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6篇
综合类   2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5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61.
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动物福利"(animal welfare)制度也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地发展起来,动物福利的条款已写入了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中.但是,我国的动物福利立法和制度化工作还相对落后,这一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对动物福利概念和发展背景的透视,分析漠视动物福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了改善我国动物福利现状、促进畜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62.
田晓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516-1517,1520
通过红外光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玉米淀粉与苯乙烯接枝共聚物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碾片试验、拉伸强度测定、吸水率测定、耐热水性能测定及酶解试验,分析了其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该接枝共聚物具有热塑性和微生物降解性,可望开发为某种生物降解材料。  相似文献   
63.
晋西黄土区果农间作土壤养分空间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黄土区农林复合系统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及效应,对山西吉县残塬面核桃×花生、核桃×大豆和核桃×玉米3种典型果农间作类型下0~100 cm土层中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3种间作类型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垂直方向上,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减少,并且距果树越远,土壤养分的垂直递减梯度越小;在水平方向上,离果树越近,土壤养分越少。2)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间作系统中果树与作物存在竞争,间作系统中作物土壤养分的综合效应优劣说明间作作物以花生为最佳、大豆其次、玉米最差。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研究区果农间作系统减少土壤养分竞争的相关建议:加强水肥管理、增加果树和作物的间作距离、设置根障。  相似文献   
64.
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提出具有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特色的基于产品导向的"双厂双校、双工双学"教学模式,并探讨了该模式的含义、本质、构成、关键及实施保障措施,以提高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社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65.
晋西黄土区林草复合界面土壤水分养分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晋西黄土区刺槐林与天然草带的复合界面及其对照(林地、草地)生长季土壤水分和养分(有机质、全氮、速效氮和速效钾)的测定,分析比较了其水分和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土壤层次的土壤含水量在水平方向上存在差异,在浅层土壤(0-20cm),土壤含水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草地、林地、林草界面,在深层土壤(20-100cm),土壤含水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草地、林草界面、林地;在垂直方向上,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研究区林地、草地、林草界面的土壤含水量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刺槐林地在60-100cm土层中土壤含水量有少许回升。研究区复合类型内土壤养分分布不均衡,水平方向上有机质平均含量为林草界面<草地<林地;全氮平均含量为林草界面最小,草地与林地相差不大;速效磷平均含量为林地<草地<林草界面;速效钾平均含量为草地<林草界面<林地;垂直方向上,各个生态类型的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速效钾含量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逐渐减少,而速效磷含量在土壤的不同层次呈现不同的变化。  相似文献   
66.
介绍了西番莲天然清汁饮料的研制生产工艺及操作要点。并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该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对该饮料的品质的影响因素为:原汁添加量>澄清剂的用量>蔗糖添加量;其最佳水平为:原汁20%,澄清剂2%,蔗糖12%。  相似文献   
67.
现代学徒制是学院和企业合作,共同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证明,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适用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模式,未来将成为高职食品加工技术专业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8.
为提高蛹虫草废弃米基作为饲料中的蛋白含量,本试验采用蛹虫草废弃米基作为发酵培养基,筛选优势发酵菌种,并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考察试验确定一套适用于蛹虫草废弃米基的二次发酵工艺。结果表明:采用酵母菌发酵效果较好。一次发酵的米基添加量为10%(m/m),酵母菌接种量为1%(m/m),发酵时间为20 h|二次发酵的米基添加量为12.5%(m/m),接种量为6%(m/m),发酵时间为48 h。综上,蛹虫草废弃米基经发酵处理后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了25.61%, Ca、P等无机盐含量也略有提高,同时发酵工艺对虫草素无干扰,发酵产物中保留了虫草素成分。此试验结果可作为蛹虫草废弃米基开发新型饲料的技术基础。 [关键词] 二次发酵|粗蛋白质|酵母菌|嗜酸乳杆菌  相似文献   
69.
贵州大花杜鹃属于贵州省特有的极小种群植物和IUCN评估的极度濒危植物,目前仅在龙头大山分布,且幼苗数量极少。为了探究导致贵州大花杜鹃濒危因素中是否在种子传播和萌发上存在障碍导致其居群数量微小,研究了种翅、温度、光照和凋落物4个因素对其种子传播及萌发的影响。对种子进行留翅与去翅2种处理,在不同风速及水处理条件下探究种皮膜翅对种子传播的影响;设置不同温度及光照条件下,贵州大花杜鹃种子萌发的影响;模拟生境条件下凋落物的情况,测定不同基质对种子萌发及幼苗形态建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种翅有助于贵州大花杜鹃种子的风传播与水传播;但在实际生境中,由于其处于丛林密林处,这2种方式实际传播效率并不高。温度适当提高会促进贵州大花杜鹃种子萌发,光照对贵州大花杜鹃的种子萌发没有明显影响,但对幼苗建成影响较大;过厚的凋落物会阻碍贵州大花杜鹃种子的萌发,造成幼苗数量少,种群更新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