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5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9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6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49篇
园艺   3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双重PCR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16S rRNA序列各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分别能扩增出822 bp和294 bp的DNA片段,并据此建立了快速准确鉴别副猪嗜血杆菌和猪链球菌的双重PCR方法,临床试验证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敏感性,能对临床病料进行鉴别诊断.对161份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副猪嗜血杆菌的检出率为23.75%,猪链球菌的检出率为43.48%,二者混合感染率为9.94%.  相似文献   
42.
本试验分离纯化1株致使罗非鱼具有链球菌发病症状的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氯霉素等10种药物敏感。PCR扩增该菌的cfb基因,将扩增片段测序后与GenBank上登录的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的cfb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同时对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包括培养时间和pH对该菌生长的影响;培养温度对其致病力的影响;探讨了不同攻毒方式(腹腔、胸腔和背部肌肉注射)与鱼发病快慢的关系;并对不同规格(100和10 g左右)的罗非鱼对该菌的易感性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该菌的最适培养时间为11.5 h,最适培养pH为7.5;腹腔、胸腔和背部肌肉注射后,其发病时间几乎一致,但胸腔注射的试验鱼死亡速度最慢,背部肌肉注射是较安全可行的攻毒方式;33℃培养的无乳链球菌攻毒的罗非鱼发病最快,死亡最集中;100 g的试验鱼比10 g的试验鱼更易感染。  相似文献   
43.
采用细菌分离的方法,结合PCR检测,生化鉴定,对广东地区2007年9月~2008年9月37个患病猪场送检的372份病料进行副猪嗜血杆菌分离鉴定,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显示副猪嗜血杆菌分离率达24.00%,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猪场阳性率达40.54%,表明副猪嗜血杆菌病在广东地区已普遍流行。  相似文献   
44.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副猪嗜血杆菌(HPS)外膜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1对特异性引物,从广东省HPS分离株外膜蛋白P5基因中扩增出与预期设计的1116bp大小相符的片段,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MD18-T载体上,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出HPS广东分离株的目的基因,核苷酸长为1116bp,共编码371个氨基酸,与已发表的HPS(SH0165)外膜蛋白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100%,氨基酸同源性100%。生物学预测分析结果显示,HPS外膜蛋白是一种混合型结构蛋白,含有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其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区域可能形成抗原表位;其N端含有1个信号肽,最佳切割位点在21~22个氨基酸;有15个抗原决定簇;无跨膜区;同源建模分析,未见相似三维结构。  相似文献   
45.
为研究兽用白花蛇舌草黄酮注射液的澄清工艺,试验采用石硫法和壳聚糖絮凝法制备兽用白花蛇舌草黄酮注射液,通过定性鉴别、黄酮含量测定及注射液有关物质检查,比较两种工艺的澄清效果。结果表明,用壳聚糖絮凝法制作的白花蛇舌草黄酮注射液含量高,但鞣质、树脂检查不合格;石硫法澄清白花蛇舌草黄酮注射液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6.
红将军苹果的化学疏花疏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4年生红将军苹果为试材,分别在盛花期和谢花后喷45%结晶粉石硫合剂100倍液和10g/L有机钙制剂,研究石硫合剂和有机钙制剂的疏花效果和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制剂疏花效果较好,花朵坐果率较喷清水对照降低10%左右,花序坐果率降低15%左右;每花序只坐一个果者分别为对照的1.41倍和1.55倍;喷两种制剂后对单果重、果形指数、果面色泽、果肉硬度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7.
调查了山东省9个地市97个苹果园的土壤肥力状况,分析了土壤酸碱度的变化趋势、有机质含量及矿质元素的状况,提出了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48.
为研究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外膜蛋白P5对豚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功能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以GM-CSF、IL-4联合诱导骨髓细胞生成未成熟DC,加入不同剂量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观察DC形态,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ELISA法测IL-6、IL-12p70、TNF-α分泌情况.结果显示:经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P5刺激后,可获得具有典型树突状突起形态的DC;经5μg·mL-1P5刺激的DC较对照IL-6、TNF-α分泌量极显著增加(P<0.01),IL-12的分泌量有所增加(P>0.05);50 μg·mL-1P5刺激的DC较对照IL-6分泌量极显著增加(P<0.01),IL-12p70和TNF-α分泌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诱导后的DC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极显著增强(P<0.01).本研究证明P5能影响骨髓细胞来源的DC的分化、成熟及功能的发挥,且不同剂量的P5对DC的成熟程度影响有差异.  相似文献   
49.
针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JL/07/SW株GP5基因设计了4个脱氧核酶,经体外切割试验筛选得到具有体外切割活性的脱氧核酶,并通过RT-PCR、TCID50、CPE、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具有切割活性的脱氧核酶抑制PRRSV复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针对GP5基因的Dz-GP5-10抑制效率最高可达到82.4%,Dz-GP5-12也表现良好的抑制效果,表明GP5基因的这2个位点可能是PRRSV复制所必需的。本研究为PRRSV复制及基因组功能研究、抗病毒药物开发和转基因动物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0.
用灌洗法从健康仔猪分离猪肺泡巨噬细胞(PAM)。将PAM和TJM92-PRRSV混合孵育作为试验组,用10%RPMI-1640与PAM孵育作为对照组。分别孵育0 h、6h、12 h、18h和24h收获PAM,用qRT-PCR检测相关因子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TLR2、IL-10、IL-1α、IL-1β和TNF-αmRNA表达量先升后降,最后恢复上升。MHCⅡ和CD40 mRNA表达量先降后升。结论:TJM92-PRRSV可以诱导PAM相关因子mRNA表达量整体短暂下调然后迅速恢复。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PRRSV对免疫功能影响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