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应用RT-PCR检测方法,对2004年至2006年珠三角、粤北、粤西、粤东等4个地区的293个规模化养猪场采集的2 015份病料进行了检测,所检测样品的总阳性率为48.5%,而猪场阳性率为19.4%.其中,以珠三角地区的阳性率最高,其猪场阳性率为57.4%,样品阳性率为22.0%,而粤西地区阳性率最低,猪场阳性率为32.7%,样品阳性率为15.9%.粤北和粤东的阳性率介于珠三角和粤西之间,其猪场阳性率分别为49.1%和51.0%,样品阳性率分别为19.4%和18.9%.说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广东省各个地区的猪场中广泛存在,应加强针对该病毒感染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H1和H3亚型猪流感病毒抗体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广东省规模化猪场H1和H3亚型猪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采用ELISA检测方法对采集于广东省14个市的28个规模化猪场的1 015份猪血清进行H1亚型和H3亚型猪流感病毒的抗体检测。结果表明,H1亚型抗体总阳性率为40.9%,猪场阳性率高达92.9%(26/28);H3亚型抗体总阳性率为16.8%,猪场阳性率为78.6%(22/28)。其中粤西和珠三角地区H1亚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9.6%和45.4%,H3亚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4%和20.8%;而粤东和粤北地区H1亚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7%和12%,H3亚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3%和0。说明在广东省被调查的猪场中,H1和H3猪流感病毒的感染较为普遍,其中H1型感染率高于H3型。广东省SIV流行情况存在明显的地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广东省规模化猪场猪流感病毒(SIV)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ELISA方法和血凝抑制试验(HI),对2011年~2012年采集的1 050份血清样品进行SIV血清学检测.两种检测方法结果显示1 050份血清样品中SI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0.4%(ELISA)和50.2%(HI).其中珠三角地区和粤东地区的感染率高于粤西地区.SIV亚型调查结果显示该地区流行的SIV主要为H1和H3亚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39.2%和18.2%(ELISA).部分猪场存在H9亚型SIV抗体.部分猪群中同时存在H1和H3两种亚型SIV抗体,表明猪群中存在不同亚型SIV混合感染.本研究为广东省猪流感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某地区猪瘟的流行情况,为有效实施相关的免疫和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本次研究应用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2016年6月至2016年9月从某地区4个规模化猪场和10个散养户采集的猪血液样品进行猪瘟抗原检测.结果显示,检测血液样品共628份,有186份样品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29.62%.其中以保育猪阳性率最高,为44.2%;育肥猪次之,为31.6%;而仔猪和种母猪的抗原检测阳性率较低,分别为20.5%和19.4%.  相似文献   

5.
深入了解邓州地区猪瘟的流行情况,为有效实施相关的免疫和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本次研究应用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对2016年6月—9月从本地区4个规模化猪场和10个散养户采集的猪血液样品进行猪瘟抗原检测。结果显示,检测血液样品共628份,共有186份样品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29.62%,其中以保育猪阳性率最高(44.2%),育肥猪次之,为31.6%,而仔猪和种母猪的抗原检测阳性率较低,分别为20.5%和19.4%。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某地区猪瘟的流行情况,为有效实施相关的免疫和预防工作提供依据.本次研究应用猪瘟病毒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于2016年6月~2016年9月从本地区4个规模化猪场和10个散养户采集的猪血液样品进行猪瘟抗原检测.结果显示,检测血液样品共628份,共有186份样品检测为阳性,阳性率为29.62%,其中以保育猪阳性率最高(44.2%),育肥猪次之,为31.6%,而仔猪和种母猪的抗原检测阳性低较低,分别为20.5%和19.4%.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漳州地区猪伪狂犬病野毒和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状况,2013—2014年笔者选择漳州市50个规模猪场开展血清学调查。调查结果表明:2013年、2014年规模猪场伪狂犬病野毒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8.8%、51.5%,其中母猪血清学样品阳性率26.4%、35.0%,仔猪血清学样品阳性率19.4%、19.7%;2013年、2014年规模猪场猪圆环病毒2型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4.7%、78.8%,其中母猪血清学样品阳性率54.2%、90.0%,仔猪血清学样品阳性率33.3%、74.2%。规模猪场两种病的混感率由2013年的29.4%上升到2014年的42.4%。规模猪场在净化伪狂犬病野毒的同时,要做好猪圆环病毒2型的免疫,才能取得比较理想的防治效果,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为调查粤北地区规模化猪场H1亚型猪流感病毒的流行和感染情况,采用H1亚型猪流感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2014年-2015年采自粤北25个未进行SIV免疫的规模化猪场的376份猪血清.结果表明,2014年和2015年H1亚型猪流感感染总抗体率分别为13.04%和14.58%,而 1月~3月的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9.05%和25.00%.该地区H1亚型猪流感感染抗体阳性率相对较低,表现出一定的区域性特征,1月~3月感染抗体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该地区冬季抗体阳性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河南省某地区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病毒(PRV)流行情况及特点,应用PRV-gE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于2015年9月~2016年8月对河南省某地区25个猪场共1532份血液样品进行PRV-gE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检测为阳性的样品中共有569份,阳性率为37.14%,其中大、中型规模化猪场与散养户的阳性率分别为26.42%、36.06%和51.30%;且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猪群PRV-gE抗体阳性率也存在差异,以种母猪阳性率居高,为68.99%,种公猪和育肥猪次之,分别为39.68%和44.07%,保育猪和仔猪最低,分别为27.60%和27.60%.  相似文献   

10.
锐语录     
《广东饲料》2013,(9):9-9
“粤西将是我们的核心利益区。” ——正大康地集团预混料事业部副总经理邓戈捷表示,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猪场拆迁风波不断,养猪业被迫向粤西、粤北地区转移,饲料企业的核心利益区域也将随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1.
《养猪》2019,(5)
为了初步掌握平顶山地区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野毒流行情况,应用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对2016—2018年从平顶山地区18个规模化猪场共1 865份血清样品进行gE抗体检测。结果发现,18个被调查的猪场中有14个猪场检测为阳性,平均阳性率为77.78%;323份血清样品检测为gE抗体阳性,平均阳性率为17.32%。其中保育猪、肥育猪、后备母猪、经产母猪和种公猪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7.97%、21.14%、8.05%、10.04%和4.76%。结果提示猪伪狂犬病野毒在平顶山地区规模化猪场广泛流行,进一步的防控措施需要制定与实施。  相似文献   

12.
为查明平顶山地区猪细小病毒(PPV)疫苗免疫效果,研究采用间接ELISA法对平顶山地区6个乡镇的15个不同规模猪场共1 040份血清样品进行细小病毒IgG抗体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平顶山地区不同规模猪场细小病毒血清抗体平均阳性率为71.15%,其中大型规模化猪场、小型规模化猪场和散养场阳性率分别为82.67%、72.4%和54.17%。不同类别猪群血清阳性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经产母猪的阳性率最高,为81.0%,仔猪和保育猪阳性率稍高,分别为79.55%和67.5%,种公猪和后备母猪阳性率最低,分别为47.22%和47.30%。研究表明平顶山地区猪群存在感染猪细小病毒的风险,需要加强相关免疫与防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猪场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及猪伪狂犬病感染情况,指导猪伪狂犬病的防控,采用ELISA方法对滨州市4个县区43家不同规模自繁自养猪场453份血样进行了猪伪狂犬病病毒gB抗体和gE抗体检测。检测发现,母猪样品gB抗体阳性率为75.58%,育肥猪样品阳性率为68.67%;猪场阳性率高于70%的猪场占比为74.42%。母猪和育肥猪样品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41%与26.67%,猪场阳性率分别为46.51%与44.33%,且各县区之间存在区域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初步调查碧江区部分猪场弓形虫病感染情况,2021年6月—2022年6月采用间接血凝试验(IHA)检测碧江区30个猪场850份血清样品的弓形虫抗体阳性率。90份血清样品检测为弓形虫抗体阳性,平均阳性率为10.59%(90/850);5个乡(镇)来源猪血清样品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92%、4.38%、10.00%、21.67%、13.33%。不同发育阶段猪群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存在差异,其中经产母猪较其他年龄阶段猪群阳性率高;经常出现野猫和老鼠的猪场来源样品弓形虫抗体阳性率高于出没频率低的猪场。研究结果表明:碧江区部分猪场弓形虫感染情况较为严重,猪场应定期进行弓形虫抗体监测,同时注意灭鼠和驱猫等工作。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粤西地区猪瘟(CSF)、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以及猪伪狂犬病(PR)的免疫状况,采用ELISA法对25个猪场的424份血清样品进行抗体检测。结果显示,424份血清样品中,2018年3种病原血清抗体阳性总检出率平均值为73.11%,比2017年提高2.45%,血清抗体阳性检出率最高的是PRV-gB (92.69%),CSF和PRRS的血清抗体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1.13%、73.58%,伪狂犬野毒抗体PRV-gE最低(38.92%)。2018年粤西地区猪场CSF、PRRS、PRV-gB免疫抗体水平及保护率比2017年均提高,但伪狂犬野毒感染率也在升高,说明CSF、PRRS、PR免疫效果好,同时应加强对伪狂犬野毒的抗体检测与监测。该结果可为了解猪场的实时免疫情况及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云南省部分地区规模化猪场猪瘟发病情况,为猪场制定合理的防控规程提供依据,2011~2014年对部分地区养猪场共784份组织样品进行了CSFV RT-PCR病原检测。结果显示:2011、2012、2013、2014年的阳性率分别为18.01%、11.32%、16.76%、8.41%,阳性率2012年比2011年有所降低,2013年升高,2014年降低;每年春季阳性率最高,夏季其次,秋季最低;多个地区均有发病,阳性率在9.18%~36.36%之间,玉溪市、保山市阳性率最高分别为31.65%、36.36%,昆明市阳性率最低仅为9.18%,各地区平均阳性率为13.14%。说明该病已对云南省养殖业造成了较大的威胁,不同时间和地区感染情况不同,养殖场及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该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与兽医》2014,(9):101-103
为了解辽宁地区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病毒(PRRSV)、猪伪狂犬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等几种猪常见繁殖障碍病原感染情况,应用已建立的同时检测3种病原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在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对来自辽宁省沈阳、大连、鞍山等16个市县地区的猪场和屠宰场的送检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发现2011、2012和2013年PRRSV的阳性率分别为9.28%,27.3%和0.6%,3年平均阳性率为12.1%;PCV2的阳性率分别为59.2%,72%和85.67%,3年平均阳性率为69.8%;PRV的阳性率分别为0.4%,2.17%和0%,3年平均阳性率为0.68%。表明辽宁各地猪场有不同程度的3种病原混合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旨在了解淅川县规模化猪场伪狂犬病病毒(PRV)流行情况及特点,应用PRV-gE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于2015年9月~2016年8月对淅川县25个猪场共1532份血液样品进行PRV-gE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检测为阳性的样品中共有569份,阳性率为37.14%,其中大、中型规模化猪场与散养户的阳性率分别为26.42%、36.06%和51.30%;且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猪群PRV-gE抗体阳性率也存在差异,以种母猪阳性率居高,为68.99%,种公猪和育肥猪次之,分别为39.68%和44.07%,保育猪和仔猪最低,分别为27.60%和27.60%.  相似文献   

19.
张建明 《养猪》2020,(2):105-106
研究旨在了解酒泉市部分地区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情况,为该病的防控与净化提供数据参考,于2018年3—10月应用ELISA法对该市部分地区16个猪场共742份血清样品进行PRVgE蛋白抗体检测。结果发现:该地区伪狂犬病野毒场阳性率为43.75%(7/16),129份样品检测为阳性,平均阳性率为17.39%;其中散养场较规模化猪场阳性率高,分别为25.29%和10.55%;不同类别猪群阳性率存在差异,以保育猪最高(21.81%),种公猪最低(9.38%)。结果表明,酒泉市猪伪狂犬病野毒在部分猪场流行情况较严重,相应猪场负责人需提高对该病防控的警惕性,加强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四川、贵州、重庆3个省(市)中小规模猪场伪狂犬病病毒的感染情况,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采用ELISA方法对41个猪场的1 016份血清进行伪狂犬病血清学调查。结果:11个猪场的伪狂犬病病毒gE抗体检测呈阳性,场阳性率为26.8%;共检测出阳性样品105份,个体阳性率为10.3%;川、黔、渝地区猪场的个体阳性率分别为13.5%、3.0%、11.8%。结论:四川、贵州、重庆3个省(市)的中小规模猪场均存在伪狂犬病病毒感染,部分猪场感染较为严重,应持续加强对该病的检疫和监测,以净化猪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