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23篇
畜牧兽医   17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肉品嫩度是肉的主要食用品质之一,它是消费者评判肉质优劣的最常用指标.由肌肉转变为可食性肉,到最后的嫩化成熟是一个复杂过程.宰后肉类的后期成熟和嫩化处理,是改善肉品嫩度的关键环节.该文主要阐述了影响肉嫩度的因素(宰前和宰后因素)、嫩化方法以及嫩化机制(如:电刺激、盐类、酶法、有机酸、超声波、高压和吊挂拉伸等),为肉制品加工企业品质改良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要分析了云南省肉类加工企业的现状,并根据肉类发展趋势提出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选择德宏水牛及其不同杂交品种共15头,即尼本水牛(尼里水牛×德宏水牛)、摩本水牛(摩拉水牛×德宏水牛)的F1代和德宏水牛各5头,进行了肉质化学和物理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尼本水牛(57.73%)和摩本水牛(53.63%)的熟肉率有显著差异(P<0.05);尼本水牛(0.93%)比摩本水牛(1.03%)的粗灰分高10.75%(P=0.04);而其它化学成分和物理特性都没有显著差异。此项试验说明,通过尼里水牛或摩拉水牛与德宏水牛的杂交并没有显著改变德宏水牛肉质的化学和物理特性。  相似文献   
14.
 选用20 kg杜滇玉、杜滇昆、杜滇陆、约长撒和杜长大杂交猪各20头,饲喂含0.4%的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的日粮,进行120 d的饲养试验。饲养结束后进行屠宰和胴体品质分析试验,研究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对云南本地主要杂交猪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与杜长大相比较,其他4个杂交组合的日增重显著降低,料重比显著增加,杜长大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与杜滇玉和杜滇昆相比,杜滇陆日增重和料重比分别有提高和降低的趋势,料重比有所降低,但3个品系间无明显差异;杜长大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其它4个杂交组合,背膘厚度显著降低,其它4个杂交组合眼肌面积和背膘厚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选用20kg杜滇玉、杜滇昆、杜滇陆、约长撒和杜长大杂交猪各20头,在饲养和屠宰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杜滇玉、杜滇昆、杜滇陆、约长撒和杜长大的肌肉营养成分、理化特性和品尝鉴定试验,研究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对云南本地主要杂交猪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杜长大和约长撒背最长肌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杂交组合,杜滇陆背最长肌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杂交组合;与其它杂交组合相比,杜长大的大理石纹评分显著地低;杜滇陆和约长撒的剪切力值显著高于杜滇玉、杜滇昆和杜长大;与杜滇玉、杜滇昆、约长撒和杜长大相比,杜滇陆失水率显著降低;杜滇玉、杜滇昆和杜滇陆的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约长撒和杜长大;与杜长大相比,杜滇昆、杜滇玉和杜滇陆的肌纤维直径显著下降,杜滇昆和杜滇陆肌纤维密度显著提高,杜滇玉、杜滇昆和杜滇陆间差异不显著;杜滇陆的香气、滋味、嫩度及多汁性得分高于其他杂交组合,但5个杂交组合间差异不显著。综合考虑生长性能和肌肉品质,杜滇陆为冷却肉生产的最佳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6.
 对白天放牧,晚上补饲的24月龄成年龙陵黄山羊的屠宰性能及肉质理化特性进行研究。6头龙陵黄山羊用于试验,所有试验山羊14日龄去势,90日龄断奶。断奶后采用“白天放牧、晚上补饲”的半放牧饲养方式,补充饲料粗蛋白18.5%,代谢能12.5 MJ/kg。饲养至24月龄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和背最长肌理化特性。屠宰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38.13 kg,21.15 kg,15.67 kg,55.46%和41.10%。背最长肌的理化特性结果显示,粗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的百分含量和pH值分别为75.04%,20.99%,2.86%,0.97%,6.42。试验结果显示,成年龙陵黄山羊在较大月龄(24月龄)有较高的产肉量,肉质的各项理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龙陵黄山羊羔羊的屠宰性能及肉质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白天放牧,晚上补饲的6月龄龙陵黄山羊羔羊的屠宰特性及肉质理化特性进行研究。11头龙陵黄山羊用于本试验,所有试验山羊14日龄去势,90日龄断奶。断奶后采用"白天放牧、晚上补饲"的半放牧饲养方式,补充饲料粗蛋白18.5%,代谢能12.5 M J/kg。饲养至6月龄屠宰,测定屠宰性能和背最长肌理化特性。屠宰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宰前活重、胴体重、净肉重、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为18.5 kg,8.8 kg,6.03 kg,47.51%和32.38%。背最长肌理化特性结果显示,粗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的百分含量和pH值分别为78.04%,18.67%,1.81%,1.02%和6.86。试验结果显示,6月龄龙陵黄山羊羔羊具有较高的屠宰率和良好的产肉性能,肉质的各项理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
肉品的嫩化机制、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品嫩度是肉的主要食用品质之一,它是消费者评判肉质优劣的最常用指标。由肌肉转变为可食性肉,到最后的嫩化成熟是一个复杂过程。宰后肉类的后期成熟和嫩化处理,是改善肉品嫩度的关键环节。该文主要阐述了影响肉嫩度的因素(宰前和宰后因素)、嫩化方法以及嫩化机制(如:电刺激、盐类、酶法、有机酸、超声波、高压和吊挂拉伸等),为肉制品加工企业品质改良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对云南地方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羔羊的生长及屠宰性能进行研究。新出生的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各16只用于本试验。试验山羊采用白天放牧、晚上补饲的半放牧饲养方式,补充饲料粗蛋白18.5%、代谢能12.5MJ/kg。饲养150d后,屠宰云岭黑山羊和龙陵黄山羊各8只。结果显示,云岭黑山羊出生体重显著高于(P=0.03)龙陵黄山羊,但断奶体重2个品种差异不显著(P>0.05)。云岭黑山羊宰前体重(P=0.05)、宰后空体重(P=0.05)、热胴体重(P=0.04)、胴体脂肪重(P=0.02)和胴体脂肪沉积率(P=0.03),显著大于龙陵黄山羊。云岭黑山羊肝重比(P=0.03)、肠重比(P=0.03)和胃重比(P<0.01)显著大于龙陵黄山羊。本试验表明,云岭黑山羊较龙陵黄山羊更具备生产羔山羊肉的潜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并获得低毒且高效的牛筋草生防菌,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获得牛筋草炭疽病病原菌菌株NJC-16,通过形态学观察结合ITS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确定该菌株为牛筋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eleusines。该病原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5℃;不同光照条件对病原菌生长无显著差异;在供试碳(氮)源中病原菌对淀粉和酵母粉的利用效果最好;生长最适pH为6~9;菌丝的致死温度为65℃、10 min。室内生防试验表明,菌株NJC-16分生孢子悬浮液对牛筋草防效最佳,接菌21 d后牛筋草发病率为83.2%,鲜重防效达73%,对稗、马唐、千金子、反枝苋、大巢菜的生防效果较差。作物安全性试验表明,该菌株的分生孢子液对玉米、小麦、水稻安全。综上所述,菌株NJC-16有开发成为生物除草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