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6 毫秒
1.
为了研究吐鲁番斗鸡的肉用性能,给吐鲁番斗鸡的保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对8月龄吐鲁番斗鸡的屠宰性能和肉用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吐鲁番斗鸡产肉性能优良,平均体重达2 522.01g,平均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分别为92.11%、84.69%、71.05%、18.57%、22.83%。公鸡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都极显著高于母鸡,但母鸡的腹脂重极显著高于公鸡。母鸡的屠宰率、胸肌率和腹脂率极显著高于公鸡,公鸡的腿肌率极显著高于母鸡。  相似文献   

2.
溧阳鸡体尺测量及屠宰性能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测定了300日龄溧阳鸡体尺性状和屠宰性能,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溧阳鸡公鸡体尺性状显著大于母鸡(P<0.01);体重和体斜长、骨盆宽、胫围存在显著的相关(P<0.05);溧阳鸡公、母鸡在活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和腹脂重上差异极显著(P<0.01),而在屠体重、全净膛率、胸肌重、腿肌率和腹脂率上差异显著(P<0.05),除胸肌率和腿肌率外,各屠宰性状间存在极显著的相关(P<0.01)。  相似文献   

3.
旨在探讨去势对不同周龄北京油鸡公、母鸡鸡冠发育、屠宰性能及脂肪代谢的影响,为油鸡去势鸡产业发展、脂类代谢研究等提供参考。选取体重相近的3周龄北京油鸡(公、母各80只),随机平均分成对照组与去势组,对照组进行假手术,去势组摘除睾丸或卵巢,共4组。分别于13、17和22周龄屠宰测定其鸡冠特性、屠宰性能和脂肪代谢相关指标。采集血液样品,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中甘油三酯(TG)的含量;采集肝样品,用索氏抽提法测定肝组织中总脂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去势显著降低13、17和22周龄公鸡的冠长、冠高和冠重,显著提高17和22周龄母鸡的冠长、冠高和冠重(P0.05);去势对13周龄公、母鸡的活重、全净膛重、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另外,去势对17和22周龄公鸡活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降低17和22周龄公鸡腿肌率,显著提高13、17、22周龄公鸡腹脂率和17周龄公鸡胸肌率(P0.05);去势显著提高17周龄母鸡活重、全净膛重、屠宰率和17、22周龄母鸡腹脂率(P0.05)。去势组13、17、22周龄公鸡血清TG和肝总脂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去势组17周龄母鸡血清TG和17、22周龄母鸡肝总脂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表明,去势显著抑制公鸡鸡冠发育,促进母鸡鸡冠加速生长;去势对公鸡不同时期的活重未产生影响但显著降低腿肌率,提高腹脂率;去势一定程度提高母鸡的活重和腹脂率。去势可能是通过增加血清TG和肝总脂含量来促进公、母鸡的腹脂沉积。  相似文献   

4.
相同条件下饲养的文昌鸡公鸡20只,10周龄时随机平均分为2组,一组进行手术去势,另一组不去势作为对照组。20周龄时测定各组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并测定血清血糖和总脂。结果表明:去势鸡的腹脂重、腹脂率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活重、肌间脂肪宽、皮下脂肪厚显著高于公鸡(P0.05),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去势鸡与公鸡差异不显著(P0.05);去势鸡的胸肌和腿肌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腿肌内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公鸡(P0.05),胸肌内水分含量、滴水损失、熟肉率、剪切力、p H值、肉色差异不显著(P0.05);去势鸡血清总脂含量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血糖差异不显著(P0.05)。去势可明显提高文昌鸡公鸡的脂肪沉积能力。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吉林黑鸡的屠宰性能及其相关性,试验选择1日龄[♂(39.23±3.98)g,♀(34.10±3.70)g]的吉林黑鸡480只,分成公母2组,每组240只,在相同条件下饲养至150日龄[♂(3 071.00+138.11)g,♀(2 863.50+107.03)g]进行屠宰。结果表明:公鸡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腿肌重均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但腹脂重极显著低于母鸡(P0.01);公鸡的屠体重与半净膛重、全净膛重和腿肌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腹脂重与半净膛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母鸡的屠体重与半净膛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全净膛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腹脂重与胸肌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吉林黑鸡的屠宰性能优秀,符合优质鸡的屠宰要求。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霞烟鸡体尺与屠宰性状的相关关系,以325只(公鸡165只,母鸡160只)120日龄霞烟鸡为试验对象,测定了活重和胫围、体斜长、龙骨长、胫长、髋宽、胸深、胸宽等7个体尺性状以及胴体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腹脂重等6个屠宰性状,计算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并用SAS软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霞烟鸡公鸡大多数体尺性状与屠宰性状都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霞烟鸡胫围、体斜长、龙骨长、胫长、髋宽和活重与胴体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全净膛率、半净膛率之间呈显著相关(P0.05)或极显著相关(P0.01)。说明霞烟鸡具有良好的产肉性能,可通过选择胫围的大小,间接提高霞烟鸡公鸡屠宰性状;通过选择胫长的大小,间接提高霞烟鸡母鸡的屠宰性状。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盐津乌骨鸡的肉用性能,探讨盐津乌骨鸡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的关系,试验测定了150日龄盐津乌骨鸡的屠宰性能、肉品质特性,并对屠宰性能与肉品质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盐津乌骨鸡公鸡的活重、屠体重、半净膛、全净膛、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重、腿肌重、胸肌率、腿肌率均高于母鸡,且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腿肌重、腿肌率均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半净膛重与全净膛重显著高于母鸡(P0.05)。相同性别不同部位,公母鸡胸肌pH_(45min)、pH_(24h)、剪切力均极显著高于腿肌(P0.01);不同性别相同部位,母鸡胸肌与腿肌的A值均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但公鸡腿肌的失水率显著高于母鸡腿肌(P0.05)。腿肌重与剪切力间差异极显著(P0.01),且半净膛、全净膛与剪切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  相似文献   

8.
为保护甘肃省静原鸡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其肉用价值,本试验对静原鸡的屠宰性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静原鸡180日龄公鸡平均宰前重为2.85 kg,母鸡2.22 kg,差异显著(P0.01)。180日龄母鸡的腹脂率高于公鸡,而宰前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屠宰率、全净膛率、腿肌率等性状公鸡优于母鸡,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1)。总之,静原鸡具有较好肉用性能,有较大开发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试验通过对选育的屠宰型肉鸡专门化品系(A系和B系)早期(35日龄)大小鸡冠进行选择,比较饲养至性成熟(150日龄)时鸡冠大小和生产性能。结果表明:35和150日龄时A系鸡冠面积、鸡冠周长和鸡冠色度级别均显著高于B系(P0.05)。35日龄A、B系大鸡冠的鸡冠面积、鸡冠周长和鸡冠色度级别均大于小鸡冠(P0.05),而至性成熟(150日龄)时大小鸡冠间鸡冠大小、体重、体尺、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差异不显著(P0.05)。150日龄A系的活体重、屠体重、心脏重、肝脏重、单侧胸肌重、单侧腿肌重、单侧翅重、腹脂重、睾丸重、腺胃重、肌胃重、半净膛重和全净膛重均大于B系,但A系与B系的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A、B大小冠公鸡屠宰性能较好,屠宰率均超过90%,全净膛率均超过71%,半净膛率在77%~84%之间。A、B专门化品系公鸡的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为了评价金茅黄鸡的屠宰性能和肉质特性,试验选取995只72日龄的金茅黄鸡,测定其屠宰性能及部分肌肉品质性状。结果表明:72日龄金茅黄鸡公鸡的活重、屠体重、胸肌重、腿肌重、全净膛重、半净膛重、半净膛率和腿肌率均极显著地高于母鸡(P0.01),胸肌率极显著地低于母鸡(P0.01);而屠宰率和全净膛率在性别间差异不显著。对于肌肉化学成分,无论公鸡还是母鸡,胸肌中的粗脂肪含量均极显著地低于腿肌(P0.01),而胸肌中的粗蛋白含量极显著地高于腿肌(P0.01)。  相似文献   

11.
研究对70日龄萧山草三黄鸡进行了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的测定,结果显示:公鸡活重、屠体重、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优于母鸡,差异显著(P<0.05)。腿肌的肉色OD值、剪切力和pH值均大于胸肌,系水力小于胸肌,差异均显著(P<0.05);水分含量、粗脂肪含量大于胸肌,粗蛋白含量、粗灰分含量小于胸肌,差异均显著(P<0.05)。研究表明母鸡的肉质优于公鸡,屠宰性能则不及公鸡。  相似文献   

12.
培育适合屠宰加工的早熟、青脚、优质肉鸡新品系,通过比较63日龄ABC、ABD和AEB杂交组合鸡群的屠宰性能和肉品质,初步筛选最优杂交组合。结果表明:3个杂交组合63日龄母鸡体重均超过1.8 kg,公鸡体重均超过2.2 kg;公母鸡的屠宰率均超过86%,全净膛率均超过68%;ABC母鸡的全净膛率、胸肌率均显著高于其他杂交组合(P0.05);ABC组合母鸡的腹脂率显著低于其他2个组合(P0.05);ABC和ABD组合公母鸡胸肌肌苷酸含量显著高于AEB母鸡肌苷酸含量(P0.05);ABC公母鸡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ABD母鸡、AEB公鸡(P0.05);3个杂交组合组合间、组合内及公母间屠宰性能(失水率、剪切力和p H)均差异不显著。ABC公母鸡胸肌肉色L值显著高于其他2个杂交组合(P0.05);ABC母鸡肉色a值显著低于AEB(P0.05)。通过对3个杂交组合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比较,发现ABC组合的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肌苷酸含量、肌内脂肪含量和肉色相对较好,初步确定ABC组合最佳,为下一步优质冷鲜鸡的新品系培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保护贵州地区倒毛鸡的种质资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其生长性能和肉用价值,试验对倒毛鸡的生物学特性、屠宰性能及肉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倒毛鸡的蛋重为(42.75±2.18)g,孵化率约为75%。倒毛鸡在0日龄时,公、母鸡之间的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30日龄后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180日龄平均体重公鸡为1 776.12 g、母鸡为1 455.68 g,差异显著(P0.05)。180日龄腹脂率母鸡高于公鸡,而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屠宰率、全净膛率、腿肌率等性状指标公鸡优于母鸡,差异均显著(P0.05);其他性状指标在性别间差异不显著。公、母鸡腿肌p H值和剪切力均高于胸肌,失水率低于胸肌,公、母鸡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品尝实验显示,倒毛鸡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比普通土鸡更受欢迎。结论:倒毛鸡具有较好的肉用性能,有较大开发价值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将临武鸭屠宰后测定产肉性能和肌肉品质。结果表明,临武鸭的屠宰率为88.1%,半净膛率为82.07%,全净膛率为72.20%,胸肌率、腿肌率、皮脂率、腹脂率分别为9.23%、10.24%、26.53%、0.94%。公母临武鸭之间除腹脂率差异显著外(P〈0.05),其余指标差异均不显著。临武鸭屠宰后1h、24h胸肌pH分别为5.50、5.87。腿肌肌纤维直径为133.91um。胸肌失水率和熟肉率分别为24.17%、60.74%,腿肌失水率和熟肉率分别为23.90%、61.88%。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海东鸡屠宰性能与肌肉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对青藏高原海东鸡的屠宰性能、肉质特性及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海东鸡活重、屠体率、全半净膛率、半净膛率、胸肌率在两性别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腿肌率公鸡显著高于母鸡(P〈0.05);腹脂率母鸡极显著高于公鸡(P〈0.01)。失水率、胸肌嫩度、熟肉率、屠宰后45min内72-24h后的pH值在公、母鸡不同部位的肌肉间差异不显著(P〉0.05)。鸡肉中初水分、蛋白质含量在两性别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脂肪含量公鸡明显低于母鸡,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6.
200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0%、0.15%、0.20%牛磺酸,饲喂35 d.分析测定肉鸭的体重、日增重、饲料报酬、屠体品质、肉品品质及肌肉组织学结构.结果表明,添加0.10%牛磺酸可极显著增加35日龄活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饲料报酬,降低肉鸭腹脂率,提高全净膛率和瘦肉率.减小肌纤维直径,提高系水力、肌间脂肪的含量,增加肌肉嫩度.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矮脚京星黄鸡为试验动物,研究上市日龄鸡发生轻度脂肪肝对其屠宰性能、肉品质的影响。矮脚京星黄鸡饲养至98日龄时,选同批饲养的273只公鸡分两次进行屠宰性能与肉品质性能测定和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同时利用HE染色与油红O染色切片,判断脂肪肝的程度。结果显示,53只公鸡的肝脏细胞排列紊乱,发生一定程度空泡变性并有较多脂肪沉积,分入轻度脂肪肝组;而另外219只公鸡肝脏细胞排列致密,无明显变性特征,分入为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轻度脂肪肝组公鸡: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极显著升高(P<0.01);肝脏重和肝脏指数均极显著或显著增加(P<0.01;P<0.05),且血清胆固醇含量与肝脏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②屠宰性能有所提升,活体重、屠体重、全净膛重及腿肌重均显著或极显著增加(P<0.05;P<0.01);③肌肉品质显著提升,胸肌和腿肌肌内脂肪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胸肌和腿肌剪切力均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胸肌肉色亮度(L*45 min、L*24 h)显著降低(P<0.05),红度(a*45 min)极显著增加(P<0.01);pH24 h仅相差0.04,但差异显著(P<0.05);④腹脂过多沉积,腹脂重、腹脂率极显著增加(P<0.01)。上述结果表明,上市日龄矮脚黄鸡发生轻度脂肪肝可使鸡部分屠宰性能提升,且对肉品质有改善作用,但会造成腹脂的过多沉积。  相似文献   

18.
为开发麒麟鸡种质资源并探讨其主要体尺性状与屠宰性能之间的相关性,本试验对14周龄麒麟鸡随机选取公母各6只,并测定了其体尺与屠宰性能。结果表明:麒麟鸡公鸡与母鸡在体重、体斜长、胫长、胫围、屠体重、屠宰率、半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腿肌率、腹脂重、腹脂率、肌间脂肪宽和皮脂厚上差异显著(P〈0.05)。体重分别与体斜长、龙骨长、胫长、胫围、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胸肌重、腿肌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腹脂重、肌间脂肪宽存在极显著负相关(P〈0.01);体斜长、龙骨长、胫长、胫围均与腹脂重、肌间脂肪宽、皮脂厚存在不同程度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909-0.323,而与其他屠宰性能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介于0.368-0.872。试验结果对麒麟鸡选育及开发利用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日粮不同营养水平对黄羽肉鸡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研究日粮营养水平对中速型黄羽肉鸡屠宰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用甘肃黄鸡做了0~4周龄、5~14周龄2期饲养试验,营养水平按中国肉用仔鸡饲养标准(1986)的100%、90%和80%,第1期试验设A、B、C组,第2期将B组分为BH(中高)、B(中)、BL(中低)组后共设5组。结果表明,各屠宰性能的绝对指标均以A组最高,除腿肉重和腹脂重外,A组与B组、BL组及C组差异显著(P<0.05),而其他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相对指标中,屠宰率、半净膛率、腹脂率以A组最高,A组与BL组差异显著(P<0.05),其余指标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随营养水平升高,腹脂率和胸肌干物质含量表现出升高的趋势,胸肉失水率表现出降低的趋势。不论胸肉还是腿肉,45 min和24 h pH值、干物质含量、失水率及系水力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脂肪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和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ACSL1)基因在鹅的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差异,并探索2个基因表达对机体脂肪沉积和血清脂类代谢的调控。选取16周龄五龙鹅30只(公母各占1/2),屠宰后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组织器官(肝脏、心脏、皮下脂肪、腹部脂肪、胸肌、腿肌、肌胃、腺胃、小肠、肾脏、大脑、肺、脾脏)中A TG L、A CSL1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1)在鹅的皮下脂肪、腹部脂肪、肝脏、脾脏、肾脏、心脏、胸肌和腿肌中均检测出ATGL和ACSL1基因的表达;ATGL基因在皮下脂肪和腹部脂肪中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肝脏和脾脏,在肾脏、心脏、胸肌和腿肌中只有少量表达;ACSL1基因在皮下脂肪、腹部脂肪、肝脏、脾脏中表达量较高,在肾脏、心脏、胸肌和腿肌中有少量表达,而在肌胃、腺胃和肺中几乎不表达。2)ATGL基因表达量与腿肌肌内脂肪率、胸肌肌内脂肪率、腹部脂肪率、胸肌率和腿肌率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P0.05或P0.01),与皮下脂肪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ACSL1基因表达量与腿肌肌内脂肪率、胸肌肌内脂肪率、胸肌率呈正相关(P0.05),与腿肌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皮下脂肪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3)ATGL基因表达量与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葡萄糖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ACSL1基因表达量与血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葡萄糖含量呈负相关(P0.05),与甘油三酯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由此可见,ATGL和ACSL1基因在鹅的不同组织器官中的表达具有明显差异性,对机体脂肪沉积和血清脂类代谢具有反向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