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农学   22篇
  8篇
综合类   105篇
畜牧兽医   10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用猪链球菌2型SS2-1株按109 CFU/只分别以静脉、肌肉、皮下、滴鼻、口服5种途径人工感染健康家兔,结果前4种感染途径均可引起发病并死亡,口服不发病,且以静脉感染发病最急。当分别静脉注射109,108,107,106,105 CFU/只SS2-1株,肌肉注射108,106 CFU/只SS2-1株,结果证实感染剂量与发病程度有正相关性,家兔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明显。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所有感染家兔组织的含菌量,结果提示发病程度与含菌量呈正相关,且各组织含菌量有差异。另外,人工感染家兔后在不同时间点取动物组织做菌体含量动态监测,结果提示体内含菌量随时间推移递增,发病高峰或死亡时达最高值。试验结果证明SS2-1株对家兔易感,致病性稳定,且细菌在动物体内增殖稳定并具有规律性。  相似文献   
102.
根据Gen Bank已有tox B基因全长序列,分别设计6对引物扩增tox B基因,克隆到质粒p GEX-4T-1,构建重组菌BL21(plys)(p GEX-4T-1-tox B),IPTG诱导表达重组蛋白质,用Western blot鉴定重组蛋白质免疫原性。tox B基因片段大小分别为1 531 bp、1 590 bp、1 609 bp、1 603 bp、1 525 bp和1 690 bp,重组蛋白质分子量分别为8.1×104、8.3×104、8.4×104、8.3×104、8.0×104和8.7×104。以兔源EHEC O157∶H7抗血清为一抗,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6个重组蛋白质均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03.
以人工合成 PCV2 Cap蛋白表位的串联多肽作为抗原免疫 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瘤杂交技术获得了1株稳定分泌抗PCV2-rCap 蛋白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670#。该株杂交瘤细胞诱导同品系小鼠产生的腹水抗体效价为l∶100000。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该株单抗可与表达原核 PCV2 PET32a-ORF2重组蛋白、真核表达 ORF1-ORF2串联蛋白及 PCV2全病毒细胞培养物反应;间接 ELISA证明该单核可与 ORF1-ORF2串联蛋白结合;IFA结果表明,该单抗可与天然PCV2病毒结合。该单抗的制备为 PCV2抗原表位分析及分子诊断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4.
[目的]了解我国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CV2)的遗传变异特性。[方法]使用细胞传代的方法对 PCR检测为猪圆环病毒2型阳性的病料进行病毒分离,并通过 PCR、IFA进行初步鉴定,并特异性扩增出该分离病毒的全基因组,并进行同源性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该研究成功分离出1株 PCV2毒株,并命名为201105ZJ株;该分离株能在 PK15细胞上增殖,特异性 PCR检测可扩增出特异性片段,经 PCV2阳性血清作用后,呈现特异性免疫荧光,其 TCID50偏低,为102.67;基因组全长1768bp,与13株参考毒株的序列同源性介于94.1%~96.8%;与 AF055392PCV2a的同源性最高,为96.8%;分离株201105ZJ 和AF055392属于基因型 PCV2a,与 PCV2c基因型亲缘关系较远。[结论]该研究中201105ZJ分离株的遗传变异特征对于疫苗的研发、PCV2致病机理的研究和华东地区 PCVAD的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肠毒素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本文分析了大肠杆菌耐热肠毒素 (heat-stable,ST)和不耐热肠毒素 (heat- labile,LT)生物学特性、分子水平机制及其应用价值。一方面着重讲述 LT作为粘膜免疫佐剂的研究前景 ,利用体外定点突变方法构建不同的突变株并且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佐剂活性 ,是霍乱毒素 (Choleratoxin,CT)很有希望的替代品。另一方面讲述ETEC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研究概况。ETEC只有 LT、ST两类肠毒素 ,通过不同方式构建融合基因探讨对 ETEC性腹泻防治效果。目前 ,这两方面均卓有成效 ,但还有许多的难点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6.
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拼接成肠毒素性大肠杆菌(enterotoxigenic Escherichia coli,ETEC)mSTⅠ-linker-LTB融合基因,并定向克隆到pET-32α( )中,转化宿主菌(E.coli)BL21(DE3)。重组菌经1mmolLIPTG诱导,在30℃下,5h时表达产物(分子量约为37kD)达到高峰,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30%。表达产物主要存在包涵体中,经Westernblot鉴定呈阳性。乳鼠胃内接种实验证明,融合蛋白无野生型STⅠ的生物毒性。将融合蛋白与矿物油乳化后免疫ICR小鼠,对K88、K99、987P和F41的保护率分别为83.3%、100%、66.7%和66.7%。  相似文献   
107.
研究类猪圆环病毒2型因子P1体内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将P1分子克隆接种普通仔猪,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猪的扁桃体、脾脏、腹股沟淋巴结等免疫器官细胞的凋亡情况。猪感染P1后21和35 d的扁桃体、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等免疫器官细胞出现了凋亡。P1可能引起猪的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108.
从美国引进的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弱毒株STC3在ST、PK15及猪肾原代细胞上均能增殖,并产生明显的致细胞病变作用(CPE),其中以ST细胞上的CPE最为迅速、明显,于接毒后20-24h CPE即可达90%-100%,而在PK15及猪肾原代细胞上CPE形成较迟一些,在42-48h可达80%-90%。STC3在ST、PK15及猪肾原代细胞上的TCID50分别为10^-7.67/mL、10^-5.63/mL和10^-5.90/mL。用较大剂量STC3细胞毒经口接种被剥夺初乳的初生仔猪,仅表现为一过性的腹泻而不引起死亡,对3日龄人工哺乳的仔猪则已完全丧失了致病力,但荧光抗体检查结果显示病毒在小肠粘膜上皮细胞中仍有增殖。由此可,STC3可能是1株能很好诱导猪体免疫的TGEV弱毒株。  相似文献   
109.
猪流行性腹泻研究概况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概述了猪流行性腹泻病毒的病毒特性、基因组结构及主要病毒蛋白、诊断方法、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国内外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10.
参照已知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2型菌株毒素Ⅲ(ApxⅢA)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经PCR扩增得到目的片段约1096bp,然后克隆人pMD18\|T载体中,经测序比较,与标准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达98.5%。从T-载体中切下目的片段后,定向克隆人pET32a( )中,转化BL21(DE3),经诱导后,SDS—PAGE结果显示,毒素Ⅲ得到高效表达,Western—blotting检测呈阳性。这为研制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新型疫苗和建立有效的诊断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