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2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合成抗菌药在预防、治疗动物疾病等方面应用十分广泛,但不合理使用造成的耐药及残留问题日益严重,因此对兽用合成抗菌药的残留检测势在必行,而基于抗体的快速检测技术具有简便、灵敏度高、成本低等优点,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作者综述了近年来针对磺胺类、氟喹诺酮类、喹噁啉类、硝基呋喃类、硝基咪唑类5大类兽用合成抗菌药物的抗体检测技术最新研究趋势,旨在促进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用本实验室建立的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法检测了鸡血清中的禽流感病毒抗体,并与传统的血凝抑制试验、琼脂扩散法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方法简便、快速等优点,适合于鸡禽流感病毒抗体的现场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3.
磁性纳米材料是一种具有稳定磁学性能、极小生物背景干扰以及丰富化学性能的新型功能复合型材料,与免疫技术、分子印迹技术及传感器技术等结合,开始应用于兽药残留检测中的样品前处理与检测过程,以此提高检测的灵敏度。本文主要对其中的磁固相萃取、磁性分子印迹技术、磁免疫层析技术以及磁生物传感器技术进行介绍,综述了其在兽药残留分析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将 5日龄艾维茵肉仔鸡分成 3组 ,2、3组分别在饲料中拌合中草药方剂运饮灵Ⅱ号及运饮灵Ⅲ号粉剂 ,至 4 5日龄 ,1组为对照组。试验结果 ,1、2、3组肉鸡腹水综合征死亡率分别为5 5%、0 5%和 3 5% ,统计分析 ,1组与 2组间死亡率差异显著 (t =2 14 3,p <0 0 5) ,1组与 3组间差异不显著 (t =0 96 6 ,p >0 0 5)。表明 ,运饮灵Ⅱ号对预防肉鸡腹水综合征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饲料中喹乙醇、卡巴氧等喹噁啉类药物的使用易导致在动物可食性组织的残留,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性,WHO、FAO和EU已禁止使用,我国也对其在动物肌肉和肝脏中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做了规定,因此,有必要对此类药物进行监测。通过对包被原QCA-OVA、抗QCA-BSA抗体、羊抗兔HRP-IgG的工作浓度以及反应时间进行优化,建立了饲料中喹噁啉类药物的ELISA分析方法。ELISA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2~625mg/L,IC50为40.3 mg/L,与喹乙醇、卡巴氧、痢菌净、喹烯酮和喹赛多等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100%、244.2%、98.8%、319.6%和266.9%,猪饲料中喹噁类药物的LOD为1.46~7.38 mg/kg,回收率为71.0%~92.3%,批间变异系数为9.73%~20.0%。对5个厂家饲料样品检测结果与HPLC方法一致。本方法可检测饲料中的喹噁啉类药物残留,样品处理方法简单省时,结果灵敏可靠。  相似文献   
16.
聚醚类抗生素残留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聚醚类抗生素是从链霉菌中提取出来的离子载体类抗生素,包括莫能菌素(monensin,MON)、马杜霉素(maduramicin,MAD)、盐霉素(salinomycin,SAL)、拉沙菌素(lasalocid,LAS)等,具有较广的抗虫谱,对常见的鸡艾美耳球虫有抗虫活性,对反刍动物及猪有促生长作用。由于聚醚类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导致其在动物性食品中残留蓄积,引起人类健康问题,因此,要加大该类抗生素残留检测强度。聚醚类抗生素的残留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分光光度法、微生物检测法、色谱法(薄层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及免疫学方法。文章总结了该类抗生素的残留分析方法,并对聚醚类抗生素残留检测技术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做出展望,以期为今后多残留检测聚醚类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兽药、农药及生物毒素等小分子化学物质在食品、饲料或水体中的过量残留对人、动物的健康及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一定程度的危害,因此建立一种针对上述小分子化学物质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十分必要。以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为基础的免疫分析技术是残留检测的常用手段,该技术的关键是制备可用来检测特异性抗原的抗体。随着对抗体结构的解析及重组DNA技术的发展,单链抗体为小分子化学物质的残留检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单链抗体具有分子质量小、免疫原性低、可塑性强、可批量生产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以单链抗体为基础建立的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分子化学物质的残留检测成为最常用的分析工具,且单链抗体的筛选策略、表达策略、突变策略及与碱性磷酸酶形成的融合蛋白等进一步提高了抗体产量、灵敏度、广谱性,并使免疫分析方法简便化,从而推进单链抗体免疫分析方法在小分子化学物质残留检测的应用。作者综述了以单链抗体为基础的免疫分析方法在兽药、农药及生物毒素等小分子化学物质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小分子化学物质残留检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因不合理或违规使用兽药, 导致兽药原型或代谢物在动物源性食品和水体中残留, 继而危害人类健康、破坏生态环境。因此, 兽药残留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受体、抗体、适配体等生物识别元件具有分子识别能力, 根据其特性已发开了不同的检测方法, 如免疫分析法、受体检测法及生物传感器法等方法, 广泛用于生物医药的研究。由于分子识别元件是分析的主体, 影响分析的选择性, 因此不同识别元件与兽药相互作用的机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同源建模和分子对接广泛用于残留检测技术, 主要用于药物与蛋白质之间、抗原与抗体之间、受体与配体之间等生物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笔者重点介绍了单链抗体(ScFv)、受体和适配体3种识别元件与兽药小分子之间的互作机制, 主要分析生物识别元件与兽药结合部位形成的氢键、疏水性及关键氨基酸或碱基, 在分子水平上探究药物与识别元件的机理和规律, 从而找出影响识别元件与药物结合的关键因素, 并对3种识别元件进行了总结, 以期为全面了解识别机制和体外进化, 制备出亲和力更广的ScFv、受体、适配体提供理论支撑, 为后续药物残留检测技术和药物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直接竞争ELISA法快速检测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嘧啶残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重氮化-偶联法将磺胺嘧啶(SD)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相连制备了免疫抗原SD—HSA,与卵清白蛋白(OVA)相连制备了包被抗原SD—OVA,用过碘酸钠法将SD—OVA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连接制备了酶标抗原(SD—OVA—HRP)。用SD—HSA免疫BALB/c小鼠,经融合、筛选和克隆化制备了单克隆抗体,利用单抗建立了直接竞争ELISA方法。该方法具有好的特异性,在1—729ng/mL浓度范围标准曲线方程Y=12.05x+2.2538,R^2=0.995,IC50为41.7ng/mL,在猪肉、鸡肉、鸡肝、鸡蛋、牛奶中的检测限分别为20、20、20、5、5μg/kg。在20μg/kg和100μg/kg水平猪肉、鸡肉、鸡肝、牛奶、鸡蛋样品中添加,回收率为82.78%-104.6%。与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比较,二者的阳性符合率为81.3%,阴性符合率为83.3%,总符合率为88.9%;与同类英国RANDOX试剂盒比较,二者符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20.
真菌毒素是真菌在食品或饲料中生长所产生的代谢产物,这些低分子质量化合物既是天然存在的,同时也是无法避免的。真菌通过两种途径进入食物链,一方面可以直接从受真菌毒素污染的植物性食品成分进入食物链;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食物中产毒真菌生长的间接污染进入食物链。真菌毒素广泛存在于成熟的玉米、谷物、大豆、高粱、花生和饲料作物中。食用受真菌毒素污染的食物或饲料会对人和动物造成急性或慢性毒性。真菌毒素除了有直接食用受霉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和饲料造成的不良影响外,还有因为摄入动物源性食品,如肉类、牛奶或鸡蛋,含有真菌毒素的残留物或代谢物而引起的公众健康问题。目前虽然已经鉴定出超过400种真菌毒素,但食物中广泛存在的6种毒素: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伏马菌素、呕吐毒素及T-2毒素,已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持续的食品安全问题。该论文总结了6种真菌毒素的毒性,重点分析了近年来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在这几种真菌毒素检测中的研究进展,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总结分析去展望其在真菌毒素检测方面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