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鸡源沙门菌的耐药性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北京地区鸡源沙门菌血清型的分布、耐药性以及基因型情况,利用Riboprinter全自动微生物基因指纹鉴定仪对分离到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型鉴定,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应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共分离到15株肠炎沙门菌、1株鼠伤寒沙门菌,沙门菌对利福平、萘啶酸和多黏菌素E的耐药...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市售鲜鸡肉中污染的与临床病鸡感染的沙门菌在血清型与耐药性的差异,对2012-2014年间自南宁市售鲜生鸡肉和同期送检病鸡中分离到的沙门菌进行了血清型分析以及耐药性的比较。结果显示,32株鸡肉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广泛,包括有德比、纽兰和阿贡纳沙门菌等16种血清型;39株病鸡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则较为单一,只有鸡白痢、鼠伤寒和鸡伤寒沙门菌3种血清型;两种来源的沙门菌均对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甲氧苄啶,氨苄西林及阿莫西林有较高的耐药性;另外,病鸡源性分离株中多重耐药菌株的比例(89.7%)比鸡肉源性的(56.2%)高。本研究表明,南宁市售鲜生鸡肉与病鸡中的沙门菌分离株在血清型来源上完全不同,提示市售鸡肉中污染的食源性沙门菌并非来自饲养阶段的患病鸡;病鸡源性沙门菌的耐药情况较鸡肉源性沙门菌的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防控鸭源沙门菌感染,本试验针对四川德阳地区鸭源沙门菌的感染情况开展研究。【方法】从该地区3个种鸭场和1个鸭孵化场共采集不同类型样本222份,按国标GB 4789.4-2016方法对沙门菌进行分离鉴定,进一步通过K-B法检测分离菌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对鉴定出的稀有血清型沙门菌进行致病性研究。【结果】疑似沙门菌分离株在BS琼脂上呈黑色、灰色或棕褐色、有金属光泽菌落,在XLD琼脂上呈无色透明、或中心黑色或几乎全黑的菌落。将疑似沙门菌株接种三糖铁琼脂斜面进行生化鉴定,疑似沙门菌分离株均能使三糖铁斜面变为红色,底部变为黄色带黑色,符合沙门菌生化特性。通过PCR对沙门菌特异性基因invA进行扩增,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可在500 bp左右观察到目的条带,确认共分离到17株沙门菌,总分离率为7.7%(17/222),包括鼠伤寒沙门菌、哈托沙门菌和波恩沙门菌3种血清型,其比例分别为47.1%(8/17)、29.4%(5/17)和23.5%(4/17),优势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分离菌对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耐药率最高,对氨苄西林和链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82.4%(14/17)和88.2%(15/17),对喹诺酮类抗菌药最敏感,其中对萘啶酸100%(17/17)敏感。分离菌存在严重的多重耐药现象,其中耐10种以上(包括10种)抗菌药的6株,占比35.2%,且10种抗菌药分别来自至少6类不同种类抗菌药;耐8种抗菌药物的2株,占比11.8%;耐5~7种抗菌药的6株,占比35.3%;耐2~3种抗菌药物的共3株,占比17.6%。通过寇氏改良法测得稀有血清型菌株H4、B2的LD50分别为3.98×106和1.58×106 CFU,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哈托和波恩沙门菌均能引起小鼠急性死亡,脏器充血、出血,细胞变性等。【结论】本研究成功分离到17株鸭源沙门菌,从鸭中分离到哈托沙门菌在国内外属首次。分离菌具有严重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现象,2株稀有血清型沙门菌对小鼠的致病力均较强,且致病作用相似。本研究结果可为鸭场沙门菌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禽沙门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成员引起禽类的一大群急性或慢性疾病。目前有2 500多个血清型,也是家禽最为重要的蛋传细菌病之一。在所有动物中,最常报道的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菌、禽伤寒沙门菌、副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绝大部分来源于家禽和禽产品,其中诱发禽副伤寒的沙门菌能广泛感染各种动物和人类。本文通过血清学方法对上海部分鸡场禽沙门菌的抗体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华东地区沙门菌分布情况及其优势菌的血清型变异情况.收集2010年10月-2012年8月来源于江苏、安徽、上海等地区的1 730份禽源样品,进行增菌、纯化、PCR鉴定、血清学试验及生化试验,并对7株血清型有变异的疑似鸡白痢沙门菌进行进一步序列测定,对血清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调查中共分离沙门菌87株,包括鼠伤寒沙门菌、德尔卑沙门菌、圣保罗沙门菌、鸡白痢沙门菌及阿巴特图巴沙门菌,并且在鸡白痢沙门菌血清型H相存在Hd、Hg阳性的现象.结果提示,中国禽类沙门菌感染以鸡白痢沙门菌感染为主,且存在血清型变异情况,变异概率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鸭沙门菌的生产量,简化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以GMP为生产指导原则,采用10L发酵罐对影响鸭印第安纳沙门菌高密度发酵的温度、pH值、相对溶氧量、接种量等7个方面进行单因子优化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鸭印第安纳沙门菌在以4%接种量,培养温度为38℃,维持培养基的pH值为7.5,保持溶氧量为40%,150rpm/min的转速和连续补加葡萄糖的方式培养20h后,发酵菌数可达到53.7亿CFU/ml,本研究结果为沙门菌疫苗大规模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科技动态     
正O抗原参与鸡的抗肠炎沙门菌先天免疫应答欧盟采用肠炎沙门菌或鼠伤寒沙门菌弱毒株制成的沙门菌病疫苗来预防家禽沙门菌病,这一措施使得家禽感染肠炎沙门菌或鼠伤寒沙门菌的概率降低,但增加其他血清型沙门菌感染的几率。捷克共和国布尔诺兽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探讨了婴儿沙门菌与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与鸡免疫系统的早期互作,并分O  相似文献   

8.
鸡沙门菌病包括三个可以相互区分的疾病:鸡白痢、鸡伤寒和鸡副伤寒.前两者是由单一沙门菌引起的,鸡白痢由鸡白痢沙门菌引起,鸡伤寒由鸡伤寒沙门菌引起;鸡副伤寒由多种沙门菌引起,凡不属于前两种沙门菌引起的沙门菌病统称为鸡副伤寒病.研究资料表明:75%的鸡群在其生命的某个阶段都感染一种或多种血清型的副伤寒沙门菌.副伤寒沙门菌可以在鸡体内长期带菌,并广泛存在于鸡群生存的环境中.因此对该病的控制需从种鸡群、孵化场、鸡舍环境、饲料等各环节着手,采取严格的综合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9.
肠炎沙门菌(Salmonella enteritidis,SE)是引起人类食源性沙门菌病大流行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其传播的主要媒介是被污染的鸡蛋。肠炎沙门菌一般通过两种可能途径造成鸡蛋污染。本综述从细胞和分子水平上概述了在蛋鸡生殖道和鸡蛋中宿主与病原体的互作,旨在强调肠炎沙门菌与其它血清型沙门菌之间的潜在性差异,揭示肠炎沙门菌更易污染鸡蛋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分析不同血清型/生物型沙门菌全基因组序列筛选出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菌特异性基因组序列,设计两对引物,建立双重PCR方法鉴别检测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菌不同生物型,并进行初步的临床应用。双重PCR方法结果显示,鸡白痢沙门菌显示417 bp条带,鸡伤寒沙门菌显示417 bp和636 bp两个条带,而阴性对照未出现条带,与预期设计相符。双重PCR体系对56株不同血清型沙门菌鉴定结果与细菌学分离的血清型鉴定结果完全一致,说明本试验建立的双重PCR体系特异性良好,应用上述方法检测鸡场疑似20份临床样本,结果发现8株鸡白痢沙门菌阳性,1株鸡伤寒沙门菌阳性。上述结果表明,已建立双重PCR方法特异性检测鸡白痢和鸡伤寒沙门菌。本试验为鸡白痢和鸡伤寒不同生物型沙门菌的检测提供了一种简洁、敏感、特异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2018年-2022年广西爬行动物中沙门菌的血清型别分布,本研究于2018年-2022年采集了广西282份爬行动物的相关样品,对沙门菌进行分离、培养和鉴定分析。结果发现,282份样品中检出沙门菌60株,共有31种血清型,其中以奥雷宁堡沙门菌(Salmonellaoreninburg)和汤卜逊沙门菌(Salmonellathompson)为主。研究表明,应加强爬行动物沙门菌生态学监测,以防止与沙门菌相关的疾病暴发。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旨在探讨动物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分布、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其耐药性.从不同动物病料中分离细菌,以PCR方法鉴定沙门菌,结合玻片凝集法和16S rRNA序列测定确定沙门菌的血清型和分布,结晶紫染色定量法检测分离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药敏试验检测分离菌对常用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共分离鉴定出58株沙门菌,包括鸡白痢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肠炎沙门菌、丙型副伤寒沙门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都柏林沙门菌和阿哥那沙门菌等7种血清型,其中鸡群以鸡白痢沙门菌感染为主,肠炎沙门菌次之;水禽以鼠伤寒沙门菌感染为主.生物被膜测定结果显示51.72%的沙门菌分离株可形成生物被膜,其中83.33%的鼠伤寒沙门菌可形成生物被膜.20种抗生素(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喹诺酮类、林可酰胺类、氯霉素类、青霉素类、四环素类和头孢菌素类)敏感性试验表明所有菌株对林可霉素耐药,51.72%对4种及其以上抗生素耐药,并出现了1株对所有受试抗生素均耐药的鼠伤寒沙门菌.结果表明鸡白痢沙门菌、鼠伤寒沙门菌和肠炎沙门菌是为目前在家禽中分离的优势血清型;同时具有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和多重耐药性的沙门菌将对家禽疾病控制和公共卫生带来更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沙门菌感染是一种人畜共患病,人的大多数沙门菌感染直接或间接地与所食用的动物性食品有关,且致病因素复杂多变[1-3]。近几年来,人和动物的沙门菌感染十分严重[4]。沙门菌的血清型众多,目前,国际沙门菌中心实验室报告的血清型约有2 300个,我国至1991年底至少已报道37个群、255个血清型及  相似文献   

14.
以4株不同血清型的鸭疫里氏杆菌、5株不同血清型的鸭源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和5株同一血清型的鸭沙门为研究对象,分别提取基因组DNA,利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其基因组DNA进行了分析。结果,从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了38条能在这3种菌中有较好多态性的随机引物,8个有效引物共扩增出了102个DNA片段,其中14个菌株共有的谱带仅有1条,显示多态性的片段有101个,占99.0%;对RA的4个菌株扩增出的谱带数为51条,共同片段有12条,多态性片段39条,占76.5%;对沙门菌的5个菌株扩增出的条带数为46条,共同片段为13条,多态性片段33条,占71.79/6;对大肠埃希氏菌的5个菌株扩增出的条带数为48条,共同片段4条,多态性片段44条,占91.7%。在8条引物中进一步筛选出1条引物G12,其图谱中535bp的条带为鸭疫里氏杆菌所特有,330bp的条带为沙门菌所特有,1227bp的条带为大肠埃希氏所特有,表明G12可作为分子标记用来鉴别这3种细菌。  相似文献   

15.
为鉴定临床上常见的3种沙门菌血清型,针对特异性基因invA(沙门菌属)、sdfl(肠炎沙门菌)、Stm4495(鼠伤寒沙门菌)和SPUL-2693(鸡白痢沙门菌)设计引物,利用标准菌株通过优化体系成功建立了沙门菌的四重PCR检测方法.结果 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好,敏感性高(检测下限:基因组为500 pg/mL,菌液为10...  相似文献   

16.
调查扬州地区部分屠宰场、农贸市场沙门菌的流行情况及耐药情况,同时根据动物医院送检病料中沙门菌的分离情况判断扬州周边地区猪源沙门菌的血清型及流行情况,为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数据资料。共采集扬州某屠宰场样品、农贸市场和动物医院样品1 727份,分离沙门菌,鉴定血清型,并对所有分离株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及PFGE分型。结果共分离出沙门菌184株,总分离率为10.7%;共鉴定出15种血清型,屠宰场分离株中德尔卑沙门菌分离率最高(63.6%),农贸市场分离株中罗森沙门菌和德尔卑沙门菌分离率最高,而动物医院送检病料中检出的全部为鼠伤寒沙门菌(100%)。84.8%沙门菌分离株对四环素表现出极高的耐药率,对强力霉素、羧苄西林也有较高的耐药率。从农贸市场中可以找到与屠宰场来源沙门菌相同的PFEG谱型。表明沙门菌可在屠宰场和农贸市场之间传播。因此,扬州部分屠宰场、农贸市场沙门菌污染较为严重,应采取措施降低生猪屠宰中沙门菌的污染,减少食物中毒事件。  相似文献   

17.
<正> 1 血清型的研究鸭霍乱是由鸭疫巴氏杆菌(Pasteurella.anatipestifer简称PA)中被称为“鸭疫斐佛氏菌”所引起的鸭群传染性浆膜炎(Infec-tious.Serositis)等病。在当前已经发现的共18种巴氏杆菌当中能引起禽霍乱的16个血清型中有8个血清型是鸭疫巴氏杆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辽宁省猪沙门菌流行菌株主要血清型毒力因子的分布特征及致病性,依据猪沙门菌属保守基因、多重PCR引物和血清凝集试验,从辽宁省选择有代表性的规模化养猪场、下游生猪屠宰场和肉类市场采集肠道、饲料和污水、猪肉等样品进行猪沙门菌及其血清型鉴定。应用猪沙门菌14种主要毒力因子特异性基因扩增检测方法,检测所分离到的不同血清类型猪链球菌的毒力因子分布情况,并应用小鼠攻毒试验和病理学技术对其致病性进行观察。结果显示:采集的412个样品中共分离到39株猪沙门菌,养猪场、屠宰场、销售市场所分离沙门菌检出率分别为51.28%,41.02%,7.70%;主要血清型为猪霍乱沙门菌、肠炎沙门菌、鼠伤寒型沙门菌,其阳性率分别为41.02%,38.46%,5.12%,未定型占15.38%;毒力因子共检出11种,其中检出率达到90%以上的和3种血清型共同携带的毒力因子结果一致有mogA、sseL、mgtC、bcfA、araB、stn,猪生产链3个环节共同携带的毒力因子有spvR、spvA、mogA、mgtC、araB、stn,其中养殖场毒力因子检出率最高,销售市场毒力因子检出率最低;猪霍乱沙门菌可引起小鼠的急性败血症,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均可引起小鼠发病,但各器官的损伤则较轻。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鸭源沙门菌江苏分离株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2012年至2013年从发病或死亡鸭中分离的33株沙门菌分离株进行鉴定,即采用玻片凝集法对分离的沙门菌进行血清学分型,多重PCR方法检测17种毒力基因的分布,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制定的方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通过结晶紫半定量法检测分离菌株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33株鸭源沙门菌的血清学分型结果显示,查理沙门菌占48.5%,为优势血清型.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pagC、msgA、sipB、prgH、spaN、tolC、iroN、sopB及pefA为保守基因.药物敏感性检测显示,42.4%的菌株耐受8种以上药物.生物被膜检测显示,有14株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为中等以上,其中57.1%的菌株耐8种以上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沙门菌严重影响着家禽行业的发展与壮大,近年来,沙门菌流行毒株的血清型较过去发生了巨大变化,无症状鸡群的出现使沙门菌流行变得更频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