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1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在生物质气化过程中焦油是不利产物,由于焦油成分的复杂性,传统生物质气化热力学模型均未考虑焦油。为了研究操作运行条件对燃气成分、焦油等影响,本文引入焦油模型化合物,考虑系统散热和碳不完全转化等因素影响,基于物质平衡、能量平衡和化学反应平衡建立了考虑焦油的生物质气化过程热力学模型。使用Newton-Raphson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利用文献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最后,利用所建模型计算了空气预热温度、空气当量比、水蒸汽添加率等操作条件对燃气成分、焦油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空气预热温度提高,焦油含量下降,气体热值提高;空气当量比从0.2提高到0.3,焦油含量降低,燃气中有效成分减少;水蒸汽添加率从0增加到10%,焦油含量下降,气化效率提高。研究结果可为生物质能低焦清洁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13.
应用冻干制品加速热稳定性试验,测试三组冻干保护剂配方对鸡新城疫(LaSota株)活疫苗的耐热保护效果。结果表明3号配方的耐热保护效果理想,主要表现为剩余水份含量低,37℃保存不萎缩,各种温度下保存病毒损失量低。  相似文献   
14.
猪圆环病毒3型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 Bank登录的猪圆环病毒3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3,PCV3)全基因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一对特异性引物,经条件优化,建立了检测PCV3的PCR方法,扩增片段大小为932 bp;最低的质粒检测浓度为10 copy/μL;对猪圆环病毒1型、猪圆环病毒2型、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细小病毒的核酸进行扩增,均无PCV3目的条带出现;随机抽取扩增的16份临床病猪样品目的条带进行TA克隆后测序,结果显示均为PCV3特异性目的片段,16株PCV3江苏毒株扩增序列与已报道的PCV3/US/SD2016和PCV3/CN/Hubei-618基因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8.4%~99.6%、99.0%~99.8%,而16个毒株之间的同源性为98.3%~100%。利用所建立的PCR方法检测了2014~2017年间收集的江苏省临床病猪样品938份、健康猪样品500份,PCV3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93%和0.6%;其中,2014年病猪样品中的阳性率为1.92%,后呈逐渐上升的趋势,2017年达到12.67%。本研究表明,建立的PCR方法特异、敏感,可以用于临床PCV3的检测;PCV3在江苏省猪群2014年已有感染,并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西藏林芝市藏猪猪链球菌感染情况、分离株生物学特性及其耐药情况。本研究针对来自西藏林芝市312份健康藏猪的样品进行了猪链球菌的分离鉴定、血清型分型、毒力因子检测、生化鉴定、致病性试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在312份样品中检出71份猪链球菌阳性(22.76%),检测出22种血清型。细菌分离培养得到4株革兰氏阳性菌,分离菌的菌落形态、菌体形态与链球菌相符;根据生化试验及PCR鉴定结果判定4株分离菌均为猪链球菌;PCR血清型分型结果显示,其中1株为16型(Ss16 LZ1)、1株为30型(Ss30 LZ1)、2株为31型(Ss31 LZ1、Ss31 LZ2);毒力基因检测结果,Ss16 LZ1、Ss30 LZ1表现为slyepfmrporf2fbps+,Ss31 LZ1、Ss31 LZ2表现为slyepf+mrporf2fbps+;致病力试验显示,Ss16 ...  相似文献   
16.
采集自江苏某猪场临床表现为疑似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猪组织病料,经PCR检测为猪圆环病毒2型(PCV2)阳性,阳性病料经无菌处理后接种PK-15细胞进行PCV2分离并进行测序。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和相关基因序列分析软件进行鉴定、分析。用分离的毒株人工感染BALB/c小鼠,观察其对小鼠的致病性。结果显示,成功分离到2株PCV2毒株,分别命名为X46和5123,两毒株基因全长均为1 767 bp,遗传进化和同源性分析显示两毒株分别为PCV2d和PCV2b亚型,分离株P20代毒在PK15细胞上的TCID_(50)分别为10~(5.5)TCID_(50)/0.1 mL和10~(4.5)TCID_(50)/0.1 mL。小鼠感染试验结果显示PCV2对小鼠增重有抑制作用,对肝、脾和肾有较强的侵袭能力。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PCV2的致病机理及开发新型疫苗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背景】非洲猪瘟(ASF)于2018年8月在中国首次出现,对养猪业造成了巨大危害,损失惨重。目前尚无安全有效的疫苗用来预防ASF,于是建立快速特异的检测方法对于防控ASF提供了有效的手段。【目的】制备非洲猪瘟病毒(ASFV)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建立ASF快速特异性的检测方法。为ASF的检测和防控提供借鉴技术手段。【方法】构建表达载体pET-28a-P30,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获得ASFV P30重组蛋白,以纯化的P30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经过细胞融合和细胞亚克隆制备出ASFV P30蛋白特异性杂交瘤细胞株;对P30蛋白进行截短表达,利用Western Blot和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ELISA)鉴定单克隆抗体所对应的抗原表位;并利用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建立非洲猪瘟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结果】通过双酶切和PCR验证,结果显示构建出重组载体pET-28a-P30,经测序其序列未发生突变;IPTG诱导后,P30重组蛋白主要表达在包涵体中,分子量约为33 kD。纯化的P30蛋白与弗氏佐剂1﹕1混合免疫小鼠,3次免疫后,小鼠血清效价达到1﹕102 400,说明表达的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经细胞融合和亚克隆,获得8株P30蛋白特异性杂交瘤细胞,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获得的8株单抗均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叠加试验显示8株单克隆抗体均针对相同的抗原位点;截短表达P30蛋白不同片段,选取制备的2-12B单克隆抗体与不同的截短P30蛋白反应,显示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表位区为187—194aa。利用2-12B单克隆抗体并经过条件优化,成功建立了ASF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检测了190份临床样品,并与商品化非洲猪瘟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进行对比,两方法阳性符合率为90.91%,总符合率为96.32%。【结论】本研究成功获得ASFV P30蛋白,经过iELISA、Western Blot和IFA筛选出反应性良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8株,抗原识别表位区为187—194aa。并利用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建立了特异性高,敏感性好的ASFV阻断ELISA抗体检测方法,为ASF的检测及其防控提供了手段和支撑。  相似文献   
18.
杀扑磷等几种药剂防治猕猴桃草履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履蚧是危害猕猴桃的主要害虫之一,以若虫刺吸枝叶的汁液。杀扑磷等几种防治猕猴桃草履蚧试验表明,用杀扑磷、吡虫啉·咪蚜胺防治猕猴桃草履蚧,7d后防效达到95%以上,在猕猴桃病虫防治中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18年8月份爆发的非洲猪瘟影响程度较大、波及范围较广。为考察疫病爆发对猪肉价格波动的影响,笔者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供需方面的因素,并运用2009—2018年疫病宽度指数高于0. 25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猪肉价格波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疫病爆发对当期猪肉需求量的影响是直接的,而对当期猪肉供给量的影响是间接的,对猪肉价格的影响存在滞后性;疫病爆发通过供需关系影响猪肉价格波动,供给是造成价格波动的主要因素,而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生产上重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小麦的产量与品质。为了筛选出防治小麦赤霉病高效经济的新药剂,本研究对多种药剂进行了药效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喷施40%丙硫戊唑醇SC和25%氰烯菌酯SC各1遍及喷施2遍75%丙硫菌唑DF对小麦赤霉病防效较好。其中,40%丙硫戊唑醇SC(第1遍)+25%氰烯菌酯SC(第2遍)处理病穗率防效达94.50%,病指防效达95.93%;75%丙硫菌唑DF处理病穗率防效达83.96%,病指防效达95.79%。上述试验药剂均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