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5篇
  3篇
综合类   16篇
畜牧兽医   38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3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严重威胁养禽业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国不断出现新型IBV毒株及变异株,给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IB)防控造成困难。监测研究报告显示,IBV感染与多种类型毒株有关,主要以LX4型为主。我国部分地区近期出现LX4型与TW型重组毒株,但鲜有TWⅡ毒株报道,其分子特征和抗原特性目前尚不清楚。通过分离河北省某鸡场疑似IB病鸡肾脏,获得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ck/CH/LHB/121042,基因组全长27 675 bp,共10个开放阅读框,基因组特征为5'UTR-1a-1b-S-3a-3b-3c-M-5a-5b-N-3'UTR,Spike protein裂解酶识别位点为"Arg-Arg-Phe-Arg-Arg"。病毒基因型鉴定为TWⅡ型,基因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毒株与2010年河北分离株ck/CH/LHB/100801亲缘关系最近,推测具有相同进化来源。研究结果对于阐明病毒起源、预测未来产生新型毒株和重组毒株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目的】从鸭组织中克隆鸭β-防御素(AvBD)2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检测重组鸭AvBD2蛋白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RT-PCR技术从鸭胰腺组织中扩增鸭AvBD2基因,根据已发现的禽β-防御素和部分哺乳类动物β-防御素-2的氨基酸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将该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上进行原核表达,对该重组蛋白进行纯化,测定体外抗菌活性与理化特性。【结果】鸭胰腺组织中克隆出鸭AvBD2基因的cDNA大小为195 bp,编码64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鸭AvBD2与其它物种AvBD2同源性较高。凝胶电泳结果显示重组鸭AvBD2蛋白在原核高效表达(分子量约为32 kD),对多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胞杆菌有较高抗菌活性,对大肠杆菌与猪霍乱沙门氏菌的抗菌活性较弱。重组鸭AvBD2蛋白对上述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5.25~125 μg?ml-1,对猪霍乱沙门氏菌最小抑菌浓度大于400 μg?ml-1。重组鸭AvBD2蛋白在-20~100℃或pH 3~12条件下处理30 min后仍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结论】克隆并表达了鸭AvBD2基因,表达产物具有抗菌活性,对温度和酸碱度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3.
选用中草药:女贞子(LL)、五味子(SC)、四君子汤(SJZT)与六味地黄丸(LWDHW)以及甘露寡糖(MOS)和黄霉素作饲料添加剂,通过测定蛋雏鸡血清、心脏、肝脏和肾脏组织中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与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研究上述饲料添加剂对蛋雏鸡抗氧化机能与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显示:(1)SC与LWDHW显著提高血清SOD活性,LL显著提高心脏SOD活性,试验所用这几种添加剂对蛋雏鸡肝脏和肾脏SOD活性无显著影响;(2)LL和SC显著提高血清和心脏GR活性(P<0.05),SJZT显著提高心脏和肝脏GR活性(P<0.05),试验所用几种添加剂对雏鸡肾脏GR活性无明显影响;(3)LL显著降低血清和心脏MDA含量,SJZT显著降低心脏MDA含量,试验所用这几种添加剂对蛋雏鸡肝脏和肾脏MDA含量无显著影响;(4)试验所用这几种添加剂对蛋雏鸡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4.
本研究旨在制备抗鸭β-防御素9(AvBD9)蛋白的单克隆抗体.首先用pGEX-6p-1载体表达的鸭AvBD9蛋白做抗原免疫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Mus musculus),免疫3次,每次间隔15 d,融合前3 d加强免疫1次.然后将鸭AvBD9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的EcoR Ⅰ和Sal Ⅰ双酶切位点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duckAvBD9,将重组质粒转化至大肠杆菌(Escheriohia coli)BL21(JM83-)株,经IPTG诱导表达、镍柱纯化后做检测原.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和Western blot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筛选及鉴定,经3次亚克隆后得到1株单抗,命名为1F11.结果表明:重组pET-32a-duckAvBD9蛋白大小为26kD,与预期大小一致,并能被抗pGEX-duck AvBD9阳性血清识别.单抗1F11在pGEX-6p-1空载体蛋白、pGEX-duck AvBD9蛋白、pGEX-duck AvBD10蛋白、pGEX-chicken AvBD10蛋白中能够特异性识别pGEX-duckAvBD9蛋白.其亚类鉴定重链为IgG1,轻链为κ链.本研究获得了1株鸭AvBD9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单抗1F11的特异性良好,可用于对鸭AvBD9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活性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5.
鸡抗菌肽属禽β-防御素(AvBD)类,是鸡先天性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将AvBD10基因定向插入到AvBD5-pGEX SalⅠ和NotⅠ双酶切位点上,构建了AvBD5-pGEX- AvBD10双基因共表达重组载体。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 (Escherichia coli ) BL21,于37 ℃不同时间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外源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重组AvBD5-AvBD10双分子融合蛋白的分子量约为36 kD,重组双分子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5%,重组菌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重组双分子蛋白经纯化后,分别以对数生长中期的大肠杆菌[BL21(DE3-) 株]与致病性链球菌[Streptococcus(CAB株)]为检测菌,利用薄层平皿琼脂糖孔穴扩散法测定了重组双分子蛋白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重组双分子蛋白对这两种细菌都具有抗菌活性。并且对温度和pH有很高的稳定性,在-70~100 ℃或pH 3~12处理30 min仍具有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36.
大豆黄酮对动物生产性能、免疫功能与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大豆黄酮属异黄酮类植物雌激素,主要存在于豆科植物中。其主要成分为染料木黄酮、黄豆苷元和大豆黄素。文章综述了大豆黄酮促生长的作用及其机理、免疫促进作用、调节动物胆固醇代谢与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7.
鸡抗菌肽属β-防御素类,在鸡的先天性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将克隆得到的鸡β-防御素-10基因(AvBD10)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GEX-AvBD10。将重组质粒转化至BL21,于37℃用IPTG诱导培养不同时间,SDS-PAGE电泳与灰度扫描显示该重组蛋白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4.3%。表达的AvBD10融合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分子量约为31ku。重组蛋白经纯化后,以对数生长中期的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酸乳杆菌、枯草芽胞杆菌和猪霍乱沙门氏菌为检测菌,利用薄层平皿琼脂糖孔穴扩散法测定了重组鸡AvBD10蛋白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重组鸡AvBD10蛋白对大肠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嗜酸乳杆菌、枯草芽胞杆菌有抗菌活性。此外,重组鸡AvBD10蛋白在-70℃~100℃及在pH4-pH10条件下仍具有抗茵活性。  相似文献   
38.
湿热处理对全脂大豆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脂大豆通过湿热处理,研究了不同加热温度(压力)对脲酶活性(UA)和蛋白质氢氧化钾溶解度(PS)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温度(压力)处理下,UA与PS随加热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在同一时间下,UA与PS随加热温度(压力)的升高而下降;在UA完全失活之前,UA与PS呈高度正相关,UA可作为大豆加热程度的检测指标,加热过度,UA完全失活,已经不再能作为大豆加热程度的检测指标。但在本实验条件下,即使加热严重过度。PS也不下降为零。仍然可作为检测大豆生熟度的指标。在不同处理条件下,以100℃(0MPa)加热30~60min,110℃(0.045MPa)加热15min,120℃(0.1MPa)、125℃(0.135MPa)加热5min为加热适当。  相似文献   
39.
鱼油对猪屠体特性、感观性状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MagarethOverland等著马得莹编译魏允校猪采食含长链脂肪酸(20∶5n-3和22∶6n-3)的日粮可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以及其它疾病的发病率(Schocky等,1990)。由于猪肉及其它猪肉...  相似文献   
40.
药用植物及其提取物的营养调控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崇尚自然、追求健康意识不断增强,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安全性引起了广泛的争议。药用植物及其提取物以其来自天然、无(或小)毒副作用、无污染和无残留等独特优点,在饲料、畜牧业中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发挥营养、保健、提高免疫力、抗应激、抗氧化和改善畜产品品质等多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以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几年来在药用植物及其提取物对动物生长性能、内分泌、免疫功能、抗应激、抗氧化、改善代谢、提高肉质等方面的初步研究为主,介绍了国内近年来对药用植物及其提取物的营养调控作用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