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37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1.
新疆多浪羊淋巴细胞分离和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集多浪羊的外周静脉血液,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进行分离,收集分离得到淋巴细胞,同时经过纯化后通过镜检观察细胞形态。将纯化后的淋巴细胞在RPM I1640中置37℃,5%CO2培养箱4,6,8和12 h进行培养并观察淋巴细胞,其存活率分别为93.1%、92.4%、91.5%和90.6%。本试验成功地建立了多浪羊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分离技术和体外短期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2.
采集多浪羊的血液,分离白细胞,提取总RNA,用白细胞介素8(IL-8)的引物进行两步法的RT-PCR扩增、克隆与酶切鉴定,测序后进行序列比对,与NM_001009401.1同源性高达99%,初步判定为多浪羊的IL-8编码全长cDNA。通过序列比对,发现多浪羊IL-8的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第七个碱基发生突变,在NM_001009401.1中是T,而在测序的多浪羊的IL-8中是C。对该测序序列进行数据库搜索和序列比对,发现该碱基变异很独特,并对该变异可能对mRNA蛋白翻译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3.
 利用DD-RTPCR(正常鲤鱼外周血白细胞和经有丝分裂源刺激后白细胞的总RNA)获得的差异显示片段B10克隆(编码IL8的一段序列),对该基因进行DIG标记,对有丝分裂原刺激的鲤鱼外周血白细胞cDNA文库进行核酸杂交筛选,从0.8×104个重组噬菌体中,经过2轮筛选最终获得阳性克隆,挑选了3个分别命名为IL8-1,IL8-2,IL8-3。测序后经NCBI Blast分析表明,阳性克隆具有完整阅读框架,均为编码鲤鱼IL8的全长cDNA,编码的多肽由98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理论推导值为 10 848.9 Da,等电点为8.68。且与2003年12月Dev Comp Immunol.杂志报道的荷兰鲤鱼氨基酸的同源性达84%。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喀什地区绵羊无浆体的感染情况,采用吉姆萨染色法对喀什地区12个市(县)共278份绵羊血液样品进行显微镜检查。结果表明:无浆体总感染率为45.3%;不同地区绵羊的无浆体感染率为10.0%~65.7%;而不同饲养模式条件下无浆体感染率为40.7%~46.6%,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喀什地区绵羊的无浆体感染普遍,应加强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15.
以体质健康的叶尔羌高原鳅为研究对象,分离其外周血淋巴细胞。结果表明,采用浓度为1.085g/mL的淋巴细胞分离液在2000r/min离心35min的情况下,可将叶尔羌高原鳅外周血淋巴细胞有效地分离出来。该研究不仅为叶尔羌高原鳅淋巴细胞功能研究提供了依据,还可为叶尔羌高原鳅的疾病防治、人工养殖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以牛蛙皮肤组织为材料获得总RNA,用偶联Oligo(dT)的磁珠纯化mRNA后,利用含Sfi Ⅰ酶切位点的CDSⅢ引物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cDNA的第1链,以含Sfi Ⅰ酶切位点的CDSⅢ引物和SMART引物,利用LD-PCR合成双链cDNA,双链cDNA经Sfi Ⅰ酶切,通过T4DNA连接酶连接到经过相同酶切的λTripIEx2载体,体外包装后转染E.coli XLI-Blue 宿主菌,进行滴度测试和文库扩增.结果构建的牛蛙皮肤cDNA 文库原始库容量为1.42×106 PFU/mL,插入片段长度在0.5~1.5 kb,重组率为89.5%,扩增后的文库滴度为1.35×109 PFU/mL,构建的文库质量符合要求,可用于大规模的功能基因分析.  相似文献   
17.
根据GenBank中旋毛虫53000抗原基因的序列设计引物,用PCR技术直接从旋毛虫肌幼虫cDNA文库中扩增靶基因p53cDNA,将其克隆到pMD-18T载体,转化至大肠埃希氏菌NovaBlue后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到1176bp的p53cDNA,共编码391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p53cDNA序列与GenBank中的旋毛虫p53基因序列相比共有12个核苷酸发生改变,二者的同源性为98%,所编码蛋白质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并转化至表达菌BL21star(DE3),经IPTG诱导表达后获得约48000的重组蛋白。Western blotting检测证实,p53重组蛋白可以被旋毛虫感染猪血清识别,具有很好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8.
将分离到的4株对环丙沙星,诺氟沙星和氧氟沙星等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嗜水气单胞菌、2株敏感菌,进行旋转酶基因A亚单位(gyrA)喹诺酮抗性决定区基因(QRDR)PCR扩增。引物序列A1:agagttcctatcttgattacg;a2:ctgtgatgtaggtcatcaact,在gyrA基因中的位置分别为53-73和620-640。PCR扩增后,将扩增产物克隆到pMD-18T载体,酶切鉴定后测序。用DNAstar软件分析比较其蛋白序列,发现4个氨基酸突变位点,分别是83位点的Ser-Ile(4株耐药菌),92位点的Leu-Met(4株耐药菌),174位点的Ile-Phe(3株耐药菌),202、203位点的Asn、Leu-Asp、Arg(3株耐药菌,另1株Leu未突变)。83位点的突变与大肠杆菌等一致,122位点具有保守的Try,耐药菌突变后的氨基酸残基分子量均比对应增大。4株耐药菌、2株敏感菌的喹诺酮抗性决定区基因片段序列巳登录GenBank,注册号AY039655,AY039656,AY138539,AY138540,AY138537,AY138538。  相似文献   
19.
旨在通过细菌16SrRNA鉴定分离得到的一株β-溶血细菌(B1)。提取菌株B1的基因组DNA,利用细菌16SrRNA的通用引物扩增B1菌株的16SrRNA,测序并对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成功扩增出B1菌株的16SrRNA,条带很亮且无杂带,阴性对照无条带,条带大小为1 499bp,符合16SrRNA 1 500bp的要求;利用NCBI数据库的Blast工具进行核酸比对,结果显示B1菌株与Aneurinibacillus migulanus菌的16S rRNA序列的一致性在99%以上,通过进化树分析可知,B1与Aneurinibacillus migulanus strain A72,Aneurinibacillus migulanus strain ATCC 9999这2种菌株的亲缘关系最近,可以确定B1菌株为短芽孢菌属的Aneurinibacillus migulanus。  相似文献   
20.
扁吻鱼石蜡切片制作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新疆扁吻鱼石蜡切片的制作方法,观察新疆扁吻鱼的基本组织结构,总结切片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利用组织学石蜡切片技术和苏木精-伊红染色技术,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扁吻鱼各个组织结构。结果显示:新疆扁吻鱼的鳃丝由两排鳃片组成,每根鳃丝的两侧又着生许多细小的鳃小片,染色后可看见出鳃动脉和入鳃动脉,扁吻鱼的肌肉切片要比鳃切片更清晰,可看见肌纤丝和结缔组织间隙毛细血管的存在,扁吻鱼的肝脏细胞较大,核仁大而明显,细胞排列紧密,本实验对新疆扁吻鱼的鳃、肌肉和肝脏的显微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新疆扁吻鱼的研究提供了切实可靠的组织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