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5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19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gE基因的截短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Baaha Nu/67株的DNA作为模板,用PCR扩增gE基N并克隆至pGEM-T Easy裁体,再以此质粒作为模板将gE基因分成6个片段,分别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了表达。蛋白电泳结果表明6个片段中有2个片段以可溶形式表达,1个片段以包涵体形式表达,另外3个片段没有表达。采用固定化金属离子亲和层析法在非变性条件下对两个可溶性片段进行了纯化。经免疫印迹试验,间接ELISA和交叉试验证明,两个纯化的重组蛋白均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阳性血清样品发生反应,而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阴性血清无任何反应,显示其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gE-ELISA诊断方法的建立。  相似文献   
172.
对DD-RTPCR获得的差异显示片段C15进行地高辛标记后作为探针,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鲤鱼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进行核酸杂交筛选,从0.8×104个重组噬菌体中,经过2轮筛选获得阳性克隆DM7。测序分析表明,该阳性克隆长1 097 bp,具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为编码鲤鱼蛋白酶体激活因子PA28的全长cDNA,编码249个氨基酸,含有PA28的α和β亚单位功能结构域,与已报道的斑马鱼的蛋白酶体激活因子PA28的同源性达93%。分离鲤鱼外周血白细胞,经有丝分裂原在不同条件下刺激后,利用Trizol提取总RNA,根据得到的PA28全长cDNA序列和鲤鱼β-actin的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半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白细胞中PA28基因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白细胞经LPS、ConA刺激后,PA28基因的mRNA表达量有所增加,但并不随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173.
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草药抑菌剂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浸渍法、煎煮法、连续回流提取法和生物碱酸水提取法制备52种中药水煎剂、3种浸液、2种挥发油和27种中药总生物碱.采用平板打孔法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84种中草药提取物的抑菌效果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菊花、马兜铃、半枝莲、杜仲、防己、柴胡、肉苁蓉、吴茱萸、玄参和黄连等中草药水煎剂和厚朴、白芍、防己和黄连等的生物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4.
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neumoniae)是人和动物肠道、呼吸道的条件致病菌,于1893年由Friediander首先从患大叶性肺炎病人的肺组织中分离到,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或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导致菌群失调时可引起肺炎、败血症、脑膜炎、肝脓肿、眼内炎、泌尿系统发炎。或是伤口感染、全身败血症等。目前临床分离到的菌株多数具有多重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5.
动物源性大肠杆菌药物敏感性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2000~2003年自兽医临床分离的393株大肠杆菌,对9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进行了检测.依据菌株采集时间、菌株来源对菌株耐药性的变化及耐药性产生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较全面的统计分析,并随机选出39株典型的多重耐药菌株观察了对小鼠的致病性.结果显示,393株分离菌对四环素、庆大霉素、氯霉素、氨苄青霉素、利福平、卡那霉素、呋喃妥因、链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3.89%, 57.76%,78.63%, 77.86%,92.11%, 47.33%,46.82%, 76.84%,74.81%;按照耐药种类可将分离菌株分为8类,最多耐药9种,最少耐药2种,约80%以上的菌株耐受7种所试药物.猪源大肠杆菌对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卡那霉素的耐药率高,而鸡源大肠杆菌对四环素、氯霉素、链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显著高于猪源大肠杆菌.2000年和2003年分离菌株的耐药率相比,氯霉素从67.33%上升到90.58%,氨苄青霉素从71.29%上升到84.81%,链霉素从73.76%上升到80.10%,环丙沙星从61.88%上升到88.48%,庆大霉素却从61.39%下降到53.92%.95%的菌株(37/39)可直接在72 h内致死感染小鼠(2.0×107CFU·鼠-1).5%不能直接致死小鼠的菌株经小鼠体内2~3次传代,可直接致死感染小鼠.试验表明,兽医临床分离菌株普遍存在多重耐药性,并随分离时间、寄主种类等耐药率出现动态变化,耐药类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耐药菌株对小鼠仍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少数菌株致病性出现暂时减弱,但在体内几次传代即可恢复.  相似文献   
176.
以旋毛虫感染猪血清为抗体探针,对旋毛虫3日龄成虫cDNA文库进行免疫筛选,将获得的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所得cDNA序列进行了分析。序列分析结果显示,阳性克隆Zh68cDNA全长为1372bp,含有1个1287bp的完整的开放阅读框架,编码由429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理论分子质量为47.5ku,等电点为8.45。SMART分析表明,1~18位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37~277位氨基酸为典型的丝氨酸蛋白酶胰蛋白酶类结构域,其中His88、Asp142、Ser233为催化中心的3个主要氨基酸残基,78~80位氨基酸为N-糖基化位点(NCS),另外还有6个保守的Cys形成二硫键。BLASTn同源性分析表明,与其他生物丝氨酸蛋白酶的基因序列无明显的同源性,为1个新的cDNA分子。BLASTp蛋白质同源性分析表明,与丝氨酸蛋白酶的同源性为30%左右。Southern—blot杂交表明,此基因在旋毛虫基因组中属于多基因家族,具有基因多态性。cDNA的PCR结果表明,此基因在旋毛虫肌幼虫、新生幼虫及成虫期均有表达。  相似文献   
177.
本研究旨在对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LaSota株在BHK-21细胞上的增殖条件进行优化,为实现应用细胞系生产NDV提供参考。在确定BHK-21细胞TPCK-胰酶耐受浓度的基础上,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TPCK-胰酶、新生牛血清及调节不同pH,通过对细胞培养液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_(50))的测定,确定最适胰酶浓度、血清浓度及pH;通过固定接毒量而添加不同数量细胞或固定细胞数量而接种不同量的病毒,确定最适细胞量及接毒量;将BHK-21细胞接种NDV LaSota株后,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细胞上清液TCID_(50)绘制增殖曲线,确定最佳收毒时间;应用转瓶对该病毒进行扩大培养,并进行TCID_(50)、鸡胚半数感染量(EID_(50))与血清凝集价(HA)的测定。结果显示,NDV LaSota株在BHK-21细胞上增殖的最适TPCK-胰酶浓度为3μg/mL,最适接毒量为10~(6.375) EID_(50),细胞数量为1×10~6个,培养基pH为7.2,且可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BHK-21细胞接种NDV LaSota株后最佳收毒时间为34~36 h。应用BHK-21细胞采用转瓶培养的方式对NDV LaSota株进行增殖,结果显示,细胞培养液TCID_(50)值为10~(7.0)/0.1 mL,EID_(50)为10~(7.5)/0.1 mL,HA效价为1∶256。因此,应用以上条件增殖培养NDV LaSota株,完全适用于该病毒的规模化生产,且符合现行的兽医生物制品与检验制造规程。  相似文献   
178.
本研究旨在对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LaSota株在BHK-21细胞上的增殖条件进行优化,为实现应用细胞系生产NDV提供参考。在确定BHK-21细胞TPCK-胰酶耐受浓度的基础上,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TPCK-胰酶、新生牛血清及调节不同pH,通过对细胞培养液细胞半数感染量(TCID50)的测定,确定最适胰酶浓度、血清浓度及pH;通过固定接毒量而添加不同数量细胞或固定细胞数量而接种不同量的病毒,确定最适细胞量及接毒量;将BHK-21细胞接种NDV LaSota株后,通过测定不同时间细胞上清液TCID50绘制增殖曲线,确定最佳收毒时间;应用转瓶对该病毒进行扩大培养,并进行TCID50、鸡胚半数感染量(EID50)与血清凝集价(HA)的测定。结果显示,NDV LaSota株在BHK-21细胞上增殖的最适TPCK-胰酶浓度为3μg/mL,最适接毒量为106.375 EID50,细胞数量为1×10~6个,培养基pH为7.2,且可用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BHK-21细胞接种NDV LaSota株后最佳收毒时间为34~36 h。应用BHK-21细胞采用转瓶培养的方式对NDV LaSota株进行增殖,结果显示,细胞培养液TCID50值为107.0/0.1 mL,EID50为107.5/0.1 mL,HA效价为1∶256。因此,应用以上条件增殖培养NDV LaSota株,完全适用于该病毒的规模化生产,且符合现行的兽医生物制品与检验制造规程。  相似文献   
179.
[目的]对结核分枝杆菌RD1区T细胞表位分布情况进行预测和分析。[方法]利用NetMHC server生物信息学软件,以和HLA-Ⅱ和HLAⅠ-类分子结合能力为指标,分别对结核分枝杆菌RD1区9个编码蛋白进行T细胞抗原表位预测。[结果]通过预测,共获得和HLA-Ⅱ类分子结合的抗原表位1 580个和HLA-Ⅰ类分子结合的抗原表位336个。[结论]预测获得的T细胞抗原表位将对结核病特异性检测及新的结核疫苗研发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