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猪肉品质及营养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猪肉品质主要包括肉的感官品质、深加工品质、营养价值、卫生品质等四个方面 ,其中最容易引起消费者重视的是感官品质 ,如肌肉的颜色、系水力、嫩度、大理石纹、香味、多汁性等 ,营养调控也主要在这几方面发挥作用。1 肌肉中的脂肪含量由于脂肪是肌肉香味的来源 ,故脂肪含量直接影响到肉的风味。肌肉脂肪含量越高 ,肉的口感越好 ,通常猪眼肌肌肉脂肪的含量在 0 5 %~2 5 %之间。肌肉中脂肪通常被分为肌间脂和肌内脂 (肌肉内脂肪 ) ,前者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 ,其含量的多少与肌肉的多汁性、大理石纹等有关(Mottram等 ,1 986)。大理…  相似文献   

2.
肌肉粗蛋白、脂肪含量对肌肉的品质有影响,不同品种、不同性别、不同日龄、不同部位、不同饲养方式肌肉粗蛋白、脂肪含量均不同,通过试验,白羽肉鸡肌肉粗蛋白含量高于麻鸡,麻羽肉鸡肌肉脂肪含量高于白羽肉鸡。  相似文献   

3.
饲料中营养物质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王友明 《饲料研究》2001,(8):17-18,20
猪肉品质主要是指感官品质、深加工品质、营养价值、卫生品质等4个方面,其中最容易引起消费重视的是感官品质,如肌肉的颜色、系水力、嫩度、大理石纹、香味等,而营养对猪肉的调控也主要发挥在这几方面。影响猪肉感官品质的主要因素有:①肌肉脂肪的含量;②机体中风味物质,如肌苷酸、谷氨酸、脂肪酸的含量与类型;③肌肉嫩度的影响物质如胶原蛋白、弹性蛋白等;④肌肉脂质的氧化和系水力;⑤肌肉中肌红蛋白的含量等。只要我们通过营养调控就能改变这些影响因子的含量,不同程度地提高猪肉品质。1氨基酸1.1甜菜碱 甜菜碱又称甘氨酸…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4,(9):1-5
通过分别测定不同饥饿时间后藏系绵羊肌肉的AMPK活性,糖酵解指标以及肌肉品质指标,分析饥饿应激对宰后AMPK活性及藏系绵羊肉品品质的影响,初步探明饥饿应激与AMPK活性及肌肉品质的关系,为提高肉品品质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短期的饥饿应激(不超过24h)对宰后藏系绵羊肌肉的AMPK活性以及肌肉的品质没有显著的影响,而长期的饥饿应激(超过48 h)可以使宰后藏系绵羊肌肉的AMPK活性升高,ACC和GS活性下降,糖原含量下降,乳酸含量升高,pH值下降,熟肉率和滴水损失下降,剪切力上升。结果提示长时间的饥饿应激(超过48 h)可以通过提高AMPK活性,加快糖酵解的速度,使宰后藏系绵羊肌肉的糖原含量下降,乳酸含量升高,pH值降低,而较低的pH值,对藏系绵羊的肌肉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了分析饥饿应激对藏羊肌肉品质的影响,研究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蒽酮比色法、羟基联苯法,参照李梦云和孙玉民等的方法分别测定正常饲养和饥饿应激后藏羊背最长肌、颈部肌肉、股二头肌三个部位肌肉的AMPK活性、糖原含量、乳酸含量和品质指标。结果表明:藏羊不同部位肌肉有不同的AMPK活性、糖酵解指标和品质指标。饥饿应激对不同部位肌肉的糖酵解指标和品质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饥饿应激对股二头肌的糖酵解指标和品质指标影响最大。说明饥饿应激会给动物的肌肉品质带来很大的影响,进而给动物的生产带来危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土霉素在鸡体内的消除代谢及对肌肉品质的影响,研究采用高、中、低剂量(400、50、20mg/kg)对鸡连续7d混饲给药.1次/d。通过对肌肉中土霉素残留量、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的测定,研究土霉素在鸡体内的消除代谢规律和对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霉素在鸡体内的消除过程为一级吸收一房室模型,其吸收和分布迅速,消除较慢;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的土霉素对肌肉品质影响不同,低剂量和中剂量组肉鸡体重、肌肉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增加显著(.P〈0.01).高剂量组的体重、肌肉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降低明显(P〈0.01)。  相似文献   

7.
影响家禽肌肉品质的根本原因在于皮下脂肪和肌苷酸含量以及肌纤维的大小和密度.适量的皮下脂肪能增加肌肉的口感和嫩度,而肌苷酸的含量则决定肌肉烹饪后的鲜度,肌肉嫩度与肌纤维直径呈负相关,与密度成正相关.饲料中能量和蛋白水平保持适当水平,添加一定量的维生素E和矿物质元素Se,或者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微生态制剂等添加剂,均能有效提高家禽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固始鸡肌肉在冰鲜条件下营养成分的变化,将肌肉样品在0~4℃条件下储存不同时间(0、24、48、72、96、120和168 h)。分别测定并比较肌肉中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氨基酸等常规营养指标,以及肌苷酸、肌苷和次黄嘌呤等特质性指标。结果显示: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固始鸡肌肉中的呈味核苷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发生显著变化;肌苷酸含量与水分含量极显著负相关,与苏氨酸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四种鲜味氨基酸含量显著正相关。冰鲜时间与固始鸡肌肉的特质性营养品质密切关联,冰鲜保存时间越短,肌肉特质性营养品质越高,建议冰鲜贮存时间在3 d以内,可将肌苷酸作为评价冰鲜固始鸡肌肉新鲜度的主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肌肉中胶原蛋白含量及特性与肉质性状的关系,试验采用不同比例民猪血统的育肥猪(100 kg左右)为研究对象,测定其肌肉品质、胶原蛋白含量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比例民猪血统育肥猪总胶原蛋白含量、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胶原蛋白溶解度、滴水损失、蒸煮损失、压榨损失和剪切力值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肌肉可溶性胶原蛋白与剪切力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肌肉胶原蛋白溶解度与剪切力值呈显著负相关(P0.05)。说明民猪及其杂交猪与杜长大杂交猪相比,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和肌肉胶原蛋白溶解度高,剪切力值低;胶原蛋白含量及性质对肌肉品质有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不同养殖模式下白羽肉鸡的肉类营养品质,从而优化养殖模式,试验采用2×2因子设计方法对1 200只AA白羽肉鸡设置2种饲养方式(笼养、网上平养)和2种饲养密度(10,14只/m~2),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随机抽取30只肉鸡进行肌肉营养品质检测。结果表明:笼养+低密度养殖模式的肌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_1含量较高;网上平养+高密度养殖模式的肌肉维生素A、铁、锌含量较高;网上平养+低密度养殖模式的肌肉维生素B_2、钙含量较高。说明笼养+低密度养殖模式的白羽肉鸡肌肉营养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跑山鸡肌肉品质的影响,通过比较不同饲养方式的跑山鸡体重变化、饲料转化率、肌肉氨基酸和肌苷酸含量以及鸡肉品质等指标,探讨不同饲养方式对跑山鸡肉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从而为跑山鸡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通过探究笼养和离地式半散养2种饲养方式对白羽王鸽肉用品质的影响,为白羽王鸽的养殖模式提供更合理的参考。试验以国标方法对2种饲养方式下白羽王鸽肌肉的氨基酸、蛋白质、水分和维生素含量进行测定及比较,结果发现日龄、性别和饲养方式对白羽王鸽肌肉水分含量的影响不大,但白羽王鸽肌肉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在不同饲养方式下有明显差别,同时笼养组必需氨基酸含量明显低于半散养组、呈味氨基酸含量低于半散养组。以上结果表明半散养可以提高白羽王鸽肌肉中粗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元素的含量,还可以提高肌肉的品质,因此可在白羽王鸽养殖中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猪肉品质是与鲜肉或加工肉的外观、适口性和营养性等有关的一些理化特性的综合反映,包括感官品质、深加工品质、营养价值、卫生品质等4个方面。其中消费者更关注的是一些感官指标,如肌肉的颜色、系水力、嫩度等。从现有的资料看,影响猪肉感官品质的主要因素有:遗传因素;应激状况;肌肉脂质的氧化和失水率:机体中风味物质,如肌苷酸、脂肪酸的含量与类型;机体中异味物质,如粪臭素、吲哚等的含量;肌肉脂肪的含量等。因此,可以通过遗传育种和饲养管理等手段,改善猪肉品质,使其朝着人类的需求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益生菌对樱桃谷肉鸭胴体和肌肉品质的影响,研究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将樱桃谷肉鸭250只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对照组、抗生素组、益生菌Ⅰ组(枯草芽孢杆菌组)、益生菌Ⅱ组(地衣芽孢杆菌组)、益生菌Ⅲ组(混合益生菌组),测定胴体品质、肌肉营养成分和肌肉中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3个益生菌组对肉鸭胴体和肌肉品质均无不良影响(P>0.05);益生菌Ⅱ组和益生菌Ⅲ组鸭肌肉中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高于对照组,增加了鸭肉的鲜味。  相似文献   

15.
石门汉唐引入的巴马香猪胴体性状及肌肉品质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测定了石门汉唐公司引入的巴马香猪的胴体性状及肌肉品质。随机选取体重45 kg左右的巴马香猪6头,屠宰测定,结果表明:巴马香猪屠宰率、瘦肉率分别为73.68%和50.8%;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0.43%和2.05%,贮存损失为2.95%,剪切力为3.44 kg;肌肉中总氨基酸含量、鲜味氨基酸含量、必需氨基酸含量分别为21.72%、17.68%和9.73%;肌肉总不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分别为55.17%、40.7%、14.47%和44.84%;肌肉中钾、钠、钙、铜、镁和锌分别为0.43%、389.33 mg/kg、35.32 mg/kg、0.36 mg/kg、233.33 mg/kg和14.88 mg/kg。测定结果显示,巴马香猪产肉较高,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胴体性能和肌肉品质。  相似文献   

16.
矿物质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概述了猪肉品质的评价指标,包括肌肉颜色、PH值、系水力、肌肉脂肪含量、嫩度、风味等,同时概述了饲粮中添加硒、铬、镁、铁、锰对猪肉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黔画乌鸡肌肉品质,试验随机抽取同批出雏、健康无病、饲养管理相同的180日龄黔画乌鸡80只,公、母各半,屠宰后进行肌肉品质测定。结果表明:黔画乌鸡肌肉肉色较好,嫩度及pH值适中;胸肌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分别为22. 50%和1. 56%,水分、Ca和Mg的含量较高,其他化学指标都较为适中;黔画乌鸡胸肌中的11种脂肪酸中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占总脂肪酸的92. 12%,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1. 15%,饱和脂肪酸含量为28. 85%,经计算必需脂肪酸含量为18. 27%;总氨基酸含量为75. 63 g/(100 g),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30. 38 g/(100 g),鲜味氨基酸含量为21. 52 g/(100 g),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为23. 73 g/(100 g)。说明黔画乌鸡具有优秀的肌肉品质及脂肪酸、氨基酸组成,可作为优质肉食品加工的理想素材。  相似文献   

18.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是生命科学进入后基因时代的特征,它已在医学、畜牧学、食品科学以及农业等领域得到广泛的研究与应用。牛肉因其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少、血红素铁丰富等,深受人们的喜爱。但目前对我国而言,牛肉仍需要大量进口,因此对于如何提高牛肉品质一直是我国畜牧和食品行业科研工作者不断努力研究的一大课题。随着基因组学的深入研究发展,从蛋白质水平研究牛肌肉及其形成机制,对提高牛肉品质有着重要的意义。肌肉主要是由水、蛋白质等成分构成,其性状及品质主要是由蛋白质来表达的。因此,研究蛋白质组学在牛肌肉中的认知对于调控牛肉的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蛋白质组学的研究技术及其在牛肌肉中的研究做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9.
随机选取相同条件下放牧饲养的120日龄思州鸡10只,公、母各半,进行肌肉品质测定。结果显示,思州鸡肌肉嫩度好,干物质含量高,钙含量丰富,硒和铁含量较低,锌含量适中;胸肌11种脂肪酸中以油酸、棕榈酸、亚油酸和硬脂酸为主,占脂肪酸总量的92.20%,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69.35%,必需脂肪酸占15.31%;17种氨基酸中以谷氨酸、天冬氨酸、赖氨酸和亮氨酸为主,占氨基酸总量的44.22%,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芳香族氨基酸、支链氨基酸和抗氧化氨基酸含量分别为39.40%、26.18%、20.09%、7.06%、18.08%和11.61%。因此,思州鸡肌肉品质优良,肉质风味好。  相似文献   

20.
《经济动物学报》2021,25(2):102-107
对江鳕肌肉的组织结构及营养品质进行分析,取野生江鳕(采自松花江流域)肌肉样品制作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学显微图像分析和形态测量,并利用常规方法对野生江鳕肌肉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以及钙、磷、钾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江鳕的肌肉纤维纹理清晰,断面呈多边形且不规则;江鳕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脂肪、粗蛋白质和粗灰分的含量分别为80.11%、0.58%、17.24%和1.09%;肌肉(干样)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80.87%,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EAA),总含量为32.95%;肌肉(干样)中含有4种鲜味氨基酸(DAA),总含量为29.63%;野生江鳕肌肉中测出15种脂肪酸,其中7种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总含量为48.03%,肌肉的矿物质元素含量丰富、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