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2篇
  7篇
综合类   21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1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41.
<正> 羽毛粉含有80%左右的粗蛋白质。由于该类蛋白质是由结合牢固的二硫肽键(—S—S—)多肽链组成,天然状态不易被胃蛋白酶清化,故饲用价值较低。但近三十年来国内外科学工作者研究结果表明,羽毛粉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动物性蛋白饲料。一、羽毛粉的营养价值1.化学组成羽毛粉化学组成为干物质93%,粗蛋白84.9%,粗脂肪2.9%,粗纤维1.4%,粗灰分3.5%,钙0.3%,磷0.62%。羽毛粉氨基酸含量见下表。由下表可知,不同加工方式获得的羽毛粉营养价值有差异。但总的说来,羽毛粉富含粗蛋白质,氨基酸组成也较全面。除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组氨酸含量较低外。其他氨基酸,特别是胱氨酸、苏氨酸、精氨酸含量均超过大豆。  相似文献   
142.
选用40日龄、体重9kg左右、健康去势的长×荣杂交断奶仔猪50头,随机分配到5个处理组中.其中,第1组饲粮含玉米60%,不含大麦,作为对照组;第2、3、4和5组分别以饲粮含15%、30%、45%、60%的大麦等量替代玉米,作为试验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3~4头试猪.通过饲养试验,观测玉米被不同比例的大麦替代后对仔猪和生长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大麦的营养价值与玉米接近,某些营养成分如蛋白质的质和量优于玉米.大麦替代玉米作猪饲粮可提高仔猪的日增重(P>0.05),并表现出增加采食量、降低料重比的趋势(P>0.05);生长猪的日增重各处理组间比较接近(P>0.05),日采食量略有降低而料重比略有升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明显(P>0.05).大麦替代玉米作猪饲粮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饲粮成本和单位增重成本均随饲粮大麦含量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综合各项指标,在本试验条件下,以饲粮含45%大麦饲喂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3.
为研究饲养密度和玩具对育肥猪生产性能、行为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确定育肥阶段适宜饲养密度范围。该研究基于中国相关标准和生产实际,采用3×2双因素设计(3个饲养密度水平×有/无玩具),分别设置0.75、1.05和1.35 m2/头密度水平,在各饲养密度水平下设置玩具组和空白组。结果表明,1.35 m2/头饲养密度下,猪的日均质量增长量显著高于其他密度水平,料重比显著低于0.75 m2/头组(P<0.05);随着密度升高,猪只在群体稳定期的躺卧和饮水时长减少,采食和其他行为时长增加(P<0.05),猪只体表温度、血清皮质醇和炎性细胞因子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设置玩具能够增加猪只在圈栏内行为多样性,有效减少饮水消耗和异常行为(P<0.01),显著降低血清IgG和炎性细胞因子浓度(P<0.05),有利于增加采食量和质量增长。饲养密度和玩具在影响育肥猪耗水量、躺卧和采食行为上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基于试验结果和国内外研究分析,认为在提供福利设施条件下,1.05~1.35 m2/头的密度范围在发挥育肥猪生产性能、提升福利水平和质量效益方面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144.
试验选用健康去势的长荣杂交断奶仔猪72头,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考察了在含45%不同处理大麦的非常规日粮中添加以含β-葡聚糖酶和阿拉伯木聚糖酶为主的外源酶对猪只的生长性能和日粮养分消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大麦饲粮中添加β-葡聚糖酶和阿拉伯木聚糖酶,可提高仔猪日增重5郾8%~15郾45%,饲料报酬提高8郾49%~17郾2%,提高经济效益8郾6%~17郾2%;生长猪的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和经济效益分别提高8%~9%、3郾17%~12郾49%、3郾1%~12郾4%;但对育肥猪效果不明显。(2)猪大麦日粮中添加β-葡聚糖酶和阿拉伯木聚糖酶,日粮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消化率分别提高2郾88%~5郾12%(P>0郾05)、10郾27%~38郾86%(P<0郾01)和4郾81%~21郾2%(P<0郾01),而对日粮干物质、粗灰分、无氮浸出物的消化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5.
柑橘是世界第一大水果,年产量超过1亿t,其中40%用于加工[1].我国是柑橘生产大国,2010年柑橘产量达2 645.24万t,其中约150万t用于加工柑橘罐头,约30万t用于加工橙汁[2].柑橘皮渣是柑橘加工业的副产物,包括果皮、种子、橘络和残余果肉等,其中柑橘渣主要是甜橙压榨制汁后的副产物,约占果实重量的50%,柑橘皮主要是蜜桔制罐后的副产物,约占果实重量的25%.随着柑橘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柑橘用于深加工,产生了大量的柑橘皮渣.  相似文献   
146.
水冷式猪床冬季保温措施对妊娠母猪小群饲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在冬季低温条件下水冷式猪床保温措施对妊娠母猪小群饲养的影响,试验选用16头配种4周左右的母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圈栏,每圈栏4头。在试验组猪床单元两端设有门帘来提高猪床内环境温度,测试各组环境温度及观察母猪行为。结果表明:单个猪床单元内1头猪躺卧时,试验组单元内温度比对照组和舍内温度平均分别高3.2和6.9℃,当试验组和对照组舍内温度分别高于11和12℃,均未出现2头猪挤在1个单元内躺卧。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母猪每天平均躺卧时间(18.6和17.8h)和饮水次数(18.5和23.3)差异显著(P<0.05),咬链次数(14.0和19.0)差异极显著(P<0.01)。对照组在猪床单元内排便和排尿分别占总次数的1.8%和12.1%,而试验组分别为0和3.2%。研究结果表明,猪床门帘可提高母猪躺卧区的局部温度和减少母猪的刻板行为。  相似文献   
147.
通过随机区组设计,用高乳糖含量的乳清粉和不合乳糖的玉米豆粕饲料分别饲喂断奶仔猪发现:十二指肠段、空肠前段和空肠后段是乳糖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区域。乳糖能诱导断奶仔猪小肠产生乳糖酶。在血液循环系统中,随着离肠系膜距离越远,其血液中血糖浓度呈现从高到低的梯度变化。  相似文献   
148.
几种中药复方提取物对仔猪腹泻的防治作用及相关机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试验观察了几种中药复方提取物的抗仔猪腹泻作用,并对抗腹泻机理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白头翁、苦参、黄芪、三颗针、黄柏、党参等复方提取物能够显著降低仔猪腹泻发生率(P<0.01或P<0.05),对K88大肠杆菌明显抑制;能够极显著地降低番泻叶及蓖麻油所致小鼠实验性腹泻的频率(P<0.01);对乙酸所致小鼠腹膜的急性炎性渗出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能够极显著地抑制小鼠小肠的运动(P<0.01)。试验结果提示:这几种中药复方提取物对仔猪腹泻的防治作用与促进水、钠向肠上皮细胞转运,抑制肠道炎性渗出及抑制小肠运动有关。  相似文献   
149.
猪骨骼肌纤维的生长与营养调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肌纤维是肌肉组织的最主要组成部分,可根据其代谢特性、收缩功能和肌球蛋白重链多态性进行不同分类.肌纤维类型及组成与猪肉品质密切相关,因此了解肌纤维的生长发育规律、类型分化与转化及其营养调控,对提高肌肉生长效率和改善肉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0.
为明确人工光环境下后备母猪的适宜光照强度,该研究搭建了一套猪舍光环境偏好性选择系统,以LED白光(400~700 nm)为人工光源,设置4种光照强度(40、100、350、1200 lx),每7 d为一个周期对单元猪舍对应的光照方案进行调整,光照时长16 h,以24头二元杂交后备母猪为试验对象,进行了为期28 d的试验,探究后备母猪对人工光环境光照强度的偏好性选择规律。结果表明,在猪只数量的时空分布方面,相较于40、350、1200 lx,后备母猪在开灯期间表现出对100 lx光照强度的显著性偏好(P<0.05),占整体数量29.33% ± 1.14%;猪群对其余3种光照强度的偏好呈现明显的节律性,表现为开灯后和关灯前3 h对40 lx光照强度的偏好显著高于350、1200 lx(P<0.05);在猪只活跃度方面,开灯后的前6 h,较强光照组(350 lx: 37.97% ± 3.47%和1200 lx:35.42% ± 4.04%)的猪只活跃度显著高于较弱光照组(40 lx: 27.90% ± 8.44%和100 lx: 23.94% ± 3.79%);在猪只采食方面,较强光照(350、1200 lx)组后备母猪的饲料消耗量和采食时长均高于较弱光照组(40、100 lx)。由此,建议后备母猪舍的照明制度中设置一定的光照过渡阶段,以100 lx光照强度为主,开灯后和关灯前3 h使用40 lx较弱光环境避免刺激,此外,可在09:00—11:00增加2 h较强光照(350 lx)增加猪只活动量。该研究结果可为后备母猪舍光环境精准调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