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离体法优化肉鸭日粮非淀粉多糖酶酶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运用均匀设计,采用胃蛋白酶-胰液素两步水解法,探讨NSP酶的组成及活性对提高不同NSP含量和组成的肉鸭日粮可消化能的作用效果,为针对不同类型肉鸭基础日粮筛选优化NSP酶添加剂提供快捷有效的方法。按照均匀设计表U*15(157),将4种NSP酶组合成15个水平的复合酶配方,以5种不同NSP含量的基础日粮作为对照,并分别在这5种基础日粮中加入上述15种复合酶组成15组试验日粮。以离体法测定15组试验日粮及基础对照日粮的离体消化能,建立各个日粮中4种NSP酶添加量与离体消化能值间的四元二次回归方程,经优化求其最优解,即得到最佳酶谱配方。试验结果表明,日粮的NSP组成和含量不同,其最佳酶谱也存在较大差异,且NSP酶和日粮离体消化能之间存在显著的回归关系,因此,针对不同NSP组成和含量的日粮,可以用离体法筛选与之相对应NSP酶谱。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胃蛋白酶-胰酶两步水解法,探讨非淀粉多糖(NSP)酶的组成及活性对特定蛋鸡日粮的黏度影响.从而筛选出对于特定组成蛋鸡日粮的最佳复合酶制剂配方.为针对特定地区日粮筛选优化NSP酶提供快捷有效的方法。试验以饲料黏度变化为检测指标.建立了NSP酶添加量与离体黏度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组合NSP酶作用效果显著优于单一NSP酶.日粮中NSP种类和含量决定了NSP酶的最佳酶谱和最适添加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运用单因素设计和响应面设计,采用胃蛋白酶-胰液素两步水解法,探讨3种不同的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鸭饲料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实验使用相同的肉鸭基础饲粮,对添加了非淀粉多糖酶的肉鸭饲粮使用两步离体法进行消化,并测定还原糖含量,得出三种非淀粉多糖酶的最佳添加量和最佳酶谱组成。结果表明肉鸭饲粮的最佳非淀粉多糖酶酶谱:甘露聚糖酶为0.015 mg/g、β-葡聚糖酶为0.008 mg/g、木聚糖酶为0.007 mg/g。在肉鸭饲粮中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可以提高还原糖含量,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旨在研究小麦日粮中添加不同非淀粉多糖(non-starch polysaccharides,NSP)复合酶对肉鸭生产性能和部分血液指标及代谢激素的影响,为非淀粉多糖酶在肉鸭小麦日粮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将360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重复20只,试验分1~14 d和15~42 d两期进行。结果表明,小麦日粮中添加NSP酶对肉鸭1~14 d、15~42 d日增重、血液中碱性磷酸酶及代谢激素无显著影响;显著降低15~42 d复合酶Ⅱ组肉鸭采食量(P<0.05),对日增重无影响,从而降低料重比提高饲料利用率;15~42 d复合酶Ⅱ组肉鸭尿酸和尿素氮同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0.05),说明非淀粉多糖酶可提高日粮中蛋白利用率,加速体内氮的沉积。试验表明,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鸭血清指标无显著影响,但复合酶Ⅱ可显著降低料重比。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研究4种单体NSP酶制剂(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和甘露聚糖酶),经过预消化处理工艺后,对肉鸡日粮中的非淀粉多糖的酶解情况,为进一步研究NSP酶制剂在肉鸡日粮中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显示,不同的NSP酶添加量对肉鸡日粮的预消化处理效果有着显著的相关关系,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甘露聚糖酶的最佳添加水平分别为250、350、300、200 mg/kg;初步确定的预消化处理参数是:温度45℃、时间60 min、水分35%。本试验条件下,结合相关的数据分析,试验日粮中最佳酶制剂组合是:木聚糖酶186 mg/kg、β-葡聚糖酶440 mg/kg、纤维素酶337 mg/kg、甘露聚糖酶200 mg/kg(P<0.01)。研究表明,加酶日粮经过预消化处理后,可以有效地降解其中日粮的非淀粉多糖,提高日粮的营养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杂粕型饲粮添加不同复合酶制剂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264只健康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2只鸭.1组饲喂玉米-杂粕型基础饲粮,2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酶1(由聚糖酶、甘露聚糖酶、葡聚糖酶组成)100 mg/kg,3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酶2(由聚...  相似文献   

7.
应用NSP复合酶调整蛋鸡日粮配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研究旨在探讨应用NSP复合酶调整蛋鸡日粮配方的可能性.试验分3个组,对照组饲喂蛋鸡基础日粮;试验1组在基础蛋鸡料中减1%玉米、0.5%豆粕添加1.5%沸石粉和0.03%NSP复合酶;试验2组在基础蛋鸡料中减2%玉米、1%豆粕添加3%沸石粉和0.03%NSP复合酶.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提高产蛋率3.18%和5.28%(P<0.05);试验1组与对照组在蛋壳厚度、哈夫单位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试验2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蛋鸡日粮中添加NSP复合酶后并调整配方,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饲料生产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不同非淀粉多糖复合酶在肉鸡小麦型饲粮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能量水平的小麦型饲粮中添加不同非淀粉多糖(NSP)复合酶对肉鸡生长性能、消化道生理、屠宰性能、肠道微生物数量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以确定适宜的NSP复合酶。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选取900只1日龄的科宝肉公鸡,按体重无差异原则随机分为5个组,正对照组(PC组)饲喂正常能量水平的基础饲粮;负对照组(NC组)饲喂在PC组饲粮的基础上降低350 kJ/kg能量水平的饲粮;NSP复合酶组饲喂在NC组饲粮中分别添加NSP复合酶1(300 g/t)、NSP复合酶2(300 g/t)、NSP复合酶3(500 g/t)的饲粮,每个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8只鸡。试验分为前期(1~21 d)、后期(22~42 d)2阶段进行。结果表明:1)各组在试验各阶段的平均体重、平均体增重、平均采食量、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PC组相比,NC组平均体重、平均体增重略低(P>0.05),料重比均增加(P>0.05),而添加NSP复合酶后有所改善。2)各组第21和42天的肌胃、腺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相对重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NC组相比,NSP复合酶1组、NSP复合酶2组第21和42天的空肠、回肠相对重量降低(P>0.05),盲肠相对重量提高(P>0.05)。各组第21和42天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相对长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PC组相比,NC组各肠段相对长度(第21天十二指肠相对长度除外)均提高(P>0.05),与NC组相比,NSP复合酶1组、NSP复合酶2组第21和42天的空肠、回肠相对长度均降低(P>0.05)。3)试验第21天,与PC组相比,NSP复合酶组十二指肠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NC组空肠隐窝深度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各肠段肌层厚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第42天,与PC组相比,其余组十二指肠绒毛高度均降低(P>0.05);与NC组相比,添加NSP复合酶后空肠绒毛高度显著降低(P<0.05)。4)各组屠宰性能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PC组相比,NC组的腹脂率有所下降(P>0.05),与NC组相比,NSP复合酶3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均有所提高(P>0.05)。5)各组第7、21、42天的大肠杆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PC组相比,NC组第7、42天大肠杆菌、乳酸杆菌数量和第7、21、42天双歧杆菌数量有所降低(P>0.05)。与NC组相比,NSP复合酶1组、NSP复合酶2组第42天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有所提高(P>0.05)。6)以PC组利润为100%,与之相比,NSP复合酶1组提高的利润幅度最大。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在小麦型饲粮中降低一定能量水平后添加NSP复合酶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肉鸡生长性能、肠道形态和肠道微生态环境,并可不同程度地提高养殖经济效益。综合考虑,本试验中NSP复合酶1的应用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9.
选用30 d健康的樱桃谷鸭24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鸭子。各组试鸭分别饲喂杂粕基础日粮、基础日粮+复合酶1、基础日粮+纤维素酶、基础日粮+复合酶2,酶制剂添加量均为100 mg/kg。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基础日粮添加酶2组肉鸭粗蛋白表观代谢率显著提高(P<0.05),添加单一纤维素酶组肉鸭粗蛋白表观代谢率提高7.92%(P<0.01);基础日粮添加酶2组肉鸭能量表观代谢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添加酶1及单一纤维素酶可极显著提高能量表观代谢率(P<0.01);基础日粮添加酶2组和添加单一纤维素酶组肉鸭粗脂肪表观代谢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基础日粮添加酶1组肉鸭粗纤维表观代谢率提高18.70%(P<0.01),添加酶2肉鸭粗纤维表观代谢率提高了12.27%(P<0.05)。结论:杂粕型日粮添加酶制剂可有效提高肉鸭养分表观代谢率,且复合酶效果优于单一纤维素酶;复合酶2提高日粮养分表观代谢率的效果优于复合酶1。  相似文献   

10.
几种非淀粉多糖酶对肉仔鸡日粮能量的当量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木聚糖酶(x_1)、β-葡聚糖酶(x_2)、纤维素酶(x_3)和果胶酶(x_4)4种非淀粉多糖(NSP)酶,利用离体消化技术,分别研究它们对肉仔鸡日粮能量的当量调控效应。结果表明,4种NSP酶的添加水平与离体消化能(y)进行S曲线拟合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0.9542-0.3391/{1 exp[(x1-470.8)/115.5]}(R~2=0.9812),y=10.9453-0.3499/{1 exp[(x_2-336.9)/114.8]}(R~2=0.9851),y=10.8849-0.2733/{1 exp[(x_3-308.0)/88.2]}(R2=0.9805),y=10.8450-0.2236/{1 exp[(x_4-543.5)/104.4]}(R2=0.9875);对日粮能量调控效应的主次顺序为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  相似文献   

11.
几种常见饲用酶制剂的酶活测定与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酶制剂的生产成本的日渐下降,越来越多的酶制剂被应用在饲料工业中,它们在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减少粪便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和抵抗疾病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酶活的测定比较繁琐,酶活的定义、测定方法和测定条件不统一,可比性差,给广大用户在选购和使用时造成了诸多不便。而且在通常情况下饲用酶的作用效果往往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至少15d)后才能得到显示。许多不法分子利用这些因素,采用蒙骗手段销售低劣饲用酶,用户不经测定而直接使用就难免会上当受骗,造成经济损失。目前国内饲用酶制剂的生产厂很多,而真正高…  相似文献   

12.
国产酶制剂与进口酶制剂饲喂效果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酶制剂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的应用已相当广泛。合理利用酶制剂不仅提高饲料消化率,而且可以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当前, 国产酶制剂的价格比进口酶制剂每kg平均低20-40 元,但在使用效果上相比还有多大差异,这需要饲料生产厂家及养殖朋友的生产实践来证明。本文旨在探讨使用添加了以木聚糖酶为主的国产酶制剂和进口  相似文献   

13.
饲用复合酶对鸡消化道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选用40日龄、体重2.0~2.2kg的肉鸡作供试鸡。供试鸡与饲料由沈阳市辉山鸡场提供,饲用复合酶由辽宁星河公司提供。1.2方法1.2.1实验设计取供试鸡12只。其中对照4只,不喂饲用复合酶;试验8只,分成2组,喂饲用复合酶,喂量分别为0.2%与5%。因胃肠内容物中还原糖与氨基酸浓度很高,对各种酶活力测定干扰很大,在0.1%用量条件下难以测出,为此在试验中设了一个酶用量5%的处理。1.2.2试验步骤供试鸡分组后,对照组喂普通饲料(不加酶),试验组喂加酶饲料,连喂3d,到第4d上午8时试验组继续喂试验饲料,对照组喂普通饲料。到12时30分屠宰,分…  相似文献   

14.
粘膜二糖酶     
本文综述了粘膜二糖酶在动物体内的种类,性质,分泌,分布,发育规律和在消化吸收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影响二糖酶水平的因素,如激素,日粮等。  相似文献   

15.
16.
饲料酶应用及其酶活测定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很久以前,人们就利用酶能够催化生物反应的特性,如酿酒、面包和抗生素合成。酶制剂在纺织、皮革、食品和饮料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饲料酶是工业酶应用的一个方面,饲料酶的使用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但对酶的作用机制的了解只是在最近的10~15年时间。饲料中添加酶最普遍的领域是肉仔鸡的饲料中。其它的领域如猪饲料也涉及。饲料工业中所使用的酶最主要是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和植酸酶。其它酶(α-淀粉酶、α-半乳糖苷酶、纤维二糖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脂肪酶和蛋白酶)使用较少。1酶的催化特性酶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分子,能够加快或催化生…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酶和木聚糖酶在肉鸡低代谢能饲料中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肉鸡前期(0~周)降低饲料代谢能50Kcal/kg使用复合酶或木聚糖酶不会对生产性能造成影响,且使用复合酶效果好于单一的木聚糖酶;后期(4~6周)降能加酶,各试验组采食量与正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木聚糖酶显著提高了平均日增重(P<0.05),降低饲粮代谢能添加木聚糖酶对肉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19.
饲用酶制剂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儆 《饲料工业》2001,22(11):1-3
阐述了饲用复合酶制剂,主要是非淀粉多糖酶、外源性消化酶、植酸酶消除饲料中抗营养因子,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作用机理,其中包括破碎植物细胞壁、降低食糜粘度、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调节动物机体的激素代谢以及补充动物内源性消化酶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酶制剂是近年来在饲料中广泛应用的一类饲料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应用的酶制剂多为消化酶类。酶制剂由于能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节约饲料原料资源,且无副作用,不存在药物添加剂的药物残留和产生耐药性等不良影响,因而是一种环保和绿色的饲料添加剂,有着较广泛的市场前景和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