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地高辛标记伪狂犬病病毒(PRV)Ea株短区段蛋白激酶(PK)基因3′端0.4kb片段,Southern杂交确定短区段PK基因定位在基因组DNA BamH Ⅰ 4.0kb片段中。将该片段克隆获得重组质粒pSB304,对pSB304亚克隆,构建了仅含完整PK基因约1.3kb片段的重组质粒pSB305,并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PK基因存在2种可能的同框编码方式,分别编码388或334个氨基酸残基,并具有真核细胞蛋白激酶催化结构域序列。同国外PRV NIA-3、Ka株相比,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8%和97.3%,有意义的是Ea株、Ka株均较NIA-3株在同一位置缺失2个氨基酸(Asp,Gly)。进一步对pSB305和含gG全基因以及部分gD基因的质粒pUSK进行酶切拼接,将PK基因大部分编码区、gG基因5′端部分编码区进行缺失,构建成两端同源侧翼分别为3.1kb和1.6kb的PK、gG双缺失转移载体pLR001。上述结果为深入研究PK基因功能及研制更安全的TK^-/PK^-/gG^-三缺失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根据已发表的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PCR引物,以伪狂犬病病毒Ea株(pseudorabies virus Ea,PRv Ea)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出一大小为511bp的片段。通过酶切和测序证实,该基因为伪狂犬病病毒Ea株的又一糖蛋白基因,即gL基因。Blast软件分析表明,该基因与Kaplan株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4%,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5%。将测序结果输入GenBank,获得登录号AF448456。  相似文献   

3.
参考GenBank中伪狂犬病病毒(PRV)gE基因的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对PRVMin—A株进行了PCR扩增,扩增产物克隆于pGEM—TEasy载体。对重组质粒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分析和基因测序,证实了克隆片段的可靠性。测序结果表明,目的片段包含1个1740bp的开放性阅读框(ORF),编码由57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同源性分析表明,PRVMin—A株与PRVEa株、SH株PE基因的核菩酸同源性分别为99.2%、98.7%;推导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8.6%、97.2%。  相似文献   

4.
伪狂犬病病毒上海株gE和gI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参考Genebank发表的伪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的gI和gE基因序列,自行设计并合成了两对引物,对PRV上海株(PRV-SH)进行PCR扩增,产物经琼脂糖电泳分析,均呈现一条约960bp和1740bp的条带,将其克隆入pGEM-T-easy载体中,进行了序旬测定,将PRV-SH株的gI基因与Rice株gI基因比较发现,核苷酸的同源性为94.7%,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1.3%,证实为gI基因,将PRV-SH gE基因序列与Ea株、Ruce株gE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该序列与PRV Ea株、Rice株gE基因的同源性分别为98.5%、97.5%;的氨基酸序列与Ea株,Rice株和I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17株gE的同源性分别为97.2%、94.8%和15.6%。  相似文献   

5.
伪狂犬病病毒Fa株gp63(gI) 基因核苷酸序列测定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最早分离的伪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Fa株糖蛋白gp63(gI)基因核苷酸序列及的氨基酸序列作了测定与分析,完整的gp63(gI)结构基因从起始密码子ATG到终止密码子TGA共有1050个核苷酸残基,编码由439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多肽链,4种核苷酸残基的构成比分别为:G35.9%,11.33%,T11.81%,C40.95%,G C含量达76.85%,PRV Fa株gp63基因核苷酸序列与Nice株的相比,两者同源性达98.13%,仅存在3个核苷酸残基的缺失变异,氨基酸推导序列分析表明,糖蛋白gp63具有典型膜蛋白特征,与Nice株相比,同源性为97.42%,gp63基因起始密码子由3个连续的ATG组成,ATG上游区域内无启动子调控区序列。  相似文献   

6.
伪狂犬病病毒Ea株gD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从含有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Ea株gD基因BamHI 6.6Kb片段的重组质粒pUCB7中分别亚克隆gD基因的上,下游片段,并对上游片段进一步改造,去掉gD基因上游的非编码序列,构建了含完整gD基因编码区的重组质粒,pBRgDI,并利用基因内部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用内切酶KpnI和SalI酶切分析,证实了 gD基因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同时构建了测序质粒pSKgDSB,pSKgDS,并用双脱氧终止法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国外的Rice毒株进行比较,发现Ea株gD基因核苷酸序列有多处点突变和一处插入突变,在编码氨基酸残苦水平上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对含伪狂犬病病毒Ea株BamH17片段的质粒pUC6.6进行亚克隆,构建了仅含Us9基因约0.6kb片段的重组质粒pSKMN0.6。双脱氧末端终止法进行双链测序,结果表明:Us9存在2种可能的同C-末端的编码形式,分别编码106或98个氨基酸残基,Us9基因与其下游的Us2(28K)基因之间存在约200bp的非转录区,将Ea株Us9基因序列同国外Rice株进行没源比较,发现二者在组成和结构上存在多处保守序列,尤其是潜在的酪氨酸磷酸化位点,C-端疏水性氨基酸以及由连续6个带正电荷的精氨酸残基组成的核定位信号序列,但在N-糖基化位点以及丝氨酸含量上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8.
鸡新城疫云南分离株HN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RT—PCR法对分离自云南省的2株鸡新城疫病毒(编号YN—C1、YN—C2)进行HN基因的扩增和克隆.并对其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2毒株HN基因开放性阅读框架(ORF)均为l716nt;二者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5.3%,氨基酸同源性为95.8%;YN—C1毒株与参考毒株GD/1/98/Go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均最高,分别为97.9%和97.6%;YN—C2毒株与参考毒株JS/5/01/Go核苷酸同源性最高为98.5%,而与参考毒株JS/3/98/Go氨基酸同源性最高为98.1%。  相似文献   

9.
PRRSV流行株Nsp2、ORF5和ORF3基因序列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RT-PCR方法扩增2006年--2007年从江西、湖南、海南、广东等4省的不同猪场病猪体内分离的11株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流行株的Nsp2、ORF5和ORF3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1个PRRSV流行株的Nsp2均发生30个氨基酸的不连续缺失,缺失位置与JXA1毒株相同;11个PRRSV流行株的ORF5、ORF3基因和JXA1相应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2%~99.8%、99.1%~99.6%,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0%~99.5%、98.4%~99.6%;11个PRRSV流行株之间ORF5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8.8%~100.0oA、98.0oA~100.0%,其中5个流行株的ORF3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0%~99.6%、98.8%~99.69,6。根据Nsp2所建立的遗传系统发育树可知这11个PRRSV流行株与JXA1株的亲缘关系很近。  相似文献   

10.
三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弱毒株的分离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在江苏省鸡场分离获得3株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采用RT—PCR法扩增VP2基因,将产物克隆入pMD18T载体,经测序,并与IBDV代表株VP2基因的高变区序列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3个分离株与超强毒株、强毒株、突变株及弱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在89.5%~98.9%之间,与弱毒株Cu-1和疫苗株PBG-98同源性最高,为98.9%;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与代表性毒株的同源性在98.2%~99.5%之间。其中,七肽区的第三个丝氨酸残基突变为精氨酸或苏氨酸,279和284位氨基酸残基突变为天冬氨酸和苏氨酸,222、294和299位氨基酸残基分别突变为脯氨酸、亮氨酸和天冬氨酸。上述试验表明3株分离株均为临床弱毒株。  相似文献   

11.
参照已发表的扩增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gB和gD表位基因的PCR扩增引物合成2对引物,以福建分离株(LY株)提取的DNA为模板,得到目的片段gB、gD基因的长度分别为578和653 bp,并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然后与国内外其他分离株进行了核苷酸序列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并构建了遗传进化关系图。结果表明,LY株与GenBank中收录的国内外有代表性的标准参考分离株相比,gB、gD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74.9%~98.8%、97.2%~98.1%;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62.9%~96.4%、94.5%~96.8%。进化分析结果表明,LY株与目前国内流行的毒株在同一个进化分支内,和Ea株(湖北)、LA株(山东)亲缘关系最近,与国外分离株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根据已经发表的伪狂犬病病毒(PRV)国内Ea株UL49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通过PCR方法扩增到了PRV Bartha-K61株UL49基因的编码区,并克隆到pMD18-T载体中.重组质粒pMD-UL49经XhoI酶切和PCR鉴定后,进行了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质粒pMD-UL49含有PRV Bartha-K61株UL49基因的编码区.同源性分析显示,PRV Bartha-K61株UL49基因序列与国外Kaplan株、国内Ea株相应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8.9 %和94.1 %,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6.7 %和87.2 %.  相似文献   

13.
猪伪狂犬病病毒XIN-W株gD和gE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已发表的PRVgD、gE基因序列 ,设计合成了两对引物 ,对猪伪狂犬病病毒XIN W株相关的毒力基因gD、gE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经PCR扩增分别得到了全长为 12 0 9bp,1 743bp的gD、gE全基因序列 ,将它们克隆到pGEM T Easy载体中 ,并转化JM1 0 9,挑取阳性菌落的质粒进行PCR、酶切、测序鉴定 ,与其他参考毒株的gD、gE基因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XIN W株与其它毒株相比 ,gD、gE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7.9%~99.3 % ,98.0 %~ 98.7% ;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 97.0 %~ 99.3 % ,97.1 %~ 98.1 %。不同的PRV毒株间gD、gE基因在核苷酸水平和氨基酸水平高度保守。遗传进化树显示 ,XIN W株和国内其它毒株起源相同 ,属同一进化分支  相似文献   

14.
伪狂犬病病毒Fa株gD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从含有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Ea株gD基因BamHI 6.6Kb片段的重组质粒pUCB7中分别亚克隆gD基因的上、下游片段,并对上游片段进一步改造,去掉gD基因上游的非编码序列,构建了含完整gD基因编码区的重组质粒pBRgDI,并利用基因内部的限制性内切酶位点,用内切酶KpnI和SalI酶切分析,证实了gD基因的可靠性和完整性。同时构建了测序质粒pSKgDSB和pSKgDS,并用双脱氧终止法进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国外的Rice毒株进行比较,发现Ea株gD基因核苷酸序列有多处点突变和一处插入突变,在编码氨基酸残基水平上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15.
伪狂犬病病毒FS-2015株gE和gB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猪伪狂犬病病毒(porcine pesudorabies virus,PRV)gB和gE基因变异及遗传演化情况,本研究针对PRV FS-2015野毒株,应用"蚀斑法"对组织病料中病毒进行三轮纯化,应用全长扩增引物对FS-2015株gB和gE基因进行全基因扩增,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PRV FS-2015株的gB、gE基因与国内外PRV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7.0%~100.0%和97.5%~99.7%,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6.4%~100.0%和95.3%~99.7%。氨基酸变异位点分析表明,FS-2015株的gB和gE基因均有位点突变和缺失。遗传进化分析表明,FS-2015株与国内近几年分离的PRV变异株GY、ZJ01、HB1201、HN1201、JS2012、BJ-YT和BP属于同一分支,同源性较高,亲缘关系较近;与PRV经典株Kaplan、Becker、NIA3、Kolchis、Bartha和Yangsan株属于不同分支,同源性较低,亲缘关系较远。从PRV FS-2015毒株与国内外经典毒株和当前国内流行的变异毒株的分析结果可知,PRV FS-2015毒株发生了一定的变异,属于当前国内流行变异毒株。本研究结果为广东省伪狂犬病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伪狂犬病的防控和疫苗株挑选工作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6.
猪伪狂犬病病毒GXBB株的分离鉴定及gE基因的克隆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广西玉林博白某猪场采集的发病仔猪大脑和内脏病料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病毒接种家兔后引起典型的奇痒、神经症状,接种PK-15细胞出现典型的细胞病变,病毒效价(TCID50)为10-7.22/0.1 ml。设计扩增PRV gE胞外区基因的引物,能扩增出约947 bp的特异性片段,将扩增出的目的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并与国内外不同PRV毒株进行分析比较,发现该毒株与国内MinA株、Ea株、SH株、LA株、GXB株、GXW株核苷酸同源性在98.7%~99.4%之间,氨基酸同源性在98.1%~99.1%之间,上述结果证实该分离毒株为伪狂犬病病毒,命名为GXBB株。GXBB株与国内流行毒株同源性很高,说明目前广西PRV流行株变异不大。这为下一步广西伪狂犬病的预防和净化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参照已发表的扩增伪狂犬病毒gI和gE部分基因的PCR方法,合成了一对引物,以PRV H株细胞毒为模板,扩增出一条约850 bp的片段,并进行克隆和测序。然后与GenBank上国内外其它毒株gE基因进行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构建了遗传进化关系图。结果表明,PRV H株与其他15株PRV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 97.0%~99.2%和93.2%~98.5%,其中与SH株最近,分别为99.2% 和98.5%;进化树分析表明,该毒株与目前国内流行的毒株在同一进化分支内,与国外毒株分属不同分支,说明分离的H毒株与目前国内流行的毒株一致。  相似文献   

18.
参照已发表的扩增伪狂犬病毒gI和gE部分基因的PCR方法,合成了一对引物,以PRV H株细胞毒为模板,扩增出一条约850 bp的片段,并进行克隆和测序。然后与GenBank上国内外其它毒株gE基因进行核苷酸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析,构建了遗传进化关系图。结果表明,PRV H株与其他15株PRV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7.0%~99.2%和93.2%~98.5%,其中与SH株最近,分别为99.2%和98.5%;进化树分析表明,该毒株与目前国内流行的毒株在同一进化分支内,与国外毒株分属不同分支,说明分离的H毒株与目前国内流行的毒株一致。  相似文献   

19.
采用PCR方法对2011-2013年山西省分离的2株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 PRV)的胸苷激酶(TK)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并将其基因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国内外主要流行毒株Bartha株、Becker株、Ea株、Kaplan株、LA株、Min-A株、NIA-3株、SH株、SL株和Yangsan株进行了同源性分析。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核苷酸同源性分别为99.7%、99.6%、99.8%、99.7%、99.7%、94.4%、99.1%、57.2%、99.5%、99.7%;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9.1%、99.1%、99.7%、99.4%、99.4%、90.3%、98.1%、49.7%、98.8%、99.1%。另外在核苷酸序列中起始密码子上游有3段GC box的序列,终止密码子下游有多聚腺苷加尾信号AATAAA;TK基因均由320个氨基酸组成,氨基酸序列中有疱疹病毒TK基因共同的保守序列-R*Y*DG**G*GK*T-和-FDRHP*A***C*P*A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