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237篇
园艺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主要介绍了枯草芽胞杆菌对动物的生长性能、免疫指标和抗病力的影响,以及对养殖水体的净化作用,以期为在畜牧生产实践中合理利用枯草芽胞杆菌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12.
 为了分离具有产酸能力的芽孢杆菌,使用菌种分离培养基从牛粪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产酸能力的芽孢菌,命名为GF1。根据该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鉴定和16S rDNA序列测定分析, 初步鉴定该菌为蜡样芽孢杆菌。对GF1发酵液中的代谢产物进行液相色谱分析,发现GF1可代谢产生乳酸、乙酸等有机酸。对GF1进行液体发酵,通过在沸水中加热10 min灭活菌体,检测GF1最终芽孢率可达到90%以上,对GF1进行耐热、耐酸和耐胆盐处理,发现GF1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和较强的耐酸耐胆盐特性,以小鼠做安全性试验,结果成活率为100 %,表明GF1安全无毒。GF1不仅能够产酸,还可以产生芽孢,可以突破乳酸菌在颗粒料中添加的瓶颈。  相似文献   
213.
 为研究不同配方产品对热应激状态下产蛋鸡生产性能及血清抗氧化功能的影响,以600只67周龄新罗曼商品蛋鸡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饲喂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了不同配方的热应激复方产品的日粮,试验期28 d。试验测定了在热应激条件下饲喂试验日粮第14 d、28 d蛋鸡生产性能、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以及丙二醛( MDA)含量。结果表明基础饲粮中添加抗热应激复方产品显著提高了热应激条件下蛋鸡的料蛋比和产蛋率(P<0.05)。从血清抗氧化指标来看,各试验组均能显著地提高血清中的GSH-PX活性(P<0.05)、SOD活性也有所提高,且显著降低了血清中MDA含量(P<0.05)。日粮中添加抗热应激复方产品能够提高热应激状态下产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且以配方2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14.
为了研究幼龄动物使用复合微生态制剂的优势和抗生素的弊端,选取1日龄的肉雏鸡160只,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复合微生态制剂组(717)、氟苯尼考正常剂量组(FB 1×)和氟苯尼考10倍剂量组(FB 10×),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试验为期9 d,测定脾脏和法氏囊指数,同时做脾脏和法氏囊组织切片。试验结果表明,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肉雏鸡脾脏的发育没有显著的促进作用(P>0.05),但能够显著提高肉雏鸡法氏囊指数(P<0.05),9日龄717组法氏囊指数较空白对照组、FB 1×组和FB 10×组分别高出14.4%、19.2%和25.9%,差异显著(P<0.05),其中FB 10×组最低。9日龄FB 1×组和FB 10×组脾脏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717组(P<0.05),其中FB 10×组最低。由组织切片结果可以看出,肉雏鸡使用微生态制剂能够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而氟苯尼考类抗生素则引起肉雏鸡法氏囊和脾脏的萎缩及淋巴细胞的减少和死亡。由试验结果可知,氟苯尼考类抗生素尤其是在高剂量使用时,对肉雏鸡免疫器官的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氟苯尼考相比,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肉雏鸡促进免疫器官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15.
采用黑曲霉ASP-1,以麸皮和豆粕为辅助发酵料,料水比1:1.2,温度30℃,121℃灭菌30min,接种量按孢子量106个/g添加孢子悬浮液,对棕榈粕进行发酵。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发酵配方为:棕榈粕90%、麸皮8%、豆粕2%,;最佳发酵时间48h;发酵后能量值为18413J/g;还原糖含量为5.1%,水解完全;β-甘露聚糖酶可达205.7U/g。  相似文献   
216.
赵倩  何伯峰  陈玉春  谷巍 《饲料广角》2012,(16):44-45,47
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量的日益增大,水产集约化养殖的进程,使水产动物疾病呈现多发性、复杂化、高危害的特点,时刻威胁着水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微生物和中草药以其"安全、绿色、无残留"的优点已成为近几年研究的热点。如果中草药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既可以增强中  相似文献   
217.
试验旨在对一株杜仲树皮内生菌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的内切纤维素酶(CMCase)进行产酶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分析,为探究贝莱斯芽孢杆菌CMCase的相关特性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分别优化pH、接种量、温度、时间、碳源和氮源等发酵条件,并探讨温度、pH、底物专一性、金属离子及表面活性剂对CMCase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玉米秸秆为碳源(30 g/L)、豆粕为氮源(30 g/L)、3%接菌量、pH 7.0的条件下37℃培养48 h,贝莱斯芽孢杆菌157的CMCase最高可达(5.14±0.18) U/mL。经CMCase酶学性质分析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157的最适酶反应温度为60℃,最适pH为5.0;温度稳定性试验发现,在40和50℃时,相对剩余酶活力均高于80%,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力逐渐降低,当温度高于55℃,相对剩余酶活力约为50%;pH稳定性试验发现,在pH 5.0~10.0之间耐受性良好,相对剩余酶活力均高于90%,随作用时间的延长,相对剩余酶活力变化不大。贝莱斯芽孢杆菌157 CMCase属于典型内切型纤维素酶。Na^+、Mg2+、Ca2+可促进贝莱斯芽孢杆菌157 CMCase酶活力,而Co2+、Hg2+、Fe2+、Cu2+和SDS抑制CMCase酶活力;表面活性剂Tween-80、Tween-20、Triton X-100对贝莱斯芽孢杆菌157 CMCase无影响。本试验通过对贝莱斯芽孢杆菌157进行产酶条件优化及CMCase酶学性质分析发现,贝莱斯芽孢杆菌157 CMCase具有产酶量高,耐受pH范围广的特点,在饲料添加剂、洗涤剂和造纸领域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18.
棉籽粕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蛋白饲料,棉籽粕的有效脱毒可以提高饲料利用率。本实验建立了快速准确地测定棉籽粕游离棉酚的HPLC方法,并采用不同的脱毒方式对棉籽粕中的游离棉酚进行降解,筛选最优脱毒方法。结果显示:(1)HPLC法测定棉籽粕中棉酚含量,棉酚色谱峰出峰稳定性良好、分离效果好、峰型理想、灵敏度高,可以高效地检测棉酚含量;(2)不同处理方法对棉籽粕脱毒效果不同,棉酚脱毒率大小排序为:微生物法硫酸亚铁法尿素法高温高压法。最优的方法为微生物法,酵母菌发酵48 h后的发酵棉籽粕棉酚降解率高达93.86%;化学法(硫酸亚铁法和尿素法)脱毒率在53.64%~78.18%,物理法(高温高压)脱毒率最低为41.00%。  相似文献   
219.
试验旨在研究中草药-益生菌-胆汁酸复合制剂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495日龄海兰褐健康蛋鸡16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2%中草药-益生菌-胆汁酸复合制剂(黄芪、当归、乳酸杆菌、胆汁酸等),检测其对海兰褐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及免疫指标的影响。预饲期1周,试验期3周。结果显示:试验组的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采食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4.97%、1.71%、0.49%,料蛋比降低6.33%。试验组的蛋白高度、蛋黄颜色、哈氏单位分别较对照组提高9.87%、6.64%、3.9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IgA提高2.38%,IgG提高1.51%。对蛋鸡粪便中乳酸杆菌和大肠杆菌的计数发现,试验组粪便中的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大肠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综上所述,日粮中添加0.2%中草药-益生菌-胆汁酸复合制剂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蛋鸡的生产性能和蛋品质,同时提高其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220.
该试验研究了黑曲霉B-2所产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结果表明:该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4.8,在pH4.8~5.2范围内酶活性稳定,并且粗酶粉的热稳定性良好,100℃处理1h后酶活性仍保留73.6%;Co2+、Fe2+,Mn2+、Zn2+对该木聚糖酶有抑制作用,Cr2+能提高此木聚糖酶的活性,低浓度的Ba2+、EDTA二钠、Na+对木聚糖酶的活性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