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已经公布的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VP1基因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从O型口蹄疫病毒标准毒株扩增得到VP1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VP1,对重组表达质粒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得到了正常表达,所表达的融和蛋白与标准O型口蹄疫病毒阳性血清具有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说明该融和蛋白具有免疫学活性.  相似文献   

2.
从亚洲Ⅰ型口蹄疫病毒中提取总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获得了长度约为700bp的核苷酸片段,大小与预期长度相符。扩增产物经克隆测序,证明其为VP1基因。将该基因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成功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GEX-VP1;利用1PTG诱导,表达出了53ku的目的蛋白条带。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表达产物能与亚洲Ⅰ型口蹄疫病毒抗血清特异性结合。亚洲Ⅰ型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在大肠埃希氏菌中表达成功。  相似文献   

3.
采用RT—PCR方法扩增获得了O型口蹄疫病毒的主要免疫原VP1基因,将其插入pMDl8-T载体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基因片段含有完整的FMDV结构蛋白VP1编码区。根据表达载体pQE-Trisystem的克隆位点序列和该VPl基因片段的末端序列设计了1对表达引物,以重组pMD-T—VP1阳性质粒为模板,扩增获得了VP1基因,通过酶切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QE—Trisystem上。经测序证实,重组表达质粒所含的外源基因VP1编码框正确无误。将重组表达质粒pQE—VP1转化至大肠埃希氏菌M15,通过IPTG诱导促使VP1基因高效表达,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表达产物大小与预期的结果(26ku)一致,且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以2mmol/LIPTG诱导表达5h时表达量最高,其中70%~80%的目的蛋白存在于菌体裂解后的上清中,表明外源基因VP1主要以可溶性方式表达。  相似文献   

4.
采用自行设计的引物,应用PCR方法直接从广东分离株大肠埃希菌O157∶H7021210的染色体DNA中扩增出eaeA基因的完整阅读框,得到了一条大小约为2 800 bp的基因片段。T-A克隆后将其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经PCR鉴定、酶切鉴定及核苷酸序列测定,证实成功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eaeA。大肠埃希菌O157∶H7 eaeA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质粒的成功构建,为下一步进行诱导表达、活性鉴定及eaeA基因表达蛋白诊断抗原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行设计的引物,应用PCR方法直接从广东分离株大肠埃希菌0157:H7021210的染色体DNA中扩增出既8A基因的完整阅读框,得到了一条大小约为2800bp的基因片段。T—A克隆后将其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经PCR鉴定、酶切鉴定及核苷酸序列测定,证实成功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eaeA。大肠埃希菌O157:H7eaeA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质粒的成功构建,为下一步进行诱导表达、活性鉴定及既8A基因表达蛋白诊断抗原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贫血病毒VP1和VP2基因共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基因组序列,设计了扩增CIAV VP1和VP2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运用PCR技术从发病鸡肝组织DNA中扩增得到VP1、VP2基因,并将其克隆至pMD18-T载体.核苷酸测序结果显示,其序列与发表的序列同源性达到99.8%.将VP2基因克隆到pMD18-T载体,并对Vp3基因起始密码子进行定点突变,得到突变基因mVP2.将mVP2、VP1先后克隆至pIRES载体,并转化大肠埃希菌JM109,提取质粒通过酶切鉴定显示,成功获得了共表达质粒pIRES-VP1/mVP2.  相似文献   

7.
提取亚洲Ⅰ型口蹄疫病毒总RNA,用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反应获得了约750bp的核酸片段,将其与pGEM—T Easy载体连接,并转化大肠埃希氏菌JM109。重组质粒经PCR、酶切鉴定及测序,证明所克隆的片段含有完整的VP1基因;将重组质粒与表达载体pcDNA3.1( )分别用Barn HⅠ和Eco RⅠ双酶切后连接,构建成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宿主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测序结果证明,目的基因正确插入到表达载体中,命名为pcDNAV;用同样方法将IL-18基因插入pcDNAV中,命名为pcDNAVI。用pcDNAVI免疫豚鼠,2周后加强免疫1次,每周用ELISA检测豚鼠血清中的抗体水平。结果表明,pcDNA VI可引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  相似文献   

8.
根据环形泰勒虫TaA1272-1株裂殖体表面抗原(TaSP)基因的序列设计了1对引物,用PCR扩增出该基因长为393bp的高免疫原性区片段(SBxp)。将扩增产物连接到pGEM-T Easy载体上,转化入大肠埃希氏菌JM109中进行克隆。随后将重组质粒pGEM-SBxp和表达载体pGEX-4T-1分别以BamHⅠ、XhoⅠ酶切后,将酶切的目的片段SBxp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pGEX-4T-1-SBxp,并将其转化到BL21宿主菌中。提取重组质粒经BamHⅠ、XhoⅠ酶切、PCR鉴定和测序确证后,阳性克隆用IPTG诱导表达。收集不同时间的菌液进行SDS-PAGE电泳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SBxp基因在大肠埃希氏菌中成功表达,其表达产物为分子质量43ku的融合蛋白,该产物能被牛环形泰勒虫阳性血清所识别。  相似文献   

9.
根据Genbank中的O型口蹄疫病毒全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扩增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的引物,用该特异性表达引物从口蹄疫阳性质粒pMD—P1中扩增得到目的基因VP1(639bp)。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目的基因和表达载体PET32a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宿主菌BL21(DE3),经酶切及PCR鉴定筛选出阳性克隆.测序证明目的基因正确插入了表达载体,用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VP1基因的表达,收集菌液进行SDS—PAGE电泳,Westerll—blotting分析蛋白免疫原性。结果表明,VP1结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量较高,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41Ku,并能被口蹄疫阳性血清所识别,经分析表达蛋白约占菌体蛋白的34%。口蹄疫病毒VP1蛋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且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5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5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VP5基因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从IBDV标准毒株中扩增得到VP5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6P-1-VP5,对重组表达质粒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IBDV VP5基因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得到了正确表达,所表达的融合蛋白与IBDV阳性血清具有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  相似文献   

11.
根据GenBank公布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S1株ORF5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用PCR扩增PRRSV GP5蛋白非中和性表位缺失的tGP5基因,将基因定向连接在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的HindⅢ和EcoRⅠ多克隆位点之间,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tGP5。转化DH5α感受态大肠埃希菌,提取质粒。重组质粒经PCR、双酶切鉴定及DNA序列测定,成功构建了pcDNA3.1-tGP5基因的重组体。  相似文献   

12.
根据GenBank中已登录的猪生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特异性引物,对PRRSV非结构蛋白nsp4基因进行了RT-PCR扩增,将回收的目的基因片段克隆到大肠埃希氏菌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了重组质粒pET-nsp4,测序结果证实了重组质粒pET-nsp4的可靠性。将pET-nsp4转化至大肠埃希氏菌表达菌株BL21(DE3),用IPTG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表明,重组菌可表达分子质量约23ku的蛋白。经镍离子亲和层析柱(Ni-NTA)纯化,获得了高纯度的重组蛋白,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nsp4重组蛋白在大肠埃希氏菌系统中获得了正确表达。  相似文献   

13.
以含长白猪IFN-λ基因的质粒载体为模板,用原核表达引物扩增了长白猪IFN-λ,基因,将其定向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b的EcoRI和XhoI位点,构建了长白猪IFN-λ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b-PoIFN-λ。经酶切、PCR鉴定,表明所构建的重组质粒为特异性长白猪IFN-λ,基因原核表达质粒。将该重组质粒转化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细胞,阳性菌落筛选、SDS-PAGE分析以及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成功构建了表达重组猪IFN-λ的大肠埃希氏菌基因工程菌株。亚细胞定位分析表明,目的蛋白经原核表达后主要以不溶性包涵体形式存在,其他少量可溶性目的蛋白存在于细胞浆中。  相似文献   

14.
根据已发表的鹅细小病毒(GPV)B株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了1对引物,PCR扩增GPV吉林分离株主要结构蛋白VP3基因,获得大小为1605bp的核苷酸片段。将该片段纯化后克隆入pMD18-T载体,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JM109,双酶切鉴定,筛选阳性重组质粒并测序。经过酶切和连接反应,将VP3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VAX1,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筛选阳性克隆,提取质粒,进行了PCR和酶切鉴定。通过脂质体法将pVAX1-VP3转染Vero细胞,RT-PCR和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显示,VP3基因克隆成功,与GPVB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6.2%;PCR和酶切鉴定结果证实,成功构建了含VP3基因的GPV真核表达载体pVAX1-VP3。提取转染该质粒的Vero细胞RNA,RT-PCR扩增,在1000~2000bp可见一明显DNA条带;间接荧光抗体染色转染细胞,在细胞表面可见特异荧光。  相似文献   

15.
根据国外已发表的鹅细小病毒(GPV)A株基因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对国内两株鹅细小病毒毒株(GPV CC株)和(GPV FS株)主要结构蛋白(VP2-VP3)基因进行PCR扩增,并克隆到pCR3.1T载体,分别获得正向,反向连接重组持粒PVPC1,PVPC2和PVPF1,PVPF2,经酶切鉴定选出阳性克隆质粒并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比较,序列分析结果表明:GPV CC株和GPV FS株VP2-VP3的核苷酸大小分别为1764bp和1763bp,其中GPV CC株与A株同源性达到98.9%,GPV FS株缺失一个碱基,与A株同源性为93.5%,与GPV CC株同源性为93%。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王岗株gE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AILTV)美国农业部(USDA)标准毒株的基因序列,在ALITV gE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和终止密码子下游设计了1对引物pAL1和pAL2。以AILTV王岗株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得到约1.5kb的片段,经酶切鉴定为AILTV gE基因。将此PCR产物与pUC19质粒载体用限制性内切酶Pst I消化、连接,转化JM83大肠埃希氏菌感受态细胞,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和PCR方法鉴定阳性重组质粒pRHE。对其进行测序后,与AILTV USDA标准攻毒株的gE基因序列进行比较,发现其核苷酸同源性为99.5%,所编码氨基酸的同源性为99.2%。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外已发表的鹅细小病毒(GPV)A株基因组核苷酸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对国内两株鹅细小病毒毒株(GPV CC株)和(GPV FS株)主要结构蛋白(VP2-VP3)基因进行PCR扩增,并克隆到pCR3.1T载体,分别获得正向、反向连接重组质粒pVPC1、pVPC2和pVPF1、pVPF2,经酶切鉴定筛选出阳性克隆质粒并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比较,序列分析结果表明:GPV CC株和GPV FS株VP2-VP3的核苷酸大小分别为1 764 bp和1 763 bp,其中GPV CC株与A株同源性达到98.9%;GPV FS株缺失一个碱基,与A株同源性为93.5%,与GPV CC株同源性为93%。  相似文献   

18.
以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血清1型标准菌株基因组为模板,用PCR扩增ApxⅠ BD基因的特异性片段;对PCR产物纯化回收后与载体pMD18-T进行连接、转化,经酶切和序列分析鉴定后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IBD;转入大肠埃希氏菌BL21中,以IPTG诱导表达,进行SDS-PAGE电泳。结果,从APP中克隆的ApxⅠ BDDNA序列与已发表序列的同源性为100%,长1447bp,编码482个氨基酸,所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54ku,与预期的大小相符。结果表明,含有ApxⅠBD基因特异性片段的重组表达载体pETⅠBD已成功构建。  相似文献   

19.
根据测定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广东株(PRRSV GD)的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用保存的PRRSV GD 的ORF5 的克隆产物pMD ORF5 质粒作为模板,扩增ORF5基因。将该片段定向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BAD/gⅢC中,转化大肠埃希菌。重组质粒经PCR和酶切鉴定后,用阿拉伯糖诱导表达。用Western blotting鉴定表达蛋白,证明ORF5基因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20.
根据GenBank中旋毛虫53000抗原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技术直接从旋毛虫肌幼虫cDNA文库中扩增靶基因p53cDNA,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转化至大肠埃希氏菌NovaBlue后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到1176bp的p53cDNA,共编码391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p53cDNA序列与GenBank中的旋毛虫p53基因序列相比共有12个核苷酸发生改变,二者的同源性为98%,所编码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并转化至表达菌BL21star(DE3),经IPTG诱导表达后获得约48000的重组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实,p53重组蛋白可以被旋毛虫感染猪血清识别,具有很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