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雏番鸭细小病毒是由雏番鸭细小病毒引起幼龄番鸭的一种新的番鸭疫病。该病于1980年在中国首次报道。本病因日龄不同而异,3周龄以下的雏番鸭主要是急性感染,主要症状是喘气、厌食、腹泻、脱水、迅速消瘦、死亡率高,特征病变是胰炎、肠炎和肝炎。3周龄以上的番鸭主要是慢性感染。雏番鸭细小病毒怀小鹅瘟病毒均属于细小病毒科,其理化特性和基因组结构非常相似,常规的病毒分离和血清学诊断方法不能区分雏番鸭细小病毒与小鹅瘟  相似文献   

2.
王永坤 《中国家禽》2004,26(2):35-38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引起的雏番鸭一种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主要侵害出壳后数日龄至3周龄左右的雏番鸭,具有传播快和死亡率高的特点。1985年以来,福建、广东、浙江、山东、广西、江西、江苏等省的部分地区均有本病的流行发生。法国学者(1991)报道了1989年在法国两个地区爆发雏番鸭细小病毒病,并从患病雏番鸭群中分离到两株病毒。番鸭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DucklingParvovirus,简称MPV)。番鸭细小病毒为球形、无囊膜、二十面体对称,单股DNA病毒;病毒颗粒大小:角对角直径为25nm,…  相似文献   

3.
番鸭细小病毒病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病毒病,以1~3周龄的雏番鸭最为易感,给我国番鸭养殖业造成巨大损失,该病的主要病原为番鸭细小病毒。文章从病原学、临床症状、流行病学以及实验室诊断方法等多个方面对番鸭细小病毒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番鸭细小病毒病由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引起,以1~3周龄雏番鸭为易感的一种急性传染性、高死亡率的病毒病。番鸭细小病毒病一般可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及其流行病学等情况作出初步诊断。然而在染病番鸭表现出非典型症状时很容易与番鸭的鹅细小病毒感染、雏鸭病毒性肝炎等疾病混淆,容易误诊。因此,对该病的确诊主要依靠血清学或病原学等实验室诊断方法。文章从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两个方面综合阐述了番鸭细小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番鸭"三周病"、细小病毒型"白点病"和小鹅瘟是雏番鸭常见的三种细小病毒病,对番鸭养殖业危害较为严重。本文对从广东惠州及周边地区病死番鸭中分离鉴定的1株番鸭细小病毒型"白点病"病毒、1株小鹅瘟病毒和1株番鸭"三周病"病毒分别感染健康雏番鸭,将发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学变化进行对比,从而为基层兽医工作者提供三种番鸭细小病毒病临床鉴别、初步诊断更加直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番鸭细小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鸭细小病毒(M PV或M DPV)是感染禽类的自主性细小病毒,由它引起的番鸭细小病毒病传播快,病死率高,是目前严重危害养鸭业的主要疫病。因该病主要侵害1~3周龄雏番鸭,故又称3周龄病。一病原番鸭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番鸭细小病毒为球形、直径为20~25nm、无囊膜  相似文献   

7.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雏番鸭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除常规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诊断外,雏番鸭细少病毒病的确诊依赖于实验室诊断方法,主要有病毒分离和鉴定、血清学试验、免疫学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等.作者从传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两个方面综合阐述了雏番鸭细小病毒的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为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的临床快速诊断和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番鸭细小病毒病,俗称番鸭三周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雏番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喘气、腹泻、胰腺坏死和出血为主要特征。该病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法国西部和中国福建,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研究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的国家之一。1985年起福建省莆田县的禽场和专业户饲养的雏番鸭开始发病,程由铨等1988年从病鸭肝、脾中分离到2株番鸭细小病毒(MPV)。该病发病可高达40%~50%。  相似文献   

9.
番鸭细小病毒病又称雏番鸭"三周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侵害雏番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喘气和腹泻为主要症状.1985年以来,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浙江、江西等省先后发生该病,对1-3周龄雏番鸭危害极大.1989年法国西部也发生了致死率为80%的番鸭细小病毒病,并分离到了病毒.广西从1996年开始在番鸭中也出现了类似疾病,为了明确病因,我们从广西各地采集疑似番鸭细小病毒病料,进行了病原分离和鉴定.  相似文献   

10.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雏番鸭细小病毒病,俗称“三周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Mscovy Duck Parvovirus,MPV)引起的以腹泻、喘气和软脚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新的疫病。特征病变是胰腺炎、肠炎和肝炎。多发生于1~3周龄雏番鸭。该病由我国林世棠等(1980)首次报道,当时主要发生于福建省莆田县的一些禽场和专业户饲养的雏番鸭群。1985年以后,福建省的仙游、安溪、福州和闽候等地区也发生了类似的疾病。程由铨等分别从福州和莆田病死鸭的肝、脾等组织中分离到两株病毒,根据病毒的形态结构、理化特性、血清学鉴定和动物回归等试验确定本病的病原是细小病毒科的一个新…  相似文献   

11.
番鸭细小病毒病是由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PV)引起的番鸭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因该病主要侵害1~3周龄雏番鸭故又称3周病.早在1985年我国首次在福建发现了雏番鸭的细小病毒[1].1989年法国西部也发生了致死亡率为80%的番鸭疫病,并分离到病毒[2].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病愈鸭大部分成为僵鸭,给养鸭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随着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番鸭细小病毒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12.
鹅细小病毒(CPV)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可致鹅鸭发病,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和发病率(Bames,1997)。60年代,在欧洲许多国家报道了一种能致小鹅雏、番鸭高度死亡性的疾病,此病称为Derzsy病(Derzsy等,1970)。该病原体被确定为一种细小病毒(Schettler,1971),1978年建议将此病称作鹅细小病毒(GPV)病。  相似文献   

13.
粟硕  张桂红 《广东饲料》2013,(12):38-39
番鸭细小病毒病,又称番鸭“三周病”,是由细小病毒科依赖病毒属的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DuckParvovirus,MDPV)引起的以腹泻、喘气、脚软和胰脏坏死出血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1-3周龄的雏番鸭最为易感,该病传染性强,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可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14.
番鸭细小病毒与鸭圆环病毒二重PCR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基因库中鸭圆环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二重PCR扩增条件的优化,研究建立了可同时鉴别检测鸭圆环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二重PCR方法。用该方法对同一样品中鸭圆环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模板进行PCR扩增,结果均得到了与实验设计相符的351bp(鸭圆环病毒)和474bp(番鸭细小病毒)的扩增条带,而对鸭Ⅰ型肝炎病毒、鹅细小病毒、鸭副黏病毒、鸭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等病原体的检测全为阴性。敏感性测定结果表明:该二重PCR技术最低能检出100fg的鸭圆环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DNA模板。研究建立的鸭圆环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二重PCR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定量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临床上鸭圆环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膳食结构的改变,我市番鸭养殖从原先一家一户少量饲养到目前专业户饲养和大规模饲养,在近二三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1998年我市种番鸭年存栏2.5万余羽,年产雏番鸭在230万羽左右。但自1997年8月以来,我省各地及福建等地普遍严重发生一种3周龄左右雏番鸭以腹泻、喘气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初步诊断为番鸭细小病毒(MPV)或鹅细小病毒(GPV)感染,但在临床上难以明确区分,因而用番鸭细小病毒弱毒疫苗进行预防、番鸭细小病毒卵黄抗体或小鹅瘟卵黄抗体进行预防或治疗,有时有一定效果,有时无效,死亡率高的达40%~70%,给…  相似文献   

16.
番鸭细小病毒病又称雏番鸭“三周病” ,是由细小病毒引起 ,侵害雏番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以喘气和腹泻为主要症状。1985年以来 ,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浙江、江西等省先后发生该病 ,对 1- 3周龄雏番鸭危害极大。 1989年法国西部也发生了致死率为 80 %的番鸭细小病毒病 ,并分离到了病毒。广西从1996年开始在番鸭中也出现了类似疾病 ,为了明确病因 ,我们从广西各地采集疑似番鸭细小病毒病料 ,进行了病原分离和鉴定。从广西的南宁、北流、博白等地采集 2 0余份病料分离出3株病毒 ,代号为A17、M2 、M3。将三个毒株分别在鸭胚中盲…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7,(2):112-114
水禽细小病毒包括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GPV可感染鹅和番鸭而MDPV仅能感染番鸭,给世界各地的水禽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水禽细小病毒基因组曾被认为进化率较低,其适应性进化主要是通过点突变累积的方式来进行的。然而,最近的研究结果表明,基因重组在水禽细小病毒的进化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并由此产生了新的水禽细小病毒。本文综述了在水禽细小病毒基因重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对水禽细小病毒的认识及防控带来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18.
番鸭细小病毒病俗称"番鸭三周病",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急性、败血性的番鸭传染病。主要侵害1~3周龄雏番鸭,以腹泻、呼吸困难、肠炎为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9.
<正>雏番鸭细小病毒病主要发生于3周龄以内的雏番鸭,是由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具有高传染性和高致死率。1病原雏番鸭细小病毒属细小病毒科,为球形单股DNA病毒,无囊膜,其可在番鸭胚中增殖,并能致死鸭胚。雏番鸭细小病毒对酸和热不敏感,对紫外线敏感。2流行病学本病6~21日龄雏番鸭最易感,感染后死亡率高达40%~60%,30日龄以上的番鸭感染后死亡率较低,往往成为发育不良的僵鸭。本病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不洁孵化场和带毒鸭为传染源,本病从9月份到次年4月份高发,这段时间气温  相似文献   

20.
根据基因库中鸭I型肝炎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两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二重RT-PCR扩增条件的优化,研究建立了可同时鉴别检测鸭I型肝炎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二重RT-PCR方法.该方法对同一样品中的鸭I型肝炎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模板进行扩增,结果均同时得到2条大小与实验设计相符的202 bp(鸭I型肝炎病毒)和474 bp(番鸭细小病毒)的特异性扩增条带,对鸭圆环病毒、鹅细小病毒、鸭副黏病毒、鸭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等病原体的检测全为阴性.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最低能检测到100 fg的鸭I型肝炎病毒RNA和番鸭细小病毒DNA.研究建立的鸭I型肝炎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的二重RT-PCR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定量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临床上鸭I型肝炎病毒和番鸭细小病毒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