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一患睾丸炎公山羊中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阴性短小杆菌,该菌经柯兹洛夫斯基鉴别染色红色,在普通绵羊血琼脂、巧克力平板上生长缓慢,对该菌的16S rDNA进行PCR扩增,测序,BLAST比较,结果显示该菌与羊布氏杆菌的16S rDNA有100%的同源性,菌体与布氏杆菌标准阳性血清起强凝集反应。结果显示,该分离菌为布氏杆菌。  相似文献   

2.
从猪粪便中分离得到一株新饲用乳杆菌,对其16S rDNA基因进行了测序,该段基因序列已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HQ641209。将该菌株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在线BLAST比对并与其他乳杆菌属菌株的16S rDNA序列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该菌16S rDNA序列与NCBI公布的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 (AB295648)的同源性为99.7%,因此该菌鉴定为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将其命名为"Lactobacillus johnsonii Sun001"。经测试,该菌株对E.coli K88、K99菌株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在pH为2.5的模拟胃液中处理3 h存活率为68.8%,在0.3%胆盐浓度的模拟肠液中处理3 h存活率为21.4%。  相似文献   

3.
对一株从发光猪肉中分离到的发光细菌(PB-CS-01)进行了形态结构与培养特征的观察、生化特征研究以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菌为革兰氏阴性球杆菌,在温度为18~22℃及盐浓度为1.5%~3.0%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在光照好氧及厌氧条件下都能生长,发蓝绿色光。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与GenBank中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的同源性水平达100%,结合菌株的形态学和生化学特性,鉴定为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该菌对小鼠无急性致病性;对链霉素、复方新诺明和头孢呋辛等多种抗菌药物敏感;新洁尔灭、戊二醛等常用消毒剂能杀死该菌。  相似文献   

4.
为了确定采集自内蒙古地区某牧场的病料内的病原菌,对其进行细菌的分离培养。将分离培养出的2株病原菌进行16S rDNA扩增、细菌生化鉴定、致病性试验以及细菌耐药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在伊红美蓝琼脂培养基上可生长出暗红色或黑色并且带有金属光泽的菌落;镜检可见,分离菌为革兰阴性杆菌;分离菌生化鉴定结果与大肠杆菌标准菌株ATCC 25922测定的结果相一致;分离菌的16S rDNA与大肠杆菌标准菌株16S rDNA PCR扩增结果相一致;分离到的2株大肠杆菌均具有致病性,对多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结果提示,该次分离得到的病原菌主要为具有多重耐药性的致病性大肠杆菌。  相似文献   

5.
猪化脓隐秘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一例肝、肺化脓性结节,脾出血性肿大的病猪体内分离到一株革兰氏阳性、细长、形态不规则的杆菌,该菌在TSA平板、普通绵羊血琼脂、巧克力平板上生长缓慢,在普通绵羊血琼脂上呈α-溶血。对该菌的16S rDNA进行PCR扩增、测序、比较,结果显示该菌与化脓隐秘杆菌的16S rDNA有99%的同源性,进一步用API生化鉴定,结果也与其相符。该菌在24~52 h内100%致死小白鼠,腹腔接种新西兰兔,接种兔72 h内死亡,表明该菌为致病性细菌。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从发病猪肝脏中分离到1株细菌,经革兰氏染色镜检、生化试验、药敏分析、16S rDNA测序,确认该菌为1株多重耐药奇异变形杆菌。该菌与GenBank中其他9株不同来源的奇异变形杆菌进行16S rDNA比对分析,从遗传进化规律方面证明不同来源的的奇异变形杆菌亲缘性极其相近。周期性群集运动分析结果表明在含0.5%和1.0%琼脂平板上,该菌不以圆环样周期运动;在含1.5%和2.0%琼脂平板上,该菌以圆环样周期运动。  相似文献   

7.
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法对实验室分离得到的3株乳酸菌(标号分别为H菌、031菌和HN菌)进行分类鉴定.结果显示H菌、031菌和HN菌16S rDNA序列相似性为99%的对应菌株分别是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和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以永生化猪小肠上皮细胞ZYM-SIEC02作为体外模型,通过革兰氏染色法观察,结果表明:H菌在4h、8h、12h、16h、20h、24h和28h对猪小肠上皮细胞的黏附性不同,其中以孵育16h和20h的菌黏附性最好,处于该菌生长稳定期,单个细胞黏附细菌个数分别达到14.61±7.23和15.20±4.18个.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分离自患病瓯江彩鲤的1株气单胞菌(HX201006-2)的分类地位与药敏特性,试验采用细菌的16S rDNA基因的分类鉴定与生化方法对该分离菌进行研究,通过NCBI的Blast搜索同源序列,应用MegAlign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分离菌的16S rDNA(GenBank登录号为JF713702.1)基因,与简达气单胞菌类聚,初步确定该分离菌株的分类地位,结合分离菌的形态、生理生化特征,鉴定该分离菌为简达气单胞菌;该分离菌对头孢噻吩、丁胺卡那、庆大霉素等12种药物敏感;对新霉素、利福平、红霉素3种药物中度敏感;对头孢拉定、多黏菌素B和O/129等7种药物存在不同程度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出高效的纤维素降解菌,实现纤维类饲料的资源化利用,试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16S rDNA鉴定对奶牛粪便纤维素降解菌进行了研究,同时还测定了该菌株的最优酶活性。结果表明:形态学观察该菌株为革兰氏阴性直杆菌;生化试验初步鉴定其为志贺氏菌属;16S rDNA试验最终确定该菌为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志贺氏菌,将其命名为NC007384;在pH值为7、温度为35℃、装液量为40%、接种量为2.5%、摇床转速为180 r/min的条件下培养42 h,志贺氏菌CMCase活性最大,达到21.842 U。  相似文献   

10.
张楠驰  方庆  王利 《中国畜牧兽医》2019,46(6):1832-1840
试验旨在确定感染黄颡鱼的病原菌并探讨其耐药性。采用细菌培养、生理生化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方法进行菌株分离鉴定,运用PCR方法扩增耐药基因,用纸片扩散法对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与门多萨假单胞菌基本一致,16S rDNA基因长度为1 442 bp。同源性及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该菌16S rDNA序列与门多萨假单胞菌NK-01同源性为99.6%,亲缘关系最近。综合判定分离菌为门多萨假单胞菌,命名为fsznc-01。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分离菌fsznc-01含有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aph(3')-Ⅱa、aac(6)-Ⅰb、aac(3)-Ⅱa及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和Sul2,未检测出磺胺类耐药基因Sul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fsznc-01对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和哌拉西林等药物敏感,对头孢氨苄、头孢唑林和头孢拉定耐药。本试验结果可为预防门多萨假单胞菌感染导致的鱼类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