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为了探究2株鹌鹑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9N2 AIV)HA基因的遗传进化关系,分别对2株鹌鹑源H9N2亚型AIV的HA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2株鹌鹑H9N2亚型AIV的HA基因核苷酸同源性为97.7%,与参考毒株A/Quail/wuxi/7/2010(H9N2)相比,分别为97.7%、97.0%,均属于h9.4.2进化分支(Y280-like亚群);其推导氨基酸裂解位点均为PSRSSR↓GL,属于低致病性AIV;均存在8个相同的潜在糖基化位点,第313位的糖基化位点正好位于HA蛋白裂解位点附近,可能影响HA的裂解,改变AIV的毒力;受体结合位点第234位均为L,具有结合哺乳动物唾液酸α-2,6受体的特征。结果表明,2株鹌鹑H9N2亚型AIV均为低致病性AIV,但具有感染人的特征,其HA基因均属于大陆H9N2亚型AIV流行谱系的h9.4.2分支。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5,(10):13-17
为了解目前我国活禽市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流行和增殖情况,2014年在上海、江苏、安徽和广东随机选取58个活禽市场,采集12 635份活禽拭子样品进行病毒分离、RT-PCR和序列测定分析。结果:15.11%拭子样品和98.28%的活禽市场是H9N2亚型AIV阳性。鸡、鸭、鹅、鸽样品阳性率分别为22.98%(1730/7529)、3.62%(94/2594)、4.08%(67/1643)、2.09%(18/861);上海、江苏、安徽和广东的样品阳性率分别为24.11%(688/2853)、8.43%(284/3368)、15.27%(475/3110)、13.95%(461/3304)。活禽零售市场阳性率(34.40%)显著高于活禽批发市场感染率(12.24%)。随着家禽在批发市场内停留时间的延长,H9N2亚型AIV阳性率从11.45%(停留8 h内)上升到29.13%(停留48 h以上)。遗传进化分析表明:所检出的H9N2亚型AIV均属于2007年以来我国H9亚型AIV主要流行分支,即h9.4.2.5分支。这些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提示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活禽市场的家禽(尤其是鸡)H9N2亚型AIV感染率很高,并且随着活禽在批发市场内停留时间延长,以及向零售市场转移,H9N2亚型AIV存在一个显著增殖和扩散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中国兽医学报》2016,(4):617-622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已在多个国家多种禽类中检测到,由于H9N2亚型AIV的低致病力特征,导致其在疫病防控中不被重视,目前该病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进化和流行。为明确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福建分离株血凝素基因编码蛋白的特征,丰富福建省H9N2亚型AIV分子流行病学信息。本研究通过选取NCBI数据库流感病毒资源库(influenza virus resource)中所有28株H9N2亚型AIV血凝素基因编码蛋白(仅选择有完整ORF毒株),其中鸡源22株和鸭源6株,通过分析其左侧结合域、右侧结合域和血凝素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特征,并通过和H9N2亚型AIV代表株来绘制相互之间遗传进化树。分析发现,28株H9N2亚型AIV福建株相互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0.5%~99.5%之间。从血凝素蛋白切割位点的氨基酸序列特征来看,所有H9N2亚型AIV血凝素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均为非连续碱性氨基酸。血凝素蛋白切割位点为PARSSR↓GLF的毒株均处于H9N2亚型AIV的H9.4分支上H9 Y280分支的下部(H9.4.0分支、H9.4.1分支和H9.4.2分支),而血凝素蛋白切割位点为PSRSSR↓GLF的毒株均处于H9N2亚型AIV的H9.4分支上H9 Y280分支的上部(H9.4.3分支、H9.4.4分支、H9.4.5分支和H9.4.6分支),提示我们可根据H9N2亚型AIV血凝素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特征,将我国H9N2亚型AIV分为2个大的基因亚群。对226位氨基酸位点研究发现,除5株鸭源H9N2亚型AIV早期分离株(A/Muscovy duck/Fujian/CL/1997、A/duck/Fujian/MH/2003、A/duck/Fujian/FQ107/2007、A/duck/Fujian/T7/2007和A/duck/Fujian/T14/2007)此处为Q,其他所有毒株均为L。该结果说明,鸡源H9N2亚型AIV在进化的过程中也可直接获得和人源受体结合位点能力,具有直接跨种感染的潜力。通过分析研究发现,福建地区H9N2亚型AIV基因亚群复杂,应加强对该区域H9N2亚型AIV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生物学特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通过为其他流感病毒提供内部基因或直接跨越种间屏障感染人,而活禽市场是H9N2亚型AIV传播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为了解吉林省长春地区城乡活禽市场H9N2亚型AIV流行特点和趋势,对2021年9月至2023年4月在4个城乡活禽市场分离到3株代表性H9N2亚型AIV进行了分子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3株毒株HA蛋白裂解位点均为PSKSSR↓GLF,其受体结合位点的第226位氨基酸由Q突变为L,可与α,2-6唾液酸受体结合,具有感染人的特性。分子遗传进化分析显示3株毒株的HA基因归属于BJ-94谱系中h9.4.2.5亚分支;NA基因归属Y280谱系;PB2、M基因均属于G1谱系;剩余内部基因均属于F-98谱系。研究结论丰富当前国内H9N2亚型AIV的流行病学研究,提示需加强病毒变异监控和新疫苗研发。  相似文献   

5.
2010~2013年对山东、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区的规模化肉鸡场采集临床样品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111份H9亚型禽流感病毒(H9 AIV)阳性样品中有74份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阳性,且混合感染鸡群死亡率均高达10%以上,所有IBV毒株经序列分析和毒力测定均为类QX型,未发现疫苗毒株与H9 AIV的混合感染。调查表明,H9 AIV和IBV混合感染的协同作用是导致当前H9亚型禽流感流行严重的最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山东省H9N2亚型禽流感的流行情况, 2017年从山东省不同地区分离并鉴定16株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株,并对其血凝素(HA)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将所得序列进行同源性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2017年分离的16株病毒之间HA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1.2%~99.8%,氨基酸同源性为93.6%~100.0%。系统进化树显示,16株病毒均属于H9.4.2.5分支,表明H9.4.2.5分支毒株仍是山东省H9N2亚型AIV主要流行株。重要氨基酸位点研究显示,16株病毒的HA蛋白的裂解位点仍是K/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的特征;16株病毒的234受体结合位点多为L,除198位受体结合位点存在变异外,其他受体结合位点均保守;16株病毒的潜在糖基化位点有7个~8个,其中7个位点较保守,而218位糖基化位点均缺失,其中3株病毒分别在145位、206位和285位新增糖基化位点。总之,山东省分离的H9N2亚型AIV在分子生物学上发生了部分新的遗传进化,但与临床上病毒的致病性与流行规律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2016年至2017年在我国部分省市活禽市场的家禽体内分离得到的14株H3亚型禽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和遗传特点。采用RT-PCR技术对这14株H3亚型禽流感毒株的全基因进行扩增,并对所得序列进行遗传演化分析。14株分离株中有5株H3N8,7株H3N2,2株H3N3。结果表明,14株毒株中AIV的HA蛋白的裂解位点氨基酸序列均为PE-KQTR↓GLF,只有1个碱性氨基酸,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的分子特征。HA基因的受体结合位点为226(Q)、228(G)具有典型的禽源特征。遗传进化分析表明,除了毒株A/Duck/Fujian/F1142/2016(H3N8)的NS基因属于北美分支外,其余毒株全部基因均属于欧亚分支。通过对H3亚型AIV的遗传进化关系和流行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H3亚型AIV的进化研究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h9.4.2.5分支近年在我国广泛流行,为了解其分子特征及变异特点和进化规律,对从2017年我国不同地区分离到的10株H9N2亚型AIV进行了全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结果表明:10株H9N2亚型AIVHA裂解位点均没有连续的碱性氨基酸插入,属于低致病性。遗传进化分析表明:10个分离株的HA基因均属于h9.4.2.5分支,NA基因均处于Y280-like分支;6个内部基因(PB2、PB1、PA、NP、NS、M)与H5、H7亚型高致病性AIV处于同一分支,有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基因重配。  相似文献   

9.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对家禽养殖业和公共卫生的持续威胁提示我们应加强对H7亚型流感病毒的监测。根据血凝素(HA)基因的分子遗传进化特点,H7亚型AIV分为欧亚和北美两个进化分支,我国自然分离到的H7亚型AIV均属于欧亚分支,但是目前我国尚未检测到北美H7亚型AIV。本研究通过分析NCBI数据库中H7亚型AIV H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针对北美H7亚型AIV HA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仅针对北美分支H7亚型AIV HA基因出现特异性扩增曲线,不能检出欧亚分支H7亚型AIV、其他亚型(H3、H5和H9)流感病毒以及新城疫病毒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检测方法的灵敏度可达53 Copies/μL。该检测方法的建立为监测北美H7亚型AIV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撑,可用于外来AIV的监测。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于2013年从广东某发病鸡场分离到一株H9N2亚型AIV,命名为A/chicken/Guangdong/LG1/2013.对病毒进行全基因组克隆测序和进化分析,其HA基因裂解基序为333pSRSSR ↓ GLF341,呈典型低致病性AIV分子特征.其HA基因发生Q226突变和A316S突变,NA基因出现第63~65位氨基酸缺失.该病毒株HA、NA和NS基因属于类BJ/1/94分支,PB2属于类SD/H/09分支,PB1、PA、NP基因属于类SH/F/98分支,M基因属于类HK/G1/97分支,该基因型在广东地区未见报道,其内部基因与H7N9亚型人流感病毒SH/02/2013株核苷酸同源性在95.6 %~98.6%之间.本研究表明我国H9N2亚型AIV呈现遗传演化的多样性及基因重组的复杂性,对该亚型病毒的监测和研究具有重要的兽医和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1株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CK/GD02/14)进行全基因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该病毒HA蛋白裂解位点含有多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321PQIEGRRRKR*GLF333),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特征。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CK/GD02/14与A/chicken/Jiangsu/1001/2013(H5N2)各基因片段都有较高的同源性(97.6%~98.9%)。HA基因位于H5N1亚型遗传进化树的7.2分支,NA基因属于H9N2亚型遗传进化树的BJ/1/94-like分支。其内部基因与1株H9N2亚型病毒的内部基因有较高的同源性,但其M基因属于类H5N1病毒分支,表明该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为H9N2和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重组毒株。结果表明,CK/GD02/14与A/chicken/Jiangsu/1001/2013(H5N2)为同源毒株,可能由江苏传到广东地区。  相似文献   

12.
2022年8月,青海省刚察县野鸭出现异常死亡。采集死亡野鸭的组织提取核酸,经禽流感病毒(AIV)M基因引物初步鉴定定样品中含有AIV,随后H5/H7/H9分型引物鉴定。进一步二代测序后获得了AIV的8片段基因序列。序列比对分析表明,除了NS基因,其余基因与以往报道或H5亚型AIV标准毒株的内部基因同源性较高,HA基因裂解位点具有高致病性(HPAI)AIV的特征,故将感染野鸭的毒株命名为A/Wigeon/Qinghai/2022(H5N1)。从HA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中发现,A/Wigeon/Qinghai/2022(H5N1)与最近几年在野鸟中流行的H5N1和H5N8同在2.3.4.4b分支,而与2005—2015年在青海湖地区流行的毒株遗传距离较远,表明青海湖野鸟源H5亚型AIV遗传多样性丰富,需要持续对该地区野鸟中携带的AIV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家禽H7N9和H9N2亚型流感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我国家禽H7N9和H9N2亚型流感流行状况,2018年3—5月,在我国11个省份67个场点,随机采集4 792份咽喉/泄殖腔拭子样品,通过RT-PCR进行流感病毒检测。结果显示:所检测的4 792份样品中,H7N9亚型阳性率为0,H9N2亚型阳性率为25.21%;场点阳性率为80.60%,其中活禽市场场点阳性率(96.30%)显著高于其他场所(15.38%)。与历年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相比,2018上半年H9N2亚型病毒阳性率显著高于往年同期检测值(P0.05),达到近年来最高点。病毒核酸序列分析显示,检出的H9N2亚型病毒属于2007年以来我国H9亚型主要流行分支,即h9.4.2.5分支。本次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实施的H7N9疫苗免疫政策有效遏制了H7N9亚型流感的蔓延,而H9N2亚型流感病毒在我国持续流行多年,感染范围广,感染率有增高趋势,需要采取新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广东省粤北地区家禽H9N2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流行状况,采用H9N2 AIV和NDV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014年-2017年在粤北地区18个采样点采集的6 500份样品进行检测,并将阳性样品进行PCR扩增与分析。结果表示,从6 500份样品中检出H9N2 AIV 44份,NDV 6份,H9N2 AIV和NDV混合感染3份。1月~3月H9N2 AIV检出率最高,H9N2亚型禽流感在粤北地区流行呈逐年下降趋势。新城疫在粤北地区的流行以散发为主没有明显的季节。序列分析显示,3株H9N2 AIV属于我国H9N2 AIV主要流行分支,3株NDV与F48E9强毒株同源性较高,遗传进化关系上属于同一分支。通过对粤北地区H9N2 AIV和NDV的调查分析,明确了H9N2 AIV和NDV的流行变异趋势,可为粤北地区H9N2 AIV和NDV的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上海市鸭群中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的遗传变异特征,以及与疫苗株A/Chicken/Shan dong/6/1996和A/Chicken/Shanghai/F/1998之间的遗传距离,对2007年和2009年分离自上海市鸭气管和泄殖腔样品采用荧光RT-PCR检测,将H9亚型禽流感病毒核酸阳性样品处理后,经鸡胚尿囊腔接种分离病毒,HI进一步确定血凝素(haemagglutin,HA)亚型,随后进行了全基因测序,并结合GenBank中的相关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表明:3株分离毒株为H9N2亚型鸭禽流感病毒,HA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组成为PA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特征,均属于经典的H9N2 Ck/Bei群系;NA基因均属于Y280系;NP、PA基因和A/Goose/Guangdong/1/1996(H5亚型)归为一群;PB2和M基因属于Qa/HK/G1/97系;NS基因仍为Ck/Bei系;2007年的分离株和2009年的分离株在PB1基因上分属不同亚群。3株病毒的HA1基因与疫苗株A/Chicken/Shandong/6/1996和A/Chicken/Shanghai/F/1998之间的遗传距离均大于7%。由此可见,3株鸭H9N2亚型毒株可能是由不同禽流感病毒基因亚群间发生自然重排的产物,现有疫苗对分离株的保护性需要进一步评估。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兽医学报》2016,(6):889-895
为了解山东省不同地区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变异情况,本研究汇集了2012-2013年间从山东省不同地区发病家禽中分离到的25株H9N2亚型AIV,采用RT-PCR技术扩增其HA基因,并进行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25株病毒HA基因的开放阅读框全长为1 683bp,共编码560个氨基酸,其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5%~100.0%和93.8%~100.0%;遗传进化分析表明25株病毒分离株均属于欧亚分支中的Y280-like亚分支;HA蛋白有7~9个潜在糖基化位点,其中218位糖基化位点缺失,145位新增糖基化位点;25株病毒分离株HA蛋白裂解位点均为RSSR↓GIF,符合低致病力AIV的特征。受体结合位点较保守,234位受体结合位点均为L(亮氨酸),仅198位受体结合位点存在变异。分离的病毒株具有与人唾液酸α-2,6受体结合的特性,此类毒株的流行在公共卫生上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H9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 AIV)广西毒株的遗传进化动态,以期掌握其地域流行新特点,为及时优化调整有效防控措施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集2016-2021年广西各地的家禽喉头、泄殖腔及环境拭子样品3 600份,接种9~11日龄SPF鸡胚分离病毒,并结合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及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鉴定AIV亚型,根据毒株检测年限和来源地选取部分H9亚型AIV核酸阳性样品进行HA、NA基因扩增、测序及进化动态分析。【结果】共获得46株H9亚型AIV广西毒株的HA、NA基因序列,其中HA基因全长1 683 bp,编码560个氨基酸;4株NA基因全长1 410 bp,编码469个氨基酸,42株缺失3个氨基酸,编码466个氨基酸。BLAST分析结果显示,越南及国内多个省份的毒株与本研究获得的广西毒株HA、NA基因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7.62%~99.88%和93.13%~99.79%,宿主源也不尽相同,表现遗传多样性特征。广西毒株之间HA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3.0%~99.1%和94.6%~99.1%,NA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  相似文献   

18.
为评价H9N2亚型重组禽流感病毒(AIV)灭活疫苗Re-9株的免疫效力,本研究选取2010年~2011年分离的5株H9N2亚型AIV进行攻毒保护实验。这5个分离株均为类A/CK/Beijing/1/94病毒株,其HA和NA基因与Re-9株及其亲本株的同源性介于90.6%~97.5%和88.1%~98.7%之间,其抗原相关值在66.67%~100%之间。将Re-9株为种毒制备灭活疫苗,免疫4周龄SPF雏鸡后,3周时平均HI抗体效价达9.5 log2;在免疫后3周以2×107EID50的剂量攻击亲本株和5株流行病毒株,攻毒后采集3 d、5 d、7 d的拭子,免疫组拭子样品病毒检测均为阴性;对照组3 d、5 d拭子病毒检测的阳性率均在80%以上,7 d的阳性率在60%以下。以上结果表明灭活疫苗Re-9株抗原针对性强,而且具有良好的免疫效力,能够抵御近年来分离的H9N2亚型AIV,是理想的H9N2亚型禽流感疫苗株。  相似文献   

19.
为准确掌握河南省H9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流行情况,本研究于2019年12月在河南全省108个养殖场、7个屠宰场、12个活禽市场和3个野鸟栖息地共采集3 887份拭子样品,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H9亚型AIV,并统计H9亚型AIV的阳性率。结果显示,H9亚型AIV的阳性率为2.75%(107/3887),其中,豫南、豫北、豫西、豫东和豫中地区样品中H9亚型AIV的阳性率分别为0(0/706)、6.04%(80/1325)、0.49%(3/607)、2.81%(16/570)和1.18%(8/679),其中豫北地区样品阳性率最高;种禽场、商品代养殖场、屠宰场、活禽市场和野鸟栖息地样品中H9亚型AIV的阳性率分别为0(0/803)、1.37%(34/2477)、17.93%(33/184)、10.05%(40/398)和0(0/25),其中屠宰场样品阳性率最高;鸡样品、水禽样品和野鸟样品中H9亚型AIV的阳性率分别为3.03%(107/3532)、0(0/330)和0(0/25),其中鸡样品阳性率最高;喉头及泄殖腔拭子样品、环境拭子样品和粪便样品中H9亚型AIV的阳性率分别为2.58%(99/3830)、15%(8/32)和0(0/25),其中环境样品阳性率最高。结果表明,河南省H9亚型AIV具有一定的区域分布特征,豫北地区H9亚型AIV阳性率较高,主要来源于鸡,同时活禽市场是H9亚型AI防控的重要区域。本研究首次系统调查了河南省H9亚型AIV的流行情况,为河南及我国中部H9亚型AI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在新疆蛋鸡养殖场的致病性及遗传进化特点,对一株分离自蛋鸡的禽流感病毒A/Chicken/Xinjiang/01/2010(H9N2)进行了致病性及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的MDT为92h,ICPI指数为1.125,IVPI指数为0.14,HA裂解位点处氨基酸序列为335 RSSRGLF342,这些特征均证实该分离株为低致病性AIV。HA基因遗传进化分析表明,该分离株在系统进化树上与A/swine/XJWLMQ/7/09(H9N2)及3株野生鸟类新疆分离株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该分离株HA基因属于欧亚谱系的A/chicken/Beijing/94(H9N2)和A/chicken/Hongkong/G9/97(H9N2)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