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利用已分离坏死梭杆菌菌株,建立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活性体外检测方法,并评价培养条件对坏死梭杆菌天然白细胞毒素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预还原、厌氧无菌心脑浸液肉汤培养基(pH7.3左右)、培养时间10h~12h(对数生长期后期),此工艺参数下获取的细菌培养物上清液的白细胞毒性最大。获得的坏死梭杆菌天然白细胞毒素经Western blot证实,能被抗白细胞毒素重组BSBSE蛋白的兔血清识别,表明提取的白细胞毒素具有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2.
参考羊腐蹄病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蛋白的抗原表位基因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预测了牛腐蹄病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蛋白的5个抗原表位区,设计5对在上游和下游含有特异性限制性内切酶的引物,以牛腐蹄病坏死梭杆菌H05菌株白细胞毒素基因阳性质粒pMD18-T-lkrA为模板,PCR扩增了预测的5个抗原表位区基因,分别命名为PL1、PL2、PL3、PL4和PL5,将其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和pPROEX HTa后转化E.coli BL21(DE3),37℃条件下,用IPTG诱导表达,结果PL1、PL2、PL4和PL5在pGEX-6p-1中获得了表达,而PL3在pPROEX HTa中获得了表达。Westem blot试验结果表明,牛腐蹄病坏死梭杆菌H05菌株白细胞毒素蛋白5个抗原表位区的重组蛋白PL1、PL2、PL3、PL4和PL5均与坏死梭杆菌多克隆血清反应。  相似文献   

3.
坏死梭杆菌是动物和人的各种坏死化脓感染的条件性致病菌.坏死梭杆菌的白细胞毒素是一种高度不稳定性分泌蛋白,被认为是主要的毒力因子.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基因的开放阅读框(lktAORF)包括9 726 bp,编码3 241个氨基酸,总分子质量为336 ku的蛋白,且与其他细菌的细胞毒素没有任何相似的序列.覆盖在整个坏死梭杆菌lktA ORF上的5个短的重叠的多肽分别是BSBSE,SX,GAS,SH和FINAL,将它们在大肠埃希菌中表达,所有的多肽都有免疫原性,但GAS引起最小的抗体反应,BSBSE和SH对坏死梭杆菌攻击诱导产生了很强的保护力,比坏死梭杆菌的培养上清内全长活性lkt或无活性上清的保护性要好得多.  相似文献   

4.
坏死梭杆菌白细胞毒素(Lkt)是一组对反刍动物白细胞特别是多形性白细胞(PMNs)有特异性毒性作用的细胞外毒素,被认为是坏死梭杆菌感染动物的主要毒力因子。白细胞毒素的物理稳定性较低,高温或极端pH环境中都能使白细胞毒素活性丧失。研究发现,白细胞毒素开放阅读框(ORF)全长9 726bp,由3个基因(lktB、A和C)组成,结构基因是第2个基因(lktA)。白细胞毒素对白细胞的毒性作用有剂量依赖性,并且溶血活性较低,不能在豚鼠猪皮肤上形成皮肤坏死症状。  相似文献   

5.
细胞致死膨胀毒素(CDT)由CdtA、CdtB和CdtC三个亚基构成,是细菌的一种重要毒力因子.为研究副猪嗜血杆菌(H.parasuis) CDT的CdtC亚基的功能,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cdtC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扩增cdtC基因,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分子量约为25 ku.将纯化后的重组蛋白复性后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结果表明,CdtC蛋白对Vero细胞和PK-15细胞有较强的细胞毒性作用.本研究为研究细胞致死膨胀毒素CDT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化脓隐秘杆菌致病机制及其病原学诊断方法,本研究克隆了编码化脓隐秘杆菌溶血素蛋白的plo基因,并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plo,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 (DE3)感受态细胞中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结果显示,表达的重组蛋白约为62 ku,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可以与鼠抗化脓隐秘杆菌血清发生反应.采用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效价达到1∶128 000,western blot和琼脂双扩散试验表明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够与天然PLO蛋白发生反应.溶血试验表明重组蛋白能够溶解红细胞,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能有效中和重组蛋白的溶血活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多杀性巴氏杆菌PurF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通过PCR扩增了多杀性巴氏杆菌C51-17株purF基因,将其克隆到表达载体pPROEX-HT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HT-PurF,转化至大肠埃希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中,经IPTG诱导表达。SDS-PAGE检测表明,获得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56.5ku,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表达的蛋白可与多杀性巴氏杆菌制备的高免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将制备的重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血清抗体效价,结果显示制备的多克隆抗体滴度达到1∶128 000,Western blot表明可与多杀性巴氏杆菌PurF蛋白发生反应。本研究制备了多杀性巴氏杆菌的PurF蛋白及其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PurF蛋白在多杀性巴氏杆菌致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依据乳酸菌的肠道益生作用,选择产气荚膜梭菌关键致病因子α毒素/磷脂酶C为抗原,构建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去除信号肽的plc基因片段重组植物乳杆菌,利用植物乳酸菌穿梭载体pSIP409构建重组质粒pSIP409-plc,经双酶切鉴定和序列测定正确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并进行SppIP诱导表达。Western Blot证明重组蛋白表达成功,并且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plc重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40 kDa。重组质粒pSIP409-plc分别电转化植物乳杆菌NC8细胞,PCR和双酶切鉴定正确后进行SppIP诱导表达。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鉴定表明,构建的重组植物乳酸杆菌具有诱导分泌plc蛋白的能力,可作为黏膜免疫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9.
为了制备大肠杆菌源的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并对其生物学特性鉴定。利用PCR扩增α毒素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csa,转化E.coli BL21(DE3),IPTG诱导表达,对产物的反应原性、溶血活性、细胞毒性、小鼠致死毒性、毒力和毒性中和等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显示,重组α毒素主要表达形式为包涵体,产物能够与腐败梭菌抗毒素血清反应,不能使绵羊红细胞发生溶血,具有细胞毒性和小鼠致死毒性,毒力超过300 MLD/mL,而且这种毒性可以被抗毒素中和。结果表明,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可以制备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重组腐败梭菌α毒素。  相似文献   

10.
坏死性肠炎B样毒素(NetB)是新近发现的由产气荚膜梭菌产生与鸡坏死性肠炎发生密切相关的成孔毒素。本研究通过观察NetB毒素对HeLa细胞以及小鼠肠道的毒性损伤作用,进一步阐明该毒素在鸡坏死性肠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采用PCR方法扩增NetB毒素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GEX-NetB并转化E.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重组NetB蛋白,纯化鉴定后用复性的蛋白质进行HeLa细胞毒性试验。结果如下:光镜观察可见,NetB蛋白作用2h后,部分细胞出现肿胀变圆,少数细胞破裂,细胞质外溢;12h后,细胞已无正常形态,细胞圆缩,细胞因坏死脱落溶解空隙增大,偶见病变细胞聚集成团;48h后,细胞坏死明显,只残存细胞溶解后的碎片。HE染色后观察可见病变细胞染色不均,细胞膜碎裂而不完整,细胞质外溢。电镜观察可见,病变细胞缺少完整的细胞膜结构,细胞质外溢,细胞核形状不规则,核膜膨出,核仁边集,亚细胞器也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其中线粒体病变最为明显。通过对小鼠病理模型观察可见,接种NetB毒素小鼠发病迅速,腹部膨大,肠道臌气明显;组织学观察表明接种小鼠内脏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以小肠最为明显,表现为肠黏膜损伤,绒毛断裂、脱落等。NetB毒素可引起HeLa细胞细胞膜损伤而呈现细胞毒性;小鼠体内试验NetB毒素可复制出NE典型病变,表明NetB毒素与NE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牛分支杆菌侵入巨噬细胞的机制,主要是由哺乳动物细胞侵袭蛋白(Mammalian cell-entry proteins,Mce)介导的,在牛分支杆菌的致病机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探讨Mce4A蛋白在牛分支杆菌致病机理中的作用,用不同浓度的重组Mce4A蛋白刺激肺泡巨噬细胞,结果显示,Mce4A蛋白抑制巨噬细胞的活性;用重组Mce4A蛋白、MtbPPD、MbPPD和BCG刺激肺泡巨噬细胞,结果表明,Mce4A蛋白促使肺泡巨噬细胞TNF-α、i NOS和IL-6的表达上调,而对IL-12的表达没有影响。MbPPD和BCG促使肺泡巨噬细胞TNF-α、i NOS、IL-6和IL-12的表达上调;MtbPPD促使肺泡巨噬细胞TNF-α、IL-6和IL-12的表达上调,但是对i NOS的表达却没有影响。由此可见,Mce4A蛋白能够促使巨噬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促使机体发生炎性反应,在宿主细胞免疫应答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重组大肠杆菌肠毒素融合蛋白LTA192-STa13的免疫原性,本研究将产肠毒素大肠杆菌(ETEC)elt A和est A基因定点突变后构建融合基因,进行重组蛋白LTAR192G-STaG13Q的表达。利用纯化的重组蛋白和灭活菌液分别免疫小鼠,比较不同抗原诱导小鼠体液免疫应答能力,以及体外免疫血清对毒素的中和作用。结果显示,各组免疫小鼠均可以产生高滴度抗LTA和STa抗体,其血清抗体可以通过乳汁传递给新生仔鼠,其中蛋白免疫组血清抗体效价更高。体内外中和试验证明,实验组小鼠三免后的血清能够中和LT和STa毒素对实验鼠的毒性作用,并且能够中和LT对Y-1细胞的毒性作用,蛋白免疫组血清抗体中和效价可达到1∶89.13,明显高于灭活菌免疫组。研究表明,重组蛋白LTA192-STa13对小鼠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能够诱导免疫鼠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应答,可以作为ETEC亚单位疫苗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牛多杀性巴氏杆菌(P.multocida)高亲和力锌吸收蛋白znuA的免疫学活性及其免疫保护作用,本研究利用PCR方法扩增了P.multocida znuA基因,构建表达载体pET-28a-znuA,将其转化E.coli BL21后经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重组蛋白约40 ku;以重组znuA蛋白免疫小鼠后用P.multocida菌株Y-1攻毒,结果显示重组znuA蛋白对免疫组小鼠保护率为60%,表明其具有免疫保护作用。本研究首次在原核系统中表达了P.multocida znuA蛋白,且验证了其免疫保护力,为深入探究znuA基因在P.multocida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亚单位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国内分离的牛源坏死梭杆菌F4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PCR方法扩增BSBSE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鉴定并测序正确后,构建pET32a-BSBSE表达质粒,转化E.coli BL21(DE3)经IPTG诱导、SDS—PAGE检测重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重组蛋白反应原性。以该重组蛋白免疫兔制备抗血清,经间接ELISA检测抗血清效价。结果表明,PCR扩增得到1100bp的BSBSE片段,以此片段构建了pET32a—BSBSE表达质粒,经诱导后获得了目的蛋白表达,以Western blot检测该重组蛋白证明为本研究的目的蛋白,并且与抗体具有反应原性。以间接ELISA检测该重组蛋白免疫兔制备的抗血清效价达10^5。研究结果将为坏死梭杆菌毒力因子(1kt)的深入研究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大肠杆菌表达系统表达并纯化的牛源坏死杆菌H05菌株5个截短的重组白细胞毒素蛋白PL1(1aa~174aa)、PL2(311aa~644aa)、1ktA3(1319aa~2026aa)、PL4(1960aa~2287aa)和PL5(3077aa~3241aa)为抗原分别免疫昆明系小白鼠,同时将灭活的天然坏死杆菌白细胞毒素和PBS作为免疫对照。ELISA结果显示,经4次免疫后5个重组蛋白和天然白细胞毒素均能介导小鼠产生抗白细胞毒素蛋白的特异性抗体,抗体效价分别为1:6400、1:12800、1:6400、1:12800、1:3200和1:800。免疫鼠活菌攻击观察结果和免疫鼠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一致证明,PL1、PL2、1ktA3、PL4、PL5重组蛋白和天然白细胞毒素对小鼠均具有保护作用,5个重组蛋白的免疫保护作用均优于天然白细胞毒素,在5个重组蛋白中PL1、1ktA3和PL4对鼠的免疫保护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依据GenBank中登录的坏死梭杆菌外膜蛋白(outer membrane protein,OMP)基因序列,设计1对引物进行PCR扩增OMP片段并克隆至pET-28a中,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28a-OMP。将pET-28a-OMP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中,表达含2个His的重组蛋白。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表明,该重组蛋白分子质量为93 ku,为包涵体表达,具有反应原性。本试验结果为坏死梭杆菌OMP免疫机制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室前期研究通过基因组序列比对发现SEZ ATCC 35246株Ide Z基因与化脓链球菌抗体降解蛋白IdeS基因有较高同源性。为进一步了解马链球菌兽疫亚种(SEZ)中Ide Z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可能在细菌抵抗吞噬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pCold-SUMO重组系统表达可溶性重组蛋白IdeZ,采用体外模拟抗体降解的试验检测IdeZ蛋白降解IgG抗体的活性。结果显示,在37℃条件下,IdeZ蛋白表现出高效的抗体降解活性,体外反应10 min即可用SDS-PAGE检测到IgG降解产物;借助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模型,体外模拟巨噬细胞吞噬SEZ试验检测IdeZ蛋白对抗体介导的巨噬细胞吞噬SEZ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IdeZ蛋白可有效抑制SEZ免疫小鼠血清或其纯化的IgG的吞噬功能。表明IdeZ蛋白有助于SEZ抵抗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本研究为进一步揭示SEZ抵抗巨噬细胞吞噬机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5,(10):93-96
PCR扩增B型产气荚膜梭菌C58-2株β毒素完整成熟肽序列,将942 bp的基因片段以正确的阅读框架定向克隆于p ET-32a(+)中,然后将重组质粒转化进宿主菌BL21(DE3)中,在37℃1 mmol/L IPTG诱导下该片段获得良好表达。经SDS-PAGE分析,其表达的蛋白约为54.6 ku,与预期值一致。Western blot显示,该重组蛋白可被C型产气荚膜梭菌血清识别,表明该重组蛋白具备与天然毒素相类似的反应原性。重组β毒素蛋白在菌液上清、超声波裂解上清和包涵体中均有分布,且以包涵体为主,表明重组蛋白可同时以胞外、周质和胞浆的形式表达。小鼠试验表明,重组β毒素蛋白不具有毒性。毒素-抗毒素中和试验表明,该抗血清具有β毒素特异性。以重组β毒素蛋白作为抗原免疫家兔,每0.1 m L的一免、二免、三免后抗血清分别可以中和10、20、50个小鼠MLD的C型毒素。结果表明,试验所获得的重组菌株有望成为产气荚膜梭菌β类毒素生产的候选菌株,所制备的抗血清有望进一步研制成为抗β毒素国家标准品。  相似文献   

19.
猪源D型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oxA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皮肤坏死毒素(Dermonecrotic toxin,DNT)是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oxigenic Pasteurella multocida,T^+Pm)的主要毒力因子和保护性抗原。以猪源D型T^+Pm的基因组DNA为模板,用PCR方法扩增得到了编码DNT的toxA全基因编码序列,共4019bp。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并测序,结果表明,toxA基因序列与GenBank已报道的5个tox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达99.8%以上。将该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KG的GST基因下游,转化BL21(DE3)大肠杆菌,经IPTG诱导表达,获得大小约173000的融合蛋白。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该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动物试验表明,该重组蛋白可以诱导小鼠产生高水平的抗体,并可抵抗致死剂量的天然DNT毒素攻击。  相似文献   

20.
为了制备产气荚膜梭菌致病性毒力因子α毒素的单克隆抗体,试验采用PCR法获得α毒素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p ET-30b,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感受态细胞,构建表达α毒素的重组菌BL21/p ET-30b-α;IPTG诱导重组菌表达,并进行SDS-PAGE分析,以纯化的重组α毒素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经筛选、亚类鉴定及特异性试验检测单克隆抗体。结果表明:重组菌表达的α毒素蛋白分子质量约为43 ku;杂交瘤细胞株3C5能够稳定分泌抗α毒素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亚型为Ig G2a型,能够特异识别产气荚膜梭菌天然α毒素蛋白。说明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