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41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8篇
  37篇
综合类   191篇
农作物   22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46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8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01.
何斌  石健泉 《广西园艺》2002,(5):J011-J012
1 主要物候期特点1夏橙果实着色期比普通甜橙迟一个多月 ;2果实返青一般 1 2月下旬果实才开始着色转黄 ,至次年 1~ 2月颜色最佳。随着气温的回升 ,色泽进一步减退 ,直至 2~ 3月当气温回升到 2 0℃时部分果实从果蒂附近开始出现不规则黄绿色斑纹 ,即果实开始返青 ,然后扩展全果 ,回复到绿色 ;3当气温降至日 /夜温度为 2 0℃ /1 2℃时 ,最适宜夏橙花芽分化 ,此时期增强树势 ,保持叶片正常绿色 ,减少落叶 ,积累养分多 ,才有利于花芽分化4夏橙在月平均气温低于 1 0℃的地区 ,常有低温落果现象 ,落果状况与气温成负相关。冬季低温落果期 ,在 1…  相似文献   
102.
本文以C村发展路径的演变为例,借助UNWTO提出的ST-EP模式中强调的“社区参与方式”概念,解释该村兴衰交替的成因和影响。重新梳理出该村落旅游发展中村落力量、市场力量和政府力量的定位,尝试厘清旅游经济发展、社区参与、发展力量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03.
不同粮食作物光能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物产量高低主要取决于作物的光能利用效率,明确不同作物光合、光截获能力与光能利用效率的差异性,对提高作物资源利用效率和种植结构调整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吉林省梨树县玉米、春小麦、大豆、谷子和马铃薯5种主要粮食作物为研究对象,通过2a田间试验,分析研究了不同作物不同生育阶段的光合特性、光截获和光能利用效率。结果表明:玉米和谷子在营养及生殖生长阶段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均大于28.34 μmol/(m2·s),高于其他作物,且光合作用适宜光强范围较其他作物更宽。对比作物光合有效辐射截获能力可知,玉米、大豆和谷子的光截获能力明显优于其他作物,但基于光截获能力分析需适当减小种植密度,避免种植密度过大影响作物中下部叶片发育;马铃薯和小麦则可在充分考虑水分、肥料等限制条件后适当增加种植密度来提升作物群体光截获能力;作物上部最大光截获由营养生长阶段向生殖生长阶段的过渡时期最高,对作物光能利用率的提高有重要影响。马铃薯、玉米及谷子的全生长季光能利用率显著高于小麦和大豆;马铃薯、玉米及谷子在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过渡时期的光能利用率较其他生育期高。仅考虑产量最高,吉林梨树县优先种植玉米、马铃薯和谷子。  相似文献   
104.
大跨度非对称水控酿热保温日光温室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跨度非对称水控酿热保温日光温室(简称大跨度日光温室)的特点是在温室的北部建造了水控酿热发酵池,提高了温室的保温蓄热能力。该试验以大跨度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在冬季典型晴天(2016-01-28),阴天(2016-01-13)和雪天(2016-02-12)的条件下,将大跨度日光温室与苯板砖墙温室进行对比,分析了其光照强度、温度日变化、土壤温度日变化等性能。结果表明:晴天条件下,大跨度日光温室夜间的平均温度为11.7℃,阴天为10.8℃,雪天为9.9℃;晴天条件下,大跨度日光温室夜间的平均土壤温度为10.8℃,阴天为13.9℃,雪天为11.4℃。大跨度日光温室的夜间平均温度能满足冬季作物的要求,且该温室比苯板砖墙温室建造成本降低了39.6%,土地利用率提高了30%以上,适合在西北地区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5.
对广西宁明县34年生米老排人工林的5种营养元素(N、P、K、Ca、Mg)的含量、积累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米老排不同器官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趋势为树叶>干皮>树枝>树根>干材,树叶和干材各营养元素含量为N>K>Ca>P或Mg,树枝和树根中则是K或Ca>N>Mg>P,干皮为Ca>K>N>P>Mg;米老排人工林营养元素总储存量为1671.74kg/hm2,其中乔木层营养元素储存量(1497.01kg/hm2)占89.55%,灌草层(23.00kg/hm2)和凋落物层(151.73kg/hm2)营养元素储存量分别占1.37%和9.48%;米老排人工林乔木层营养元素年净积累量为44.03kg/(hm2·a),不同养分元素年净积累量的顺序为N>K>Ca>Mg>P,每积累1t干物质需要5种营养元素5.10kg。  相似文献   
106.
对广西宁明县相似立地条件下1年生尾巨桉(DH32-29)和雷林1号桉幼林的生物量和5种营养元素(N、P、K、Ca 和 Mg)积累量及其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年生尾巨桉和雷林1号人工幼林林分生物量分别为13.70和12.06 t·hm–2,不同器官生物量均以树干最大,树叶或树根最小。两种桉树不同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均以树叶最高,其次是树皮、树枝和树根,树干最低,林木不同器官中营养元素含量均以 N 最高,其次是 K 和 Ca,Mg 和 P最低。1年生尾巨桉幼林营养元素积累量为124.84 kg·hm–2,略低于雷林1号桉幼林(132.76 kg·hm–2),5种营养元素积累量在尾巨桉人工林的分配为树叶>树枝>干皮>干材>树根,在雷林1号桉的分配为树枝>树叶>干材>干皮>树根。尾巨桉幼林营养元素利用效率略高于雷林1号桉幼林。  相似文献   
107.
抗病增胶灵是云南省热带作物研究所经多年研制开发的科研发明专利产品。是用于橡胶割改树上的药物,具有剌激胶树增胶、增加胶树营养和防病的功能。一药多效,属缓释剂型,呈水溶性胶体,粘附力强,是橡胶  相似文献   
108.
湿地松、杉木材取代马尾松林后土壤肥力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8年生湿地松、杉木林取代马尾松林后的土壤肥力状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松林地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自然含水量、最大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及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均呈增大趋势,土壤结构破坏率和容积质量则呈下降趋势;而杉木林则与此相反。由此可见,杉木林不利于保持和改善土壤的肥力性状,而湿地松林具有良好的改良土壤能力,有利于林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9.
广西相思树病害的调查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6种外来相思(马占相思、直干相思、纹荚相思、厚荚相思、杂交相思和黑木相思)的病害进行调查,发现主要病害有4种,次要病害3种,并提出防治方法。相思炭疽病病原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在马占相思、直干相思、纹荚相思、厚荚相思和杂交相思的叶状柄上只产生病原菌的无性阶段,而在厚荚相思叶状柄上可同时出现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相思白粉病病原为白粉菌(Oidi-umsp.),为害马占相思、厚荚相思和杂交相思的叶状柄和嫩枝,其中杂交相思白粉病发生普遍而严重,发病期多在3~5月;黑木相思叶状柄尖枯病病原为异色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versicolor),一年四季均可发病;马占相思心腐病,主要发生在树干基部,造成木材的大量损失,病原尚未得到确定。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湖南郴州烤烟评吸质量指标与外观质量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湖南郴州烟区90个烤烟样品,进行外观质量和感官评吸测试,对其得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分析表明,烟叶外观质量指标和感官评吸质量在所取样本间变幅不大,郴州不同等级的烟叶在外观因素、感官评吸指标方面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变异属于低变异度。烟叶感官评吸指标刺激性与外观质量指标的成熟度、身份、油分呈极显著负相关,浓度与组织结构呈显著负相关。评吸总分与成熟度、发育状况、身份、油分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其他指标没有达到显著相关水平。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出郴州烟区评吸总分与感官外观质量因素指标的多元回归方程Y=42.213+0.971X成熟度+0.569X油分,表明评吸质量与成熟度和油分呈正相关水平,这2个变量因素对评吸质量的相关影响达到95%的程度。[结论]研究可为科学合理地选用烟叶原料,优化叶组配方,充分发挥各种烟叶的潜在质量,合理利用烟叶资源,提高卷烟产品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