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6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4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01.
牛环形泰勒虫巢式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环形泰勒虫Tams1基因序列设计2对巢式引物,成功建立了环形泰勒虫病的巢式PCR快速检测方法.验证试验结果表明,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与GenBank收录的Tams1序列同源性在92%~99%,对环形泰勒虫检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重复性以及灵敏度.对新疆焦虫病疫区牛群血样检测发现,巢式PCR检出率为62.2%(61/98),高于常规PCR检出率(58.2%,57/98)和血涂片镜检检出率(35.7%,35/98),提示该巢式PCR方法可用于大规模的环形泰勒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毒瘟清对白羽肉鸡增重和免疫器官发育及其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 000只体重相近健康的1日龄白羽肉鸡(混雏)随机分为3个组,每个组3次重复,每次重复1 000只.对照组为基础日粮饲喂组,其余2组为实验组.实验组1、2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0 g/600 kg,500 g/400 kg的毒瘟清,对肉鸡的日增重、料重比、免疫器官质量及指数、新城疫抗体效价、淋巴细胞转化率等几个指标进行定期测定.[结果]添加毒瘟清能显著提高肉鸡外周血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增强其对新城疫疫苗的免疫应答,提高脾脏指数,提高日增重,降低料重比.[结论]毒瘟清能提高肉鸡免疫能力和生产性能,为中药制剂代替部分化学兽药提升生产性能提供理论依据,在肉鸡产业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生产中应以500 g毒瘟清/600 kg饲料为最佳添加剂量.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重组狂犬病病毒SRV9株磷酸化蛋白的P基因和基质蛋白的M基因,为构建狂犬病毒(SRV9)全长cDNA提供技术支撑.[方法]设计重组PCR引物,分别扩增SRV9的P基因和M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MD18-PM,并对重组质粒进行酶切、测序鉴定.[结果]PCR扩增的SRV9的P基因和M基因大小分别为893 bp和608 bp,与GenBank已发表的狂犬病病毒SRV9(登录号:AF499686)序列比较,同源性分别为99.66;和99.67;.融合基因PM片段大小为l 501 bp,与预期大小相同,且融合完全.[结论]应用重组PCR成功融合狂犬病病毒SRV9磷酸化蛋白P基因和基质蛋白M基因,为后续构建病毒全长cDNA及感染性克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4.
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以犬传染性肝炎患犬的全血基因组DNA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了犬传染性肝炎病毒Hexon蛋白基因,将其插入到pMD18-T载体进行测序、鉴定,构建原核表达质粒载体pGEX-6p-1-Hex-on。结果显示,犬传染性肝炎病毒Hexon基因已被成功地克隆,基因全长2 718 bp,包含从起始密码子ATG到终止密码子TAA的完整序列。与犬传染性肝炎病毒国际标准株Hexon蛋白基因的同源性为99.7%,通过实验鉴定表明pMD18-Hexon克隆载体和原核表达质粒载体pGEX-6p-1-Hexon已成功构建。  相似文献   
105.
新疆牛巴贝斯虫MSA-2c可溶性融合蛋白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量大小一致.MSA-2融合蛋白的优化表达为牛巴贝斯虫病的分子免疫学诊断和亚单位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6.
以LacZ为报告基因,利用DNA重组技术构建了LacZ真核表达质粒pCDLacZ,pCDLacZ肌注小鼠后,X-Gal染色法及半乳糖苷酶定量分析结果表明,LacZ基因在小鼠胫前肌中得到表达,并在肌注后第7天左右达到高峰,表达的LacZ主要分布于胫前肌近膝关节肌腱结合处,提示肌肉接种基因疫苗应采用纵向,接种部位应接近肌腱结合处。  相似文献   
107.
雌性羔羊17头和阉羊9头,在6月龄时分别用羊型布鲁氏菌M5菌苗进行气雾(7头)、粉雾(10头)和皮下(9头阉羊)免疫,未经配种,一年后用强毒羊型布鲁氏菌青海株皮下注射感染,30天后扑杀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共发现6例肝肉芽肿(气雾组1例、粉雾组2例、皮下组3例),粉雾组中还有1例心肌肉芽肿,皮下组的3例肝肉芽肿中有1例不典型。  相似文献   
108.
本文研究了羊型布鲁氏菌M5活菌苗在致病剂量和免疫剂量下所诱发的豚鼠免疫病理学应答。致病剂量为1000亿活菌数,免疫剂量为1000万活菌数。在实验中,用细菌学、血清学、免疫学、免疫病理学、组织化学以及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了这二组豚鼠的IgG、C3、血液组织胺(Ht)、循环性免疫复合物(CIC)、淋巴细胞转化率(LTR)、血清凝集素等变化的动态以及皮肤超敏反应。实验结果表明: 1.羊型布鲁氏菌M5活菌苗具有相当大的毒力,致病剂量能引起豚鼠的免疫功能低下。 2.致病剂量、免疫剂量作用下的二组豚鼠,所诱发的免疫病理学变化只有量的区别。因此,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布病室提供的免疫剂量实际上为低致病剂量。 3.羊型布鲁氏菌M5活菌苗及其抗原成份能引起血液中组胺水平升高,但未能诱发出I型超敏反应。 4.羊型布鲁氏菌M5活菌苗致敏豚鼠可引起循环性免疫复合物形成与沉着,在一定的时期内还可诱发皮肤Arthus反应与迟发性超敏反应。 5.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发现肝脏出现了局灶性坏死和肉芽肿,在这二种病灶内证实了布鲁氏菌抗原的存在。肝小叶问动脉、静脉壁以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有循环性免疫复合物沉着。致病剂量组、免疫剂量组几乎所有的病例的肺脏均发生间质性肺炎和淋巴细胞增生性结节,早期病例并有急性肺炎。肾脏除膜性肾小球性肾炎外,间质也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其他的变化有化脓性附睾炎、睾丸精细胞坏死、间质性睾丸炎、心内膜炎与超敏性心肌炎、浆液性化脓性淋巴结炎和肉芽肿形成、脾白髓增生与红髓嗜酸粒细胞浸润、嗜酸粒细胞性肝炎、多器官组织内不同程度的嗜酸粒细胞浸润等。注射菌苗后第90天(PID90)时,病变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09.
为获得重组表达的H5亚型流感病毒血凝素(HA1)抗原.将PCR扩增的H5亚型流感病毒HA1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HA1-H5.结果显示,转化pETHA1-H5的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的诱导下以包涵体形式表达了HA1蛋白.HA1重组蛋白能与不同禽类(鸡、鸭和鹅)H5亚型流感病毒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同时以HA1重组蛋白为抗原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具有与H5亚型完整病毒粒子抗原反应的能力,说明重组表达的HA1蛋白保留了自然条件下H5亚型流感病毒的抗原特征.将重组表达的HA1蛋白作为ELISA抗原检测禽血清中的H5亚型流感病毒抗体,以HI试验结果为参考,两者的符合率为96.6%,证明HA1重组蛋白作为ELISA检测抗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10.
新疆克拉玛依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兰州乳房炎检测试剂(Lanzhou mastitis test,LMT)对克拉玛依规模化奶牛场进行了奶牛隐性乳房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为70.43%(543/771)。对543份阳性牛乳样品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发现,阳性乳样品中细菌分离率达89.13%(484/543),葡萄球菌、链球菌、肠杆菌和棒状杆菌为主要致病菌,且多为几种致病菌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