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比较了4种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为铁皮石斛的栽培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用煎煮法回流提取了4种栽培模式铁皮石斛,浓缩冻干得到铁皮石斛提取物,以抗坏血酸(Vc)为对照,分别测定了提取物的清除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能力。结果表明:4种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提取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与提取物质量浓度呈量效关系。林下床栽铁皮石斛提取物的·OH清除活性(IC50值为4.329mg/mL)在4种栽培模式中最好;林下附生铁皮石斛提取物的DPPH(IC50值为4.494mg/mL)和O-2(IC50值为2.773mg/mL)清除能力在4种栽培模式中均最强,且林下附生铁皮石斛提取物的O-2清除活性于对照抗坏血酸(Vc)的IC50值与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铁皮石斛提取物可以抑制抗氧化活性,且林下仿野生栽培铁皮石斛的抗氧化活性优于大棚床栽。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五味子果肉和种子精油成分和生物活性的异同,通过气质联用仪对五味子果肉精油(PEO)和种子精油(SEO)进行成分分析,还对2种精油的抗肿瘤活性、抑菌活性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等生物活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从PEO和SEO中分别鉴定出55种和45种成分,质量分数分别占精油总量94.04%和93.39%。抗肿瘤活性显示:PEO和SEO对HeLa和BGC-823肿瘤细胞均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IC_(50)值为39.07~56.43 mg/L),但2种精油对A549细胞均不显示抗肿瘤活性。抑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PEO和SEO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和大肠杆菌等4种细菌生长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PEO的MIC值为245.00~504.33 mg/L,SEO的MIC值为495.00~1 004.68 mg/L。此外,实验结果还显示PEO较SEO有更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其中PEO对DPPH·和ABTS~+·的IC_(50)值分别为3.15和2.31 g/L,SEO对DPPH·和ABTS~+·的IC_(50)值分别为5.43和10.11 g/L。  相似文献   

3.
乌饭树是杜鹃花科越桔属的小浆果植物,有关乌饭树叶提取物抗氧化效果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对乌饭树果实抗氧化活性的研究报道却很少。为给其功能性品种的进一步选育和有效利用打下理论基础,对乌饭树果实中抗氧化物质的提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乌饭果的水提取液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果为94.10%,其60%乙醇提取液的清除率为97.44%;乌饭叶的抗氧化物质(槲皮素)含量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效果都高于其果实;乌饭果的水提取液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0.32 mg·m L~(-1),当其清除率达到94.68%时所需水提液的浓度为2.08 mg·m L~(-1);乌饭果的水提取液清除50%DPPH自由基的用量是VC的97倍;乌饭树果实抗氧化物质(槲皮素)含量和水提取液抗氧化效果都呈现地理变化规律,较低纬度的赣南地区(南岭北坡)对选育优良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油茶叶乙醇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法测定了油茶叶乙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并与芦丁、二丁基羟基甲苯(BHT)进行了比较,在波长517 nm、反应时间40 min的条件下测定了DPPH·的清除率为50%时抗氧化剂的质量浓度(EC50)值.结果表明,油茶叶乙醇提取物时DPPH·具有明显的清除作用,且随着油茶叶乙醇提取物纯化程度的提高,其清除能力也相应增强.测得油茶叶粗提物、油茶叶精提物、芦丁和BHT清除DPPH·的EC50值分别为12.19、6.765、9.481和37.53 mg/L,清除DPPH·能力的大小顺序依次为油茶叶精提物>芦丁>油茶叶粗提物>BHT.  相似文献   

5.
通过引进福建临川虎奶菇0121、江西东华虎奶菇1号、江西虎奶菇dh-5,共3个虎奶菇种源菌株进行筛选,得出临川虎奶菇0121为最适种源,并对临川虎奶菇0121进行最适栽培培养基筛选。结果表明:临川虎奶菇0121栽培培养基以配方1:棉籽壳75%、麸皮23%、石膏1%、石灰1%的培养料最适宜,其次为配方2,在生产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6.
以褐环乳牛肝菌为原料,采用水提-醇沉法从东北产褐环乳牛肝菌中提取子实体多糖,并对粗多糖进行体外抗氧化研究。结果表明:其多糖对超氧离子自由基(·O2-)的清除率为48.30%;多糖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率为62.19%;多糖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28.32%,其红外表征显示多糖为β-型吡喃多糖。其显示出多糖有一定抗氧化能力,具有一定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离鉴定新疆药桑枝条中的抗氧化活性成分,揭示其抗氧化功效的物质基础,为发现新的天然抗氧化成分及新疆药桑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新疆药桑枝条利用70%乙醇冷浸的方法提取,滤液低温减压浓缩;TLC(薄层层析)与DPPH(1,1-二苯基-2-苦基苯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活性检测;以紫外显色、10%硫酸乙醇显色的方式进行物质检测;在活性跟踪下通过不同有机溶剂萃取分段、多次硅胶柱层析、凝胶柱层析及薄层层析,对新疆药桑枝条中抗氧化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将分离得到的化合物以氘代氯仿为溶剂,TMS(四甲基硅烷)为内标,利用MS(质谱)及NMR(核磁共振)技术进行波谱测定及结构解析。以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为对照,进行清除DPPH自由基、OH自由基及总还原力的测定。【结果】从新疆药桑枝条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1种易溶于甲醇及乙酸乙酯的深黄色粉末,根据其理化性质初步判断为黄酮类化合物。结合其理化性质并通过MS,~1H-NMR,~(13)CNMR,DEPT的波谱数据分析,确定其为已知化合物sanggenon A(桑根酮A),分子式为C_(25)H_(24)O_7,分子量为436。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OH自由基的IC_(50)值分别为50.3和96.5 mg·L~(-1)(对照BHT分别为64.2和231.6 mg·L~(-1)),总还原力也明显高于对照。【结论】本文首次从桑树的枝条中分离得到该物质,拓展了提取分离该物质的原材料来源,可为新疆地区广泛种植的林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通过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法、2,2'-连氨-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法、水杨酸法和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隐孔菌碱提物、乙酸乙酯提取物、60%乙醇提取物和水提醇沉物4个粗提部分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总自由基能力最强,其对ABTS自由基半数清除率(IC_(50))达到(67.43±1.41)mg/L。进一步对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活性追踪分离,得到9个倍半萜类化合物:隐孔酸A三甲酯(1),隐孔酸A(2),隐孔酸D四甲酯(3),隐孔酸D(4),隐孔酸C(5),隐孔酸C五甲酯(6),隐孔酸E五甲酯(7),隐孔酸B三甲酯(8)和隐孔酸B(9),其中化合物1、3、6和8为首次从该种真菌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9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8有较高抗氧化活性,其(IC_(50)=(5.29±0.25)mg/L,清除能力优于阳性对照V_C,V_C的IC_(50)=(5.76±0.58)mg/L。  相似文献   

9.
竹醋液及其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DPPH·法测定了竹醋液及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竹醋液及其提取物对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但其提取物清除自由基能力(APR)是竹醋液的6.27倍;其反应动力学方程不符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应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对香椿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物活性追踪法,将香椿老叶甲醇提取物划分为4个不同极性部位,通过测定其总还原力、1,1-二苯基-2-苦基-肼(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三价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试值,确定香椿老叶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其组成.结果表明:香椿老叶提取物中的强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乙酸乙酯部位,该部位的总还原力相当于467.53mg/gVc的总还原值,FRAP值相当于10578μmol/g硫酸亚铁的FRAP值,质量浓度50mg/L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92.84%,均比同浓度的2,4-二叔丁基甲基苯酚(BHT)强.相关性研究表明,香椿老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主要在于其含有较高的黄酮类化合物所致.TLC和HPLC分析表明:香椿老叶提取物强抗氧化活性物质主要由4个黄酮-糖苷类化合物组成.  相似文献   

11.
楸树叶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期研究发现,楸树叶粗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相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为了进一步明确其抗氧化活性成分,以硅胶柱色谱结合清除 DPPH自由基法,寻找抗氧化能力较强的组分,并利用半制备液相色谱对该组分进行分离、纯化,以清除 DPPH自由基、还原力和清除 ABTS自由基能力作为考察指标,根据理化性质及光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果从楸树叶粗提物的乙酸乙酯萃取相中分离得到了2个化合物,分别为木犀草素(1)和芹菜素(2)。化合物1的抗氧化活性强于BHT和化合物2;化合物1清除DPPH自由基、还原力及清除ABTS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23.89,29.77和43.47μg mL -1;化合物1的抗氧化活性强于化合物2,主要因其在黄酮类化合物母核的 B环上具有邻二酚羟基结构。木犀草素和芹菜素2个化合物首次从楸树叶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广玉兰叶片抗氧化活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乙酸乙酯从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叶片中萃取出的活性物质,在进行主要成分理化检识鉴定后,以人工抗氧化剂PG(没食子酸丙酯)和天然抗氧化剂PA(植酸)为对照,测定了其体外抗氧化活性,并用两种体系DPPH·(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和卵磷脂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提取物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和酚类化合物.提取物稀释10倍(92.00 mg·mL-1)时,对过氧化氢的清除率达最大,为29.41%,在稀释20倍(46.00 mg·mL-1)时,抑制活性氧活性达最大,达500活力单位,稀释50倍(18.40 mg·mL-1)时,非酶体系的总抗氧化能力达最大,为270活力单位.DPPH·体系和卵磷脂体系评价结果表明,在提取物稀释50倍时(18.40 mg·mL-1),对DPPH·的清除率为92.69%,比PG强,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作用达最大,达56.67%,与PA相当,因此,抗氧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桦褶孔菌不同溶剂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及总黄酮含量、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不同极性溶剂对桦褶孔菌75%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得到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萃取物,测定不同萃取相中总黄酮和多酚的含量,研究各萃取相清除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力,并分析总黄酮和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石油醚相中的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14.62±3.24)mg/g,乙酸乙酯相中多酚含量最高,为(50.34±30.13)mg/g。桦褶孔菌不同溶剂萃取物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正丁醇相萃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最强,其EC_(50)分别为(66.09±1.82)μg/mL和(47.94±1.68)μg/mL;正丁醇相萃取物浓度在0.5mg/mL时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和V_C相当;乙酸乙酯相萃取物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活性仅次于正丁醇相萃取物,EC_(50)为(93.63±1.97)μg/mL。相关性显示桦褶孔菌不同萃取相中总黄酮和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呈现较好的相关关系(P0.05)。研究结果表明正丁醇相和乙酸乙酯相萃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为桦褶孔菌活性成分的分离奠定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探究黑果腺肋花楸果实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课题组前期优化后的提取纯化方法制备黑果腺肋花楸总黄酮冻干粉末,以维生素C为对照品,测定黑果腺肋花楸果实总黄酮对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和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果实总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印度黄檀叶含有多酚及类黄酮物质,研究印度黄檀叶多酚及其抗氧化活性,可为其利用提供依据。[方法]以印度黄檀叶为原料,乙醇为提取液,经单因素实验与正交试验设计,检测在不同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及超声功率120 w时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印度黄檀多酚的提取工艺;同时,鉴定印度黄檀叶乙醇-水提取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低浓度印度黄檀叶多酚能发挥更强的抗氧化能力,其提取液对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约为3.2 mg·L~(-1),略大于Vc的2.5 mg·L~(-1);不过,其还原能力略低于Vc。[结论]印度黄檀叶内富含多酚类物质,具有很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植物资源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6.
不同蓝莓品种果实抗氧化能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引种栽培于湖南省森林植物园的5个蓝莓品种‘灿烂’、"蓝月"、‘库帕’、‘伯克利’、‘布里吉塔’为试验材料,测定其采收后的果实中可溶性多糖、Vc、还原型谷胱甘肽、总花色苷4种抗氧化物质的含量,并测定其果实中代表抗氧化活性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SOD的活性,同时分析比较4种抗氧化物质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5个品种中‘蓝月’的Vc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总花色苷含量、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SOD活性均显著高于其他4个品种(P0.05);Vc含量、还原型谷胱甘肽含量以及总花色苷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成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可溶性多糖含量与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关性较弱。说明5个品种中‘蓝月’的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7.
迎春叶黄酮的提取纯化及清除自由基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研究迎春叶总黄酮(FLJN)的提取、分离、纯化条件及其体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正交试验结果显示最佳提取方法为:采用75%的乙醇水溶液为提取液,1: 15(g: mL)的固液比,水浴回流热提取3次,每次40min.粗提物经过活性炭吸附法进一步处理后,可得总黄酮质量分数为97.6%的精制产品.体外实验表明,FLJN可以有效地清除二苯基苦基苯肼自由基(DPPH · )和羟自由基( · OH),自由基清除率为50%时溶液的质量浓度(IC_(50)值)分别为8.40和2.24mg/L,其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与芦丁基本相当,比2,6 - 二叔丁基 - 4 - 甲基苯酚(BHT)稍弱.  相似文献   

18.
用70%乙醇从大血藤中提取原花色素,并对粗提物进行纯化和分离,采用香草醛-盐酸比色法测定各样品中原花色素含量,并测定各样品抗氧化活性和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大血藤乙醇粗提物(CE)、石油醚萃取物(PE)、乙酸乙酯与水两相不溶物(EIF)、乙酸乙酯萃取物(EF)、正丁醇萃取物(BF)和水相留余物(WR)中含原花色素分别为(36.03±0.40)%、(1.19±0.11)%、(57.99±0.22)%、(32.40±0.07)%、(25.03±0.08)%和(41.32±0.37)%。大血藤乙醇粗提物经葡聚糖凝胶LH-20纯化后,含原花色素(98.35±0.72)%,约为粗提物的2.73倍;大血藤纯化物(PT)对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为(70.70±1.38)mg/L,是L-抗坏血酸的1.12倍;对α-葡萄糖苷酶的IC_(50)为(4.37±0.17)mg/L是阿卡波糖的120.71倍。说明大血藤含有丰富的原花色素,大血藤原花色素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和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蒸馏对东紫苏挥发油进行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其化学成分,并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显示:东紫苏挥发油中检测出16种化合物,占总挥发油质量的80.32%,其中桉树醇的相对质量分数最高,占43.57%。东紫苏挥发油在1.83~8.29 mg/mL浓度范围内,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呈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IC50值为12.25 mg/mL,表明东紫苏挥发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以纯水和10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和50℃水浴萃取法获得了黄藤笋和4种常见茎类蔬菜(芦笋、茭白、莴笋和甜麻竹)的提取液,并通过DPPH法测定了这些提取液的总抗氧化活性(DPPH自由基清除率)。结果表明:黄藤笋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其次是芦笋,甜麻竹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最低。黄藤笋、芦笋和莴笋乙醇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高于水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而茭白和甜麻竹则相反。除甜麻竹外,其余4种茎菜提取液的抗氧化活性不因萃取方法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研究还表明,黄藤笋提取液在稀释到3200倍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仍有0.33%,而其他4种常见茎菜在稀释2~10倍后已丧失自由基清除能力。研究表明,黄藤笋作为保健品的添加剂具有很高的潜在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