤胃液丙酸浓度,其中5%组和8%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硫酸钠对泌乳中期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选用4头体重、胎次、产奶量均相近的荷斯坦奶牛,采用4×4拉丁方设计,试验分4个处理组,添加不同水平的硫酸钠,即0%(对照组)、0.4%(试验1组)、0.8%(试验2组)与1.2%(试验3组),试验分为4期,每期18 d(预试期15 d,正试期3 d)。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硫酸钠对瘤胃液pH、NH3-N平均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2)饲粮中添加硫酸钠后,瘤胃内原虫数均有所提高,其中试验2组和试验3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3)添加硫酸钠的试验2组瘤胃液菌体蛋白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结果说明,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硫酸钠可以改变瘤胃发酵环境,提高瘤胃液菌体蛋白浓度。  相似文献   

16.
日粮中添加玉米油对肉牛瘤胃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3头装有瘤胃瘘管的成年杂种牛 ,按 3× 3拉丁方试验设计 ,饲以添加 0 %、4 %和 8%玉米油的稻草和精料混合料 ( 2 1 )日粮。在饲喂后 2、4、6、8h采集瘤胃液样品 ,分别测定瘤胃液pH值、NH3-N和VFA浓度。结果表明 ,添加 4 %和 8%玉米油对瘤胃液pH值、NH3-N浓度没有显著影响 (P >0 .0 5) ;添加玉米油 4 %对瘤胃总VFA浓度没有显著影响 (P >0 .0 5) ,但添加 8%玉米油使瘤胃总VFA和乙酸浓度显著下降 (P <0 .0 5)。添加 8%以下的玉米油对丙酸、丁酸浓度没有影响 (P >0 .0 5) ,结果使乙酸 /丙酸比值从 3.75分别下降到 3.2 6和 3.1 4 (P <0 .0 5)。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水平混合异位酸对奶牛瘤胃发酵的影响。在体外培养筛选结果的基础上,利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奶牛,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探讨不同水平混合异位酸对瘤胃pH、NH3-N浓度及发酵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水平混合异位酸对瘤胃pH值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添加0.6%DM(H2组)混合异位酸与未添加组(H1组)比较显著降低瘤胃液NH3-N浓度25.50%(P<0.05)。H2组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浓度显著高于H1组6.9%(P<0.05),H2和H3(0.8%DM)2组乙酸及C2/C3浓度显著高于H1组。结果提示,混合异位酸添加量为0.6%DM时,更有利于改善瘤胃内环境,进而提高饲料养分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文章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中草药添加剂对奶牛干物质采食量和瘤胃发酵的影响。试验选择体况、产奶量、泌乳天数和胎次相近的健康中国荷斯坦奶牛20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中草药添加剂组,每组10头奶牛。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中草药添加剂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每头奶牛补充200 g/d的中草药添加剂,试验共60 d,其中预试期10 d,正式期为50 d。试验结果表明,中草药添加剂组奶牛的干物质采食量比对照组奶牛高19.93%(P0.05)。中草药添加剂显著改善了瘤胃内环境,中草药添加剂组奶牛瘤胃液pH比对照组奶牛高2.19%,瘤胃液NH3-N浓度比对照组奶牛低8.42%,瘤胃液微生物蛋白浓度比对照组高13.59%。因此,本试验条件下,中草药添加剂可以提高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改善瘤胃内环境,有利于维持瘤胃内环境的稳定,提高瘤胃微生物菌群数量,降低NH3-N浓度,提高瘤胃微生物蛋白含量,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生产性能、血清激素及热休克蛋白70浓度的影响。试验采用二因子完全交叉(3×2)设计,选用胎次相近、3个不同泌乳阶段(泌乳前、中、后期)的荷斯坦奶18头,每个阶段6头;设计2个热应激期(热应激期与非热应激期)。结果表明:热应激显著降低了奶牛产奶量(P<0.05),极显著降低了奶牛干物质采食量(P<0.01);与非热应激期相比,奶牛在热应激期血清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甲状腺素、瘦素浓度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三碘甲腺原氨酸、皮质醇和催乳素浓度均极显著下降(P<0.01),热休克蛋白70浓度极显著提高(P<0.01)。结果提示,热应激会严重影响奶牛血清激素和热休克蛋白70浓度,从而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与泌乳中、后期相比,热应激对泌乳前期奶牛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日粮酸性洗涤纤维与粗蛋白比(ADF/CP)对奶牛瘤胃内环境的影响,将奶牛常用饲料配合成ADF/CP为1.3、1.4、1.5、1.7和1.9的五种日粮,应用短期人工瘤胃技术,测定瘤胃液pH、氨氮(NH3-N)浓度、微生物蛋白(MCP)产量和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研究不同ADF/CP对奶牛瘤胃内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ADF/CP对瘤胃pH影响不显著(P>0.05);而在NH3-N浓度上ADF/CP为1.4组低于ADF/CP为1.5、1.7和1.9组(P<0.01),与1.3组差异不显著(P>0.05);在MCP产量上ADF/CP为1.4和1.5两个组极显著高于其他三个组(P<0.01),而两个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VFA浓度方面上ADF/CP为1.4组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或P<0.01),在乙酸丙酸比上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在本试验设计条件下,日粮ADF/CP为1.4时最有利于奶牛瘤胃内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