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新型肝炎病毒(TTV)与初生仔猪肝炎及PMW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新型肝炎病毒(TTV)1997年日本科学家从一个输血后肝炎病人血清中分离到肝炎新型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ing Virus,TTV)。人群中TTV病毒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2.
<正>1.新型肝炎病毒(TTV)1997年日本科学家从一个输血后肝炎病人血清中分离到肝炎新型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ing Virus,TTV)。  相似文献   

3.
输血传播病毒(Torgue teno virus,TTV)是继甲、乙、丙、丁、庚型肝炎病毒之后发现的又一种新型肝炎相关病毒.1997年,Nishizawa T等首次报道了该病毒.由于输血传播病毒是从肝炎患者体内分离获得的,当时的学者怀疑该病毒与肝炎有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输血传播病毒在不同的人群中高度流行,它可导致人...  相似文献   

4.
猪Torque teno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Nishizawa等应用运用代表性差异分析(Representational difference ahalysis,RDA)技术从不明原因的输血后肝炎患者血清中发现一种新的环状单链DNA病毒,并以患者名字将其命名为Torque teno virus(TTV),又因TTV与输血传播病毒(Transfusion transmitted virus,TTV)巧合,因此被许多科学家亦称为输血传播病毒[1].随后国内外学者利用巢式PCR、ELISA、原位杂交等检测手段相继发现在非灵长类动物中也均存在TTV的感染.  相似文献   

5.
Torque Teno virus (TTV)是1997年从输血后非甲-戊型肝炎病人中分离到的新病毒,归属于圆环病毒科指环病毒属,根据基因序列差异,可分为TTV1和TTV2 两个基因型.TTV感染谱很广,已知可感染人、灵长类和家养动物.论文重点对人类、部分灵长类动物和猪的TTV感染状况进行了综述,表明这些动物均易感或有较高的阳性率.虽然目前未能证实TTV感染与人和动物的特定疾病相关联,但必须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6.
<正>细环病毒(TTV)又称输血传播病毒,是隶属于指环病毒科的一种环形DNA病毒。输血传播病毒于1997年由日本学者从一名输血后的肝炎患者血清中发现[1],人群感染率可达10%以上[2]。1999年,美国学者在猪体内发现猪源细环病毒(Torque teno sus virus,TTSu V),之后世界各地陆续可见TTSu V病例的报道[3]。2011年,王礞礞[4]对我国广东、福建和江西  相似文献   

7.
1997年日本学者Nishizawa等从1例输血后非甲~非庚型肝炎病人血清中克隆到1个500bp的病毒DNA片段,曾以该病人的姓名缩写(TT)命名,后又改以输血传播肝炎病毒(transfufion transmitted virus,TTV)命名。TTV在各类人群中感染比例非常高,如在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正常献血者中感染率为30%~100%。但在进一步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8.
正(接上期)5公共卫生安全意义与疫苗研究Mauro等指出:人的TT病毒(TTV,一种肝炎病毒)与其他动物圆环病毒有很多特异的型,尤其是鸡贫血病毒(CAV)。目前尽管只有一个学者报道过在给肝炎(非AG型)患者输血后,能分离出TTV,该病毒也属于动物圆环病毒属,并且在该病例中检测出了猪圆环病毒(PCV)抗体。由于该病毒很广泛地存在于猪体内,人和猪在环境接触、食物链关系等方面联系非常紧密,况且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具有重大公共卫生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我国猪群中猪输血传播病毒(TTV)与猪圆环病毒(PCV)混合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PCR方法对采自14个省280份病料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TTV1和TTV2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1.8%和28.2%,TTV1与TTV2混合感染率为18.2%;PCV1和PCV2阳性率分别为41.1%和37.5%,PCV1与PCV2混合感染率为19.6%;PCV2阳性样品中TTV1和TTV2混合感染率达75.0%。此外,对2株TTV1基因组进行测序,与GenBank中登录的6个TTV1序列比对,相似性结果为67.3%~95.1%;对4株TTV2基因组测序,与GenBank登录的4条TTV2序列比对,相似性为84.7%~90.4%;将TTV1与TTV2进行序列比对,相似性仅为44.0%。TTV1和TTV2基因高变区分别位于520 nt~2 594 nt和720 nt~2 170 nt;TTV1基因保守区位于1 nt~520 nt和2 595 nt~2 800 nt;而TTV2基因保守区位于1 nt~719 nt和2 171 nt~2 800 nt。以上结果表明,我国猪群中存在TTV与PCV2的混合感染,并且两种病毒混合感染引起...  相似文献   

10.
2009年我国部分猪群输血传播病毒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输血传播病毒(TTV)在我国猪群中的感染状况,本研究对2009年采自29个省市的1990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TTV1、TTV2的双重PCR方法检测,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猪群中TTV总的感染率为63.37%(1261/1990),其中TTV1感染率为55.88%(1112/1990),TTV2为32.91% (655/1990),TTV1和TTV2双重感染率为25.43%(506/1990).进而对样品的地区性分布特征、样品来源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表明我国猪群中TTV感染率以东北地区最高,西北地区最低.样品来源不是影响感染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参照GenBank已公布的猪源输血传播病毒Ⅰ型(Torque Teno Virus genogroupⅠ,TTVⅠ)全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片段为194bp,测序结果与已公布的猪TTVⅠ型序列同源性为92.6%。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猪圆环病毒Ⅱ型、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猪链...  相似文献   

12.
《畜牧与兽医》2017,(6):160-162
对来自上海近郊地区300份犬粪样品进行输血传播病毒(TTV)、肠道寄生虫的检测与分析,结果发现TTV阳性率为14.7%,肠道寄生虫的阳性率为15.7%;体型、年龄、性别在TTV和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上均无差异;日常食用未经消毒食物犬类的TTV与肠道寄生虫病的阳性率极显著高于食用其他日粮的犬类。实验结果为进一步防控犬TTV和肠道寄生虫感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细环病毒(Torque teno virus,TTV)在广西猪群中的感染情况,本研究运用Nest-PCR方法,对2009—2011年采自广西140个规模猪场的156份血液、流产胎儿及肺脏、脾脏、肾脏、肝脏、淋巴结等组织样品进行检测,并对阳性样品的非编码区(UTR)进行克隆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同时对部分样品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典型猪瘟病毒(CSFV)、伪狂犬病病毒(PRV)检测及细菌的分离鉴定。结果发现,广西猪群中TTV总感染率达到93.6%,TTV2的感染率(76.9%)不仅明显高于TTV1(16.7%),且毒株间遗传变异较大。TTV多与PCV2和PRRSV混合感染,且以与PRRSV混合感染率更高(64.29%)。猪群中存在2重、3重,甚至4重TTV与其他病毒的混合感染。临床上TTV与细菌的混合感染(或细菌继发感染)以链球菌和副猪嗜血杆菌多见。本研究证实在广西猪群中存在TTV感染,且存在普遍的TTV与PRRSV、PCV2和CSFV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输血性传播病毒(TTV)基因1型(TTV1)和TTV基因2型(TTV2)的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TTV1与TTV2基因的非编码区域序列差异,设计了2对特异引物,建立了鉴别TTV1和TTV2的SYBR-GreenⅠ实时荧光PCR方法。分别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及重复性检验,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建立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99%;可以同时鉴别检测TTV1和TTV2,检测PCV2和PRRSV阳性样品均呈阴性,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最低检出量为10 copies/μL;重复试验结果显示,TTV1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14%和0.74%;TTV2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均为0.13%;检测现地采集的189份样品,TTV1阳性率32.3%,TTV2阳性率6.3%,TTV1和TTV2混合感染的阳性率28.6%。TTV检测方法的建立为猪群TTV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根据GenBank中猪源输血传播病毒Ⅱ型(Swine torque teno virus genogroupⅡ,TTVⅡ)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468bp目的片段。将PCR扩增产物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猪TTVⅡ型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5%。利用该方法对猪圆环病毒Ⅱ型、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链球菌、猪多杀性巴氏杆、猪霍乱沙门菌和大肠杆菌等病原核酸进行扩增,均无条带出现,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该方法的灵敏性试验表明,最低能检测到10.2pg核酸。利用所建立的PCR方法检测来自我国华南地区192份临床样品,阳性率为21.4%(41/192)。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中国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猪场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相关病原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采用PCR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采自江苏、安徽及浙江等地猪场的125份健康猪样品和261份发病猪样品分别进行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细小病毒(PPV)、输血性传播病毒(TTV)和类猪圆环病毒P1的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品PCV2、PRRSV、PPV、TTV1、TTV2和P1的阳性率分别为39.38%、21.76%、3.11%、15.80%、16.32%和10.10%,其中混合感染主要存在于PMWS的发病猪群,以PCV2与TTV2 (15.32%)和PCV2与PRRSV (11.87%)的混合感染为主。结果表明,江苏省及周边地区猪场普遍存在PMWS相关病原的混合感染现象,加大了PMWS相关病原的防控难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猪群中TTV的鉴定及其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了确定Torque teno virus(TTV)在我国猪群中是否存在及其感染情况,本研究利用套式PCR方法首次检测了来自广东、福建和江西等7个省份的258份血液样品和组织样品.结果表明猪群中TTV1和TTV2感染总阳性卒分别为37.6%和82.6%.两者的混合感染率为38.4%.挑选部分阳性样品用套式PCR引物扩增出TTV1和TTV2的部分非编码区(UTR)片段,并将扩增出的部分UTR基因与已报道的TTV1和TTV2病毒UTR序列进行比较分析,同时我们选择了8份阳性样品进行了TTV1和TTV2的全长基因的扩增和克隆.分析结果显示TTV可分为TTV1和TTV2两大分支,其中我们分离获得的TTV1和TTV2之间的UTR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80.8%~98.5%和94.2%~100%,而与参考株相比同源性分别为82.7%~100%和95.5%~99.1%.本研究首次证实在我国猪群中存在TTV感染,提示我们对猪群感染的TTV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病原.  相似文献   

18.
根据TTV1和TTV2的非编码区(UTR)的保守序列分别设计并合成两套特异性引物和Taqman探针,建立了鉴别TTV1和TTV2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通过常规PCR方法分别克隆TTV1和TTV2的非编码区(UTR)的保守序列并将其连入pMD18-T载体,制备阳性标准品,优化反应条件,以10倍系列稀释的标准品分别绘制标准曲线,TTV1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84,TTV2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4。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灵敏度均可达10 copies/μL,除猪源TTV外,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瘟病毒、猪2型圆环病毒、猪流感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重复性好,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3%。检测采集自广西和内蒙古的44份病料,TTV1的阳性率为47.73%,TTV2阳性率为70.45%,TTV1和TTV2混合感染的阳性率为31.82%。猪源TTV检测方法的建立为该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和定量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是国际分类委员会(ICTV)第六次学术报告新命名的一个科.本科既有植物病毒又有动物病毒,动物病毒主要有猪圆环病毒(PCV)、鸡贫血病毒(CAV)和鹦鹉喙羽病病毒(PBFDV),最近在人体内也已发现一种圆环病毒,核苷酸序列和CAV有较高的同源性,其命名为输血传播病毒(TTV).本科病毒的特性不同于迄今发现的任何病毒,因其核酸是单股负链、封闭的圆环DNA而得名.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青岛地区各猪场中猪细环病毒II型(TTV2)的存在和感染情况,本实验对2012年3月至5月期间采自青岛地区4个猪场的59份猪血清样品利用病毒核酸提取试剂盒进行了猪细环病毒DNA提取,在此基础上利用TTv2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显示只有莱西1个猪场的血清样品中检测到阳性,阳性率为13.8%,并且存在TTV1与TTV2混合感染的情况,混合感染率为6.9%。本实验结果证实某些猪场中存在猪细环病毒感染,由于TTV在猪的多系统衰竭综合征的病症发展中可能扮演一定角色,所以了解TTV在猪场中的存在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