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了解江西部分地区鸭圆环病毒(duck circovirus, DuCV)的流行情况及其优势流行基因型。通过采集病死鸭的组织样品并提取组织DNA,利用PCR对鸭圆环病毒进行检测,并对部分阳性PCR产物进行测序,用BLAST、MEGA 10和DNAstar分析序列相似性,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8个养鸭场中有5个鸭场检出鸭圆环病毒;42份组织样品中有18份为鸭圆环病毒阳性,阳性率为42.9%;PCR产物序列测定及BLAST分析显示均为鸭圆环病毒的基因片段,与GenBank上登录的相应序列相似性均在95%以上;序列进化分析表明,所测5条鸭圆环病毒序列均属于DuCV-1型,其中有3条序列属于DuCV-1a亚型,2条序列属于DuCV-1b亚型;5条所测序列的核苷酸相似性均在97%以上,且与其他DuCV-1型序列相似性均在95%以上,与DuCV-2型相应序列相似性均在80%~90%之间。结果表明,江西部分地区鸭圆环病毒的流行较为严重,且优势基因型为1型。本研究对了解江西地区鸭圆环病毒病的流行及开展该病的防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2种基因型鸭圆环病毒(Duck circovirus,DuCV)在我国鸭群中的混合感染情况,根据鸭圆环Cap蛋白基因序列设计了4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可以同时检测2种基因型DuCV的双重PCR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最低可检测到1拷贝的DuCV核酸。使用建立的双重PCR方法对收集的山东省6个鸭群150只病死雏鸭的组织DNA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有50.0%(3/6)的鸭群检出DuCV-1和DuCV-2的混合感染,33.33%(2/6)的鸭群检出DuCV-2的单独感染。19只雏鸭被检出感染DuCV,其中2.67%(4/150)的雏鸭检出DuCV-1和DuCV-2的混合感染,10.0%(15/150)的雏鸭只感染DuCV-1或DuCV-2。结果表明,山东省鸭群中存在较为严重的DuCV-1和DuCV-2混合感染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鸭圆环病毒病是由鸭圆环病毒(duck circovirus,DuCV)引起的一种重要免疫抑制病,影响着我国养鸭业的发展。为建立针对DuCV的PCR快速检测方法,对GenBank中登录的DuCV全基因组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通过对两种基因型的DuCV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在共同保守区筛选出1对引物,建立了可以同时检测DuCV两种基因型的PCR快速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敏感性,检测下限达1.0 fg;特异性良好,对其他常见鸭病毒核酸检测均为阴性;利用该方法对20份临床发病鸭样品进行检测,发现有6份呈DuCV阳性,序列分析表明均属于DuCV-1。该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为鸭圆环病毒病的快速诊断和防控提供了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和田地区鸭圆环病毒(DuCV)在鸭群中的感染情况,通过双重PCR技术对2021年和田地区5个规模化养殖场共100例病、死鸭样品进行鸭圆环病毒检测。对检测出的阳性样品随机挑选4份进行基因测序,并进行序列比较及遗传进化分析。检测结果显示,20%(20/100)样品感染了鸭圆环病毒,且优势流行毒株为DuCV-1;和田流行优势毒株与源自山东的毒株关系最近;DuCV阳性样品中鸭出血病毒、呼长孤病毒感染率略高于DuCV阴性样品。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鸭新城疫病毒(NDV)的F基因和鸭圆环病毒(DuCV)的V1/rep基因的保守序列,各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并对二重PCR的扩增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鸭NDV和DuCV的二重PCR检测方法。对混合样品进行扩增,得到2条大小为493bp(鸭NDV)和218bp(DuCV)的特异性条带,与预扩增片段相符。而对番鸭细小病毒、鸭瘟病毒、鸭肝炎病毒、鸭源小鹅瘟病毒、鸭H9亚型流感病毒、鸭疫里氏杆菌、大肠杆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等病原检测,结果为阴性。该方法的敏感性试验表明,鸭NDV的核酸最小量为40fg,DuCV为20fg。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广东佛山、中山等地出现以脱毛,皮肤潮红,生长缓慢为特征的樱桃谷商品肉鸭群的病鸭组织进行病原检测,初步诊断为鸭圆环病毒(DuCV)感染。采用常规PCR方法,扩增出4株DuCV的全基因序列,并进行序列比较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4株DuCV全基因与德国株AY228555,广西株KC460527、KC460530、KC460532、KC460535属于同一进化分支,同源性为94.8%~99.3%,均属于DuCV-1型;而与DuCV-2型代表株台湾株AY394721的同源性为82.9%~83.4%。该研究为鸭圆环病毒感染的监控和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鸭圆环病毒(DuCV)感染能够引起鸭的免疫抑制,引起多种病原的继发性感染,在我国鸭群中广泛流行。为了解DuCV的遗传变异情况,对采自山东、江苏和贵州3个省份的19个鸭场的样品进行了PCR测定,并对DuCV的ORF-C1基因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PCR测定结果显示,19个鸭场中有9个鸭场的样品为DuCV阳性,总体阳性率为47.4%;ORF-C1基因序列测定结果显示,9株DuCV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3.4%~100%和82.2%~100%,与NCBI中已公布的DuCV毒株的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77.8%~99.5%和71.5%~-99.6%;遗传进化分析显示,9株DuCV全部属于DuCV-1b亚型,其中有7株在同一分支上,与D11-JW-001等韩国毒株遗传距离较近,另外2株则与山东、广西的毒株遗传距离较近;此外,与已公布的毒株相比,9株DuCV都在158位发生了氨基酸突变,由E/D变为L/P。上述结果表明,DuCV-1仍然为我国鸭群中的优势流行基因型,但病毒的基因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异,应该对其进行持续监测。  相似文献   

8.
我国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分离株的遗传变异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解我国猪圆环病毒2型(PCv2)流行毒株遗传变异情况,本研究对本实验室分离到的19株PCV2分离株通过病毒全基因组克隆和测序分析,将其分为2个大基因群和3个亚群,其基因组分别为1 766 nt、1 767 nt和l 768 nt,各占15.8%、73.7%和10.5%.以1 767 nt毒株为基准,其基因组第39或1 039位有1个碱基缺失后突变成1 766 nt毒株;第1 040位有1个碱基插入后突变成1 768 nt毒株.对19株病毒ORF2编码的Cap蛋白分析发现,有4株病毒编码基因发生了突变,出现了705 nt和708 nt两种突变型,使ORF2编码的Cap蛋白C末端分别有1和2个氨基酸增加.同时,本实验选用Acc I和Fba I内切酶对19株病毒基因组PCR产物进行了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其结果可作为流行毒株分型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鉴别检测鹅细小病毒(GPV)、番鸭细小病毒(MDPV)及鸭圆环病毒(DuCV)的方法,本研究分别针对GPV、MDPV NS基因与Du CV Rep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和Taq Man探针,经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同一体系中同时鉴别检测GPV、MDPV及Du CV的Taq Man荧光定量PCR方法。利用该方法检测GPV、MDPV、Du CV及禽流感病毒、新城疫病毒、鸭瘟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鸭坦布苏病毒、番鸭呼肠孤病毒等主要水禽源病毒,结果显示,该方法仅能扩增出GPV、MDPV及Du CV,与其他主要水禽源病毒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利用该方法检测等体积混合后的GPV、MDPV及Du CV质粒标准品混合物,结果显示,该方法对3种质粒标准品的检测限均为7.5×101拷贝/μL,普通单一PCR对上述3种质粒标准品混合物的检测限均为7.5×103拷贝/μL,表明本研究建立方法的敏感性高于普通PCR;该方法组内与组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2.0%,重复性好。利用该方法与MDPV和GPV双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及Du CV荧光定量PCR方法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基因的扩增及酶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内蒙古区分离的2株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株的DNA为模板,用设计好的1对引物对这2株毒株的gB基因进行了PCR扩增,并对扩增产物分别用BglⅡ、PstⅠ、HindⅢ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结果表明,2个分离株均能特异性地扩增出该病毒gB基因片段,片段大小完全一致,为2.6kb;扩增产物的酶切图谱与参考株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广西鸭圆环病毒(DuCV)流行毒株的遗传变异情况,进一步为研制鉴别诊断DuCV方法和制定科学防控措施奠定基础。采用PCR方法对采自广西不同地区的阳性鸭组织样品进行了全基因组扩增和测序,共获得14个完整的DuCV全基因组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52个国内外DuCV毒株进行遗传进化分析及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当前广西同时存在基因1.1亚型、基因1.2亚型和基因2.1亚型3种不同的DuCV毒株在流行,其中基因1.1亚型和1.2亚型为优势流行毒株。  相似文献   

12.
为了建立能同时检测鸭源新城疫病毒(DuNDV)、鸭瘟病毒(DPV)和鸭圆环病毒(DuCV)的方法,根据DuNDV、DPV和DuCV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了3对特异性引物,预特异扩增DuNDV片段大小为823 bp,DPV为576 bp和DuCV为338 bp.经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DuNDV、DPV和DuCV的三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好,对鸭的其他病原检测结果为阴性;敏感性高,DuNDV、DPV和DuCV的核酸最低检出限分别为2.59×103、1.12×103、4.67×102拷贝/μL.对180份病料进行检测,结果DuCV阳性10份,阳性率为5.6%;DuNDV阳性1份,阳性率为0.56%.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以应用于DuNDV、DPV和DuCV的临床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3.
根据GenBank发布的鸭圆环病毒(duck circovirus,DuCV)序列(AY228555),运用Primer Premier 5.0设计2对引物,建立了适合DuCV快速检测的套式PCR方法,采用该方法对从安徽省望江县采集的发病鸭肝脏、胸腺、法氏囊、肾脏和脾脏等内脏病料进行DuCV检测。结果显示,套式PCR对所有内脏病料均能扩增出340 bp的条带,而正常鸭胚、健康鸭肝脏、鸭瘟病毒、禽流感病毒(H9亚型)、新城疫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毒、鸡传染性贫血病毒、鸭源大肠杆菌和鸭疫里氏杆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第1次扩增的敏感性是1 ng,第2次扩增的敏感性是1 fg,第2次比第1次扩增的敏感性高106倍;表明本试验所建立的套式PCR方法可用于鸭圆环病毒(DuCV)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鸭圆环病毒(DuCV)不同分离株ORF3基因变异情况及分析其同源性,本研究从临床病料中分离10株DuCV,扩增ORF3基因并测定其序列.通过与已知序列比对分析发现,DuCV ORF3基因分为两种基因型,大小分别为237 bp和297bp.ORF3基因同一基因型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8%~100%,氨基酸同源性为88.6%~100%,而不同基因型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仅为87.8%~91.6%,氨基酸同源性仅为72.2%~81.0%.  相似文献   

15.
鸭圆环病毒感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鸭圆环病毒(DuCV)在鸭群中的感染情况,本研究通过PCR方法对2006~2009年间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山东等五省602例病、死鸭样品进行鸭圆环病毒检测.结果显示,15.28%(92/602)样品感染了鸭圆环病毒;40~60日龄的中鸭感染率明显高于其它日龄段;DuCV阳性样品中鸭疫里默氏杆菌、大肠杆菌、鸭肝炎病毒1型和呼肠孤病毒感染率略高于DuCV阴性样品.  相似文献   

16.
鸭圆环病毒基因组序列分析及其C1截短基因的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参照GenBank登录的鸭圆环病毒(DuCV)基因组序列,设计2对DuCV特异性引物,运用PCR方法从病死番鸭法氏囊中分段扩增出DuCV LJ07株基因组,将扩增片段分别克隆获得重组质粒,测序后得到全长为1 995nt的DuCV LJ07株全基因组序列,与GenBank登录的DuCV基因组序列的同源性迭83.6%~96.5%.经基因结构分析发现,DuCV LJ07株的基因组有6个开放阅读框(ORF),其中V1、C1是2个最主要的ORF,分别编码Rep蛋白和Cap蛋白;在V1和C1的5'起始端之间有与启动滚环复制有关的一茎环结构和2个正向重复序列.本试验同时还构建了去除核定位信号的C1截短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后经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C1截短基因已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出Cap截短蛋白,为建立DuCV抗体血清学检测方法和开展DuCV感染的血清学调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鸭3型腺病毒(Duck adenovirus type 3,DAdV-3)为近年来新发的以引起鸭肝脏肿大出血、肾脏大面积出血点为特征的鸭群新发疫病。为建立特异性的检测DAdV-3的PCR方法,研究通过分析鸭群中鸭腺病毒A型(DAdV-A)、鸭源禽腺病毒4型(FAdV-4)、鸭2型腺病毒(DAdV-2)和DAdV-3的Fiber 2基因特征,建立特异性检测DAdV-3的PCR方法。结果显示:优化后的PCR方法最佳退火温度为54℃,对DAdV-3扩增片段大小为548 bp;敏感性强,最低检测限为36.4 pg;特异性好,对DAdV-A、FAdV-4、鸭病毒性肠炎(DEV)、番鸭细小病毒(MDPV)、鹅细小病毒(GPV)、鸭圆环病毒(DuCV)和鹅多瘤病毒(GHPV)均无特异性扩增。表明该方法可有效用于开展新发DAdV-3的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2对针对鸭圆环病毒(DuCV)的特异性引物,对57份病死鸭病料进行PCR检测,探究了DuCV在病死鸭的感染情况;同时,随机选择2个DuCV阳性的样品进行克隆、序列测定。结果显示,病死鸭中DuCV阳性率为7.0%;同源性分析显示,2株DuCV的核苷酸序列与广西参考株(KC460535)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7.7%、96%。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2株DuCV与德国参考株(AY228555)和广西参考株(KC460532、KC460535)属于同一群,为基因1型。本研究对病死鸭DuCV感染情况的初步调查,补充了其流行病学资料,对肉鸭疫病防控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根据GenBank登录的鹅细小病毒(GPV)和番鸭细小病毒(MDPV)非结构蛋白(NS)基因特征,本研究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对GPV和MDPV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目的片段大小均为810 bp,并对PCR产物进行切胶回收。用EcoRⅠ酶对GPV和MDPV特异性胶回收产物进行酶切鉴定,结果显示MDPV经EcoRⅠ酶切后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片段为2段,大小为530和280 bp;而GPV经EcoRⅠ酶切后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片段大小不变。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快速区别GPV和MDPV感染的检测方法,可对番鸭感染水禽细小病毒的情况进行快速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为准确诊断鸭短喙矮小综合征(SBDS)以及鉴别鹅细小病毒感染鸭群中新发短喙矮小综合征鹅细小病毒(SBDS-GPV),本研究通过对GenBank登录的水禽细小病毒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比对分析,根据该病毒5'非编码区基因序列特征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建立了SBDS-GPV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方法。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显示,水禽细小病毒特异性引物可以扩增得到约200 bp的目的片段,SBDS-GPV PCR产物能够被SspⅠ酶切为140 bp和60 bp两个片段,番鸭细小病毒与德兹西氏病小鹅瘟病毒则不能被酶切,检出SBDS-GPV DNA的最低浓度为2.28×10~7拷贝/μL。利用该方法对14份疑似SBDS临床样品检测,阳性样本采用SPF鸭胚进行病毒分离,结果显示SBDS-GPV PCR-RFLP检测的阳性样本经病毒分离均为SBDS-GPV。上述研究表明,该SBDS-GPV PCR-RFLP检测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为SBDS的防控提供了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