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型兔出血症病毒(RHDV2)在全球范围流行并已在我国出现,给养兔业带来巨大威胁。为了解RHDV2与经典兔出血症病毒(RHDV)的异同,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致病机理、诊断与防控等方面,阐述了两种病原的不同及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对比发现:RHDV2与经典RHDV亲缘关系较远,抗原表位也存在明显差异,属于不同的病毒分支;经典RHDV主要感染成年家兔,而RHDV2对不同品种和年龄的兔均易感;经典RHDV感染常表现为急性症状,而新型RHDV感染以亚急性和慢性病症为主。目前针对RHDV2的检测和疫苗研究还相对滞后。鉴于RHDV2与经典RHDV之间免疫交叉性较弱,免疫预防上存在较大空白,下一步应加大RHDV2毒株结构功能研究,加快疫苗开发,做好可疑病例处置和流行病学研究,及时掌握我国疫情动态。本文为我国兔病毒性出血症的预防与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In 2010 a new Lagovirus related to 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RHDV) emerged in France and has since rapidly spread throughout domestic and wild rabbit populations of several European countries. The new virus, termed RHDV2, exhibits distinctive genetic, antigenic and pathogenic features. Notably, RHDV2 kills rabbits previously vaccinated with RHDV vaccines. Here we report for the first time the gene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RHDV2-specific virus-like particles (VLPs). Our results further confirmed the differential antigenic properties exhibited by RHDV and RHDV2, highlighting the need of using RHDV2-specific diagnostic assays to monitor the spread of this new virus.  相似文献   

3.
VP60 capsid protein is the major structural and immunogenicity protein of RHDV (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RHDV), and has been implicated as a main protein antigen in RHDV diagnosis and vaccine design. In this report, egg yolk antibody (IgY) against N-terminal of VP60 was evaluated and developed as a new strategy for RHDV therapy. Briefly, N-terminal of VP60 (~250aa) fragment was cloned and inserted into pET28a expression vector, and then the resultant plasmid, pET28a/VP60-N, was transformed into E. coli BL21(DE3) for recombinant VP60-N protein (rVP60-N) expression. Next, the rVP60-N was purified by Ni+-affinity purification chromatography and identified by Western blotting with RHDV antiserum. After immunizing the chickens with rVP60-N, the anti-rVP60-N IgY was isolated, and the ac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the IgY antibody were analyzed by ELISA and Western blotting. In our results, the rVP60-N could be expressed in E. coli as soluble fraction, and the isolated anti-rVP60-N IgY demonstrated a high specificity and titer (1:22,000) against rVP60-N antigen. For further evaluation of the IgY efficacy in vivo, rabbits were grouped randomly and challenged with RHDV,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nti-rVP60-N IgY could significantly protect rabbits from virus infection and promote the host survival after a sustained treatment with anti-rVP60-N IgY for 5 days. Taken together, our study demonstrates evidence that production of IgY against VP60 could be as a novel strategy for the RHDV therapy.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四川省兔出血症病毒2型(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 type 2,RHDV2)的流行情况及分子遗传变异特征,采集全省范围内的7525份样品,其中发病兔场肝脏组织样品117份、环境拭子样品243份,受监测兔场血液样品3340份、环境拭子样品3825份,采用商品化荧光RT-PCR...  相似文献   

5.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多株RHDV全基因组序列,设计3对扩增RHDVCD株的特异性引物,扩增了RHDV CD株包含全序列的3个片段,并分别克隆到pMD18-T载体上。根据引物上唯一的交叉酶切位点,把三个克隆片段同时克隆到pUC18载体上,获得了RHDV CD株全基因组克隆,测定了全基因组序列(GenBank accession number AY523410)。进行了CD株全序列与GenBank上已发布的其他6株全序列比较及基因进化树分析。发现除CD株外,其余6株(西班牙AST-89株、法国SD株、意大利BS89株、德国分离1株、德国分离2株、澳大利亚Czech V351株)之间的同源性均很高,在93.9%~100%之间,而CD株与其他6株之间的同源性均较低,在89.0%~89.6%之间。德国的2个分离株序列完全相同,应为同一毒株:进化树分析表明,此7株病毒可形成2个明显的分支,中国CD株形成一个分支,其余欧洲、澳大利亚分离株开成一个分支,具有明显地域差异特征.  相似文献   

6.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兔的1种传播性极强、致死率极高的重要传染病,针对性地加强该病原的进出境监测将对动物疫病防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使用软件分析设计RT-PCR、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兔病毒性出血症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并测定其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只有阳性参照样品的DNA出现扩增,其他对照样品均未见扩增产物,证实这些检测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对阳性样品DNA进行10倍梯度稀释,再分别用新建的2种方法进行试验,结果显示兔病毒性出血症RT-PCR检测的DNA下限量为100 pg,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DNA下限量为100 fg,2种方法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新建的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互补应用,有助于缩短检疫周期、提高检测效率,为出入境口岸部门加强入境试验兔或其他不同用途兔的疫病检测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从山东东营某兔场送检的疑似兔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RHD)病料中分离到1株病毒(DY株)。通过血凝性及RT-PCR鉴定,以及毒力和免疫原性测定。结果显示:分离株DY株为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对人O型红细胞具有高度凝集性,血凝效价为12log2,RHDV抗血清可特异性抑制这种凝集作用;RT-PCR扩增出RHDV VP60的201 bp基因片段;RHDV DY株对家兔的LD50为10-6.5/m L,是一株对家兔具有高致病力的强毒株。取第5代RHDV DY株制备灭活疫苗免疫试验兔,免疫后第14d攻毒,对RHDV的保护率达100%。  相似文献   

8.
9.
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毒株的保存及免疫效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985年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一株RHDV(武汉分离株),制备RHDV灭活疫苗和RHDV-抗血清治疗剂,推广应用12年均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长期保存,反复活化的RHDV肝组织血凝效价在1:640-1:2560;疫苗保护率约99%;RHDV-抗血清治愈率80%。结果显示该株RHDV的免疫原性稳定,同时亦表明近12年在武汉周边地区RHDV的抗原性变异不大。此研究可为RHDV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治提供具有应用价值的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应用纯化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接种小鼠、豚鼠、SPF鸡、仔猪4d后剖杀,分离组织,通过电镜观察、血凝试验(HA)、RT-PCR,进行体内分布检测;同时将上述动物进行3次免疫,三免后10d分离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IFN-γ、IL-4、WST检测病毒刺激指数(SI)。结果显示,通过电镜观察未见到病毒粒子;HA检测结果为肝脏的HA价最高,而肺脏最低;RT-PCR未检测到目的基因;WST检测结果免疫组刺激指数高于对照组;免疫组的IFN-γ和IL-4检测数高对照组。结果表明,RHDV在多种属动物分布规律相同,均能产生细胞免疫反应,为下一步试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保藏及其对疫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不同地区收集到的8株兔病毒性出血症典型病料,放在-30℃低温冰箱中分别保藏5年和10年,保藏期满后取样检测血凝效价,并用保藏5年的RHDV病料和2001年活化增殖的新鲜病料分别制成病毒疫苗。试验结果表明RHDV以病料形式(主要是肝、肺等脏器)保藏,在-30℃低温冰箱中,经5年后,病毒血凝效价稳定不变,保藏10年后总下降率为25%,但病毒效价仍大于2560,可用于疫苗生产,说明该商毒在上述条件下保藏5-10年病毒是比较稳定的,不同保藏年限的病料批量生产疫苗,安全性和免疫保护率均达到100%。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兽医学报》2015,(12):1893-1897
为了筛选鉴定兔出血症病毒(RHDV)感染的肝脏细胞表面受体,取成年兔肝脏组织以胰酶消化,经300目铜网过滤,得到完整的兔肝脏细胞。用生物素对细胞表面蛋白进行标记和分离;采用病毒铺覆蛋白技术分析兔肝脏细胞表面蛋白。结果表明,在130 000~170 000的位置上存在与RHDV相互作用的特异性蛋白条带;利用液相色谱联合质谱技术(LC MS/MS)对特异蛋白条带进行shotgun分析,鉴定得到38个候选蛋白,其中3种蛋白在已知病毒感染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法氏囊活性肽对兔瘟灭活疫苗免疫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超滤浓缩技术制备纯化的鸡法氏囊活性肽(分子量1kDa以下,主要成分为法氏囊活性肽),以不同的剂量肌肉注射45日龄母兔,同时颈部皮下接种兔瘟灭活疫苗,观察法氏囊活性肽对兔瘟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化的法氏囊活性肽能够加快兔瘟抗体产生的速度,缩短诱生抗体时间,提高抗体水平,延长抗体维持时间。实验期间,4mL法氏囊活性肽组的兔瘟HI抗体水平比对照组平均高2-3个滴度。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表明:禽法氏囊活性肽可以短暂地促进T-淋巴细胞的活化。因此,法氏囊活性肽主要对体液免疫具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氯仿,聚乙二醇一硫酸葡聚糖钠盐二相系统和蔗糖密度梯离心法,从患兔出血症死亡兔肝组织中提取,纯化病毒。该病毒粒子无囊膜,呈20面体对称,直径一般为33-37nm。共三角剖分数T=3,共有32个子粒,每一子粒为中空,外径为9nm左右的圆形轮廓。  相似文献   

16.
对成都龙泉某兔场疑似兔病毒性出血症(RHD)发病兔的病料进行细菌学检查以及血凝性、特异性鉴定,并进一步进行致病性鉴定。结果表明:RHDV LQ株对人"O"型红细胞具有高度血凝性,血凝效价达10×212;RHDV抗血清可特异性抑制RHDV LQ株对人"O"型红细胞的凝集;RHDV LQ株对家兔的LD50为10-6.87/mL,是一株对家兔具有高致病力的强毒株。  相似文献   

17.
以兔出血症病毒 CD株人工感染家兔 ,发病死亡后 ,取肝脏匀浆 ,用 Trizol试剂从匀浆上清中提取病毒 RNA。根据 Gen Bank已发表序列保守区设计并合成引物 ,采用 RT- PCR方法扩增了 RHDV衣壳蛋白 VP6 0基因。将所扩增片段克隆到 p MD18- T载体上 ,并进行了序列测定 ,测序结果表明 ,CD株 VP6 0基因全长 174 0 bp。该序列与已发表的其他分布于世界各地的 14株 RHDV序列进行了比较和基因进化树分析。无毒株与各强毒株之间的同源性为 85 .3%~86 .5 % ,强毒株间的同源性较高 ,为 92 .1%~ 10 0 %。根据进化树可把强毒株分为 2大群 ,一群为 CD株、Iowa2 0 0 0株、0 0 - 139株、99- 0 5株 ,其余的为另一群。进一步细分 ,还可以分为 4个亚群和 7个组。但毒株之间的地域性差异并不明显。同时根据 15株 RHDV VP6 0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推导了其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 ,并进行氨基酸序列的比较和亲水性、柔性区、抗原性和表面结构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各毒株氨基酸之间的的同源性在 90 .5 %~ 10 0 %之间 ,其中无毒株与各强毒株之间的同源性为 90 .5 %~ 91.9% ,强毒株间的同源性在 95 %~ 10 0 %之间 ;氨基酸变异分析未发现突变造成的 VP6 0蛋白高级结构的根本性变化  相似文献   

18.
病毒蛋白VP2是兔出血症病毒(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RHDV)的一种次要结构蛋白。本文旨在构建VP2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的真核表达载体,进而利用它研究VP2在细胞内的定位情况。首先在大肠杆菌中表达GST-VP2融合蛋白,然后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小鼠制备抗VP2的抗血清。对制备的抗VP2抗血清进行特异性分析,再利用该抗体对转染pEGFP-VP2的BHK-21细胞进行检测,以研究VP2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情况。结果表明,pEGFP-VP2转染BHK-21细胞后,不仅VP2蛋白得到了成功表达,而且通过检测偶联的绿色荧光蛋白可判断出VP2蛋白主要分布于BHK-21细胞的细胞质。本研究成功构建了VP2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的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内实现了表达,通过检测荧光蛋白,发现VP2主要在细胞质内表达并分布,为深入探讨VP2的生物学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兔病毒性出血症核衣壳蛋白VP60是兔出血症病毒的主要结构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可诱导细胞免疫,在抗病毒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确定T细胞所识别抗原分子上的短肽序列对T细胞表位进行定位,对于研究特异性免疫应答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应用T细胞抗原表位分析的研究方法,预测VP60T细胞蛋白质抗原表位,为后期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