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性别成年武定鸡腿肌和胸肌中脂肪酸含量的差异,应用高效气相色谱仪检测腿肌和胸肌冻干粉中的18种脂肪酸。结果表明:1武定鸡腿肌和胸肌脂肪酸以油酸、棕榈酸含量最高,其次是亚油酸、硬脂酸、花生四烯酸。2武定鸡腿肌、胸肌脂肪酸以不饱和脂肪酸(USFA)为主,其含量显著高于饱和脂肪酸(SFA)(P0.05)。腿肌中USFA含量占18种脂肪酸含量的54%以上,胸肌中USFA含量占18种脂肪酸含量的60%以上。3相同性别不同部位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腿肌的SFA、MUFA、USFA含量与胸肌差异显著(P0.05)。4性别对武定鸡腿肌脂肪酸含量影响显著(P0.05),而对胸肌脂肪酸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综上,不同性别武定鸡腿肌和胸肌脂肪酸含量有明显差异,母鸡腿肌脂肪酸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通过富硒饲料饲养的富硒鸡不同部位中硒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分别取富硒饲养鸡不同部位,包括皮、褐色脂肪、白色脂肪、胸肌、腿肌、肌胃、心脏、肾脏、肝脏、蛋;各样本采用微波消解法(MD)消解,然后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硒含量。以正己烷抽提样本中脂肪,经三氯化硼-甲醇甲酯化后,采用GC-MS进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各检测部位中,硒含量依次为:肌胃>白色脂肪>皮>蛋>肾脏>肝脏>腿肌>心脏>褐色脂肪>胸肌。肌胃中硒含量最高为2639.19 ng/g,胸肌中硒含量最低为129.76 ng/g。脂肪酸组成分析结果显示,白色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为88.07%,胸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为68.44%。本次检测结果显示富硒饲料在母鸡不同部位硒含量不同,不同部位脂肪酸组成也不相同,本实验结果对富硒鸡中营养成分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酵母菌发酵棉粕对黄羽肉鸡肌肉主要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用180只21日龄健康的黄羽肉鸡,按照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CG组为空白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加入6%未发酵棉粕;CT组和CF组分别添加6%的热带假丝酵母ZD-3发酵棉粕、热带假丝酵母和酿酒酵母复合发酵棉粕。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发酵棉粕可显著增加21~42日龄胸肌和43~64日龄腿肌中亚油酸含量(P0.05),对21~42日龄腿肌脂肪酸组成无显著影响(P0.05);与CG组相比,21~42日龄CF组胸肌油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43~64日龄CT组胸肌油酸含量、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及腿肌亚油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胸肌硬脂酸和亚油酸及腿肌油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CF组胸肌软脂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探讨日粮添加菊苣对扬州鹅生长、物质转化、肉品质、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日粮中添加菊苣饲养至第5周后鹅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日粮中添加菊苣降低了鹅对整个摄入物质的利用率,平均为74.57%,比对照组降低了1.02%;处理组和对照组物质同化效率均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日粮中添加菊苣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鹅对精饲料的摄入和转化;日粮中添加菊苣降低了胸肌和腿肌中水分、蛋白质、脂肪、肌苷酸、系水力和p H值等指标,增加了胸肌和腿肌肉色指标,胸肌和腿肌嫩度指标变化趋势相反;日粮中添加菊苣对胸肌和腿肌的氨基酸组成影响很小;日粮中添加菊苣可以提高胸肌和腿肌中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胸肌和腿肌中亚麻酸含量均是处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在胸肌的提高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5.
临武鸭肉质营养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分析、评价临武鸭的肉质性能及营养成分,通过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临武鸭肌肉中的常规营养指标和氨基酸、肌苷酸、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临武鸭肌肉中水分含量胸肌显著(P<0.05)高于腿肌,腿肌能量极显著(P<0.01)高于胸肌,其它指标公母间、部位间差异不显著。公母间胸肌17种氨基酸、8种脂肪酸、肌苷酸含量之间差异不显著。与其它鸭种比较发现临武鸭具有水分含量较低,肌苷酸、谷氨酸含量和氨基酸总含量比较高,脂肪酸组成以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摘要:为研究山林放养对固始鸡肉质的影响.以笼养为对照,测定分析了放养至18周龄的固始鸡胸肌和腿肌中的肌内脂肪分离成分以及游离脂肪酸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固始鸡山林放养条件下胸肌和腿肌中的肌内脂肪、中性脂肪和游离脂肪酸均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而腿肌粗蛋白含量和磷脂含量则显著低于笼养组(P〈0.05):山林放养条件下。胸肌游离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总量、C18:3、C18:2、C18:1和C20:5的含量以及游离氨基酸总量低于笼养.而胸肌饱和脂肪酸总量和腿肌游离氨基酸总量则高于笼养;山林放养组腿肌游离脂肪酸、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以及C18:3、C20:4的含量高于笼养组。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边鸡的肌肉品质。选取1日龄边鸡60只,随机分为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公母各占1/2,在同一条件下常规饲养,于112日龄屠宰,测定其屠宰性能、常规肉品质、肌肉化学指标、风味物质指标。结果表明:边鸡公鸡、母鸡的屠宰率均达到88%以上,全净膛率均达到65%以上。边鸡公鸡胸肌的剪切力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边鸡公鸡、母鸡胸肌的粗蛋白质含量分别为84.67%、87.63%,极显著高于腿肌(P0.01)。边鸡公鸡、母鸡腿肌的粗脂肪含量分别为11.08%、13.02%,极显著高于胸肌(P0.01)。边鸡公鸡胸肌、腿肌总脂肪酸含量分别为31.74、99.44 mg/g,母鸡分别为29.57、114.29 mg/g;公鸡胸肌、腿肌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80.47%、96.06%,母鸡分别为80.20%、93.75%,总脂肪酸、总氨基酸含量各部位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但性别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知,边鸡具有屠宰性能好、肉质细嫩、营养丰富、肉品质好、风味物质含量高等特点,是一个非常优良的地方鸡种。  相似文献   

8.
为比较海南省两个地方鸡品种(儋州鸡、文昌鸡)胸肌和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试验选取1日龄文昌鸡和儋州鸡雏鸡各50只(公母各半),在相同的营养水平和管理条件下饲养,随机抽取165日龄儋州鸡和文昌鸡各20只(公母各半),分别测定胸肌、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儋州鸡与文昌鸡胸肌、腿肌各项氨基酸、必需氨基酸(EAA)、氨基酸总量(TAA)、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EAA/TAA)以及鲜味氨基酸(FAA)差异均不显著(P0.05)。儋州鸡胸肌十五碳酸(C15∶0)(P0.01)、腿肌十二碳酸(C12∶0)(P0.05)、十七碳酸(C17∶0)(P0.05)显著高于文昌鸡,文昌鸡胸肌、腿肌二十二碳五烯酸(C22∶5)极显著高于儋州鸡(P0.01),其余各项脂肪酸、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在两个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儋州鸡与文昌鸡肌肉,风味和营养价值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文昌鸡肉质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海南省地方鸡种文昌鸡的肉质特点,本研究测定了110日龄上市的75羽文昌鸡的胸肌和腿肌肉样的理化特性、常量化学成分和脂肪酸组成等指标。结果表明:腿肌的pH值、肌内脂肪含量、水分含量、多价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和必需脂肪酸总量显著高于胸肌,失水率、粗蛋白和灰分含量显著低于胸肌;腿肌还含有胸肌没有的7种脂肪酸,即C14∶0、C15∶0、C16∶2、C17∶0、C18∶3、C20∶2和C20∶3;母鸡肌肉的pH值、烹饪损失显著高于公鸡,失水率、水分含量、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公鸡。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静原鸡肌肉脂肪酸组成成分,试验以宁夏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静原鸡(第4世代)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白、麻、黑羽三个群体的胸肌、腿肌肉主要脂肪酸相对含量,并与其他五个地方品种鸡肌肉中的饱和脂肪酸(SFA)、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和必需脂肪酸(EFA)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静原鸡肌肉中的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二十碳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较高,占所有脂肪酸含量的85%以上;静原鸡黑羽群体中的不饱和脂肪酸(UFA)和EFA含量高于白羽和麻羽群体,腿肌肉中的UFA和EFA含量高于胸肌;与其他五个地方品种鸡相比,静原鸡肌肉中的SFA相对含量较低,而PUFA和EFA的含量相对较高。说明静原鸡在长期的提纯复壮常规育种后其脂肪酸组成丰富,尤其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北京油鸡生长和屠宰性能、肉品质以及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8周龄北京油鸡公鸡1 200只,体重(561.75±7.39) g,随机分成2个组,对照组为集约化笼养(笼养组),试验组为林下放养(放养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试验分为9~14周龄和15~20周龄2个阶段,试验期间饲喂相同饲粮。结果表明:1) 14周龄,笼养组北京油鸡活体重与放养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20周龄,放养组油鸡活体重较笼养组显著下降(P<0.05); 2个饲养阶段放养组油鸡腿肌率较笼养组显著上升(P<0.05),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而胸肌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 20周龄,放养组胸肌和腿肌亮度(L*)和红度(a*)值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 2个饲养阶段放养组胸肌黄度(b*)值显著下降(P<0.05),而腿肌b*值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 20周龄,放养组北京油鸡胸肌粗蛋白质含量较笼养组显著升高(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 2个饲养阶段放养组北京油鸡胸肌肌苷酸含量较笼养组显著上升(P<0.05),腿肌粗蛋白质和肌苷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饲养方式对肌肉水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4)北京油鸡胸肌和腿肌中脂肪酸种类基本一致,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最高,放养组肌肉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而饱和脂肪酸和总脂肪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饲养方式对北京油鸡生长和屠宰性能、肌内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存在影响,林下放养方式可改善北京油鸡肌肉品质和肉质风味。  相似文献   

12.
文章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黑水虻幼虫粉对建水黄褐鸭肌肉氨基酸和脂肪酸水平的影响,试验分为5组,1个对照组,4个试验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鸭子,共120只鸭子,试验为期70d(预试期10d、试用期60d)。取胸肌和腿肌进行肉质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检测,分析不同组别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风味氨基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用黑水虻幼虫粉作为蛋白质替代物添加到配合饲料中,对建水黄褐鸭肌肉中脂肪酸含量总体影响不大,但能显著提高饱和脂肪酸中的亚麻酸(C18:3)含量(P <0.05),有提高不饱和脂肪酸中十二烷酸和十四烷酸的趋势。添加黑水虻幼虫粉能增加胸肌中的氨基酸总量,增加腿肌中风味氨基酸的含量,对改善鸭子的肉品质有一定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处理Ⅱ对氨基酸总量和风味氨基酸的增加效果好,而对于脂肪酸则是处理Ⅱ组和处理Ⅲ组均可。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对雉鸡肌肉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和评价。选取中国环颈雉、蒙古雉鸡、黑化雉鸡、申鸿七彩雉鸡和绿雉鸡200只(每个品种各40只,公母各占1/2),参照国家标准,采用索氏提取法、凯氏定氮法、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气相色谱仪和液相色谱仪测定胸肌中粗脂肪、粗蛋白质、肌苷酸、胆固醇、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1)黑化雉鸡胸肌中粗脂肪、粗蛋白质和肌苷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雉鸡(P0.05)。雉鸡胸肌中均含有17种水解氨基酸,含量最高的氨基酸分别为谷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和亮氨酸。总氨基酸含量为33.22%~37.26%,必需氨基酸与总氨基酸含量比值在0.40左右,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高于0.60。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谷氨酸味道强度值最大(19.53~22.77)。2)雉鸡胸肌中检测到22种脂肪酸。黑化绿雉肌肉中12~16碳饱和脂肪酸、其他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均高于其他雉鸡。由此可知,5种雉鸡胸肌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和组成基本一致,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黑化雉鸡脂肪酸含量优于其他雉鸡。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同时添加共轭亚油酸(CLA)和鱼油对雄性肉鸡屠体性状、肌肉脂肪酸组成和脂质过氧化状态的影响。120只21日龄雄性爱拔益加(AA)肉仔鸡随机分配到4个组:豆油组(2%)、CLA组(2%)、鱼油组(2%)和混合组(1%CLA+1%鱼油)。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鸡。42日龄屠宰取样。试验结果如下:混合组肉仔鸡的胸肌率和腿肌率与CLA组和鱼油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CLA组、鱼油组和混合组肉仔鸡的腹脂率显著低于豆油组(P0.05)。鱼油组和混合组肉仔鸡胸肌中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CLA组(P0.05)。CLA组和混合组肉仔鸡的胸肌和腿肌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鱼油组(P0.01),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低于鱼油组(P0.05)。鱼油组和混合组胸肌和腿肌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的含量,特别是C20∶5、C22∶5和C22∶6含量,均极显著高于CLA组(P0.01)。肉仔鸡胸肌和腿肌中C20∶5、C22∶5和C22∶6的含量在鱼油组和混合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混合组肉仔鸡胸肌和腿肌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均显著低于鱼油组(P0.05)。结果表明,CLA和鱼油在肉仔鸡胸肌和腿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n-3 PUFA的沉积和脂质稳定性方面有一定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广西麻鸡进行产品开发和品种改良,本研究选择在相同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下的30只120日龄广西麻鸡(公、母各半)进行屠宰试验和肉质分析,测定其屠宰性能,肌肉中氨基酸、肌苷酸以及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公、母鸡屠宰率分别为90.15%和92.57%,全净膛率为69.12%和68.08%;公、母鸡的胸肌和腿肌中氨基酸总量分别为20.37、18.40及21.30、18.44 g/100 g;公、母鸡的胸肌和腿肌必需氨基酸/总氨基酸(EAA/TAA)分别为39.32%、42.33%及42.72%、43.06%,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84.33、88.82及90.44、90.77;胸肌的鲜味、甜味、支链氨基酸和肌苷酸含量分别比腿肌多0.85 g/100 g、0.42 g/100 g、0.56 g/100 g和1.55 mg/g,母鸡甜味氨基酸比公鸡多0.40 g/100 g;广西麻鸡肌肉第一限制性氨基酸为蛋氨酸+胱氨酸;肌肉的不饱和脂肪酸主要由油酸和亚油酸组成,饱和脂肪酸主要由棕榈酸和硬脂酸组成;腿肌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相对含量均比胸肌高,母鸡较公鸡高。综合分析表明,广西麻鸡具备优质地方肉鸡的良好产肉性能,风味佳,营养价值高,母鸡的营养优于公鸡。  相似文献   

16.
文昌鸡肌内脂肪和腹脂的组成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地方鸡品种文昌鸡肌内脂肪(IMF)和腹脂(AF)中脂组成成分和脂肪酸含量,试验选取98日龄文昌鸡(母鸡)50只,测定屠宰性能,采集胸肌、腹脂组织,测定其甘油三酯(TG)、磷脂(PLIP)、胆固醇(TCHO)和脂肪酸(FA)含量。结果表明,胸肌中IMF显著低于腹脂率(AFR)(P0.01);两种组织中脂组成存在共性,均以甘油三酯(TG)为主,但胸肌中TG含量显著低于腹脂(P0.01),而磷脂(PLIP)含量则显著高于腹脂(P0.01)。脂肪酸(FA)组成测定结果显示,两种组织中FA的种类相似,但胸肌中大部分种类脂肪酸的含量低于腹脂,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花生四烯酸(AA)和必需脂肪酸(EFA)等功能性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腹脂(P0.05)。试验结果表明,胸肌和腹脂组织中脂组成和脂肪酸组成存在显著差异,提示了肉鸡IMF和腹脂沉积的差异特性,为后期优质肉鸡生产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茶花鸡肌肉营养成分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析茶花鸡肌肉品质特性,试验随机选取20周龄的茶花鸡60只(公母各半),对其胸肌、腿肌中营养成分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20周龄的茶花鸡公鸡胸肌、腿肌中粗蛋白、粗灰分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公鸡与母鸡胸肌、腿肌中粗脂肪含量差异显著或极显著(P0.05或P0.01),其中母鸡腿肌中粗脂肪含量最高;母鸡胸肌、腿肌中水分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公鸡(P0.05或P0.01)。说明茶花鸡是一种粗蛋白含量很高的鸡种,有良好的经济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了解广西地方鸡种肌肉的营养价值,本实验选取120日龄广西三黄鸡、南丹瑶鸡、广西麻鸡、广西乌鸡(东兰乌鸡)和霞烟鸡5个广西地方鸡种各20只,公、母各半,测定其胸肌和腿肌肌肉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基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FAO/WHO)标准模式谱对其营养价值进行评定。结果显示:在5个广西地方鸡种中,霞烟鸡的必需氨基酸含量、氨基酸总量和味觉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为16.88、42.76、22.95g/100g;5个地方鸡种胸肌和腿肌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且胸肌显著高于腿肌;不同品种胸肌和腿肌的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EAA/TAA)、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均符合FAO/WHO提出的理想蛋白源标准;缬氨酸是广西三黄鸡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蛋氨酸+胱氨酸是其他4个品种的第一限制性氨基酸。5个地方鸡种的胸肌和腿肌具有丰富的味觉氨基酸,风味氨基酸/氨基酸总量均高于50%,且腿肌比胸肌风味更佳。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发酵饲料对樱桃谷鸭肌肉常规养分、矿物质、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720只14日龄的樱桃谷鸭,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对照组饲喂含豆粕和玉米DDGS的日粮,试验一组用发酵豆粕代替对照组日粮5%豆粕,试验二组用发酵玉米DDGS代替对照组日粮5%玉米DDGS。试验期31 d。结果表明:(1)发酵玉米DDGS组胸肌和腿肌铁元素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2.08%和32.58%(P < 0.05),发酵豆粕组胸肌铁元素含量比对照组提高6.07%(P < 0.05)。(2)发酵豆粕组胸肌和腿肌半胱氨酸、酪氨酸、丝氨酸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9.73%、12.17%、10.07%和23.68%、6.33%、5.34%(P < 0.05),发酵玉米DDGS组分别提高21.62%、10.43%、10.07%和47.37%、17.72%和15.30%(P < 0.05)。发酵玉米DDGS组腿肌蛋氨酸、 苏氨酸、总氨基酸和风味氨基酸的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8.00%、10.18%、6.02%和4.91%(P < 0.05)。(3)发酵豆粕组胸肌和腿肌肉豆蔻酸、棕榈酸和亚油酸的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41.86%、3.29%、18.92%和62.79%、2.62%和16.22%(P < 0.05)。发酵豆粕组胸肌二十二碳四烯酸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44.79%和2.82%(P < 0.05),二十二碳五烯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则分别降低15.09%和1.65%(P < 0.05)。发酵豆粕和发酵玉米DDGS组腿肌豆蔻酸的含量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2.22%和31.48%(P < 0.05)。发酵豆粕组腿肌饱和脂肪酸的含量比对照组提高5.41%(P < 0.05),而山嵛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则分别比对照组降低55.56%和2.67%(P < 0.05)。综上所述,发酵豆粕和发酵玉米DDGS均有利于提高鸭肉中微量元素铁、部分风味氨基酸、功能性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含量。发酵豆粕使鸭肉脂肪酸组成变差,而发酵玉米DDGS则未明显改善脂肪酸组成。 [关键词] 发酵饲料|樱桃谷鸭|常规养分|矿物质|氨基酸|脂肪酸  相似文献   

20.
不同周龄固始鸡肉质特性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青年鸡与老龄鸡肉质特性的差异,分别测定20周龄和55周龄固始母鸡的屠体性状、肉品质、氨基酸组成、脂肪酸组成以及肌纤维特性,比较青年鸡与老龄鸡的肉质特性。结果显示:55周龄固始鸡活重、屠体重、肌间脂带宽显著高于20周龄(P0.05),半净膛率、全净膛率显著低于20周龄(P0.05);55周龄胸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20周龄(P0.05),亮氨酸含量显著低于20周龄(P0.05),胸肌中其他17种氨基酸以及腿肌中18种氨基酸含量在两个时期差异不显著(P0.05),55周龄胸肌中油酸含量显著高于20周龄(P0.05),其他11种脂肪酸在两个时期差异不显著(P0.05);55周龄腿肌肌纤维直径显著大于20周龄(P0.05),肌纤维密度显著小于20周龄(P0.05)。结果表明,相对于20周龄,55周龄固始鸡脂肪沉积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