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对广东某一家猪场采集的病料进行病原微生物的分离培养,获得4株菌株。通过菌落和细菌形态学观察、生化试验进行细菌的分离鉴定。根据细菌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特性,同时应用肠杆菌科GYZ-15e编码鉴定管和葡萄球菌属细菌生化编码鉴定管TH-16S对所分离的细菌进行分类鉴定,以鉴定其属和种。试验结果确定4株菌种中有大肠埃希氏菌3株,葡萄球菌1株。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云南野生动物园圈养大熊猫冬季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试验利用传统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16S rDNA分析)对其冬季粪便进行可培养细菌的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表明:对冬季粪样通过传统方法分离鉴定的细菌种属有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 Castellani and Chalmers)、志贺氏菌属(Shigella Castellani);通过16S rDNA分析,鉴定的菌群归属于鲍氏志贺菌(Shigella boydii)、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弗氏志贺菌(Shigella flexner)、特基拉芽孢杆菌(Bacillus tequilensis)、甲基营养型芽孢杆菌(Bacillus methylotrophicus)。在高海拔地区的环境条件下,大熊猫的肠道优势菌群为埃希氏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弗氏志贺菌(Shigella flexner)、鲍氏志贺菌(Shigella boydii)。  相似文献   

3.
试验从健康母猪粪便中分离乳酸菌,并对其益生特性进行初步研究。通过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再利用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的方法进行16S rDNA基因扩增与测序,并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菌株的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得到1株链球菌,2株约氏乳杆菌,4株乳酸片球菌。体外益生特性结果表明,各菌株在pH 2.0~3.0,胆盐浓度0.1%~0.3%均有较强的耐受能力,各菌株对大肠埃希氏菌和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杆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认识鸡舍环境微生物气溶胶的产生及其向舍外环境的传播,同时比较ERIC-PCR和PFGE对细菌的基因分型结果,本研究以大肠埃希菌为指示菌,采用Andersen-6级空气微生物样品收集器,分别在两个鸡舍的舍内、舍外上风向10 m和50 m和下风向10、50、100、200、400 m的距离处收集空气样品,同时采集鸡的粪便,分离、鉴定大肠埃希菌。采用ERIC-PCR和PFGE两种方法对不同来源的大肠埃希菌分离株进行基因分型,根据每个采样点大肠埃希菌的相似性指数,确认动物舍内微生物气溶胶向舍外环境传播的模式,并比较这两种方法对大肠埃希菌的基因分型结果,分析这两种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和适应性。本试验共采集到28株大肠埃希菌,ERIC-PCR和PFGE两种方法分别进行同源性鉴定显示,从鸡的粪便中分离到的大肠埃希菌与从舍内空气中分离到的部分大肠埃希菌(62.5%)具有相同来源;从鸡场舍外下风方向分离到的多数大肠埃希菌(20%)与舍内空气或粪便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来源相同。而从鸡舍上风没有分离到大肠埃希菌,排除了下风向采得的大肠埃希菌来自上风向的可能。而很多从舍内空气和舍外下风方向分离到的大肠埃希菌与粪便中的具有相同来源,说明粪便中的细菌能够形成气溶胶,并且通过舍内外气体交换传播到舍外,依气象条件传播到舍外不同的距离。造成周边环境的生物污染以及病原微生物的扩散。本研究同时对ERIC-PCR和PFGE两种方法所得的分型结果进行了比较。PFGE的分辨率高于ERIC-PCR,而且PFGE的重复性也很高,不同试验室得出的结果可以相互比较,是细菌基因分型的"金标准"。但是PFGE试验费用高,需要时间长,对试剂、仪器和操作都具有很高的要求;ERIC-PCR虽然分辨率不及PFGE,但是ERIC-PCR简单、快速,成本低,对操作和试剂以及仪器要求都不高,所以ERIC-PCR也可以对肠杆菌进行同源性鉴定,应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和对气源性微生物传播的鉴定。由于ERIC-PCR和PF-GE是根据DNA中不同的遗传特征进行分类的,所以这两种分型技术结合起来分析菌株的遗传进化关系,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5.
选取近几年从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过程环境及产品中收集、经国标GB/T 4789.40-2010检验和API20E鉴定为阪崎肠杆菌阳性的菌株16株,利用MicroSEQ 1D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16S rDNA基因测序分析,构建系统发育树,鉴定种属。结果显示,这16份经API20E鉴定为阪崎肠杆菌阳性的菌株,经16S rDNA基因测序证实,其中2份为梨形肠杆菌,1份为克氏柠檬酸杆菌,其余13份样品均为阪崎肠杆菌,且与数据库中标准菌株的同源性达到99 5%以上。16S rDNA基因测序方法在婴幼儿配方乳粉企业进行阪崎肠杆菌鉴定和溯源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了对采集自天津农学院附属动物医院确诊为子宫蓄脓的10岁母犬子宫脓汁进行病原菌鉴定,试验采用分离培养方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同时对分离到的菌株进行生化试验、药敏试验、16S rRNA测序鉴定。结果表明:分离菌菌落呈黏液型,染色镜检为革兰氏阴性菌,生化试验结果同埃希氏菌属,PCR扩增16S rRNA基因测序与旱獭埃希氏菌同源性最高,确定分离菌为旱獭埃希氏菌(Escherichia marmotae)。该分离菌对头孢噻吩、氨曲南、头孢呋辛、头孢哌酮、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哌拉西林耐药;对头孢唑啉中度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西丁、氧氟沙星、链霉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麦迪霉素高度敏感。说明本试验分离的犬源旱獭埃希氏菌的耐药性比较强,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室内散养的苏卡达陆龟因误食水仙球茎后出现胃肠道症状前来就诊,进行外周血涂片检查发现外周血单核细胞吞噬杆菌现象,对患龟的血液进行常规细菌分离培养和鉴定,经飞行质谱鉴定和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分离菌株为阿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asburiae)和甘蔗科萨克氏菌(Kosakonia sacchari)。综合各项检查结果后判断患龟为水仙中毒继发阿氏肠杆菌和甘蔗科萨克氏菌感染。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树鼩源大肠埃希氏菌遗传进化同源性、对药物的敏感性以及所携带的毒力因子种类等,对广西南宁某大学人工驯化养殖的10只树鼩肠道内容物进行大肠埃希氏菌的分离纯化、生化分析及药敏试验等,并应用PCR技术对菌株进行16S rRNA同源性分析、毒力基因及耐药基因的检测。10份树鼩肠道内容物经分离纯化共分离出9株大肠埃希氏菌。同源性分析表明分离株与鸡源、猪源、人源大肠埃希氏菌之间的亲缘性较近,存在跨种间传播风险。药敏试验表明,分离株对苯唑西林耐药率为88.8%,对氨苄西林耐药率77.8%,对四环素、多西环素耐药率均为44.4%,对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表现为高度或中度敏感。共扩增出4种耐药基因,分别为四环素类耐药基因tetA、tetB,检出率均为100%,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TEM检出率为100%,CTX-M检出率为44.4%。毒力因子仅检测出eaeA基因,检出率为100%。表明分离株与其他动物源性大肠埃希氏菌亲缘性较近,具有一定耐药性,并携带毒力基因,存在一定的致病风险。  相似文献   

9.
利用PCR-DGGE技术分析桑天牛成虫肠道菌群结构及优势菌群,获取桑天牛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信息。从桑天牛成虫肠道中提取细菌基因组DNA,以细菌16S rDNA基因通用引物27F/1495R和27F/519r+GC进行V3可变区PCR扩增,将长约500 bp的扩增产物经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离后,进行优势条带分析、DNA回收、克隆、测序等,初步得到分别属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志贺菌属(Citrobacter)、克雷伯氏菌属(Klebsiella)、柠檬酸菌属(Shigella)、泛菌属(Pantoea)和沙雷氏菌属(Serratia)的8个细菌菌株,其中优势细菌为克雷伯氏菌属的细菌菌株,其次是沙雷氏菌属的细菌菌株。将获取的细菌16S rDNA序列在GenBank数据库中进行BLAST比对分析,相似度在97%以上的有6个菌株,其中有5个菌株与传统方法分离菌株的鉴定结果一致,表明基于16S rDNA的PCR-DGGE技术可用于桑天牛肠道菌群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分离细菌DNA,EB染色,Info Quest FP聚类分析软件分析,结果获得了《中国兽医菌种目录》中收录的127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其中CVCC212与CVCC213等12对大肠埃希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相似率在85%以上。实验通过建立127株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丰富了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背景资料,为进一步分析基因分型与致病性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对临床分离的猪源大肠埃希氏菌耐药基因进行初步定位。采用常规细菌分离培养、16S rRNA PCR扩增和序列测定方法从江西省3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子宫脓液中分离鉴定病原菌,并通过质粒提取、转化大肠埃希氏菌DH5α感受态细胞及药敏试验对临床分离株的耐药基因进行初步定位。结果显示,分离鉴定到3株大肠埃希氏菌,其中JX-22分离株仅对氧氟沙星、大观霉素敏感,JX-26分离株仅对链霉素、氧氟沙星等4种药物敏感,JX-28分离株仅对氧氟沙星等3种药物敏感,均为多重耐药菌;3株大肠埃希氏菌均可纯化到分子质量大小不一的质粒。分离株、质粒转化菌及大肠埃希氏菌DH5α感受态细胞药敏试验对比结果显示,3株大肠埃希氏菌的耐链霉素、林可霉素、甲硝唑、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大观霉素、丁胺卡那基因,JX-22和JX-26分离株的耐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和复方新诺明基因,JX-22分离株的耐头孢曲松基因,JX-28分离株的耐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诺氟沙星基因均定位于细菌质粒上;JX-28分离株的耐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和复方新诺明基因,JX-22分离株的耐诺氟沙星基因和JX-26分离株的耐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基因均定位于其染色体上;3株分离株均无氧氟沙星耐药基因。本试验初步确定3株多重耐药猪源大肠埃希氏菌的大部分耐药基因定位于质粒上,为进一步研究猪源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机理和有效控制措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对临床分离的猪源大肠埃希氏菌耐药基因进行初步定位。采用常规细菌分离培养、16S rRNA PCR扩增和序列测定方法从江西省3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的子宫脓液中分离鉴定病原菌,并通过质粒提取、转化大肠埃希氏菌DH5α感受态细胞及药敏试验对临床分离株的耐药基因进行初步定位。结果显示,分离鉴定到3株大肠埃希氏菌,其中JX-22分离株仅对氧氟沙星、大观霉素敏感,JX-26分离株仅对链霉素、氧氟沙星等4种药物敏感,JX-28分离株仅对氧氟沙星等3种药物敏感,均为多重耐药菌;3株大肠埃希氏菌均可纯化到分子质量大小不一的质粒。分离株、质粒转化菌及大肠埃希氏菌DH5α感受态细胞药敏试验对比结果显示,3株大肠埃希氏菌的耐链霉素、林可霉素、甲硝唑、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大观霉素、丁胺卡那基因,JX-22和JX-26分离株的耐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和复方新诺明基因,JX-22分离株的耐头孢曲松基因,JX-28分离株的耐头孢曲松、头孢噻肟、诺氟沙星基因均定位于细菌质粒上;JX-28分离株的耐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和复方新诺明基因,JX-22分离株的耐诺氟沙星基因和JX-26分离株的耐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基因均定位于其染色体上;3株分离株均无氧氟沙星耐药基因。本试验初步确定3株多重耐药猪源大肠埃希氏菌的大部分耐药基因定位于质粒上,为进一步研究猪源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机理和有效控制措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袋鼠摩根氏菌生物特性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利用Biolog快速鉴定系统、16S rRNA序列分析及传统细菌鉴定方法对3株分离自北京动物园袋鼠肺脏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培养特性、生化特性、小鼠致病性等生物特性的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3株菌株均为摩根氏菌,对昆明小鼠有强致病性;3株袋鼠摩根氏菌16S rRNA序列与LMG7874模式株同源性均为99.8%,且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奶牛乳房炎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毒力基因携带及分布情况,从2019年9月至2020年6月在新疆乌鲁木齐、伊犁、昌吉地区的7个奶牛场共采集了142份乳房炎奶牛牛乳样本,采用麦康凯培养基和伊红美蓝培养基进行筛选,利用生化试验和16S rDNA PCR方法鉴定出大肠埃希氏菌,用K-B纸片扩散法对分离株进行耐药性检测,PC...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病例发病动物的发病原因,并对不同病例病料分离出的细菌进行16S rDNA同源性分析,本试验对10种不同病例发病动物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获得的细菌进行微生物学鉴定,设计1对16S rDNA基因引物,对分离出的10株细菌进行PCR扩增、测序及16S rDNA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获得的10株细菌经微生物学鉴定均为大肠杆菌,10株大肠杆菌中哺乳类动物病例犬乳房炎、犬子宫蓄脓、犬肺炎、犬皮肤化脓疮、奶牛乳房炎、犊牛腹泻6株大肠杆菌之间16S rDNA同源性为100.0%,家禽类动物病例肉鸽腹泻、肉鸡腹泻、野鸡腹泻和白孔雀腹泻4株大肠杆菌之间16S rDNA同源性也为100.0%,10株不同病例动物来源大肠杆菌之间16S rDNA同源性为97.5%~100.0%。本试验探明了10种不同病例发病动物的发病原因均为大肠杆菌感染引起,且10株大肠杆菌16S rDNA之间具有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病例发病动物的发病原因,并对不同病例病料分离出的细菌进行16S rDNA同源性分析,本试验对10种不同病例发病动物病料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并对分离获得的细菌进行微生物学鉴定,设计1对16S rDNA基因引物,对分离出的10株细菌进行PCR扩增、测序及16S rDNA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分离获得的10株细菌经微生物学鉴定均为大肠杆菌,10株大肠杆菌中哺乳类动物病例犬乳房炎、犬子宫蓄脓、犬肺炎、犬皮肤化脓疮、奶牛乳房炎、犊牛腹泻6株大肠杆菌之间16S rDNA同源性为100.0%,家禽类动物病例肉鸽腹泻、肉鸡腹泻、野鸡腹泻和白孔雀腹泻4株大肠杆菌之间16S rDNA同源性也为100.0%,10株不同病例动物来源大肠杆菌之间16S rDNA同源性为97.5%~100.0%。本试验探明了10种不同病例发病动物的发病原因均为大肠杆菌感染引起,且10株大肠杆菌16S rDNA之间具有高度同源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进口紫花苜蓿种带细菌的多样性及其对动植物的致病性,本研究从北美和欧洲共收集到紫花苜蓿种子样品34份,所有样品经室内研磨稀释分离培养,共获得39株种带细菌分离物,结合常规表型特征及16S rDNA鉴定方法确定它们的分类地位;并在室内采用菌悬液皿内发芽及盆栽接种法和腹腔注射法分别测定了21株代表细菌对供试紫花苜蓿和昆明小鼠的致病性。结果显示:1)39株细菌隶属3门15属,门分别为厚壁菌门、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其中优势门为厚壁菌门;属地位的分别为芽孢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马赛菌属、短芽孢杆菌属、欧文氏菌属、泛菌属、不动杆菌属、肠杆菌属、埃希氏肠杆菌属、假芽孢杆菌属、假节杆菌属、红球菌属、葡萄球菌属、土壤芽孢杆菌属和微杆菌属,其中优势属为芽孢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2)红球菌属GCKH菌株仅对紫花苜蓿致病;不动杆菌属ZSR17、埃希氏肠杆菌属ZSR25和马赛菌属R1菌株仅对小鼠具有致病性;而欧文氏菌属ZF1和ZS3、泛菌属CQ10和ZS6菌株既可以引起紫花苜蓿致病,又可以引起小白鼠发病,是潜在的植物和动物跨界侵染共致病病原细菌。研究结果初步探明了欧美进口紫花苜蓿种带细菌的分类地位及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18.
从猪粪便中分离得到一株新饲用乳杆菌,对其16S rDNA基因进行了测序,该段基因序列已提交GenBank,登录号为HQ641209。将该菌株16S rDNA基因序列进行在线BLAST比对并与其他乳杆菌属菌株的16S rDNA序列建立系统发育树,结果显示该菌16S rDNA序列与NCBI公布的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 (AB295648)的同源性为99.7%,因此该菌鉴定为约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johnsonii),将其命名为"Lactobacillus johnsonii Sun001"。经测试,该菌株对E.coli K88、K99菌株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在pH为2.5的模拟胃液中处理3 h存活率为68.8%,在0.3%胆盐浓度的模拟肠液中处理3 h存活率为21.4%。  相似文献   

19.
贵州省仔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6-1999对贵州省遵义、安顺、毕节等9个地区、县(市)的10个养猪场、16个猪群、934头仔猪进行了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对部分濒死仔猪进行了病理组织学检查;从265头病仔猪的直肠拭子、十二指肠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等筛选出214株肠杆菌科细菌、经生化图谱鉴定,其中176株分离物是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并分离出1株O抗原类群、产肠毒素、溶血素的特征、K88菌毛抗原表达、分子量和基因定位及上述毒力因子与仔猪大肠埃氏菌病的相关关系进行了研究;从现场病例分离出O8、O115、O138、O139、O145和O157仔猪黄痢病原菌型,检出18株大肠埃希氏菌产生热敏肠毒素(LT)和(或)热稳定肠毒(ST),证4株大肠埃氏菌表达K88菌毛抗原。  相似文献   

20.
谢和平  朱庆艳  陈武  肖建雄 《野生动物》2012,33(3):109-112,133
从患病华南虎分离病原菌,进行快速鉴定,同时以大肠杆菌16S rRNA基因的通用引物和irp2、papC、iucD、tsh、iss毒力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测序,并将扩增出来的irp2、iucD、iss基因序列与Genbank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测序鉴定为大肠埃希氏菌,与传统细菌鉴定方法结果相一致,分离菌携带irp2、iucD、iss毒力基因,从毒力试验得到证实。其序列与Genbank上发表的iucD、iss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高达98%、99%,而irp2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仅为48%。采用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法可以对华南虎大肠埃希氏菌感染进行快速鉴定,华南虎源性大肠杆菌同时携带有irp2、iucD、iss 3个毒力基因,可能与其致病性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