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1篇
  5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5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本试验采用以SV40早期启动子控制的大肠杆菌β—半乳糖苷酶(LacZ)基因作为报告基因,将其插入到含有火鸡疮疹病毒(HVT)糖蛋白A(gA)抗原基因的克隆片段中,构建成HVT转移载体质粒,在该转移载体质粒中,大肠杆菌LacZ基因的两端分别与两段1.4kb和1.8kb的HVT同源片段相连,克隆于pUC19质粒中,将含有LacZ基因的载体质粒与感染HVT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中提取的全细胞DNA共同转染CEF,待病毒蚀斑出现后,用含有X-gal的琼脂糖覆盖细胞单层,可见到有兰色的病毒蚀斑,这些结果表明外源性的LacZ基因已被重组到HVT DNA中,同时还证明HVT的gA基因与HVT的复制无关,可以用于外源基因的插入和表达。  相似文献   
132.
本研究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I),在2005年初,于黑龙江省绥化、海林两地区散养的临床健康的猪、家禽中采集血清样品178份,对其进行了血清学检测,并将获得的血清学检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绥化地区采集的血清样品共计60份,其中家禽中抗H9亚型流感病毒抗体阳性样品24份,占家禽检测总样品数(45份)的53.3%;在海林市地区采集的血清样品共计118份,其中家禽中抗H9亚型流感病毒抗体阳性样品29份,占家禽被检测总样品数(88份)的32.9%。在两地猪群中的血清学检测结果发现,抗H9亚型流感病毒抗体阳性率较高,分别占猪血清检测样品(14/15,19/30)的93,3%和63.3%,两地的畜禽检测中均未检测到H5、H7亚型抗流感抗体。本次试验检测结果表明,在黑龙江省的畜禽养殖中,尤其是猪与家禽当中,存在抗H9亚型流感病毒的抗体,推断可能有该亚型流感病毒的传播;未检到H5、H7亚型流感病毒抗体,在本次检测中可以初步判定在被检测的畜禽当中不存在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与流行。  相似文献   
133.
本专题选登的国外某些企业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以供国内同仁参考、借鉴,文中有的观点也许会有偏颇,有的表述也可能比较模糊,不一定代表本刊编辑部的观点,读者可自行判断,或可以直接查阅美国的Greenhouse Grower杂志.本栏目建设得到美国Greenhouse Grower杂志的大力支持,在此表示感谢.  相似文献   
134.
为探索湛江等鞭金藻室内大规模培养的可行性,分析比较了在管道式光生物反应器和聚乙烯袋培养模式下,湛江等鞭金藻生长密度、比生长速率、叶绿素含量及有机物含量的变化情况。试验将接种藻密度控制在10.0×104 cells/mL,培养周期为16 d。结果显示,在管道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模式下,藻密度可达1.97×106 cells/mL,显著高于聚乙烯袋培养模式下的藻密度(0.99×106 cells/mL)(P<0.05);两种模式下,湛江等鞭金藻的比生长速率分别达到0.396 7、0.327 5/d;管道式光生物反应器模式下,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最高总蛋白、最大可溶性糖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46、0.44、0.92、107.267 7、9.587 8 mg/L,最大生物量(干质量)为0.160 1 g/L,聚乙烯袋培养模式下,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最高总蛋白、最大可溶性糖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26、0.26、0.52、62.564 5、5.559 1 mg/L,最大生物量(干质量)为0.098 6 g/L,管...  相似文献   
135.
合成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Cu(Sal-β-Ala)(3,5-DMPz)2].2H2O(Sal为水杨醛,β-Ala为β-丙氨酸,3,5-DMPz为3,5-二甲基吡唑),并采用电沉积方法制备[Cu(Sal-β-Ala)(3,5-DMPz)2]/GC修饰电极,考察对苯二酚在该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行为,确定氧化电流与对苯二酚浓度之间的线性关系,并优化检测条件。结果表明:[Cu(Sal-β-Ala)(3,5-DMPz)2]/GC修饰电极对对苯二酚有良好的催化作用,且对苯二酚在修饰电极表面的电化学过程为扩散控制。在对苯二酚浓度为4~120μmol/L范围内,氧化峰电流与对苯二酚浓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28μmol/L。  相似文献   
136.
不同干燥方式对甘薯叶功能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甘薯叶功能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甘薯叶综合开发和干燥加工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薯品种‘台农71’和‘胜南’的叶片为材料,研究蒸干结合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60℃/50℃/40℃热风干燥共5种干燥方式对甘薯叶功能成分(总酚、总黄酮、绿原酸类成分、β-胡萝卜素、维生素D3、维生素E、抗坏血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抗氧化能力(采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和外观色泽(叶绿素、色值)的影响,并分析各功能成分间及功能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甘薯叶中检测到的游离酚酸主要包括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C。5种干燥方式对甘薯叶中功能成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真空冷冻干燥下,‘台农71’叶片中游离酚酸总量最高,达到38.4 mg·g-1DW,是其在60℃热风干燥下含量的25.6倍。真空冷冻干燥和蒸干结合热风干燥下,叶片中总酚、总黄酮和抗坏血酸含量差异相对较小,但都显著高于60℃/50℃/40℃ 3种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下,两个材料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是3种热风干燥的1.7—5.3倍和1.7—3.8倍。抗坏血酸在真空冷冻干燥下有较好的保留(175.3—441.1 mg/100 g DW),而在热风干燥中含量极低(3.4—5.7 mg/100 g DW)。维生素D3α-生育酚在蒸干结合热风干燥下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不同干燥方式下甘薯叶甲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P<0.05),其中真空冷冻干燥和蒸干结合热风干燥的自由基清除率较高,显著高于3种热风干燥。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酚、总黄酮、总绿原酸、维生素D3α-生育酚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甘薯叶抗氧化能力与总酚、总黄酮及各绿原酸类成分的含量也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真空冷冻干燥和蒸干结合热风干燥能较好地保留甘薯叶中总酚、绿原酸及衍生物、黄酮、维生素D3α-生育酚、抗坏血酸等功能成分,使叶片干燥后仍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与真空冷冻干燥相比,蒸干结合热风干燥具有成本低和耗时短的优势,是实际生产应用中干燥保留甘薯叶多酚和黄酮的优选方式。  相似文献   
137.
为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灵敏的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方法(GICA),本研究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了胶体金颗粒,标记抗PRRSVN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 2D7制备免疫检测探针,将抗PRRSVN蛋白的MAb 1G7和羊抗鼠IgG抗体印迹在硝酸纤维素膜上,分别作为检测线和质控线,经条件优化,组装成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本研究制备的PRRSV胶体金试纸条的最低检测限度为103.0 TCID50/mL;在特异性试验中,试纸条检测PRRSV呈阳性,其它主要猪病病原均为阴性;不同批次试纸条重复检测,结果无差异;对现地猪场送检的150份病料进行PRRSV病原检测,与RT-PCR相比较,试纸条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98.13%和88.37%.两种方法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82.建立的PRRSV抗原胶体金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的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及现地应用性.该试纸条的研制为PRRS的快速诊断及免疫预防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38.
高致病性禽流感的防控措施主要包括迅速确诊技术;疫区隔离封锁,扑杀病禽;对高风险、可能被传染的区域实施强制免疫等。在该病的防控工作中尚未运用风险评估方法,也无风险评估指标体系,难以正确识别其风险程度,无法进行风险跟踪与控制。风险评估是指为了决策的需要.以科学为基础对具有不确定性的事件或结果进行逻辑判断的一种过程,是将专家经验知识和现代数学方法相结合,建立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确定指标值和权重,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最后用合适的阈值来确定风险程度或根据风险因素的权重采取相应防控措施。风险评估在工程学、生态学、信息学、项目投资、环境保护、生物防治、动植物检疫、生物多样性研究等诸多领域广泛应用。在动物医学领域中,如口蹄、蓝舌病、牛海绵状脑病等流行病的监测中都运用风险分析方法。联合国粒农组织呼吁在区域一级建立能够满足局部区域以及国际社会需要的高致病性禽流感风险预警的兽医监视框架。风险评估框架对科学防控高致病性禽流感有重要决策意义。[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9.
猪圆环病毒多重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GenBank中20株猪圆环病毒(PCV2)核苷酸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建立的检测猪圆环病毒的多重PCR方法,其中引物P1、P2为PCV特异性,扩增938bp片段。P3、P4为PCV2特异性扩增490bp,因此本方法不仅可以扩增PCV片段,还可以同时区分PCV1和PCV2。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为猪圆环病毒的临床诊断与流行病学调查等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0.
鹅副粘病毒NP基因的原核表达及表达产物抗原性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发表的GPMVSF02株的N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通过RT-PCR扩增JS/1/97/Go株的NP基因,将其克隆人pMDl8-T载体,序列测定和分析表明:所扩增的NP基因的核苷酸长为1470bp,共编码490个氨基酸。再将NP基因定向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6P的多克隆位点,经酶切鉴定后将含有NP基因的阳性亚克隆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中,用诱导荆IPTG分别以不同的浓度进行诱导,并在不同的诱导时间进行采样,样品经处理后通过SDS-PAGE、Westernblot和Dot-ELISA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以终浓度为1mmol/LIPTG进行诱导4h表达可达到高峰。表达的融合蛋白大小约为80kD,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