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屎肠球菌属于肠球菌属中的一类,肠球菌是一种重要的条件致病菌,目前已发现的肠球菌种已经增至近32种,常见的是粪肠球菌(E.faecalis)、屎肠球菌(E.faecium)、鸟肠球菌(E.avium)、坚韧肠球菌(E.durans)等,其中具有临床意义的主要是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肠球菌在动物和人的肠道中属于正常存在的菌群,但是异位寄生于各器官时也会引起相应的感染.肠球菌属中的粪肠球菌(旧称粪链球菌)以及屎肠球菌(旧称屎链球菌)一般情况下没有致病性,并且多年来一直用于微生态制剂加以利用,主要配合益生菌制成,可以替代抗生素预防和治疗动物的一些消化道疾病.但是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的某些菌株以及肠球菌的某些成员与动物致病性有关,如禽肠球菌(E.avium)、粪肠球菌(E.facalis)、屎肠球菌(E.faecium)、鸡肠球菌(E.gallinarum).肠球菌可以感染各种年龄阶段的禽,其中屎肠球菌临床上能引起禽的败血症.屎肠球菌在鸡的饲养环境中也普遍存在,能够引起各种日龄的鸡发病[5].本次屎肠球菌感染鸽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下降、机体消瘦、腹泻、零星死亡,可初步断定为慢性感染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采用琼脂扩散法测定粪肠球菌发酵上清液对大肠埃希菌K88的抑菌活性,从而确定产enterocin E5细菌素粪肠球菌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粪肠球菌E5产细菌素的发酵培养基为MRS培养基,最适温度为37℃,最适起始pH值6.5,最佳接种量2%,种龄14 h,发酵时间16 h,最佳培养基组分氮源为1%胰蛋白胨、0.5%酵母浸粉,最佳碳源为1%葡萄糖、0.5%蔗糖,0.1%Tween-80有利于enterocin E5的产生。这是分离自北京优良商品猪黑六产enterocin E5粪肠球菌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3.
人类通过不断的研制出新的抗菌药物来对付细菌日益广泛复杂的耐药性,但伴随着一种新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随之而来就是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肠球菌(Enterococci)为动物生殖道和胃肠道常在菌,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可引起鸡败血症、牛乳房炎、牛前心包炎及狗尿道感染。早期已知可引起感染性疾病的肠球菌主要包括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鸟肠球菌、孤立肠球菌,近年来又增加了鸡肠球菌、绵子糖肠球菌和卡氏肠球菌。肠球菌的耐药性在70年代是表现对氨基糖甙类药物的耐药,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80年代相继出现对β-内酰氨类药物以及糖肽类药物的耐药,如万古霉素和Teicoplanin等,90年代则表现为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粪肠球菌对奶牛产奶量及粪样中粗蛋白含量的影响,笔者在扬州大学实验农牧场选择胎次、泌乳日龄和产奶量相近的中国荷斯坦奶牛16头,随机分为2组,8头/组,分别饲喂0和60g/d粪肠球菌添加剂。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粪肠球菌有抑制奶牛日均产奶量下降的趋势,显著降低粪样中粗蛋白的含量,从而提高奶牛对粗蛋白的消化率。  相似文献   

5.
粪肠球菌(E.faecalis)义叫粪链球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一般栖居在动物的肠腔.也是人体上呼吸道或肠道的常居益生菌。粪肠球菌作为乳酸类肠球菌之一是动物宿主肠道内的原生菌种,具有很好的生物安令性和优良的益生特性,但是益生菌只有在人体内存活,  相似文献   

6.
禽类的肠球菌病是由各种肠球菌感染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本研究采用SDS-PAGE技术分析4株鸭源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和1株粪肠球菌参考菌株的细胞壁蛋白,比较各菌株细胞壁蛋白的异同,旨在揭示同种不同株粪肠球菌的细胞壁蛋白有何共性,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属于链球菌科(Streptococcaceae)肠球菌属(Enterococcus),为兼性厌氧的革兰阳性球菌,可分解葡萄糖,主要产物为乳酸.试验从健康奶牛瘤胃中分离出1株粪肠球菌,为以后进一步研究其在瘤胃发酵中的作用、构建基因工程菌、研制微生态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粪肠球菌HEW-A152液体发酵的活性,对粪肠球菌HEW-A152 50 L发酵罐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充分提高菌体浓度并缩短发酵周期,为粪肠球菌扩大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家蚕幼虫蛋白水解液的研制及其降血糖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进一步开发利用家蚕调节血糖之保健功效的目的,取5龄第3天家蚕幼虫,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消化,超滤后制成家蚕幼虫蛋白水解液。用新方法制备的家蚕幼虫蛋白水解液中氨基酸与其干物质的质量分数为36.64%,对肠α-葡萄糖糖苷酶活力的抑制率为家蚕裂解后未水解产物的94%,而尿酸含量较蚕粉降低了80.5%。用家蚕幼虫蛋白水解液饲喂小鼠,典型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小鼠的空腹血糖浓度和餐后2 h血糖浓度分别降低了16.73%和41.1%,轻度Ⅱ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小鼠和高糖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喂养小鼠的血糖浓度(禁食6 h)分别降低了15.5%和10.3%。研究结果表明,家蚕幼虫蛋白水解液不但营养丰富,而且是一种理想的血糖调节剂。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建立一种饲料微生态制剂产品中粪肠球菌含量检测方法。采用生化鉴定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手段,建立了适用于饲料微生态制剂产品中粪肠球菌的确证方法;针对企业标准中常用的粪肠球菌培养基、肠球菌显色培养基、MRS培养基、哥伦比亚血琼脂4种培养基开展了粪肠球菌分离计数对比试验,最终筛选出粪肠球菌培养基作为检测饲料微生态制剂产品中粪肠球菌含量的计数培养基。该方法准确性高、操作性强、适用性广,能够满足企业生产与市场监督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家蚕肠球菌对微孢子虫体外发芽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鲁兴萌  汪方炜 《蚕业科学》2002,28(2):126-128
肠球菌在家蚕消化道内的高频分布和具有丰富表型的特点 ,使其成为家蚕病害生物防治的良好可利用微生物。本试验从家蚕细菌性肠道病病蚕消化道内分离了甘露醇酵解酶、山梨醇酵解酶和糖元酵解酶表型不同的4个肠球菌菌株。菌株培养上清对家蚕微孢子虫的体外孢子发芽抑制试验表明 :肠球菌对家蚕微孢子虫孢子的发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抑制效果的绝对值达 31 4 9%~ 4 3 5 6 % ,相对值达 4 8 18%~ 5 0 5 6 % ,菌株间未显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是引起猪感染发病的优势肠球菌种,以肠球菌的16S rRNA基因设计属特异性引物,利用SodA基因多态性设计种特异性引物,同时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能同时测定猪源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多重PCR方法。通过特异性和敏感性分析,该方法能扩增出肠球菌属特异性片段及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种特异性片段;对粪肠球菌敏感性为0...  相似文献   

13.
羔羊肠球菌病是由粪肠球菌引起羔羊以神经症状和败血症为主的传染病。一旦发病,死亡率高达20%~50%,给养羊业造成很大经济损失。1流行特点粪肠球菌在自然界分布广泛,是水、空气、尘埃、人及动物粪便和健康羔羊上呼吸道的常在菌,为条件性致病菌。但引起本病的粪肠球菌有较强的致病  相似文献   

14.
禽类的肠球菌病是由各种肠球菌感染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本研究采用SDSPAGE技术分析4株鸭源粪肠球菌临床分离株和1株粪肠球菌参考菌株的细胞壁蛋白,比较各菌株细胞壁蛋白的异同,旨在揭示同种不同株粪肠球菌的细胞壁蛋白有何共性,以及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这不仅为禽类肠球菌病的病原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而且为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快速检测技术以及免疫预防等方面的临床研究提供十分重要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熊源粪肠球菌小鼠感染模型的建立及其毒力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熊源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感染BALB/c小鼠模型,并对熊源粪肠球菌的毒力基因进行检测,同时观察死亡小鼠内脏器官的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熊源粪肠球菌可以引起小鼠内脏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其对小鼠的LD_(50)为2.04×10~7 cfu/只;通过PCR可检测出胶原蛋白黏附素(ace)、心内膜炎抗原(efaA)、EF3314和明胶酶E(gelE)等毒力基因。研究表明,本试验成功建立了粪肠球菌小鼠感染模型,为熊源粪肠球菌的发病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日粮中添加乳酸粪肠球菌和乳酸粪肠球菌复合菌对崇仁麻鸡B系的生长性能的影响。选用刚出壳、体重相近、健康的崇仁麻鸡B系雏母鸡270只,按要求分成3组,每组90只,分别饲喂乳酸粪肠球菌及复合菌,饲养试验时间为58 d。结果表明:乳酸粪肠球菌组的料肉比分别降低了2.31%,而复合菌组的料肉比降低了1.15%。  相似文献   

17.
研究针对粪肠球菌制剂稳定性差的问题,采用微胶囊法对粪肠球菌进行包埋,通过真空低温冷冻干燥法干燥,制备微胶囊原菌粉,研究储藏温度、载体和残余水分等因素对微胶囊化粪肠球菌稳定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微胶囊技术能显著提高粪肠球菌的稳定性,延长保质期;随着储藏温度的升高,微胶囊化粪肠球菌存活率降低,4~25℃粪肠球菌存活率相对较高,当储藏温度达37℃后,存活率急剧下降;使用混合载体,水分为4%,载体比例为玉米淀粉∶沸石粉=2∶1时,粪肠球菌存活率最高,且较为经济;微胶囊化粪肠球菌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更强的耐酸、耐高温和耐胆盐特性,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剖检及实验室病原分离等方法,从一例鸭死亡病例中分离出1株细菌,经染色镜检、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检测、质谱检测、16S rDNA测序以及动物致病性试验等方法鉴定,确定分离到的细菌为粪肠球菌,并最终确诊该起鸭死亡病例由粪肠球菌感染引起。通过实施新霉素等药物治疗,鸭群逐渐恢复健康。该病例提示,要提高对鸭粪肠球菌感染的重视程度,加强鸭群日常饲养管理,做好生物安全防控,科学合理用药,这样可有效防范鸭群粪肠球菌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9.
为了从猪粪便中分离出肠球菌,采用6.5%NaCl pH 9.6 TSB和麦康凯血平板两种方法分别对80个健康猪源样品和53个流行性腹泻猪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共分离出115株肠球菌,其中健康猪源肠球菌72株,包括粪肠球菌2株,屎肠球菌30株,其他肠球菌40株,检测率为90%;从流行性腹泻中共分离到43株肠球菌,其中粪肠球菌9株,屎肠球菌29株,其他肠球菌5株,检出率为81.1%,前者方法中其他肠球菌的检出率比较高,后者方法屎肠球菌的检出率比较高。两种方法各有侧重,为分离不同菌种的肠球菌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粪肠球菌是人类和动物体内的正常菌群之一,也是仔猪生产中常用的益生菌之一,有维持猪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等多种益生功效。本文主要对粪肠球菌作用机制及其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进行综述。1粪肠球菌的作用机制1.1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肠道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和相对稳定的微生态体系。若肠道菌群平衡受到破坏,导致乳酸菌等有益菌数量降低,大肠杆菌等有害菌数量增加,进而导致出现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