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病例发病动物的发病原因,并对不同病例病料分离出的细菌进行16S rDNA同源性分析,本试验对10种不同病例发病动物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获得的细菌进行微生物学鉴定,设计1对16S rDNA基因引物,对分离出的10株细菌进行PCR扩增、测序及16S rDNA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获得的10株细菌经微生物学鉴定均为大肠杆菌,10株大肠杆菌中哺乳类动物病例犬乳房炎、犬子宫蓄脓、犬肺炎、犬皮肤化脓疮、奶牛乳房炎、犊牛腹泻6株大肠杆菌之间16S rDNA同源性为100.0%,家禽类动物病例肉鸽腹泻、肉鸡腹泻、野鸡腹泻和白孔雀腹泻4株大肠杆菌之间16S rDNA同源性也为100.0%,10株不同病例动物来源大肠杆菌之间16S rDNA同源性为97.5%~100.0%。本试验探明了10种不同病例发病动物的发病原因均为大肠杆菌感染引起,且10株大肠杆菌16S rDNA之间具有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辽西地区致病性鸡大肠杆菌(E.coli)的流行情况,以明确该地区大肠杆菌16S核糖体核苷酸(ribosomal RNA,rRNA)基因序列变异特点,试验采用细菌分离纯化培养技术、生化鉴定技术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技术对从辽西地区不同规模养鸡场采集的12份病料中分离出的10株革兰氏阴性小杆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分离出的阴性小杆菌被初步判定为大肠杆菌,这10株采集自不同鸡场的大肠杆菌16S rRNA核苷酸基因序列中有4株血清型为O_(78),余下6株中2株与O_(78)同源性最高,2株与O_2同源性最高,2株与O_(111)同源性最高,各株大肠杆菌碱基突变位点一致。说明辽西不同地域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近半数为O_(78),故O_(78)可能为主要流行株。  相似文献   

3.
为检测北京市某动物医院1例宠物犬顽固性腹泻的原因,通过采集肛门拭子进行细菌分离鉴定试验,分离出1株大肠杆菌,命名为37-Canine株。通过细菌形态学观察、生化鉴定、16S rDNA序列分析、大肠杆菌荧光PCR致泻型检测等方法对该病原菌进行分析,并采用K-B药敏纸片法及耐药基因PCR检测测定其耐药情况。结果表明:37-Canine株经PCR电泳试验,16S rDNA测序分析,与GenBank中大肠杆菌参考株16S rD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达到99%,进化树显示与AP018488.1参考株被划为一支;经大肠杆菌致泻型荧光PCR检测为EIEC-EPEC-EHEC的杂合型菌株,具有致泻性;对临床常用药物头孢曲松钠、头孢噻肟、诺氟沙星3种药物敏感,对多黏菌素B、庆大霉素2种药物中度敏感,对阿莫西林、磺胺嘧啶、氨苄西林3种药物耐药;经耐药基因PCR检测显示,37-Canine株携带氨基糖苷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耐药基因,出现多重耐药。本试验为临床宠物犬顽固性腹泻病例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犬源大肠杆菌的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探究黑龙江地区某奶牛场引起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以及其药敏情况.通过对发病的奶牛乳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及鉴定、生化试验、细菌16S rDNA基因的扩增以及序列分析确定细菌种类;通过K-B试纸法确定该细菌对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结合镜检结果、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比对情况,确定引起奶牛乳房炎的2株菌株均...  相似文献   

5.
为查明贵阳市某养牛场犊牛发病死亡的病因,采集2头病死犊牛的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药敏试验,以及牛支原体、病毒性腹泻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分离细菌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16S rDNA测序分析鉴定为大肠杆菌,药敏试验显示其对硫酸安普霉素、硫酸粘菌素高度敏感;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牛支原体核酸检测为阴性。结论:诊断病例为牛病毒性腹泻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6.
为了弄清某猪场猪腹泻的病原,试验采用染色与形态观察、培养特性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序列比对等方法进行细菌鉴定,构建16S rRNA系统发育树,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细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表明:从腹泻猪的十二指肠中分离到1株细菌,分离细菌的染色与形态特征、菌落特征、培养特性和生化特征与大肠杆菌基本符合,16S rRNA基因序列与猪肉源(CP025318株)、犬源(CP023359株、CP010134株)、人源(CP022407株、CP018948株、CP023349株)的同源性均高达99.8%,确定该分离菌株为大肠杆菌。该株大肠杆菌与猪大肠杆菌CP025753株的亲缘关系最近,对所测试的21种抗生素均耐药。说明临床中猪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愈发严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近年来河南省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种类及药物敏感性,从郑州、焦作等地奶牛场采集乳房炎奶样47份,采用微生物学方法、16S rRNA基因PCR扩增、序列分析比较等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用K-B纸片法对分离菌株中的26株致病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47份奶样中共分离出17种42株细菌,环境性病原菌32株,主要包括大肠杆菌、克雷伯氏菌、芽孢杆菌、葡萄球菌等,检出率17.6%~20.6%。郑州2家奶牛场分离出的23株致病菌对16种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4.35%~56.52%。焦作1家奶牛场分离出的3株病原菌只对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四环素、氯霉素耐药。部分菌株多重耐药严重,同时对3~11种药物耐药。结果说明分离的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病原菌种类很多,并且已经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弄清贵州省某猪场仔猪腹泻病原,试验采用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比较及构建系统进化树、药敏试验等方法对病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从贵州省某猪场腹泻仔猪病例中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杆菌,命名为GF株,该菌株与NCBI上大肠杆菌分离株的同源性为99.5%~99.9%,与大肠杆菌菌株84(登录号为MF399285.1)在同一遗传进化分支上;分离的大肠杆菌GF株对卡那霉素、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高度敏感,对头孢曲松中度敏感,对其他药物低度敏感或不敏感。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云南某规模化奶牛场乳房炎细菌的种类及药物敏感性特征,本研究从24份临床乳房炎乳样中分离到革兰氏阴性球杆菌2株(M1和M2)、革兰氏阳性球菌3株(M3、M4和M5)和革兰氏阳性杆菌1株(M6)。16S rDNA基因序列BLAST比对结果显示:M1—M6分离株分别与变异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variabilis)、伪鲁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seudolwoffii)、沃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warneri)、停乳链球菌(Streptococcu dysagalactiae)、停乳链球菌和副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paramycoides)16S rDNA基因序列的最高同源性分别为99.7%、99.6%、99.6%、100%、99.6%和99.7%。根据形态特征和16S rDNA同源性比对结果,将M1—M6分离株分别鉴定为变异不动杆菌、伪鲁氏不动杆菌、沃氏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和副蕈状芽孢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6株分离株对头孢氨苄、头孢噻肟、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和磺胺甲■唑高度敏感。本研究结果为云南奶牛乳房炎的防治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定采集自内蒙古地区某牧场的病料内的病原菌,对其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将分离培养出的2株病原菌进行16S rDNA扩增、细菌生化鉴定、致病性试验以及细菌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在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上可生长出暗红色或黑色并且带有金属光泽的菌落;镜检可见,分离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分离菌生化鉴定结果与大肠杆菌标准菌株ATCC 25922测定的结果相一致;分离菌的16S rDNA与大肠杆菌标准菌株16S rDNA PCR扩增结果相一致;分离到的2株大肠杆菌均具有致病性,对多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结果提示,该次分离得到的病原菌主要为具有多重耐药性的致病性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内蒙古地区部分奶牛养殖场乳房炎生鲜乳样本及环境样本致病菌种类和耐药性,为乳房炎的防控提供临床用药指导和参考。【方法】采用平板划线法对内蒙古地区4个规模化养殖场468份(乳房炎生鲜乳样本199份,乳房炎奶牛饲养环境样本269份)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采用形态学观察、革兰氏染色镜检以及16S rDNA测序对分离出的细菌进行鉴定,且对引发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进行药敏性试验。【结果】高盐甘露醇培养基上呈现出小、白且偏黄色的菌落,经16S rDNA测序比对,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高度相似的菌株共56株,分离率为11.97%;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呈现出黑紫色泛有金属光泽的菌落,经16S rDNA测序比对,与大肠杆菌高度相似的菌株共44株,分离率为9.40%。在199份生鲜乳样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分离率最高,分别为21.11%和17.09%;在269份环境样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分离率分别为5.20%和3.72%。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磺胺异噁唑、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性相对较高,耐药率分别为90.63%、78.13%、75.00%、68.75%;对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的敏感性较高。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磺胺异噁唑存在明显耐药性,耐药率分别为100%、94.29%、45.71%;对链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多粘菌素E、美罗培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以及利福昔明表现出较高敏感性。【结论】内蒙古地区引发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磺胺异噁唑、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耐药性相对较高;大肠杆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噻吩、磺胺异噁唑存在明显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规模化湖羊场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和毒力基因分布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湖羊乳房炎合理用药。【方法】在6个规模化羊场采集临床型乳房炎乳样43份,采用细菌形态学鉴定、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的方法确定引起湖羊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其耐药性,并通过PCR方法检测相关毒力基因。【结果】革兰染色镜检显示获得了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在Baird-Parker琼脂平板上呈现出边缘圆润,中间呈黑色的菌落;生化试验鉴定结果显示,分离株对甘露醇、过氧化氢和兔血浆凝固试验为阳性;经16S rDNA测序比对,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高度相似的分离株共31株。革兰阴性杆菌在伊红-美蓝琼脂平板上呈现出黑紫色泛有金属光泽的菌落,在麦康凯琼脂平板上呈现出粉红色的菌落;生化试验鉴定显示,分离株对吲哚试验和甲基红试验为阳性,对VP试验和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呈阴性;经16S rDNA测序比对,与大肠杆菌高度相似的分离株共12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头孢噻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青霉素、红霉素和链霉素耐药;分离的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和左氧...  相似文献   

13.
从鸡腹泻病例中分离到一株M1菌,为探明其生物学特性,利用传统细菌鉴定与16S rDNA、atpD基因序列分析进行鉴定与遗传进化分析。将M1菌纯化培养后进行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设计16S rDNA和atpD基因引物,反转录收集PCR产物并测序,利用DNAStar和MEGA6进行同源性比对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得出:M1菌在镜下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或球菌;生理生化试验显示其可发酵多种糖类,产酸产气,运动性试验呈阳性;吲哚(I)、甲基红(M)和触酶试验呈阳性;VP(V)试验、枸橼酸盐(C)利用试验、产硫化氢(H_2S)试验和尿素酶试验呈阴性。16S rDNA与atpD基因同源性分析表明M1菌与大肠杆菌的同源率在99%以上。综合细菌鉴定、生理生化结果、16S rDNA和atpD基因序列分析,判定M1菌株为大肠杆菌种。  相似文献   

14.
《畜牧与兽医》2014,(11):87-89
为了研究临床犬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指导临床用药,试验采用鉴别培养基从10只腹泻犬肛拭子病料中分离大肠杆菌,并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同时对其致病性和药物敏感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从10份病料中均分离到大肠杆菌,试验共分离到10株大肠杆菌,其中有8株具有致病性。这8株致病性大肠杆菌对临床常见的16种药物表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2株对所有的16种抗生素均耐药,在临床诊疗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高度重视。分离株对临床上应用较早的药物,如复方新诺明、四环素、氨苄西林具有很强的耐药性,对头孢西丁、磷霉素、阿米卡星比较敏感,建议临床选用这3种药物对腹泻犬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5.
“高热病”病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高热病"猪的鼻液、支气管和肺组织分泌物的11份病料中,按常规方法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经亚胺培南分离筛选到7株疑似细菌.通过生化试验、16 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等,鉴定出其中2株为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命名为PSM-1、PSM-2).与GenBank中临床和环境中分离的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分离株相比,两株菌的16 S rDNA基因扩增片段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均在99%以上.动物试验证实,2株细菌具有一定致病性;药敏试验表明,分离菌株对大多数抗生素具有较强耐药性且呈现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查明导致新疆某规模化奶驴场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试验采用常规微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采用生化鉴定管和16S rRNA的PCR扩增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K-B药敏纸片法测定其耐药性,D600 nm值绘制细菌生长曲线,最后分析同源性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株为革兰氏阴性短杆菌,能在麦康凯培养基上长出粉红色菌落,在伊红-美兰培养基上长出有金属光泽的菌落;生化鉴定分离株的葡磷胨水、赖氨酸、鸟氨酸、棉子糖、山梨醇、侧金盏花醇、木胶糖试验均呈阳性,而苯丙氨酸和硫化氢试验均为阴性;PCR扩增后测序得到205 bp的1号菌株和203 bp的2号菌株,其特性符合大肠杆菌的特性;药敏结果表明,分离株对链霉素和氯霉素高度敏感,对青霉素、阿莫西林和庆大霉素耐药;生长曲线表明,分离株在2~16 h时为高度繁殖期,16~32 h处于稳定期,32 h以后开始进入衰退期;1号菌株与2号菌株同源性高达99%,1号菌株与大肠杆菌11J和RCB800的同源性最高(100%);2号菌株与大肠杆菌675SK2和DTU-1的同源性最高(100%);由系统进化树分析可知,1号菌株与大肠杆菌11J和RCB800处于同一个小分支,2号菌株与大肠杆菌675SK2和DTU-1处于同一个小分支。因此,导致本次驴乳房炎的病原菌为大肠杆菌,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系统研究导致驴乳房炎大肠杆菌的致病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查明某养殖场竹鼠发病的原因,通过剖检观察病理变化;采集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分离菌通过生化试验、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及致病性试验进行综合诊断。结果:剖检病死竹鼠可见皮下严重出血,心脏肿大,心包有明显积液,心脏表面血管充血,肝脏淤血、肿大、边缘呈锯齿状、颜色为暗黑色,肾脏肿大伴有点状出血;从病料中分离的细菌经鉴定为大肠杆菌(命名为GZ-SS),并能致实验小鼠死亡,具有致病性。结论:综合诊断竹鼠发病死亡的原因为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8.
临床型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对呼和浩特市某奶牛场16头患临床型乳房炎荷斯坦泌乳牛的奶样进行了乳房炎病原菌的种类及其致病性研究。试验共分离出5种36株细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占总菌株的33.33%;大肠杆菌11株,占总菌株的30.56%;无乳链球菌7株,占总菌株的19.44%;停乳链球菌4株,占总菌株的11.11%;粪链球菌2株,占总菌株的5.56%。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出的5种细菌均具有一定的致病能力,是引起该奶牛场临床型乳房炎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引起石河子地区规模化奶牛场隐性乳房炎奶牛源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及其耐药性,本试验采用兰州乳房炎检测板(Lanzhou mastitis test,LMT)对石河子地区11个规模化奶牛场进行了检测,同时对无菌采集的检测为阳性的乳样进行了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石河子地区11个规模化奶牛场的隐性乳房炎感染阳性率为44.56%(313/1950);对313份无菌采集的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结果共分离出病原菌108株,其中大肠杆分离率为14.81%(16/10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6株大肠杆菌对氧氟沙星、头孢唑啉、克林霉素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氨苄西林、链霉素中度敏感,对阿莫西林、四环素有耐药性.本试验为该地区大肠杆菌源性隐性乳房炎的防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上海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种类、分布及药物敏感特性,为奶牛乳房炎治疗选用敏感性药物提供依据。采集该地区奶牛场71份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奶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71份奶样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分离率最高,为16.9%,大肠杆菌11株,占15.5%,克雷伯氏菌8株,占11.3%,粪肠球菌5株,占7.0%。药敏试验显示,4种主要病原菌主要对头孢噻吩、氨苄西林、磺胺异唑抗菌药物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在75.0%~100.0%,对头孢噻呋、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抗菌药物较敏感,敏感率在60.0%~100.0%;多重耐药菌株共16株,占22.5%,大肠杆菌和克雷伯氏菌存在同时对9种和10种抗菌药物耐药现象,多重耐药较严重。说明引起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关键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克雷伯氏菌。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磺胺异唑、庆大霉素具有较强耐药性;对头孢噻呋、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抗菌药物敏感,上述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防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