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5篇
农学   12篇
  11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11.
滨梅(Prunus maritima Marshall)是蔷薇科李属的一种耐盐果树。滨梅既可在逆境中生长,又可保护环境,用于海岸沙滩等环境修复和沙丘固定;既可美化环境,又可食用,用于果品、色素加工。滨梅较易栽培,可通过播种、扦插、分株、组织培养等繁殖方式获得大量苗木。  相似文献   
112.
综述了李亚科几种经济植物在抗旱性、抗寒性、抗盐碱能力和抗病虫害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探讨了李亚科植物抗性及其机理,展望了今后李亚科经济植物抗逆研究的前景。  相似文献   
11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食谱逐渐变化,要求从各类食品中摄取必需的营养成分,以满足人体的需要。在这些营养成分中,有一类被称为微量元素的成分,体内需要量不多,但对于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和诱发人体的某些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铜就是这类微量元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4.
以滨梅Prunus maritima Marshall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对滨梅组培苗玻璃化现象的影响,探索滨梅组培苗的最佳培养方法。结果表明,导致滨梅组培苗玻璃化的主要因素是培养基中的TDZ、蔗糖和琼脂浓度以及培养温度和光照时间,其中由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影响滨梅组培苗玻璃化的因子由大到小依次是TDZ浓度>培养温度>蔗糖浓度>光照时间>琼脂浓度,综合各试验结果,最后筛选出克服滨梅组培苗玻璃化的最优培养条件为TDZ浓度为0.5mg/L,蔗糖浓度为3%,琼脂浓度为0.6%,培养温度为25℃,光照时间为12~16小时/天(3 000lx),在此条件下滨梅组培苗的繁殖系数较高,玻璃化率较低,植株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115.
研究2009-2010年我国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混合感染的情况。采用PCR和RT-PCR方法对采集自我国安徽、江苏、山东、浙江等7省的227份组织和血清样品进行PCV2和PRRSV检测。PCV2a感染率为15.9%,PCV2b感染率为44.5%,PRRSV感染率为45.8%,其中17份样品表现为PCV2a和PRRSV的混合感染,50份样品表现为PCV2b和PRRSV的混合感染,10份样品表现为PCV2a,PCV2b和PRRSV的混合感染,分别占样品总数的7.5%,22.0%和4.4%。猪群中PCV2和PRRSV的感染比较普遍,混合感染率也较高,加重了疫病防控的难度。  相似文献   
116.
为了明确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nterohemorrhagic Escherichia coli)O157∶H7大质粒pO157编码的蛋白质ToxB与O157∶H7在肠道黏附、定殖的关系,构建含有toxB基因同源臂的重组自杀性质粒pMEG375-BN-Kan-BC,转化SM10宿主菌获得重组SM10(pMEG375-BN-Kan-BC)。将SM10(pMEG375-BN-Kan-BC)与O157∶H7进行混合培养,通过同源重组,获得杂交toxB基因缺失株。用体外接种的HEp-2细胞和体内感染链霉素处理的小鼠,明确缺失株黏附定殖能力。经PCR和Western blot鉴定,toxB基因被卡那霉素(Kan+)选择标记基因表达盒所代替。O157∶H7(△toxB)生长特性与亲本株相比无明显差异。O157∶H7(△toxB)与亲本株相比,对HEp-2细胞的黏附能力降低了2倍。口服感染小鼠后,O157∶H7(△toxB)第3 d粪便排菌量仅为3.1×105 CFU,持续排菌11 d;而亲本株排菌量高达4.03×107 CFU,持续排菌时间超过14 d。  相似文献   
117.
为了选择黑莓优良单株以进一步培育其优良品系和品种,对20株黑莓杂交F1代优选植株的生长与结实性状进行了调查统计与分析。结果发现,各植株除了叶绿素SPAD值的差异较小外,其他性状指标之间的差异都较大,其中单株结果数量、平均单果质量和株产量的变异系数都在40%左右。文中还以枝蔓刺性状、果实大小和株产量为主要考察指标,优选出了候选优良品系单株6个,它们分别是:无刺、果大、丰产、中熟类型的6-6-3,无刺、早熟类型的5-8-2、6-8-1、7-10-6,有刺、果特大、生长势强、早熟类型的1-11-1,有刺、果大、叶色较深、晚熟的3-6-1。  相似文献   
118.
正常屠宰猪致病性猪链球菌7型的鉴定和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江苏某地正常屠宰猪扁桃体分离到1株细菌,命名为HA100111.该细菌呈链球菌的特征形态,药敏试验表明该菌株对多种抗生素有耐药性.经PCR及序列分析,确定该分离菌株为猪链球菌7型,其毒力因子基因型为gdh +/mrp -/epf-/sly -/orf2 +/fbps+.动物致病性试验表明,该菌对ICR小鼠和新西兰兔有较强的致病性,对ICR小鼠半数致死量为2.67 ×107 CFU,但是对仔猪无明显致病作用.得出结论,在正常猪扁桃体中可携带致病性的猪链球菌7型.  相似文献   
119.
不同品种黑莓在南京地区的结实表现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对11个黑莓品种在南京地区的结实性状进行了调查,发现果实成熟期、产量、果实大小等方面差异很大,达到显著至极显著水平.'Young'和'Boysen'2品种为早熟品种,在5月20日前后开始成熟,'Chester'为最晚熟品种.在6月20日前后才开始成熟;'Chester'、'Kiowa'和'Hull'3品种果熟期超过40 d,'Young'和'Boysen'2品种成熟期只有20 d左右;产量最高的品种是'Kiowa',平均为8.94 kg/株,最低的品种是'Arapaho'和'Young',分别只有1.19 kg/株和1.22 kg/株,相差7倍以上,其他品种产量从3~7 kg/株不等;果重方面,'Kiowa'品种最为突出,平均达到12.67 g,最大果达到了28.27 g,远远高于其他品种,果重最小的品种是'Young',平均只有3.96 g,其他品种平均果重在5-6 g.  相似文献   
120.
黑莓原果汁中色素的光热稳定性与保护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黑莓原汁中的色素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对紫外光和直射光敏感.100 ℃灭菌5 min较适宜原汁的贮藏和色泽的保护.3~5 ℃下避光保藏于玻璃容器中有利于黑莓原汁中的色素保存和色泽稳定,添加20%蔗糖和0.5%柠檬酸有助于黑莓果汁色素的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