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畜牧兽医   6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41.
采用RT-PCR和重组PCR扩增了猫杯状病毒(feline calicivirus,FCV)CH-GD株的全基因,并进行了序列测定,用DNAStar软件对其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首次分离于中国广东的CH-GD株与各参考毒株有较大的差异。CH-GD株与各参考毒株之间的同源性仅为75.4%~77.1%,明显低于各参考毒株之间的同源性(78.9%~99.9%)。同时遗传进化树显示,14个分离株形成两大分支,CH-GD株独自在一分支,各分离株无明显的地域性差异。对FCV衣壳蛋白6个区(A~F)的分析结果发现,CH-GD株中A~F区的特点与报道的相符。此外还发现,CH-GD株有3个区域的3个连续的氨基酸发生了变异,与参考毒株相比,CH-GD株在这3个区域的抗原性和亲水性也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相似文献   
42.
RNAi靶向N基因抑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复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编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核衣壳蛋白(N)基因的序列,设计3个干扰靶位(N12、N23、N26),构建siRNA表达载体,转染Marc-145细胞后接毒,测定病毒TCID50、CPE,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间接免疫荧光检测病毒在Marc-145细胞上的复制情况。结果表明,利用RNAi技术靶向N基因,其中N12干扰靶位可以高效抑制PRRSV的增殖,证实N基因可能是病毒复制所必需的结构基因,所选的干扰靶位是病毒复制的关键性位点。  相似文献   
43.
鹅副粘病毒NA-1分离株HN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鹅副粘病毒分离株NA-1经11日龄鸡胚增殖后纯化.提取病毒的基因组RNA,采用RT-PCR扩增出与预期设计的1.7kb大小相符合的特异条带.将扩增产物提纯后克隆入pMD 18-T载体,经纯化、筛选及酶切鉴定后,初步获得了含鹅副粘病毒HN基因的阳性克隆,并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测序后拼接得出HN基因的全序列长度为1 740bp,该基因的ORF总长为1 716 bp,编码571个氨基酸.与GenBank下载的15株参考毒株比较HN基因编码区全核苷酸序列,发现所测NA-1毒株与参考毒株YG97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3%,与F48E9同源性为84.5%,与La Sota为82.2%.同源性分析表明NA-1相对于NDV在HN基因上发生了较大的变异.  相似文献   
44.
以含长白猪IFN-λ基因的质粒载体为模板,用原核表达引物扩增了长白猪IFN-λ,基因,将其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b的EcoRI和XhoI位点,构建了长白猪IFN-λ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b-PoIFN-λ。经酶切、PCR鉴定,表明所构建的重组质粒为特异性长白猪IFN-λ,基因原核表达质粒。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细胞,阳性菌落筛选、SDS-PAGE分析以及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成功构建了表达重组猪IFN-λ的大肠埃希氏菌基因工程菌株。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目的蛋白经原核表达后主要以不溶性包涵体形式存在,其他少量可溶性目的蛋白存在于细胞浆中。  相似文献   
45.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多株RHDV全基因组序列,设计3对扩增RHDVCD株的特异性引物,扩增了RHDV CD株包含全序列的3个片段,并分别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根据引物上唯一的交叉酶切位点,把三个克隆片段同时克隆到pUC18载体上,获得了RHDV CD株全基因组克隆,测定了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umber AY523410)。进行了CD株全序列与GenBank上已发布的其他6株全序列比较及基因进化树分析。发现除CD株外,其余6株(西班牙AST-89株、法国SD株、意大利BS89株、德国分离1株、德国分离2株、澳大利亚Czech V351株)之间的同源性均很高,在93.9%~100%之间,而CD株与其他6株之间的同源性均较低,在89.0%~89.6%之间。德国的2个分离株序列完全相同,应为同一毒株:进化树分析表明,此7株病毒可形成2个明显的分支,中国CD株形成一个分支,其余欧洲、澳大利亚分离株开成一个分支,具有明显地域差异特征.  相似文献   
46.
DDRT-PCR技术用于寻找小鼠印迹基因的原理,主要通过观察小鼠亲本及它们杂交后代等位基因的多态表达,就能清楚区分基因的母源表达与父源表达,从而筛选出印迹基因。本研究通过DDRT-PCR技术克隆到了一个新的印迹基因,并对其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和表达等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7.
根据国外已发表的番鸭细小病毒 (MPV) FM株基因组核苷酸序列 ,设计了 1对引物 ,分别对国内 2株番鸭细小病毒分离株 MPV扬州 (YZ)株和 MPV佛山 (FS)株主要结构蛋白 (VP2和 VP3)基因进行 PCR扩增 ,并克隆到p CR3.1T载体 ,经酶切鉴定筛选出阳性克隆质粒并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比较。结果表明 ,MPV YZ和 MPV FS的VP2 - VP3基因大小均为 176 4bp,编码 5 88个氨基酸。 MPV YZ、MPV FS与 MPV FM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5 %和 98.6 %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97.1%和 97.8% ;MPV YZ与 MPV FS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 99.5 % ,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 98.8%。  相似文献   
48.
49.
以鸡白痢沙门氏菌为菌种,对2~3日龄雏鸡进行了人工感染致病的分组药物治疗比较试验。取210只雏鸡随机分成7组,除阴性对照组外,每组都接种鸡白痢沙门氏菌,每只鸡的接种量按最小致死量给予。阳性对照组不给药治疗,其中5组分别用泻痢安糖糊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中药鸡痢灵和西药可溶性氟哌酸给予治疗,连续用药4d,停药观察7d。结果表明,泻痢安中剂量组的存活率达90%,即泻痢安中剂量对雏鸡鸡白痢的治疗效果可列各组之首。  相似文献   
50.
利用鸭胚从吉林省某鸡场表现产蛋量下降,产畸形蛋,血凝抑制试验诊断为产蛋下降综合征(EDS_(76))的病鸡输卵管、子宫中分离到两株病毒(CH—1和CH—2),经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及电镜观察,证实为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