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带发酵饮料加工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带为主要原料,经乳酸发酵,再经调配、杀菌、灌装等工艺得到海带发酵饮料。试验表明,海带发酵的最佳条件为:乳酸菌接种量为6%,发酵温度为39℃,发酵时间为12h;海带发酵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海带发酵原汁50%、柠檬酸0.08%、白砂糖2%。  相似文献   

2.
以新疆和田玉枣为原料,研究和田玉枣乳酸发酵饮料加工工艺,结果表明和田玉枣乳酸发酵饮料复合稳定剂最优组合为黄原胶0.08%、CMC-Na0.08%、PGA0.08%;复合甜味剂(蛋白糖与改良甜菊糖的比例为6∶4)添加量为0.2%;最佳均质条件为温度60℃、压力20MPa、均质2次;杀菌条件以85℃、10min为最佳。  相似文献   

3.
以红萝卜为原料,通过接种乳酸菌进行乳酸发酵制成红萝卜乳酸发酵液,经调配制成红萝卜乳酸发酵饮料。以产品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得到红萝卜乳酸发酵饮料的优化配方为红萝卜发酵液添加量25%,果葡糖浆添加量5%,CMC-Na添加量0.1%和柠檬酸添加量0.4%,所制成的红萝卜乳酸发酵饮料呈浅玫瑰红色,具有红萝卜天然香味,兼有乳酸发酵香味,酸甜适中、爽口柔和。  相似文献   

4.
利用产乳酸芽孢杆菌DU-106转化砂仁总黄酮,制备高黄酮含量的砂仁发酵饮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产乳酸芽孢杆菌DU-106发酵砂仁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4.2%,发酵时间4 d,发酵温度29℃,在此条件下得到的砂仁发酵饮料的总黄酮含量高达0.725 mg/g,pH值4.2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5.74%,感官评分16.9分。制作的饮料澄清透明,棕黄色带光泽,砂仁味浓郁纯正、香气宜人、酸甜适中、口感圆润。  相似文献   

5.
番茄汁乳酸菌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番茄汁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制成番茄汁乳酸发酵饮料。通过对接种量、发酵时间、发酵温度3个因素进行试验分析,确定最佳发酵条件,然后对其稳定性、风味进行试验,从而确定出这种番茄汁发酵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6.
以甜杏仁为主要原料,研制有甜杏仁风味的乳酸发酵饮料。研究饮料的工艺条件,确定饮料最佳的工艺参数为甜杏仁浆与复原脱脂乳配比5∶5,木糖醇4.0%,蔗糖2.0%,接种量4.0%,发酵时间6.0 h;饮料最佳稳定条件为PGA∶CMC-Na(1∶2)添加量0.20%,GMS∶SE(2∶2)添加量0.30%,均质压力30 MPa,均质温度55℃,所制得的产品风味独特,且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7.
以小米为原料,采用打浆、糖化、液化、发酵等工艺制备富含L-乳酸的小米发酵饮料。研究发酵剂接种量、大豆分离蛋白添加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对L-乳酸含量及感官评分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工艺参数,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6.6℃,发酵剂接种量3.15%,氮源添加量2.86%,发酵时间7.76 h。由此得到L-乳酸含量为10.53 mg/mL,感官评分为88.3分。  相似文献   

8.
以小球藻、红枣为原料,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具有海藻特殊芳香及兼具红枣营养价值的小球藻红枣乳酸发酵饮料。结果表明,球藻液与红枣液最佳配比为3∶7(V/V),小球藻红枣发酵液最佳发酵条件为:小球藻红枣原液添加量30%,脱脂乳70%,发酵时间9 h,发酵温度42℃,接种量0.10%;最佳调配配方为:小球藻红枣发酵液50 m L,水50 mL,白砂糖5 g,柠檬酸0.2%,稳定剂(CMC)0.2%。研制出的饮料为均匀的淡乳黄色,清新的红枣味和发酵乳香味,无藻腥味,具有独特的口感。  相似文献   

9.
以尖椒、生姜为主要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后与蜂蜜等调配成为功能性饮料。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尖椒汁(质量分数80.0%)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3%,白砂糖添加量3.0%,食盐添加量1.5%,发酵温度25℃,发酵周期8 d。生姜汁(质量分数80.0%)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0%,白砂糖添加量4.0%,食盐添加量0.8%,发酵温度30℃,发酵周期12 d。乳酸菌发酵尖椒、生姜蜜汁饮料产品的最佳配方为:尖椒发酵液9.0 g,生姜发酵液8.0 g,蜂蜜5.0 g,白砂糖3.0 g,柠檬酸0.08 g,稳定剂(海藻酸钠与CMC-Na质量比为1∶1)添加量0.15%。  相似文献   

10.
液态发酵法生产龙葵果酒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以龙葵饮料生产的下脚料—果渣为原料,生产龙葵果酒的加工工艺。结果表明,选择固液比1∶4,——接种量8%,糖度18%,温度22℃,pH值3.4,主发酵7d,转速4000r/min下离心25min,可得到澄清的酒液,陈酿后酒味更佳。  相似文献   

11.
胡萝卜—番茄混合汁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研制胡萝卜—番茄混合汁乳酸菌发酵饮料。以鲜榨胡萝卜、番茄原汁为原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为菌种,综合研究了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等因素对混合汁品质的影响,从而确定出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发酵液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41℃,发酵时间24h,接种量3%;发酵饮料最佳配方为:蔗糖10%,柠檬酸0.05%,稳定剂(CMC—Na)0.4%。  相似文献   

12.
以沙棘为原料,采用液体酒精发酵和表面静置醋酸发酵法制成的风味独特的沙棘果醋饮料。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醋酸发酵最佳条件为:初始pH值3.5,接种量6%,发酵温度32℃。果醋饮料最佳配方为:原醋3%,白砂糖11%,沙棘汁3%,总酸0.36%。  相似文献   

13.
通过单因素试验(青枣果肉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奶粉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研究青枣发酵饮料的感官品质,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台湾青枣发酵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青枣果肉添加量30%,蔗糖添加量10%,奶粉添加量6%;青枣发酵乳酸饮料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35 h,发酵温度30℃,接种量0.25%。  相似文献   

14.
以玉米粉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玉米波杂饮料的制作工艺。结果表明,玉米波杂饮料自然发酵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制剂添加量3.0%,煮制时间50 min,第2次发酵时间12 h,发酵温度35℃。此条件下制得的玉米波杂饮料总糖含量6.43 g/L,总酸含量2.73%,酒精含量2.60%(V/V),感官品质得分95分,饮料呈米黄色,泡沫洁白细腻,酒香味浓郁,有愉快的偏酸味和较强的杀口感。  相似文献   

15.
以南瓜为主要原料,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链球菌(1∶1)进行发酵制作南瓜发酵饮料,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发酵最优工艺条件与配方,结果表明,南瓜浆∶水(W/W)为1∶1.75、蔗糖添加量为7%、蛋白糖为0.05%、乳酸菌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为40℃、发酵时间为8h,所得到的南瓜汁乳酸发酵饮料产品,其外观均一稳定,口感酸甜适中,风味独特。  相似文献   

16.
谷物乳酸发酵饮料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叙述了谷物乳酸发酵饮料的研究现状,对各种工艺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对谷物乳酸发酵饮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以乳酸菌发酵芸豆后的成熟醪液为原料,研究制作芸豆发酵饮料的加工工艺。在单因素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优的复合甜味剂配比为山梨糖醇0.30%,木糖醇3.2%,甜菊糖苷0.028%;调制芸豆发酵饮料的最佳配比为杏仁1.5%,复合甜味剂0.08%,蔗糖酯0.02%,稳定剂0.06%。  相似文献   

18.
以小白杏干为原料,酵母菌和乳酸菌混合发酵制作格瓦斯饮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小白杏干格瓦斯饮料的最佳发酵工艺。结果表明,小白杏干格瓦斯饮料发酵的最佳条件为:小白杏干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接种量4%(V/V),其中酵母菌与乳酸菌比例为3∶1,发酵温度28℃,发酵时间18 h。在该条件下制得的小白杏干格瓦斯饮料酒精含量为0.49%(V/V),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9%,总酸含量6.0~7.0 g/L,外观呈深黄色,澄清、透明,具有明显的杏干香气和风味,口感醇厚,酸甜适中。  相似文献   

19.
菠菜汁复合乳酸菌发酵饮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菠菜汁乳酸发酵饮料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生产流程及主要工艺参数,生产出色泽纯正、风味优良、质地细腻的乳酸发酵菠菜汁。菠菜汁发酵的主要参数是:保加利亚乳杆菌与从酸马乳中初步分离得到的乳酸菌群及肠膜明串珠菌的比例为1∶1∶1,接种量为3%,番茄汁和水的比例为2∶1,发酵温度为41℃。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巴旦杏乳酸发酵饮料工艺条件的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为:巴旦杏浆与复原脱脂乳配比6:4(v/v)、木糖醇5%、蔗糖1.5%、接种量4%、发酵时间5h;饮料最佳的稳定条件:PGA:CMC—Na(2:1)添加量为0.30%、GMS:SE(3:2)添加量为0.20%、均质压力30MPa、均质温度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