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挤压蒸煮是较为常见的食品加工技术,但是在高水分大豆蛋白质加工中的应用较少。以大豆为原料,研究挤压蒸煮加工工艺对大豆蛋白质的影响及大豆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性质,同时研究挤压蒸煮过程中原料的相态变化、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变化、纤维质多孔结构的形成,以及大豆蛋白质含量对产品组织的影响,为其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薯渣膳食纤维的开发价值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膳食纤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意义及其市场前景,说明了膳食纤维的开发研究方案,把生物醇学技术用于膳食纤维的提取中,改进了单纯的酸碱提取方法,采用挤压膨化技术、超微粉碎技术对薯渣膳食纤维进行深加工,提高其生理功能和感官指标。该项目的产业化可以带动薯类深加工的发展,将薯渣膳食纤维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3.
以高温蒸煮改性蕨菜膳食纤维为原料,探讨60,80,100,120,140目筛下对高温蒸煮改性蕨菜膳食纤维持水力、持油力、膨胀力和结合水力的影响,得出120目筛下改性蕨菜膳食纤维性质最佳。将蕨菜膳食纤维添加到酥性饼干中,探讨膳食纤维不同添加量对酥性饼干面团质构、饼干质构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蕨菜膳食纤维的最适添加量为9%,可维持饼干适宜的硬度和酥脆性,有较好的咀嚼口感和黏着性,感官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4.
全谷物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多种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生物活性物质等,相比于精加工处理后的谷物营养价值高。全谷物的加工方式多样,不同的加工方式对谷物的营养价值影响不同。对全谷物的加工方式及不同加工方式对营养的影响进行综述,包括蒸煮、挤压膨化、发酵、超微粉碎,以及其他加工方式,如焙烤、微波等,旨在对全谷物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麦麸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制备、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近况,重点讨论了麦麸膳食纤维的不同提取、改性技术研究现况及其应用潜力,并在此基础上对麦麸膳食纤维的推广应用作出展望,以期为麦麸膳食纤维的开发利用提供素材。  相似文献   

6.
大豆膳食纤维膨化食品的研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豆渣为原料,加入一定比例的淀粉可制成大豆膳食纤维膨化食品。实验结果表明,生产大豆膳食纤维食品的关键工艺——挤压膨化的最佳条件为:挤压温度160℃,加水量30%,淀粉添加量40%。油炸工艺最佳条件为:油炸温度180℃,油炸时间40s。利用有效的方法去除了豆渣的腥味和粗糙感,改善了膳食纤维膨化食品的风味和口感,从而研制出具有生理保健功能且风味独特和口感酥脆的系列大豆膳食纤维膨化食品。  相似文献   

7.
采用挤压膨化法和纤维素酶法对预处理后的小麦麸皮进行改性,以提高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从而提高产品的功能性。先将预处理后的膳食纤维DF1挤压改性得到DF2,再对DF2进行纤维素酶酶解改性。结果表明,膳食纤维DF1挤压改性的最优条件为:物料含水量45%,进料速度为25 r/min,螺杆转速200 r/min,挤压温度为70-90-110-130-150℃,得到DF2的SDF含量为33.95%。膳食纤维DF2酶解改性的最优条件为:料液比为1:10,酶用量为30 U/g,酶解时间为4 h,得到最终膳食纤维成品SDF含量为72.61%。  相似文献   

8.
采用挤压膨化、蒸煮、烘烤、超微粉碎4种预处理方式对青稞麸皮进行处理,研究不同预处理方式对青稞麸皮营养成分和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预处理后,青稞麸皮基本营养成分无明显变化,总膳食纤维含量(TDF)都有所降低,其中挤压膨化可显著提高样品SDF含量,IDF向SDF发生转变。4种预处理方式均能提高样品的持水力、膨胀力和对胆固醇的吸附作用,除挤压膨化外,其他3种方式预处理后样品的吸油力都有下降。  相似文献   

9.
新型米糠功能食品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米糠是稻谷加工的副产品,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利用挤压技术使米糠的营养成分稳定,在常温下可贮存1年。探讨了米糠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概况,并从米糠油脂、米糠蛋白、米糠的膳食纤维及米糠发酵等方面综述了新型米糠功能食品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多功能大豆膳食纤维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开发和利用多功能大豆膳食纤维,促进了膳食纤维食品的迅速发展。介绍了膳食纤维功能、生产工艺和在面包、饼干、面条等食品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日趋精细,缺乏膳食纤维的情况也日趋严重,膳食纤维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成为研究热点。从化学构成、提取工艺、改性应用等方面综述了苹果膳食纤维,论述了提取中各工艺的特点,并介绍了不同提取方法的最佳工艺。  相似文献   

12.
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其功能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膳食纤维被誉为继水、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矿物质、维生素之外的"第七大营养素"。全面阐述了膳食纤维的主要功能特性、提取方法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系统而简要地论述了膳食纤维的研究现状,包括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提取方式、人体摄入情况以及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膳食纤维的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豆渣膳食纤维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从豆渣中提取膳食纤维,并利用其制备功能型食品,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系统阐述了豆渣中膳食纤维的提取方式及影响因素,并介绍了膳食纤维在食品制造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苜蓿营养丰富,富含叶蛋白、叶黄素及膳食纤维。以"肇东"紫花苜蓿弃用粗茎为原料,采用酸热法提取苜蓿水溶性膳食纤维。研究水浴时间、水浴温度、酸液浓度和酸液用量对苜蓿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利用正交设计试验,确定了最佳提取工艺,其最佳工艺参数为:加热时间100 min,加热温度80℃,酸液体积分数3%,酸液用量60 mL。在该最佳条件下,苜蓿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为6.46%。  相似文献   

16.
柚皮有效成份提取及综合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柚皮富含果胶、黄酮类化合物、柠檬苦素类化合物、膳食纤维、精油等活性物质,在食品、药品、化工等行业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中国柚子品种多,产量大,柚皮资源丰富,但目前大部分柚皮被作为废弃物,未能充分利用。为提高中国柚皮利用率,促进柚产业升级,本研究总结了当前柚皮有效成分提取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柚皮糖制、柚皮发酵、柚皮制备吸附剂等国内外柚皮综合利用途径进行较全面地论述,同时,鉴于目前中国柚皮有效成分的提取技术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1)开展对柠檬苦素、诺米林、圆柚酮等功能性成分的提取利用;(2)加强果胶、黄酮等柚皮提取物的分离纯化技术;(3)推进新兴提取技术和设备的生产性应用;(4)发挥地区品种优势进行特色柚皮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17.
从葛根渣中酶法制备膳食纤维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钟海雁  韩军  苏勇  李忠海 《作物学报》2005,31(12):1606-1610
以采自湖南省临湘市、张家界市的家葛和野葛为材料,对葛渣中的膳食纤维的酶法制备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得出了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混合酶(α-淀粉酶与糖化酶质量之比为1∶2)用量0.2%、70℃处理80 min,蛋白酶用量0.4%、50℃处理60 min时,膳食纤维得率较高,张家界家葛、岳阳野葛、张家界野葛和岳阳家葛膳食纤维中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分别达78.69% \78。74% 、76.34% 和73.11%。因此,该酶法工艺为葛根膳食纤维的制备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8.
膳食纤维的改性及其对功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膳食纤维的改性,以及对其生理功能和理化性质影响的深入研究,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综述了化学改性法、物理改性法、微生物发酵与酶法在膳食纤维改性研究中的进展,以及改性膳食纤维的生理功能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葵花子皮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葵花子皮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提取瓜子皮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参数为NaOH的质量分数为7.83%、提取时间为69.46 min、提取温度为42.10℃、液料比为40 mL/g;在最优工艺条件下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可达31.1112%,同时经测定得知葵花子皮膳食纤维具有良好的持水性和溶胀性:持水性为7.293 g/g,溶胀性为3.997 mL/g。因此瓜子皮可以作为提取水溶性膳食纤维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20.
膳食纤维是人类所需的第七大营养素,在维持膳食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目前膳食纤维的来源与分布,综述其生理保健功能和提取工艺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人们应增加日常饮食中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及摄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